小学语文人教版五年级下册10草原教案

发布 2020-10-17 08:34:28 阅读 5974

10《草原》教学设计。

一、教案背景。

1,面向学生:□中学□小学√2,学科:小学语文3,课时:2课时4,学生课前准备:

1]、收集资料,了解老舍生平。

2]、搜集草原的**、**及文字资料,了解内蒙古草原的风土人情。

3]、歌曲《天堂》,描写草原生活的乐曲一首。[4]、学会了本课生字、词语。[5]、熟读本课课文。二、教学课题。

通过学习使学生了解草原的美丽风光和草原人民的热情好客。1.指导学生自主学习字词,会认4个生字,会写14个生字,并结合词语的学习,理解字义,识记字形。

2.能正确读写“渲染、勾勒、一碧千里、回味、襟飘带舞、拘束、羞涩”等词语。理解词语的意思,积累文中的好词佳句。

3.帮助学生理清课文思路,整体把握课文内容,通过理解蒙汉人民的深情厚意,激发学生对对草原的热爱和依恋之情。4.

指导学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三、教材简析。

这篇文章是走进西部这个专题研究中的第一篇文章,是大作家老舍第一次来到内蒙古大草原时的感受,辽阔美丽的草原景色、热情好客的内蒙古人民,都给作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作者按照事情发展的先后顺序来完成整篇文章,首先描绘了一幅一碧千里而不茫茫,即使人惊叹又叫人舒服的奇丽的草原美景,接着描写了人们盛大热情的欢迎场面,最后是草原联欢、把酒话别的情形直至以“蒙汗情深何忍别,天涯碧草话斜阳”收束全文。全文脉络清晰,行文流畅而且语言优美,既不失纯朴简练的语言风格,有呈现生动感人的气息。

学习这篇文章的目的:一是引导学生感受充满诗意的草原风光与民族风情,体会作者对草原的热爱和对民族团结的赞颂之情;二是在阅读中体会表达上的一些特点,并积累语言;三是走进西部,通过这一篇课文的学习,引发学生对西部了解的欲望,激起对西部**的兴趣。

教学重点】体会蒙汉人民之间的深厚情谊。【教学难点】感受作者对草原的热爱和依恋之情。四、教学方法。

语文教学中,读,是不可缺少的教学手段,也是学生必具的语文能力。这篇文章可以说是大作家老舍,描写草原的一篇力作,本文语句优美、行文流畅、结构清晰,写作手法独特新颖,是品读入境的好文章。教学中,从读入手,以读,贯穿本文教学的始终,体现读中悟、读中想、读中感的设计理念,既读出景美、人美、情更美的草原风貌,2

又要读出热情友好的蒙古情操。同时借助相关的课外资源,体会作者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课时安排】2课时【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一、交流说话,激情导入。

1.齐读课题。你去过(见过)草原吗?

你是通过什么途径了解草原的?(生可以通过唱歌、讲述等形式来交流和表达。如歌曲《天堂》《草原之歌》,也可以就自己在电视、电影、网络上看到的草原进行描述。

)2.“蓝蓝的天空,清清的湖水,奔驰的骏马,洁白的羊群”这是西部歌王腾格尔用歌声唱出的草原的美。大家想不想听一听?

【】今天,就让我们跟随语言大师老舍先生去领略一下内蒙古草原美丽的自然风光,透过文字去体会那里独特的民族风情。二、初读感知,了解内容1、了解老舍【】

2、自由朗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画出生字新词。指名认读生词。

3、交流自学生字词的情况,让学生当老师,提示易错之处。4快速浏览课文,想一想:这篇课文究竟写了哪些内容?

指名交流,教师适时点拨:这些内容大致可以分为几个部分?(两个)5、每一个部分分别写的是什么?结合学生回答适时板书:风光美。

人情美。6、请你找出这两个部分的内容,自己大声地读一读。三、领略草原风光美。

1.谁能把描写草原风光美的这一部分读出来?其他同学边听边把不是直接描写草原风光的句子勾画下来。2.指名读第一自然段。师生适当点评。

3.自由朗读文中直接描写草原风光的句子。边读边想象,边读边体会。【】

4.指名朗读,谈谈自己读后的感受。

5.读一读你最喜欢的句子,说说喜欢它的原因。

6.请你把刚才勾画的不是直接描写草原风光的句子读给大家听。师:你们发现勾画的句子都写的什么内容呢?

7.配乐引读课文。教师读直接描写草原风光的句子,学生读作者抒发感情的句子。【】

8.引导思考:作者前后的感受有什么不同?板书:高歌──低吟。

9.讨论交流:作者的感情为什么会发生这样的变化?10.背诵第一自然段。

1)多么美丽的风光,多么生动的语言,让我们拿起书来,再读一遍课文,再感受一次草原那无限美丽的景色!让我们把它们永远记在脑海中!(齐读)

2)课文学到这儿,谁把这美景记在脑海中了,谁能把这段课文背下来?请会背的同学站起来试一试。【】

四、总结。我们虽然只学习了课文第一段,但我相信:草原的美一定给大家都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下节课我们再随老舍先生到蒙古包里,去蒙古人家里做客,去感受蒙古人民的热情好客,感受大草原的人情美。第二课时。

一、复习引入。

1.指名朗读生字、词语。

2.背诵第一自然段中自己喜欢的句子。二、感悟草原人情美。

草原风光无限美,草原上居住的蒙古人民更是热情奔放。作者一行人进入蒙古草原受到了蒙古族人民的热情接待,表现了蒙古族风情。

2.自由朗读课文,思考:这部分都讲述了哪些内容?3.全班交流。

教师适时引导,并根据学生的发言板书:迎客──相见──款待──联欢。

4.课文四个自然段就讲了四个内容,请你选择自己最感兴趣的部分来自学,然后在小组中交流学习成果。5.组内交流。6.全班交流。

1)第二自然段──迎客。【】

提出交流要求:一边说,一边把自己喜欢的句子有感情地读出来,最后还要加上自己的评论。

重点理解以下句子:

走了许久,远远地望见了一条迂回的明如玻璃的带子──河!【】感悟作者的兴奋与惊喜)马上的男女老少穿着各色的衣裳,群马疾驰,襟飘带舞,像一条彩虹向我们飞过来。(感受草原人民穿着艳丽的民族服装,挥动马鞭,从很远的地方来迎接客人的情景,体会蒙古族人民的热情好客,对汉族兄弟的情深意长的情谊。

)静寂的草原热闹起来:欢呼声,车声,马蹄声,响成一片。(感受热闹的场面打破草原寂静的场景。

)③有感情地朗读,深化理解。④练习背诵本自然段。(2)第三自然段──相见。

①有感情地朗读第三自然段。

说说你是从哪些语句中体会到主客见面时那真挚的感情的?③重点体会句子:也不知道是谁的手,总是热乎乎地握着,握住不散。握手再握手,笑了再笑。

从“总是”和两个“再”字中,都能体会到主客双方的感情热烈、深厚。)

把你的体会通过有感情的朗读表达出来。学生自由读、分组读或者齐读。

3)第四自然段──款待。【】

好客的主人是怎样款待客人的?你体会最深的一点是什么?请你用一边说、一边读、一边评价的方式交流。

如:进了蒙古包,好客的主人倒上了奶茶,摆上了奶豆腐,端进来**的手抓羊肉。他们用自己民族特有的风味食品来款待我们。这。

充分表现了蒙汉两族人民亲如一家。主客互相敬酒,齐声歌唱,体现了两族人民的深情厚谊。)

指名学生朗读本段,其余学生边听边想象画面(4)第五自然段──联欢。【】继续运用前边的方法学习。

联系上下文,说说你对这句话的理解:蒙汉情深何忍别,天涯碧草话斜阳。【】

7.是啊,蒙汉情深,怎忍别离,虽然已是夕阳西下,但大家谈兴正浓。面对情深意切的蒙古族人民,我们对整个草原都产生了怎样的感情?结合学生的回答板书:热爱──依恋。

8.放声朗读自己最喜欢的段落和句子。把自己最喜欢的一个句子通过有感情朗读推荐给大家。三、品味语言,揣摩写法特点。

1.作者从草原美丽的自然风光和独特的人文风情两个方面介绍了草原,你认为贯穿全文始终的是一种什么情感?作者是如何生动具体地表达自己的这种情感的呢?

2.一幅美丽的草原风情画在老舍先生的笔下展开。我们通过读文,感受着蒙汉人民的亲密无间,咀嚼着优美生动的语言文字,你发现老舍先生的这篇文章在写法上有什么特点?

3.把你最喜欢的词语和句子再好好读一读。四、总结全文,升华情感1.

充满感情地朗读课文。2.说说自己学完课文后的感受。

五、布置作业:

小学语文人教版五年级下册写景作文

杭州 你不愧是人间天堂!海滩游记。哇 好美呀!我来到了连云港的海滩 禁不住赞叹了一下。我是一只 旱鸭子 不太会游泳 我慢慢地走下水 感受到了一股阻力 不好游 何况我是只 旱鸭子 呢。我刚下水游了不到一米 就连呛了几口水 但我不想放弃这次游泳的好机会 便去买了一个游泳圈。我心里想 我不会游泳 但我可以...

语文人教版五年级下册桥

桥。一 看拼音写词语。n n xi o y n d i sh y f n ssh n y n j di nlu n h n h nsh b k d n 二 按课文内容补充词语。的野马地喊的脸。的人们沙哑地痛苦地。三 同音字填空。s 放 庙 乎 养。j 奠肆无 惮 往开来 承事业。录令人心 万籁俱 一...

语文人教版五年级下册景岗山

景岗山。教学目标 学习并掌握本课的生字新词,积累 齐心协力 等词语。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井冈山是 英雄的山,美丽的山 学习由远及近,由整体到部分的观察方法,学习在观察中展开联想。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教学重点,难点 在阅读中想象作者在黄洋界所看到的壮观的景色,了解作者在黄洋界哨口看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