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s版五年级下册22课《左公柳》教学设计

发布 2020-10-14 08:26:28 阅读 7451

语文s版五年级下册第22课《左公柳》教学设计。

四塘中心小学邓胜平。

内容简析:左公柳》是一篇精读课文,记叙了“我们”在游览参观玉门关途中听到导游所讲述的左宗棠的爱国事迹。

作者按照“总起引入——具体分述——总结抒情”的思路行文,全篇可分为三部分。

设计理念:力求为学生创设一个自主、合作、**的学习氛围,以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通过**结合,激发学生想象,让学生入情入境,读中理解,读中感悟。

教学目标:1.指导学生读懂课文内容,了解左宗棠以身报国的忠义之举,体会他在收复新疆失地和建设西北边疆中表现出的满腔爱国热忱。

2.引导学生结合课文内容,理解重点句子的深刻含义,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背诵自己深受感动的段落。

3.帮助学生会认“戈、俄、慷、慨、忱、湘、棺、淌”,会写“纤、屹、戈、俄、拱、慷、慨、腹、惫、湘、棺、谋、策、携、淌”。理解“纤巧、屹立、戈壁、拱手相让、慷慨激昂、腹地、疲惫、棺材、谋划、策略、携带、流淌”等词语。

教学重点、难点:

1.体会重点词句在文中表情达意的作用。

2.本文借物写人、抓典型事例写人的表达方式。

教学课时:2课时(注:展示课上第二课时)

教学准备:一)学生准备:预习课文。

(读准生字词,联系上下文或借助工具书了解词语的含义;练习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用自己的话说说课文主要内容;找出文中喜欢的语句。如果有疑惑的地方,可以与他人交流或课上提出。)

二)老师准备:多**课件。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简案)

一、 谈话导入。

简介左宗棠。

二、 初读课文,读通读顺。

1. 自由朗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特别注意本课的生字新词,可借助文中拼音。

多读几遍。2.四人小组合作读课文,互当小老师,纠正不正确的读音。然后再请几位学生读课文。

三、 细读课文,整体感知。

默读课文,思考:课文主要讲的是什么?介绍了左宗棠的哪些爱国事迹?你能用。

简要的语言概括出来吗?动笔写一写。

四、 作业布置。

1.朗读课文。

2.抄写本课的生字新词。

第二课时。一、导入。

1. (出示柳树**,让学生用几个词语形容;再出示左公柳,也让学生用词语形容一下样子。)它还有一个很特别的名字——左公柳(板书)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22课《左公柳》。(生齐读课题)

2.同学们已经预习过课文了,字音读准了吗?一起来读一读这几个词语:

屏幕出示词语,生齐读。)

3.词语读得很好,同学们,那么你读懂了课文写了些什么呢?

左宗棠收复新疆失地,在收复之后又植树造林,人们为了纪念他,把他栽种的柳树称为左公柳。)

板书:左宗棠)

预设1:(学生说的很好,直接导到“人们为什么要纪念左宗棠?”)

预设2:(学生说的不全面)

师:只是写左宗棠这个人吗?文中的柳树为什么称为“左公柳”,课文中是怎样写的?

人们为了纪念左宗棠,便将这柳树称为左公柳。)

5.人们为什么要纪念左宗棠?

左宗棠收复了新疆!)

二、学习课文。

学左宗棠的故事(4—13自然段):

一)1.现在请同学们默读左宗棠收复新疆的相关段落,划出你最受感动的地方,想一想感动你的原因是什么?

谈到第10段)

师:你读一读感动的句子,说一说为什么?(个人读)

原来是左宗棠的视死如归的精神感动着你!)

2.师:还有哪儿感动着你呀?

引出第6段:咱们都来看一看这一段主要写了什么?

左宗棠坚决主张收复新疆)

引生说:左宗棠坚决收复新疆的三点理由!

生说为什么感动:左宗棠有勇气、爱国、有一定的军事才能。)

3.同学们,你们知道当时朝廷中其他大臣的观点吗?(不同意收复、主张放弃)

大家请看(出示李鸿章的话):

新疆乃化外之地,茫茫沙漠,赤地千里,土地瘠薄,人烟稀少。乾隆年间平定新疆,倾全国之力,徒然收数千里旷地,增加千百万开支,实在得不偿失。新疆不复,与肢体之元气无伤,收回伊犁,更是不如不收回为好。

”师:说这话的人是李鸿章,他位极人臣,权力极大,皇帝一人之下,万万人之上,他这样说接着就有许多人随声附和,如果这时不同意李鸿章的意见,可能会出现什么情况?

引来杀身之祸)

4.这时左宗棠又是怎样做的呢?

挺身而出、力排众议)

好,现在我们就在金殿之上,群臣之中,当大臣们认为新疆不重要想放弃这片国土时,你左宗棠坚决反驳:

生接读)他这样反驳朝廷众臣,你满意吗?你再来(生读)!

当众臣们认为新疆是千里荒漠、贫瘠之地时,你慷慨激昂的反驳道:

当众臣们认为新疆远离京城军事地位不重要时,你又断然指出:

师:这几位左大人慷慨激昂,从中你又感受到了什么?

勇敢)学生说不出来,师总结:是啊,这可是为了国家的利益不顾自己的生死、冒死反驳、他真是一位孤胆英雄呀!)

概括收复新疆第一件事:力排众议主动请缨)

二)铁骨铮铮的左宗棠主动请缨!他以身报国的忠义之举和满腔的爱国热忱折服了满朝文武,接着踏上了收复新疆的征途,让我们跟随他来到出征的那个夜晚:

引出:第九段。

请同学们读一读这一段,想一想你体会到什么?(学生自由读)

1.“那是一个令人神伤的夜晚,天上没有明月,地上没有人送行。”(体会到当时没有人支持他,更没有人给他送行!)

2.然而这个刚毅坚韧的湖南老人,面对兵马疲惫、粮饷匮乏、运输艰难等重重困难,仍信心百倍。(个人读)

体会到虽然面临的困难很多,但是没有丧失信心)

体会到左宗棠内心的刚毅坚韧)

看到这里你又感受到什么?

让生谈虽然困难大,但是左宗棠刚毅坚韧)

3.是呀,让我们跟随老将军踏上西行的征途吧!(自己读一读第10段)。

同学们,这就是老将军,前面是千难万阻,后面紧跟的是自己的同乡子弟兵,这时左宗棠老将军在想什么?

请在小组内交流一下。哪位同学来说一说。

他想至少3人说)

他想:我们打的是正义之战,一定会胜利的!)评价:多么坚定的信念啊!

一定不能让我们的国土落入侵略者的手中)评价:一心为了国家啊!

现在作为千万士兵中的一员,看到此情此景,你一定心潮澎湃,你在想什么?

我要跟随将军在战场上奋勇杀敌)评价:你真是一位勇敢的战士!

我也要将生死置之度外,多多杀敌,帮助将军收复新疆)评价:你真是将军的好士兵!

4.这是多么感人的场面,正是老将军和他的将士们英勇无畏,压倒一切困苦的气势,促使他用不到两年的时间就收复了新疆。

概括收复新疆第二件事:抬棺出征收复新疆)

三)收复新疆只是他完成伟业的第一步,他还有什么有远见的举措呢?

建设新疆)哪位同学来说一说课文写了左宗棠建设新疆的哪件事?(植树造林)

是呀,正是这位睿智而有远见的老将军让“春风不度的玉门关”变成了“新栽柳树三千里,引得春风度玉门”的塞外绿洲!

学柳树:1.过渡:同学们,现在你明白为什么把它称为“左公柳”了吧!

2.这左公柳又是一种怎样的树呢?请大家划出课文中写左公柳的句子,想一想写出了左公柳的什么?

学生汇报:这柳树高大茁壮,身姿挺拔,枝条刚劲有力,树冠宛如帷幄。

写了柳树的外形、样子)

这里的柳树枝干是挺拔的,枝条坚定地向上生长着。这屹立在戈壁滩上的刚强之树,大有英勇无畏、压倒一切困苦的气势!

写了柳树的精神、品质)

它依然屹立在黄沙之中,那茂密的树叶,那铁筋般的枝条,那挺拔的身躯,那在同沙漠进行生死较量中流淌着的顽强的生命力……这**是一株普普通通的柳树?它分明就是爱国将士们不屈不挠、坚韧顽强的精神之树!

3.孩子们,这一段还仅仅是写柳树吗?

感知课文写法:借物喻人)

4.小结升华:赞左宗棠;赞英勇无畏的将士。

三、总结谈话,布置作业。

1.总结:同学们哪!左公虽去,柳树尚在,左宗棠以及千万将士的爱国热忱和不屈不挠、英勇无畏的精神必将激励着我们前进,我相信这柳树也一定扎根在你们每一个人的心中!

2.学生谈学习本课的收获和是否还有存在的问题。

2.布置作业: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深受感动的段落;学习课文写法,写人小练笔。

板书设计:22.左公柳。

借物喻人。力排众议主动请缨。

左宗棠抬棺出征收复新疆。

植树造林建设新疆。

爱国热忱)

语文S版 五年级语文下册第22课《左公柳》教案

左公柳教学设计2 一 抓住题目,初读全文。1.板书课题,提出问题 想想这 左公柳 指的什么?2.学生迅速浏览后交流 指物 大柳树 指人 左宗棠 可先不作定论。二 再读课文,把握内容。1.一边默读,一边思考 课文哪些地方写到了大柳树?哪些地方写到了左宗棠?2.组织汇报 讨论 说说课文的主要内容有哪些?...

语文S版 五年级语文下册第22课《左公柳》教案

左公柳教学设计2 一 抓住题目,初读全文。1.板书课题,提出问题 想想这 左公柳 指的什么?2.学生迅速浏览后交流 指物 大柳树 指人 左宗棠 可先不作定论。二 再读课文,把握内容。1.一边默读,一边思考 课文哪些地方写到了大柳树?哪些地方写到了左宗棠?2.组织汇报 讨论 说说课文的主要内容有哪些?...

语文S版 五年级语文下册第22课《左公柳》教案

左公柳教学设计2 一 抓住题目,初读全文。1.板书课题,提出问题 想想这 左公柳 指的什么?2.学生迅速浏览后交流 指物 大柳树 指人 左宗棠 可先不作定论。二 再读课文,把握内容。1.一边默读,一边思考 课文哪些地方写到了大柳树?哪些地方写到了左宗棠?2.组织汇报 讨论 说说课文的主要内容有哪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