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下教案海燕

发布 2020-10-13 17:51:28 阅读 5969

4海燕。

教学目标。1.识记有关高尔基的文学常识,积累文中的重点字词,了解本文的写作背景。

2.理解象征手法在本文中的运用及其作用,掌握分析文章的表现手法及其作用的方法。3.体会“海燕”这一形象的象征意义,学习无产阶级革命先驱的革命乐观主义精神。

教学重点。1.理解海燕的大无畏的战斗精神及其象征意义。

2.理解象征手法的运用,学习对比、拟人、比喻、反复等修辞手法。

教学难点。理解象征手法的运用,学习对比、拟人、比喻、反复等修辞手法。

课时安排。2课时。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创设情境,投影显示如下画面:

风雨交加,雷鸣电闪,大雨滂沱,漆黑不见人影。

面对这样的情景,同学们会怎样面对呢?(同学可能会回答“惧怕”“躲藏”等)但海燕它不惧怕,它勇敢地面对暴风雨。大海给了它坚硬的翅膀,为的是能够搏击风浪,当鸟儿们都去躲避风浪时,它却高声呼唤:

让暴风雨来得更猛烈些吧!今天,让我们一起走近《海燕》这首充满激情的时代奏曲,去感受高乐基笔下的勇敢的海燕。(板书课题和作者)

二、了解作者及写作背景。

高尔基(1868—1936),原名阿列克塞·马克西莫维奇·彼什科夫,苏联作家,被列宁誉为“无产阶级艺术的最杰出的代表”。主要作品有自传体**《童年》《在人间》《我的大学》,长篇**《母亲》,剧本《小市民》等。

海燕在暴风雨来临之前,常在海面上飞翔。因此,在俄文里,“海燕”一词含有“暴风雨的预言者”之意,在高尔基充满激情的描绘中,海燕的勇敢形象更给人一种鼓舞人心的力量。

海燕》是高尔基在2024年3月写的短篇**“幻想曲”《春天的旋律》的结尾部分,原题为“海燕之歌”,曾作为独立的文章发表。高尔基写作本文时正是**2024年革命前沙皇统治最黑暗的时期,当时**工人运动不断高涨,动摇着沙皇统治的根基。高尔基创造出的“海燕”形象,鼓舞了一代又一代革命者。

三、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自读课文,扫清字词障碍。注意下列词语的读音:

海鸥(ōu)飞翔(xi呻吟(sh翡翠(fě深渊(yu胆怯(qiè)掠起(lü蠢笨(ch

蜿蜒(wā飞窜(cu恐惧(jù熄灭(xī2.再读课文,感知形象。

在文中勾画关键语句,思考:海燕这一形象具有怎样的特点?有何象征意义?四、再读课文,理清结构。

1.课文以大海为背景,描写了暴风雨到来前哪几个时刻海面景象的变化?2.学生概括每个时刻的海面景象和海燕的情况。3.归纳明确:全文着重描绘了三幅图画。

第一部分(第1~6段),写暴风雨将要来临,海燕高傲地飞翔,渴望暴风雨的到来。第二部分(第7~11段),写暴风雨逐渐逼近,海燕穿过乌云,飞舞,号叫,迎接暴风雨的到来。

第三部分(第12~16段),写暴风雨即将来临,海燕以必胜的姿态呼唤暴风雨的到来。

第二课时。一、品读课文,感悟精神。

1.学生轻声朗读第1~3段,体会海燕对暴风雨的渴望和追求。

1)碰”字与“冲”字,写出怎样的情态?明确:“碰”写出勇敢低飞,触及海浪;“冲”写出迅猛高翔,锐不可挡。用拟人的手法,写海燕斗志昂扬,渴望暴风雨的到来。

作者紧扣“高傲地飞翔”用“一会儿翅膀碰着波浪,一会儿箭一般地直冲向乌云”来描写海燕飞翔时的气势,突出了海燕搏击风云、无所畏惧的性格,在描写海燕“飞翔”的同时,又着力写了海燕的叫喊声,并通过乌云听出这叫喊声的含义,从反面衬托了海燕的战斗力量和胜利信心。而这一切,都说明了海燕对暴风雨的渴望和追求,同时暗示暴风雨将必然来临。)

2.指定学生朗读第4~6段,要求认清三种海鸟在暴风雨到来之前的丑态。

学生读完后,教师提问:作者为什么在对三种海鸟作了无情的揭露后,又转换语气热情赞扬海燕?

学生讨论明确:这样写有两个作用:一是与开头呼应,可以让海鸥、海鸭、企鹅与海燕形成鲜明的对比;二是承上启下,原来大海苍茫一片,这时已经“泛起白沫”,由于背景的变化,画面也就变化了,这样很自然地进入后面的的内容。

3.朗读第一部分。指定女同学读第1~3段,男同学读第4~6段。要求爱憎分明、读出感情来。

4.指名学生读第7~11段。思考:环境起了怎样的变化?

学生朗读后,讨论明确:乌云越来越暗、越来越低。向海面直压下来,雷声轰响、狂。

风肆虐,把波浪抱起,甩到悬崖上,摔成尘雾和碎末。大海呢,一边歌唱,一边冲向高空去迎接雷声,波浪还在愤怒的飞沫中呼叫。

教师追问:这一环境的变化说明了什么问题?

学生讨论明确:说明**当时白色恐怖严重,反动势力猖獗,革命与反革命的斗争激烈。特别是第8段中作者在写狂风与巨浪搏斗时,用了“紧紧”“恶狠狠地”“把大块的翡翠摔成尘雾和碎末”等词句,进一步说明当时革命与反革命斗争已经到了短兵相接的程度。

但是,尽管反动势力猖狂一时,敏感的精灵——海燕已听出了它们的“困乏”。这告诉我们革命正在向有利于人民的方向转化。

教师再次提问:在这险恶的环境中,海燕的表现怎样?

学生讨论明确:海燕不畏**,它飞舞着,箭一般地穿过乌云,翅膀掠起波浪的飞沫,它面对猖狂的反动势力充满信心地大笑,还大声号叫,它为暴风雨的迫近而欢乐,它深信乌云遮不住太阳,革命是必胜的。

5.教师读第12~16段。要求学生讲一讲作者描绘了怎样一幅图景。

学生口述第三幅图画中乌云、雷电与大海搏斗的情景。

明确:这是一幅暴风雨就要来临的图景,狂风吼叫,雷声轰响,乌云像火焰,闪电像火蛇,而大海呢?勇敢迎战,抓住闪电的箭光,把它们熄灭在自己的深渊里,并且越战越勇,终于怒吼了。

这一切说明,革命的形势迅猛发展,一切反动势力终于陷落在人民的汪洋大海中。这里从“狂风怒吼”到“大海怒吼”,既表明了斗争的激烈残酷,又说明了革命发展的趋势,预示着旧世界必将被人民摧毁,新纪元必将由人民来开拓。

6.学生齐读第12~16段,思考:在这革命高潮中,作者是怎样描写海燕的?

学生讨论明确:作者让我们先闻其声,后见其形,最后再闻其声。这里着重写了海燕的叫喊,三次出现“暴风雨”,一是说明暴风雨即将来临,海燕以胜利的预言家的姿态号召人民要迎接暴风雨,敢于斗争,敢于胜利。

二是表明了海燕对暴风雨的渴望。表现了人民对沙皇反动**的强烈仇恨,迫切地要求推翻沙皇**。三是加强了文章的气势,表明人民群众一旦起来以后,其势如急风暴雨,锐不可当,从而热情地歌颂了人民的力量。

7.指定学生读第12~13段,全班齐读第14~16段,进一步体会作者抒发的思想感情。二、课堂小结。

1.主旨归纳。

本文通过对暴风雨来临前的大海景象的描绘和对海燕战斗雄姿的刻画,深刻地反映了**2024年革命前夕急剧变化的革命形势,热情洋溢地歌颂了**无产阶级革命先驱英勇无畏的战斗精神,号召广大人民群众积极行动起来,去迎接伟大的革命。

2.写作特点。

1)象征手法的巧妙运用。例如,海燕象征着勇敢坚强、自信乐观、勇于献身的无产阶级革命先驱,暴风雨象征着**一场酝酿中的推翻沙皇统治的无产阶级革命,海鸥、海鸭、企鹅象征着当时社会上形形色色的假革命者和不革命者,等等。作者运用象征手法,丰富了作品的思想内涵,拓展了作品的审美空间。

2)综合运用多种修辞手法,增强文章的艺术性。例如,“这个敏感的精灵,——它从雷声的震怒里,早就听出了困乏,它深信,乌云遮不住太阳,——是的,遮不住的!”

运用比喻、拟人和反复的修辞手法,表现了海燕的勇敢和智慧,说明无产阶级革命先驱有敏锐的洞察力和高度的预见性,表达了无产阶级革命先驱必胜的信念。3.衬托和对比手法的运用。

作品除了对海燕进行直接描写外,还用暴风雨来临前海面的恶劣环境来衬托海燕的形象,并将海鸥、海鸭、企鹅等在暴风雨来临前的表现与海燕高傲地飞翔、勇敢地叫喊等表现进行对比,有力地突出了海燕的勇敢、乐观和对暴风雨的渴望。三、拓展延伸。

在我们的生活中,既有温暖的阳光,又有各种各样的“暴风雨”。当生活中的“暴风雨”袭来时,我们应该如何面对?四、布置作业。

1.完成课后练习二到四,感受文中不同形象的象征意义,理解文章主旨。2.试综合运用多种修辞手法写一段文字。

部编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下册《海燕》教案

教学目标。1 反复诵读课文,把握 海燕 形象的象征内涵。2 体会象征 衬托等写作手法及修辞手法的运用。3 学习革命先驱者英勇无畏的乐观主义精神。教学重难点。重点 1 反复朗读,品析含义丰富的语句,理解比喻 拟人等修辞手法的作用。2 理解 海燕 形象的思想内涵。难点 理解象征手法的作用。教学时间。1课...

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下册《海燕》教学设计

4 海燕。知识与能力 1.学习描写的方法,体会海燕等形象的象征意义。2.了解咏物抒怀文章的大体写法。过程与方法 1.反复朗读,揣摩海燕等形象的象征意义。2.理清散文诗的结构,学习文中运用的对比和烘托手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感受作者对海燕呼唤革命风暴的热情。2.从海燕身上汲取对革命乐观顽强的斗争精...

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下教案孔乙己

5孔乙己。教学目标。1.识记鲁迅的相关文学常识,积累文中的重点字词,了解 的时代背景,理清故事情节。2.分析孔乙己的性格特征,体会 以乐景写哀情 这一手法对表现文章主题的作用,学会分析 中的人物形象。3.造成孔乙己悲剧命运的原因,感受作者对腐朽的科举制度和病态 冷酷的社会的揭露和批判。教学重点。把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