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小学语文一年级下册教案 第八组语文园地

发布 2020-10-11 06:15:28 阅读 9873

四年级(下)语文园地八教学设计。

主备人: 黄少雄

审核人: 张伟元戴巧英。

复备人。一、 教学内容第一课时:口语交际。

二、教学目标。

1、让学生知道什么书是好书,引导学生读好书,读整本的书,并乐意把自己喜欢的一本好书清楚明白有条理地推荐给大家,努力用语言打动别人。

2、创设读书生活情境,进一步强化学生的读书意识,激发学生读书的兴趣。

三、教学重难点。

1、培养学生读书的兴趣。

2、进行口语交际。

四、教学准备。

教学方法:在交流中学习语言,在互动中培养学生良好的倾听习惯,并能正确的进行口语表达与评议,锻炼学生口语交际的综合能力。

⒉教师准备:多**。

3学生准备:学生自己带一本自己最喜欢的书。

五、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1.展览同学们带来的书籍。

2.启发谈话:随着我们年龄的增长,我们看过的书也在不断的增加。今天,我们就来开一个阅读会。

教师饱含激情地导入,可以抓住学生的注意力,使学生较快地进入学习内容,同时,也为学生提供了大量的语言信息,开阔了学生的视野。)

(二)、学生介绍一本好书。

1.让学生自由介绍一本他自己觉得好的书。

a.请学生介绍一本好书。(只说书名,不用提及内容)

b.征求大家的意见,想了解哪个同学读的哪本书,请那位同学介绍。

教师也介绍一本好书,并在语言上给学生一种规范、引导和点拨。

师生一起评价,概括出介绍、推荐一本好书的方法:

第一是要把书名、内容说清楚明白;第二是可以从不同角度介绍──比如有趣的部分、书给人的启示、快乐等等;第三是要把握听的同学的疑问作简要解答。

通过与同学的交流及教师的示范和提示,能很好地方便学生的学习活动,引导学生学会学习,掌握评书的方法。)

2.小组开始互相介绍。

(1)可以介绍自己最想向大家介绍的一本书。(2)也可以听听小组同学的兴趣,应他们要求,介绍一本自己读过他们又感兴趣的书。(3)小组之间评价:

谁介绍得清楚,选出大家都感兴趣的一本或两本书。

3.各小组汇报评出都感兴趣的一本书,以小组为单位在全班介绍,小组成员可补充。

4.教师在语言上给学生一种规范、引导和点拨。

5.根据大家的推介,把好书名字写在黑板“好书目录”里,鼓励大家找机会亲自读一读这些书。

大家交流说说通过以前的读书经历或今天的交流,你对谁说的话有同感?

指导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评价自己喜欢的图书,还课堂于学生,充分发挥学生的个人才智和表达,教师则成为课程的参与者。)

小结:名人们说的书,应该都是指好书。今天,我们谈到的书,应该说也都是“好书”。

这些好书会像营养品一样滋润我们的心灵,像朋友一样陪伴我们的人生,像窗户一样打开我们的世界,给我们力量、勇气和智慧。我们没有理由不和好书交朋友!

(三)、生活拓展。

1.学生可根据本课推荐的好书目录请家长为自己购买,买之前可把这本书的内容跟家长介绍清楚。

2.在以后的学习生活中,可把自己读到一本好书或好杂志等推荐给同学,让大家一起分享。

3.教师可发校讯通告知家长本次活动,争取家长的配合,使学生对课外书产生浓厚的兴趣。

四)、布置作业。

1、预习本组的词语盘点,做到会读、会写。

2、读一本好书,并试着把主要内容将给他人听。

一、教学内容第二课时:我的发现日积月累。

二、教学目标。

1、读背歇后语,积累歇后语,初步了解歇后语的作用。

2、学习“我的发现”,学习归纳主要内容的方法。

三、教学重难点。

1、积累歇后语。

2、学习归纳主要内容的方法。

四、教学准备。

教学方法:放手让学生自己练习读和说,引导学生在阅读感悟中发现新知识,提升自己的智慧,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

教具准备:多**。

五、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读读词语盘点中的词语。

2.听写词语。(个别抽查)

3.互相纠错。

4、读课文,了解内容

1).自读“我的发现”,想想从小林和小东的谈话中,你知道小东有什么发现?

2).同桌分角色读,进一步读好对话。

5、谈谈小东的发现

1).谈小东的发现?

2).抓主要内容,也说说自己掌握的好方法?

6、学生自由谈

教师肯定并归纳学生学习中发现的方法。

教师指导熟读以促进理解。让学生在反复吟诵中,感悟到语言文字的妙趣。)

7、概括练习

1)、以《普罗米修斯》一文为例,让学生弄懂抓课文主要内容最常用的方法──弄清课文写了哪几部分的内容,并把每部分内容连起来,就成为课文的主要内容。

2)、初次训练学生:抓住课文的主要内容,用已学过的课文或片段来找准主要内容,语言可不要求简练,精练。

3)、抓住课文的主要内容有很多方法,允许学生用有效的、适合自己的方法,并给予鼓励和推广。

(二)、日积月累。

1、熟读歇后语,使学生体会到歇后语在语言环境中的生动形象传神的作用。

2、让学生说说自己遇到过的歇后语,教师也出示几句歇后语,鼓励学生积累歇后语,试着背诵歇后语。

3、书上前三句较容易理解,后三句都包含有典故。教师可以展示并讲述《关羽失荆州》《王羲之写字入木三分的由来》《周瑜打黄盖》的典故。

(三)、趣味语文。

1、让学生自己熟读感悟,在熟读的基础上体会对仗的工整,发现“趣”在**,“巧”在何处。(第一个故事:对联巧妙之处是运用顶真的修辞手法,第二个故事:

对联巧妙地将“一百四十一”这个数字隐藏在一些典故和非数字的文字中,因此这副对联是一副绝妙的“数字对联”)

2、“扇”是个多音字,注意区别它的读音注音,并能组词、练读。

3、教师做好总结。

拓展阅读,扩大了学生的视野,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评说故事,教师以智慧启迪智慧,让学生在学习智慧故事中得到智慧。)

一、 教学内容第三课时:指导学生完成习作。

二、教学目标。

1、自主选择内容,自由习作,把自己想读的意思写清楚,学习运用平时积累的语言材料。练习修改自己的习作。

三、教学重难点。

1、完成习作并练习修改。

四、教学准备。

教学方法:范文引路,为学生的习作提供了借鉴的范例;指导评说,使学生从范文中获得写作的智慧,酝酿写作的情趣,打开写作的思路。

教学准备:多**及课件。

五、教学准备。

一)、导入。

同学们,我们已经写了很多作文了,很多都限定了内容的要求。有的同学说,要是能够让我自己想写什么就写什么,那该多好!今天,就让同学们自由习作,写自己最想写的内容吧。

二)、交流经验。

1、读习作提示,想想自己最想写什么。

全班交流:最想写什么?

教师小结:引导学生在内容和体裁两方面体会写作的自由。例如内容上可以写人,可以写事,也可以写景;还可以写实事,更可以写虚拟、想象中的事。

体裁上,可以是故事、童话、寓言、散文、诗歌等等。

2、放胆试写并自行修改。

)交流自己写了哪些内容。

)小组之内交流习作,推选出大家都认为比较优秀的文章,并说说好在**?在读习作前,小组成员要把文章的特点讲出来,以激发听者的兴趣。

自由作文教学,注重学生间经验的交流,从而激发学生的写作欲望,也提高着学生的表达能力)

)同学读读自己的习作:根据实际情况,可以体现以下几个特点:内容各异,体裁各异,语言流畅,内容具体。

)教师推荐一篇有优点也明显存在问题的文章(课件展示),引导大家读、修改。修改好后再读一读。

5)教师可展示几篇优秀作文,有知名作家的,也有同龄朋友的。品赏后可说说自己的感受。

拓展阅读,可扩大学生的知识,培育学生的阅读兴趣,学生间的交流,师生间的点评,更有利于激活作文课堂,激活学生的情趣思维。)

三)、布置作业。

1)、回去试着修改自己的习作。

一、教学内容第四课时:习作指导与评价。

二、教学目标。

学习如何修改作文。

三、教学重难点。

修改作文并掌握修改作文的方法。

四、教学准备。

教学方法:小组交流评价,开拓思路,通过学习修改方法及全班评价来发现写作中存在的问题。从而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

教具准备:多**及课件。

五、教学过程。

一)、回顾上节课的写作要求,然后交流自己已写好的习作。

1)小组内相互读读,提出修改建议。

2)依照小组同学的建议,再次修改自己的习作。

二)、佳作欣赏,借鉴提高。

1)每个小组推荐一到两名同学的习作,可以朗读全文,也可以是片断。教师引导学生进行赏析。

(2)请部分学生说说自己习作中的成功之处。

3)把已写好的作文抄入作文本。

4)个别仍无法写好的可与同学或老师交流。

注重学生间的交流与展示,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写作欲望,更能找出写作中的优缺点,最终掌握修改作文的方法)

人教版小学语文一年级下册教案《识字五》第一课时

人教版小学语文一年级下册教案 识字五 第一课时。教学目标 1 认识 团 量 等12个生字。会写 谁 怕 等6个字。2 朗读谜语,边读边想,能说出自已是怎样猜出来的。3 有收集谜语和自编谜语的兴趣。教学重点 认识12个生字,会写6个字。教学难点 能说出自已是怎样猜出谜语的,有收集谜语和自编谜语的兴趣。...

人教版小学语文一年级下册教案《识字五》第一课时

人教版小学语文一年级下册教案 识字五 第一课时。教学目标 1 认识 团 量 等12个生字。会写 谁 怕 等6个字。2 朗读谜语,边读边想,能说出自已是怎样猜出来的。3 有收集谜语和自编谜语的兴趣。教学重点 认识12个生字,会写6个字。教学难点 能说出自已是怎样猜出谜语的,有收集谜语和自编谜语的兴趣。...

人教版小学语文一年级下册第3单元教案

第三单元。学情分析。谁不想听到鸟儿的欢唱?谁不想闻到花木的芬芳?谁不想生活在空气清新 阳光明媚 风景优美的环境中?在我们享受大自然的时候,我们可曾想过,我们为赖以生存的环境做了些什么呢?地球只有一个,面对未来,我们任重道远。学习这组教材,我们能感到我们肩负的环保责任。无论是生态环境还是环境卫生,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