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上册复习提纲 重要

发布 2020-09-17 18:15:28 阅读 3276

七年级地理复习提纲。

一、地球和地球仪 (一)地球的形状和大小。

1、地球是个球体,证据有:①海边看远方来船;②月食时,投在月球上地球的影子是圆的;③站得高,看得远;④麦哲伦的首次环球航行,p3阅读材料路线;⑤人造卫星拍摄的地球**;人类对地球形状的认识是个漫长的过程,(2)地球平均半径:6371千米;地球的极半径为6357千米;赤道半径是6378千米,赤道周长:

4万千米,“坐地日行八万里,巡天遥看一千河”;表面积:5.1亿平方千米。

2、人们仿照地球的形状,并且按照一定的比例把它缩小,制作了地球的模型——地球仪。在地球以上,人们用不同颜色、符号和文字来表示陆地、海洋、山脉、河湖、国家和城市等地理事物的位置、形状及名称等。3、地球仪(p4图1.

5,是个正球体)认识赤道、两极与地轴:p5图1.7。

二)纬线和经线 1、经线与纬线。

2、经度与纬度。

3、用经纬网确定任意点的位置:在经纬网的地图上读出某点的经纬度(一般数字从上往下变小,说明是北纬,数字从上往下变大,说明是南纬;数字从左到右变小,说明是西经,数字从左到右变大,说明是东经),再判断该点的半球位置(东西半球,南北半球)和所属的高、中、低纬度。

二、地球的运动。

1、地球自转、公转的区别:

2、地球自转产生的地理现象:昼夜更替(被太阳照亮的半球是白昼;未被太阳照亮的半球是黑夜)、不同地方的时间差异(偏东地的时刻比偏西地的时间早);可以证明地球自转的地理现象是:昼夜更替和太阳东升西落。

地球公转产生的地理现象:五带的形成和四季的变化。

1)五带: 热带(23.5°n~23.

5°s)有阳光直射现象,气候终年炎热;寒带(南北纬66.5°~南北纬90°)有极昼极夜现象,气候终年寒冷;温带(南北纬23.5°~南北纬66.

5°)既没有阳光直射也没有极昼极夜现象,气候的四季变化明显。

2)四季的变化。

3)不同季节正午太阳光下物体影子的长度是不同的:冬季:正午太阳光下物体影子是一年中最短的;夏季:

正午太阳光下物体影子是一年中最长的;春、秋季:正午太阳光下物体影子比冬季长,比夏季短。

三、地图 (一)地图的基本要素:比例尺、方向和图例注记(七上p13图1.22)

1、掌握地图比例尺、方向和图例的基本运用方法:

比例尺的三种表示方法:文字式、线段式、数字式;比例尺大小与地图范围、内容的关系:选用比例尺越小,表示地图范围越大,内容越简单,;选用的比例尺大,表示的范围越小,内容越详细。

比例尺(分数)大小比较:分母越大比例尺就越小(p20正文第一段和p23活动“3(1)”)1:1000000的意思是:

图上一厘米代表实地一百万厘米。千米化厘米加五个零。

2、地图方向的运用:(1)在有指向标的地图上,指向标一般指向北方; (2)在有经纬网的地图上,经线指示南北,纬线指示东西;(3)在既无指向标又无经纬网的地图上,通常用“上北下南,左西右东”,进一步可以确定东南、东北、西南、西北四个方向。

3、图例和注记:p14的正文最后一段和图1.24

4量算距离:先用直尺量出图上两点之间的距离;然后根据地图比例尺,运用公式:实际距离=图上距离/比例尺,得出答案。

、地形图的判读 (1)海拔和相对高度:七上p16的正文第。

二、三、四段和图1.27

2)等高线地形图的原理:用来表示地形高低起伏;等高线密集,说明坡度陡;等高线稀疏,说明坡度缓。

3)在等高线地形图上识别地势的起伏和山顶、山脊、山谷、鞍部、陡崖:山顶:山顶:

等高线呈封闭的圆圈,中间海拔高,四周海拔低;山脊:等高线向低处凸出;山谷:等高线向高处凸出,易发育河流;鞍部:

两个山顶之间的较低部分;陡崖:几条等高线重叠的地方;(p16图1.29)

4)五种基本地形特征:陆地地形分为平原、高原、山地、丘陵和盆地五种基本类型(七上p17的“活动1”和图1.30,平原:

海拔较低,在200米以下,等高线稀疏,地面平坦广阔;高原:海拔较高,相对高度小,等高线在边缘十分密集,而顶部明显稀疏,地面坦荡,边缘陡峻;山地:海拔较高,在500米以上,相对高度大于100米,等高线密集,河谷转折呈v字形,起伏大,坡度陡;丘陵:

海拔在500米以下,相对高度小于100米,等高线稀疏,弯折部分较和缓,起伏小,坡度和缓;盆地:周围高,中间低

5)从地图上获取信息p19第一段、p21阅读材料第三段前两句话。

第二章陆地和海洋。

一、大洲和大洋。

1、全球海洋陆地所占比例:地球表面71%是海洋,而陆地面积仅占29%,概括地说,地球上七分是海洋,三分是陆地。海陆分布特点:

世界海陆分布很不均匀,陆地主要集中在北半球,但北极周围却是一片海洋;海洋大多分布在南半球,而南极周围却是一块陆地;无论怎么划分,地球上任何两个相等大小的半球,都是海洋面积大于陆地面积。

2、运用世界地图说出七大洲、四大洋的地理分布和概括p29正文部分和图2.6(记住大洲和大洋的形状以及位置),以及什么叫做大陆、大洋、半岛、岛屿、海峡、海、大洲等详见p28图2.5

1)七大洲(按照面积大小排列顺序):亚洲、非洲、北美洲、南美洲、南极洲、欧洲、大洋洲;四大洋(按照面积大小排序):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北冰洋。

2)亚洲和欧洲分界线:乌拉尔山脉、乌拉尔河、里海、大高加索山脉、黑海、土耳其海峡;亚洲和非洲分界线:苏伊士运河;亚洲和北美洲分界线:

白令海峡;北美洲和南美洲分界线:巴拿马运河,欧洲和非洲分界线:直布罗陀海峡;南美洲和南极洲分界线:

德雷克海峡。

二、海陆变迁。

1)“沧海”和“桑田”会相互变化的,说明海陆会变迁:p33“活动”是海陆变迁的实例。海陆变迁的原因:地壳的变动和海平面的升降,以及人类的活动,前两个是主要原因。

2)大陆漂移假说的提出人、提出依据、以及理论内容p34第。

二、三段,p35图2.15

3)六大板块:亚欧板块、非洲板块、美洲板块、南极洲板块、印度洋板块、太平洋板块(p37图2.19);其中太平洋板块几乎全是海洋;南极洲板块跨的经度最广。

3)板块运动对地表形态的影响以及与全球火山**活动的关系:

板块张裂运动,地表出现裂谷,如东非大裂谷;板块继续拉张下去,大陆解体,出现新的海洋,如红海;随着板块的继续拉张,新的大洋形成,如大西洋(七上p35图2.15)。

板块碰撞挤压运动,大陆和大陆就慢慢靠近,海洋面积缩小,如地中海;随着挤压的继续进行,大陆之间越来越靠近,地表开始隆起,出现山脉,如喜马拉雅山和青藏高原,海洋最后就消失了。

板块内部地壳比较稳定;板块与板块交界的地带,地壳比较活跃;世界上的火山**,主要集中在板块交界的地带;世界两大火山**带主要集中分布在环太平洋火山**带和地中海-喜马拉雅山火山**带上。

第三章天气与气候。

一、天气与气候 (1)知道“天气”和“气候”的区别:

2)识别常用天气符号,能够看懂天气图、卫星云图:p46-47“活动图3.5、图3.6”;天气预报包括一日内的阴晴、风、气温和降水,详见:p45图3.4

3)人类活动对大气环境的负面影响及保护大气环境的重要性:清新的空气,污染指数小,对人体健康有利;污染的空气,污染指数大,对人体健康有害;详见:p48正文部分、图3.

9(空气质量级别、污染指数、空气质量状况)

4)主要污染物co(一氧化碳)、so2(二氧化硫)、no2(二氧化氮)、氮氧化物、可吸入颗粒等。

二、气温与气温的分布。

1、气温是用来表示大气冷热程度的物理量。

2、一天中不同时间气温值的平均数,就是日平均气温,用类似方法求的一个月和一年的平均气温。气温测量的位置在百叶窗内,高度离地面1.5米,单位摄氏度“℃”对气温的观测,通常一天要进行4次,一般在北京时间8时、14时、20时、2时。

3、①一天中的最高气温出现在午后2时左右,最低气温出现在日出前后。 最高温与最低温的差,叫做气温日较差。

一年中的气温,北半球陆地上7月最高,1月最低。海洋上8月最高,2月最低。南半球季节相反。一年内的最高温月平均气温与最低月平均气温的差,叫做气温年较差。

4、阅读世界年平均气温分布图,说出世界气温分布的规律:气温由低纬度(赤道)地区向高纬度(两极)地区逐渐降低;同纬度地带,夏季陆地气温高,海洋气温低,冬季相反;在山地,气温随着海拔升高而降低,据观测,大致海拔每升高100米,气温约下降0.6℃(会计算温度);影响气温分布的主要因素:

纬度位置(最主要因素)、海陆位置、地形。(p53图3.17)

5、等温线:在温度分布图上,把温度相同的点连成平滑曲线称作等温线。在同一条等温线上,各点的气温相等。

①等温距:相邻两条等温线的温差。同一幅等温线图上,相邻两条等温线之间的数值差为零或相差同一个等高距。

②南半球不论冬夏,最低温度都出现在南极。北半球仅夏季最低温度出现在极地附近,而冬季最冷地出现在东部西伯利亚和格陵兰地区。

6、根据等温线判断是陆地还是海洋:夏季北半球陆地气温高,海洋气温低,等温线在大陆上凸向极地(高纬),海洋凸向赤道;冬季陆地气温低,海洋气温高,等温线在大陆上凸向赤道,海洋凸向极地(高纬)

七年级上册地理重要复习提纲 3

第三章世界的居民 3.1 世界的人口。世界人口的数量与增长 世界人口仍以较快的速度在持续增长。一般经济水平高的国家,人口的自然增长率较慢,经济发展水平低的国家,人口的自然增长率较高。公式 出生率 出生人口数 总人口数 100 死亡率 死亡人口 总人口数 100 自然增长率 出生率 死亡率。世界人口的...

七年级上册复习提纲

1 我国境内已知的最早人类是距今约 万年前的 他们的活动揭开了中国历史的第一页。2 距今约 前的 生活在北京西南的 他们的体质特征 在生产生活方面 3 距今约 前的 生活在北京西南周口店龙骨山顶部的洞穴里,山顶洞人的体质特征 在生产生活方面 3 是我国的早期人类,都生活在旧石器时代。1 本课向我们介...

七年级上册复习提纲

七年级上册地理期末总复习提纲。第一章地球与地图。第一节地球和地球仪。一 认识地球的形状和大小。1.人类认识地球的过程 天圆地方 天如斗笠,地如覆盘 麦哲伦率领船队环绕地球一周 地球卫星 2.提出证据说明地球是个球体 站在海边看航船 先看到桅杆,再看到船身。站得高,看得远 月食 麦哲伦环球航行 越往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