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滨逊漂流记》阅读教学设计。
一、课前系统部分。
一)课标分析:
语文课程标准》要求学生九年课外阅读总量达到400万字以上,其中初中阶段的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260万字。每学年要阅读两三部名著, 并撰写读书笔记,这足可见对课外阅读的重视,这也是新课程改革对语文教学提出的根本性的要求。
二)教材分析:
鲁滨逊漂流记》是英国著名作家丹尼尔笛福的代表作品,**围绕鲁滨逊历险按时间顺序记叙,主要写了鲁滨逊“遇险上岛”“建房定居”“养牧种植”“救‘星期五’”“回到英国”等事件,突出刻画了鲁滨逊与恶劣环境的挑战,表现了他乐观、坚强、智慧、勇敢的精神。
三)学生分析:
从呱呱坠地到背上书包,父母、学校就为我们的学生铺设了成长的道路。因而任性、娇气、依赖性强、动手能力差,这是我们的绝大多数学生的缺点。“一本好书能拯救一个人”,为了对学生进行励志教育,我向学生推荐阅读《鲁滨逊漂流记》。
四)教学目标:
根据《语文课程标准》的具体要求和新课改的精神,结合教材,本着面向全体学生、使学生自主全面发展的原则,我确定本节课的三维教学目标如下:
语言知识目标:读懂课文内容,了解鲁滨孙在荒岛上战胜困难、谋求生存的非凡经历,体会鲁滨孙敢于战胜困难的积极的生活态度。
语言技能目标:引导学生用泛读和精读相结合的方法,培养学生抓住课文主要信息,概括主要内容的能力,学会对“鲁滨逊”这一人物形象的分析。
学习策略目标:在一系列实践活动中发展学生多向思维的能力,引导学生感悟名著蕴含的哲理,培养学生持续阅读的习惯及课外主动阅读的兴趣。
情感态度价值观及文化意识目标:学习鲁滨逊坚强与乐观精神,培养学生面对困难、战胜困难的信心和勇气。
教学重点:了解鲁滨孙在荒岛战胜种种困难的经历。
教学难点:感悟鲁滨孙面对困难的积极的人生态度,并从中悟出学会生存的道理。
五)教学策略:教学中,我根据学生的认知特点及知识结构,以“激发阅读兴趣,驱动自主阅读”的理念设计教学。采用了设疑导入法、点拨引导法、**合作法等方法调动了学生参与阅读、分享阅读的积极性。
六)教学用具。
1. 教学环境的设计与准备;电子白板交互教室。
2. 教学用具的设计与准备:多**课件。
二、课堂系统部分——教学过程。
一)课前**部分:本节课的教学**我采用互联网教育资源,我将阅读《鲁滨逊漂流记》的通知放在我的班级博客上,要求学生课外自读两周,了解本书的写作背景和全书内容。在通知上我建议学生可以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阅读,可以**精彩**、搜索最渴望阅读的精彩部分,也可以上网分享读书笔记。
但要提醒学生,直观的**声像阅读只是更快了解作品的一种方式,不能代替文字阅读,因为文字的魅力是无穷的。然后我将同学们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组成小组,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去搜集整理资料,在阅读课上,以小组为单位开展班级读书报告会。
这样设计的主要目的是用“推荐多元阅读方式”来引导学生步入阅读的领域,这样既尊重了学生心理需求,也为学生乐意阅读、享受阅读提出了正确的价值导向。)
二)新课导入部分:
在西方,有一部具有持久魅力的**,18世纪欧洲最杰出的思想家卢梭曾赞扬这本书是“一部合乎情理地解决问题和通过实践来学。
习的经典”,建议每个成长中的青少年,尤其是男孩子都应该读读他。那么,这是一本怎样的书哪?这本书就是《鲁滨逊漂流记》。
这节课,就让我们跟随鲁滨逊去体验一下那惊险的荒岛生活,一同走进《鲁滨逊漂流记》。
这一环节的设计,我采用了设置疑问导入新课的方式将学生带入文本,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三)师生互动部分:
一、挑战第一关:看谁一马当先——了解作家、作品。
第一小组报告会:说一说你了解的笛福。
学生交流自己所搜集到的关于笛福的资料。)
出示幻灯片)课件出示笛福头像,简介笛福。
大家看,这就是《鲁滨逊飘流记》的作者笛福(1660—1731)。他只受过中等教育,但却成为英国18世纪启蒙文学的重要作家。2024年,他的代表作《鲁滨逊飘流记》问世,这是一部流传很广、影响很大的文学名著,它表现了强烈的资产阶级进取精神和启蒙意识。
这部**是笛福受当时一个真实故事的启发而创作的。
我想只有了解了作家以及作品的写作背景,才能更好的把握文本,所以我把了解作家作品作为第一步。)
二、挑战第二关:看我快马加鞭——简介故事情节。
介绍读书方法——泛读。
同学们平时读书时有没有发现,一本书的主要内容其实书中是有介绍的,我们第一次阅读一本书,不妨先读前言、后记和目录,以便。
对这部书的写作背景、作者情况、写作目的和大致内容有个初步的了解,犹如掌握了打开书的大门的钥匙,这种读书方法叫泛读。
第二小组报告会:七嘴八舌讲故事。
形式:采取学生自由发言,简要叙述印象深刻的、精彩的情节。
大屏幕展示精彩的故事情节。
1.第四章绝处逢生。
2.第七章辛勤劳作。
3.第十章和星期五和平相处。
4.第十一章激战野人。
设计此环节的目的是想了解学生对全书内容的掌握情况。)
三、挑战第三关:喜看万马奔腾——精彩语句、片段赏析。
第三小组报告会:妙语连珠赏名句。
形式:本环节首先是第三小组同学们拿出自己的阅读记录卡在小组内部交流筛选,然后向全班同学推荐。
精彩语言辑录:出示幻灯片。
1. 世间万物,只是有用处,才是最可宝贵的。任何东西,积攒多了,就应送给别人;我们能够享用的,至多不过是我们能够使用的部分,多了也没有用。
2.一个人只是呆呆地坐着,空想着自己所得不到的东西,是没有用的。
3.我已学会多看看自己生活中的光明面,少看看生活中的黑暗面;多想想自己所得到的享受,少想想所缺乏的东西。这种态度使我内心感到由衷安慰。
这一环节主要考查学生对精彩语句能否准确记忆,而且也希望这些精彩的语句能对学生起到“润物细无声”的教育意义。) 关于制作陶罐的精彩片段:
我早就想用什么办法制造一些陶器,我急需这类东西,可就是不。
知怎么做。这里气候炎热,因此,我敢肯定,只要能找到陶土,就能做一些钵子或罐子,然后放到太阳底下晒干;炎热的太阳一定能把陶土晒得既坚硬又结实,并能经久耐用,可以用来装一些需要保存的干东西。要加工粮食,制造面粉等工作,就必需要有盛器贮藏。
所以,我决定尽量把容器做大一些,可以着地放,里面就可以装东西。
我要学生先找到原著中这一段情节,细细研读,然后对此片段畅所欲言谈体会。这一段情节主要展示身处绝境中的鲁滨逊如何发挥聪明才智求得生存的。多少年来《鲁滨逊漂流记》行遍了全世界,在许许多多的国家,一直被当作儿童必读的作品。
那么,鲁滨逊身上一定有他的魅力。下面引领学生进一步走近鲁滨逊,品味他乐观的生存态度。)
四、挑战第四关:一路马不停蹄——把握人物形象。
介绍读书方法——精读。
同学们,刚才我们通过泛读,已经了解了《鲁滨逊漂流记》这本书的主要内容。那么要读懂一本书,光了解故事的主要内容还不够,要读出水平,把握人物的形象,就必须精读。古人云:
“不动笔墨不读书”、“好记性不如烂笔头”。我们在阅读《鲁滨逊漂流记》的时候,可以做读书笔记,可以写摘要,作批注,列题纲,制卡片,写心得等。第四小组报告会:
你说我说对对碰。
你认为主人公鲁滨逊到底是一个怎样的人?
形式:“从……中,我感受到鲁滨逊是……的人?”
要求学生用这种形式回答问题,有意识的使学生形成争论,碰。
撞出思维的火花。)
学生评语:一个不屈服命运的人,面对命运弃他于孤岛,能及时调整心态,努力改变不幸的命运;
一个善于调整心态的人,他经历了三次心态调整,逐步解决了生存问题、生活问题及如何获得有意义的问题;
一个以苦为乐的人,岛上物质贫乏,生活条件艰苦,他仍不断自我安慰,尽量改善生活;
新课标强调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的对话过程,要尊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独特感受。伟大的戏剧家莎士比亚也说过“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由于读者的经验和思维方式不同,他们对世界的看法,对**情节及人物的理解都是独一无二的。
在此鼓励学生大胆发言,对有思想有创意的发言给予肯定赞赏。
通过这一环节,学生对鲁滨逊这一人物有了比较全面、深入的理解。在此基础上,为了实现引导学生从书中走出来,走进现实生活,达成知识到实践运用的迁移、转化,我设计了第二个问题。)
四)课堂总结部分:鲁滨逊的经历给了我们什么启发?在学习和生活当中遇到困难时,你是怎样做的?应该怎样做?联系实际谈一谈。
总结:鲁滨逊面对困难毫不畏惧,自己想办法,利用周围可以利用的一切,积极改善生存环境。这种生存的勇气和经验,对于处在生存、竞争日趋激烈的现代社会的我们是一个很好的启示。
我们应该抓紧在校学习的这一段**时光,强健我们的身体,锻炼我们的意志,丰富我们的知识,提高我们的技能,从而大大增强我们的生存能力和社会竞争能力。
五)课后作业部分:问题在学生发言之后,也将这个问题留作课下作业,同学们整理自己的读后感悟,将其发表在我们的班级博客上。
布置这个作业我和同学们又有了一个交流平台,同时也是为了推动学生持续阅读、课外的主动阅读,收到了“课已尽而读未尽”的良好阅读态势。)
五、挑战第五关:不用扬鞭自奋蹄——步入阅读新领域。
最后,老师想送一首诗给大家,愿大家一生与书为伴,让阅读成为终生的承诺。
阅读,终生的承诺》
三、课后系统部分——教学反思:
我一直认为有效地教学反思有助于提升教师的教学能力。因此,我对本节课的教学实践进行了如下的反思:
这节课我运用的教学策略是教给学生阅读方法,让学生成为知识技能的**者,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动性和首创精神。第二是教学过程不再是教师的“一张嘴、一支粉笔”,而是将纸质图书、博客、互联网及多**课件等多种教学**有机地整合,多样化的认知工具改善学习过程。第三点:
这节课以学生为小组开展读书报告会,充分使学习群体的思维与智慧得以共享。
这节课外阅读指导课在课前布置学生充分阅读的基础上,主要设计了以下几个环节:
第。一、谈话导入,以谈话方式导入,迅速拉近与学生间的距离。
第。二、整体把握,学读一本书,从学读封面,读作者开始,引导学生初步了解阅读整本书的方法,以便学生在较短的时间内了解作品及作品角色,并为下一步感知故事情节奠定基础。
第。三、品读赏析,有目的引导学生围绕主要人物,精彩片段,畅谈感受,学习通过细节品味的读书方法。体会文章的“精彩”之处,加深了对文本的理解和体验,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受到情感的熏陶。
通过朗读,强化角色体验,激发学生阅读整本书的兴趣。“阅读是学生个性化的行为,不应该以老师的分析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教学中,我引导学生多角度,有创意的表达自己对文本的理解。(课堂生成的例子出彩:
《鲁滨逊漂流记》阅读课教学设计
我们老是感到缺少什么东西而不满足,是因为我们对已经得到的东西缺少感激之情。p 82页 如果大家能把自己的处境和处境更糟的人相比,而不是与处境较好的人相比,就会对上帝感恩戴德,而不会怨天尤人了。p 106页 5 小结 在不幸之中寻找幸运,是我们摆脱困境,增强生活的信心和勇气的最好办法。所以鲁滨逊觉得在...
鲁滨逊漂流记阅读课
鲁滨逊漂流记 阅读分享课。郑柔琼。教学目标 1.梳理主要情节,形成思维图,提高提取 梳理信息的能力。2.在小组合作 解疑 交流分享的过程中,初步感受鲁滨逊顽强求生的可贵品质。3.享受阅读 分享的快乐,激发阅读整本书的兴趣。教学重点 初步了解鲁滨孙在荒岛战胜困难 谋求生存的非凡经历,体会鲁滨孙战胜困难...
《鲁滨逊漂流记》阅读课教案
鲁滨逊的原形叫亚历山大塞尔柯克,他是一个苏格兰水手,他是在1704年9月由于与船长发生争执而被遗弃在距智利海岸500海里,周围约30英里的于安菲南得岛上的这个无人居住,只有来往南美的船只偶尔到这里来补充或修理船只。塞尔柯克在这里住了四年零四个月,才被有名的航海家渥地士罗吉斯发现,塞尔柯克参与了他的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