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教材简析:
教科书共3页,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是认识膨胀的宇宙;第二部分是认识充满活力的宇宙;第三部分认识人类对宇宙的探索。
探索宇宙的结构及其运动是天文学家们的主要课题之一。本课就是利用形象的资料展示科学家的一些重要探索成果:1.
宇宙是由许多庞大的星系组成的,而且至今未发现其边界。2. 20世纪20年代末期,美国天文学家哈勃在观测时注意到,几乎所有星系的光谱都呈现谱线红移现象。
哈勃的发现等于向人们宣布,宇宙的某一部分正在不断地膨胀。3.恒星有一个较长而复杂的演变过程。
通过这些,让学生对宇宙的结构和运动有一个初步的认识,在头脑中建立起有关宇宙系统的概念。如:宇宙是浩大深邃的,是由许多个庞大的星系组成的,星系奇异亮丽,恒星多彩变化,宇宙万物生生不息。
总之,展现在学生面前的宇宙有着无穷的魅力。
教科书还展示了人类对宇宙的探索历程,还在资料页中展示了重要的科技成果,如各种望远镜和航天器等,让学生了解人类在**宇宙过程中付出的艰辛努力甚至牺牲,有利于学生树立正确的宇宙观一宇宙是可以被人类逐渐认识和了解的。
二、教学背景:
探索宇宙》这一课是小学科学教材“地球与宇宙”这一方面知识的综合、归纳与最后升华形成宇宙认知的体系的总结课。在此之前,学生对宇宙的认识都只是它其中的某一部分,某一现象,是支离破碎的、星星点点的,还没有将宇宙中这么多的天体进行梳理、归纳、排列,或者说还没有将他们都联系起来,形成一个清晰的整体轮廓。而且,像这样的学习内容又是离他们非常的遥远与陌生,那么的难以看到又是那么的难以让人相信,用一句话来说,让学生对宇宙有一个很深刻很清晰的总体认识是很不容易的。
三、教学设计:
附送:2019-2024年六年级科学下册探索宇宙1教案青岛版。
一、目的要求。
1.通过本课教学,使学生了解望远镜的发展及宇宙的构成。
2.通过讲述宇宙的构成,培养学生的空间想像能力;
通过讲述人类对宇宙的探索,激发学生**的精神。
二、课前准备。
教师准备:挂图或投影片等。
三、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1.提问:人类是怎样观察天体的?
2.谈话:关于宇宙中的天体,你还知道什么事?你还有什么感兴趣的问题?
3.讲述:这节课,我们来了解宇宙的构成。
学习新课。1.指导学生认识人对宇宙的探索。
(1)讲述:很早很早以前,人们就想知道地有多宽,天有多大,宇宙是怎样构成的,为此一直在努力地进行探索。下面,我们来看看人是怎样观察宇宙秘密的。
2)望远镜的发展:
折射望远镜。
反射望远镜。
射电望远镜。
④空间望远镜。
⑤讲述:伽利略用望远镜观察到了很多肉眼看不到的情况,其中有一项特别重要的发现,那就是他看到了在木星周围有4颗卫星围着它转动。这一发现有力地证明了哥白尼的学说是正确的,地球确实不是宇宙的中心,不是所有的天体都是围绕地球转动的。
⑥谈话:在伽利略之后,人们又有什么新发现呢?是谁发现的?这些发现有什么意义?
⑦讲述:德国科学家开普勒,在前人观察的基础上发现了行星运动的规律。例如他发现行星都是沿着椭圆轨道绕太阳转动的,此外他还发现了行星公转的速度等方面的一些规律。
英国科学家牛顿在开普勒研究的基础上,根据地球引力的原理,进一步提出了行星所以不停地围绕太阳转动是受到“万有引力”的作用。开普勒与牛顿的发现,使人认识到天体运动是有规律的,根据他们的理论,人们不仅能正确地认识宇宙的构成,还能推测出当时观察不到的、但确实存在的天体,例如冥王星,就是先推测出它的存在而后才观察到的。
⑧谈话:现在,人们利用什么方法探索宇宙的秘密呢?什么是人造卫星?什么是宇宙飞船?什么是航天飞机?它们有什么用?现在人们已经登上过地球以外的哪个天体?
⑨讲述:人造卫星是利用火箭发射、围绕地球转动的飞行器,在人造卫星上安装各种观测仪器,既可以观测地球上的情况,又可以观测宇宙空间的情况。目前,只有少数国家能发射人造卫星。
我国近些年来,已成功地发**很多颗卫星,并且能使它们自动返回地球。宇宙飞船和航天飞机都是以火箭作动力的载人宇宙飞行器,人们乘坐它可以飞往更远的宇宙空间去观察,甚至可以登上其他星球。现在,人们已经成功地登上了月球;将来还会登上其他星球。
通过这些现代化手段,人们探索到很多宇宙的秘密。
(4)讨论:
①根据以上情况,请你总结一下,人们对宇宙的认识经历了怎样的过程?(由错误到正确,由少到多,由近到远,由现象到规律。)
②人们对宇宙的认识为什么能不断发展?(一是人们前仆后继、一代一代的苦苦探索,二是科学技术的发展不断为人们的探索提供了新工具。)
2.指导学生认识宇宙的构成。
讲述:下面,我们来了解一下人们现在已经知道的宇宙的情况。
要了解宇宙的情况,我们还是从近到远来说吧!首先明确我们的位置,我们在宇宙的什么星球上?(地球)地球在什么地方?
(在太阳系,金星与火星之间。)太阳是不是宇宙的中心?太阳是不是宇宙中唯一能发光发热的恒星?
讨论:①现在,请你从大到小、从远到近地说一说,宇宙是怎样构成的?
②你能根据现在人们已知的情况,画一幅宇宙的构成图吗?
3.指导学生初步了解中国航天大事记。
2024年,成功发射第一枚自制的运载火箭。
1975成功发射第一颗返回式人造卫星。
2024年,长征火箭参与国际市场。
2024年,神州六号成功发射。
(3)教师小结:通过以上研究我们知道,宇宙是由广阔的空间和无数的天体构成的。随着科学的发展,人们探测到的宇宙空间会越来越大,发现的天体会越来越多,同时了解的宇宙的秘密也会越来越多。
青岛版科学六年级下册《探索宇宙》教案
18探索宇宙。教学目标 1 会查阅 整理从书刊及其他信息途径获得的关于宇宙 探测工具 航天大事记的资料 能用自己擅长的方式表达研究结果。2 乐于合作与交流 认识到科学是不断发展的 意识到科学技术对人类与社会的发展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3 了解人类对宇宙的探索历史,知道一些重要的探测宇宙的工具,了解到人...
年六年级科学下册探索宇宙2教案青岛版
2019 2020年六年级科学下册探索宇宙2教案青岛版。一 教学目标 1.了解人类对于宇宙的探索历史,知道一些重要的探测工具。2.注重事实,认识科学是不断发展的,乐于合作与交流。3.能在已有知识经验的基础上,做出自己的解释与结论。二 教学重点 了解人类对于宇宙的探索历史,知道一些重要的探测工具。三 ...
青岛版科学六年级下册《探索宇宙》教案设计
青岛版 六年级科学下册教案。第五单元探索宇宙。22.探索宇宙。一 目的要求。1 通过本课教学,使学生了解望远镜的发展及宇宙的构成。2 通过讲述宇宙的构成,培养学生的空间想像能力 通过讲述人类对宇宙的探索,激发学生 的精神。二 课前准备。教师准备 挂图或投影片等。三 教学过程导入新课。1 提问 人类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