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期中语文测试卷面分析

发布 2020-08-01 18:46:28 阅读 7930

二、试卷命题情况分析:

本次期末检测的答题时间是120分钟,总分100分,试卷分三大部分:语文知识积累运用、阅读感悟、习作表达。命题以《语文课程标准》为依据,具体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1.展现的题型注重平时知识的积累。

综观这份试卷,其内容涵盖了词语积累,诗句积累、文学知识、修改句子、课文内容的背诵和理解,而以往考查的生字、词语、按要求改句子这样的题型在本次试卷中却没有出现,可见出题者力求对学生的语文素质和平时积累进行全方面的评价,紧扣文本又超越文本,广泛地涉及到文本的各个知识点,体现了习惯、情感、知识、能力等各个方面。

2.突出语文的实践与开放。

知识积累题的灵活运用,课内外阅读题的灵活丰富以及作文题的广泛选材,都拓展了学生展示自我的空间。

3.注重课外的积累和运用。

积累在语文学习中占有重要的地位。语文学习的过程从一定意义上说,就是语言文字的积累过程。有了丰富的积累,才能“厚积薄发”。

本次试题紧扣文本,较好地处理了课内学习和课外阅读实践的有机整合,体现了大语文观。

总体说来,本份试题忽略了教材中基础知识点的考查,注重语文知识的积累,涉及面较广、题型多样、灵活性强,体现了《语文课程标准》的精神,是一份稍有难度的语文试卷。

本次期中测试,从试卷看,层面很内容很多,知识点分不到了方方面面,涵盖了本册书前三单元的重要内容。试卷综合性强,体现了语文学科的人文性和工具性,是一份真正能考察学生语文素养的试卷。

这次测试是为了引导教学,为学生赢取全面而扎实的语文基础。既重视课本,又走出课本;充分关注学生的发展,更加充分地尊重学生的主体性。比较灵活地检测了学生对所学内容的掌握情况。

考查了学生的音,字、词、句、诗文、背诵积累、阅读理解,习作等几方面。题型灵活,注重了课内外知识相结合。

下面我就代表六年级语文学生测试后的情况做以下分析学生卷面分析:从整个答卷情况看,学生卷面较为整洁、字迹工整,大部分同学做题能认真思考,沉着答卷。通过这次测试,我发现了教学中不足有二:

1、对心目中的优生管理不到位,结果优生成绩不优;2、知识落实不到位,导致学生概括能力写作能力太差。(一)对基础知识的掌握(音,字,词,句的掌握)

1从六年级整个试卷来看,学生的音掌握不好,多音字,一音多字,学生答得不够好,可以说全对的没几个,每个学生后多或少的都有丢分。我们认真反思过,主要责任在我们,在平时的教学中我们不够灵活,拘泥于常规训练,题型稍一变,学生就不知怎么作答。

2,在答一大题的(4)小题时,学生答的不够理想。这一题出的很好,贴就生活,我们平时。

就提倡学生从生活中学语文。但要真正从试卷中体现出来,学生就错误连篇。句子部分答得较好,大部分学生的满分,只有中下学生对两个“照应”不能真确区别,造成失误。3,背诵与积累。

这部分涵盖的课文内容较为丰富,学生对这一部分掌握的较好,主要测查学生对课文的掌握,古诗的掌握与理解,对课文中人物的理解与认识。由于平时注重这方面的训练,学生答得很理想,我们较满意。

课外积累,这道题,题意新,题型灵活,是一道特别好的题,让学生写出“读书好,读好书,好读书,”的意思,其实,大部分学生都能写出来,但是最独特之处是并让学生根据意思写三个不同的名言警句,由于学生平时不注重积累,有一半学生丢分,说明我们平时只注重课内训练,不注意让学生课外积累。4,阅读题。

有课内阅读和课外阅读。

六年级语文测试卷面分析

本次测试的题目难度不大,大多数学生完成得都不错,全镇只有4人不及格。从卷面上看,大部分学生的卷面整洁,完成效果好。具体情况分析如下 第一大题 第1题看拼音写词语,朦胧 的 朦 字有部分学生写的时候漏掉中间的一横 囫囵吞枣 的 囵 的里面写作 仓 这些字比较容易写错,在平时练习的时候如果不注意强调,学...

六年级数学下册期中测试卷面分析

在课程标准理念的指导下,要充分发挥考试的作用,促进学生的发展。学校举行了期中测试,本次试卷命题即考查了学生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又考查了学生的综合能力,试卷难易适中,覆盖面广,科学性与代表性强。下面就将本次数学试卷统测情况进行分析 1 本次考试应考人数38人,实际考试人数35人,平均分88分,从学生...

六年级数学期中测试卷面分析

结合本次考试,我现做如下简要分析 一 考题方面 本套考题结合开学两个月以来,学生学习的知识点进行了全面的测评。考题全面,题型灵活,同样的问题,出题语言也与以往有所不同。试题有基础也有拓展,侧重考查学生对知识综合理解与运用的能力,这就要求学生有扎实的知识基础与开阔的思维和灵活的运用能力。二 答题情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