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六年级 下 语文复习 1 4 单元

发布 2020-07-29 14:29:28 阅读 7798

六年级下册语文第一单元复习重点。

第一单元主题是“人生感悟”。五篇课文从不同的角度阐明了人生的哲理。

文言文两则》中《学奕》告诉我们学习应该专心致志,不能三心二意。《两小儿辩日》告诉我们知识无穷、学无止境。从孔子身上学到实事求是的态度;从两小儿身上学到要善于观察,勤于思考,说话有理有据。

匆匆》表达了作者对时光飞逝的惋惜和无奈,渗透着珍惜时间的意识;

桃花心木》借物喻人,借树的生长喻人的成长。说明人的成长应该经受考验,学会独立自主。

顶碗少年》描写了一场惊心动魄的杂技表演,蕴含着“失败乃成功之母”的哲理。

手指》《手指》描写了五根手指的姿态和“性格”,阐明“团结就是力量”的道理。

第一课《文言文两则》

1、《学弈》选自《孟子告子》。通过写弈秋教两人下棋,两人学习态度不同,结果也不相同的故事,告诉我们学习必须专心致志,不能三心二意。就像我们听过的《小猫钓鱼》故事告诉我们的道理一样。

2、《两小儿辩日》选自《列子汤问》,故事体现了两小儿善于观察,敢于提问,说话有理有据和孔子实事求是的态度。同时告诉我们知识无穷、学无止境的道理。

3、孟子是我国古代的思想家,教育家,被称为“亚圣”。后世将他与孔子合称为“孔孟”。孔子是春秋时期的思想家,教育家,政治家,儒家学派的创始人。

孔子一生的言行被**编成《论语》一书。《孟子》是孟子与他的**合著的,记录了孟子的思想和言行。

4、两小儿辩斗时,一儿从视觉的角度来看,认为“日初出大如车盖,及日中则如盘盂。”;一儿从感觉的角度来看,认为“日初出沧沧凉凉,及其日中如探汤。”。

两个小孩在认识上产生分歧的最主要的原因是看问题的角度不同,因此得出的结论不同。说明了知识无尽、学无止境的道理,表现了他们独立思考、大胆质疑的可贵精神。

9、《两小儿辩日》一文两小儿因为太阳离人远近问题而辩日。“孔子不能决也”这句话反映孔子对待知识持有实事求是的态度,同时也能从中悟出学无止境的道理,由此还可使我们联想到孔子的一句话: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10.孔子不怕两小孩笑话,没有不懂装懂作出判断。这种实事求是的态度,正应了一句古话: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

11为什么两个人同时学下棋,后一个人却不如前一个人?

答:因为后一个人不如前一个人专心。

12、一词多义:

1、此不为远者小而近者大乎?(是) 孰为汝多知乎?(说)

2、其一人专心致志:(其中)。为是其智弗若与?:(指“第二个人)”。

13. 写出“之”在句子中的意思。

1)弈秋,通国之善弈者也。( 的) (2)惟弈秋之为听。( 的 )

3)一人虽听之。( 弈秋的教导) (4)思援弓缴而射之。(它,指天鹅)

5)虽与之俱学。(他,指前一个人) (6)弗若之矣。( 他,之前一个人)

16.解释下列划线的字。

1)通国之善弈者也。 (善于2)使弈秋诲二人弈。 (教导)

(3)思援弓缴而射之。( 拉古时指带有丝绳的箭)

4)我以日始出时去人近。 (认为。

5)孔子不能决也。( 判断6)孰为汝多知乎。 (谁 ) 你。

17.读下面的句子,说说它们分别用了什么修辞方法。

1)为是其智弗若与?曰:非然也设问 )

2)日初出大如车盖,及日中则如盘盂比喻 )

3)此不为远者小而近者大乎反问 )

4)孰为汝多知乎反问 )

18、作者为什么说“为是其智弗若与?曰:非然也。”?

答:两个人的学学习结果不同,不是因为天生的智力有差别,而是因为后天的学习态度和努力程度不一样。

19、孔子哲理名言(1)己所不欲,匆施于人。(2) 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3)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4)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20、孟子名言(1)不以规矩,不成方圆。(2)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3)天时不及地利,地利不及人和。(4)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

第二课《匆匆》(散文)

写作特色:作者运用设问、比喻、排比、拟人、反问等句式将不易察觉的时光匆匆,一去不复返写得形象生动,富有感染力)

1、《匆匆》是一篇散文,作者是著名散文大师朱自清(本文是他24岁时所写),他的散文名篇有《背影》、《绿》、《荷塘月色》等。

2、本文紧扣“匆匆”二字,刻画了时间流逝的踪迹,表达了作者对时光流逝的无奈和惋惜。揭示了既然来到这个世界就不能白白走一遭,但又对已逝的日子深深地留恋的复杂心情。

3、课文运用了拟人、比喻、排比、反问等修辞手法。开头、结尾都用了设问句,首尾呼应,突出时间来去匆匆的惋惜和无奈的强烈情感。

4、燕子去了,有再来的时候;杨柳枯了,有再青的时候;桃花谢了,有再开的时候。但是,聪明的,你告诉我,我们的日子为什么一去不复返呢?

用排比的句式,表明大自然的枯荣是时间飞逝的痕迹。“我们的日子为什么一去不复返呢?”看似在问,实际上表达了作者对时光逝去而无法挽留的无奈和对已逝日子的留恋。

5、像针尖上一滴水滴在大海里,我的日子滴在时间的流里,没有声音,也没有影子。

是比喻句。把自己过去的八千多日子比喻成针尖上的一滴水,把时间的流比喻成浩瀚的大海。写出了时间消逝得那么快,无声无息,无影无踪,表现出作者十分无奈的愁绪。

“像针尖上一滴水滴在大海里”指的是逝去的日子滴在时间的水流里。这句话表达的意思是时间像流水一样,一去不复返,然而自己却没有什么收获。

6、洗手的时候,日子从水盆里过去;吃饭的时候,日子从饭碗里过去;默默时,便从凝然的双眼前过去。

是排比句。作者从人们日常生活的细节,展示了日子在生活的不经意中来去匆匆。

7、过去的日子如轻烟,被微风吹散了,如薄雾,被初阳蒸融了;我留着些什么痕迹呢?

是比喻句,把过去的日子比作轻烟、薄雾,形象地写出了时间稍纵即逝的特点,表达了作者时光流逝的无奈和惋惜之情。

8、我留着些什么痕迹呢?我何曾留着像游丝样的痕迹呢?

这个句子中第一个“痕迹”指成就、贡献,“游丝样的痕迹”是指一点点成就,“游丝样”突出作者反省自己在过去的日子里没有取得一点点成就,没有实现理想,因而深深地自责。

9、我赤裸裸来到这世界,转眼间也将赤裸裸地回去罢?

“赤裸裸地来到这世界”指出生的时候光着身子,不穿衣服,“赤裸裸地回去”指死去的时候没有取得任何成就,没有实现任何目标。

10、我赤裸裸来到这世界,转眼间也将赤裸裸的回去罢?但不能平的,为什么偏要白白走这一遭啊?(结合句子,说说你对带点词的理解)

转眼间”突出人生短暂,“白白”是活着毫无价值。两个词充分体现作者人生虽短,但不能虚度光阴的情感。

11、“在逃去如飞的日子里,在千门万户的世界里的我能做些什么呢?只有徘徊罢了,只有匆匆罢了”这两个句子写出了作者无奈的感受,再想想自己在逃去如飞的日子里又做了些什么?没做什么事,从中我领悟到了要好好珍惜时间,不要虚度光阴_。

12、但不能平的,为什么偏要白白走这一遭啊?写出了作者对自己人生的思索,思索的结果是不要让自己在世上白走这一遭,表达作者不甘心虚度此生、力求上进的精神。

13、我掩着面叹息。但是新来的日子的影子又开始在叹息里闪过了。

文中的“叹息”是什么意思?作者为什么叹息?

答:“叹息”就是“叹气”的意思。作者因为时间容易流逝,一去不再复返,而自己又无力改变这残酷的事实,所以只能无奈叹息。

14、天黑时,我躺在床上,他便伶伶俐俐地从我身上跨过,从我脚边飞去了。等我睁开眼和太阳再见,这算又溜走了一日。我掩着面叹息。但是新来的日子的影子又开始在叹息里闪过了。

这段最后连用(跨)(飞)(溜)(闪)四个动词,形象准确地表达了时间在无声无息中快速流逝。

15、为什么说“我的手确乎是渐渐空虚了”?

答:因为时间飞快地从手中溜去,作者对时间的流逝感到十分的茫然,觉得自己无能为力、十分的无奈。

16“我不禁头涔涔而泪潸潸了”

泪潸潸”意思是流泪不止的样子。表达了作者面对逝去的日子,觉得自己光阴虚度而无所作为,不禁流泪落汗。

17、关注形容时间过得快的词语:

光阴似箭、日月如梭、稍纵即逝、 转眼间、眨眼间、一瞬间、霎时间、弹指间、顷刻间。

18、有关珍惜时间的成语、名言警句:惜时如金、分秒必争、只争朝夕、争分夺秒、一刻千金、见缝插针。

1)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2)一年之计在于春,一日之计在于晨。

3)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4)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5)盛年不重来,一日难再晨6) 花有重开日,人无再少年。

19.文中大量巧用了重叠词,请照例子仿写4个这样的词。

例:茫茫然。

20但是,聪明的,你告诉我,我们的日子为什么一去不复返呢?

你聪明的,告诉我,我们的日子为什么一去不复返呢?

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首尾照应,使文章浑然一体,很好地表达了作者的感情和文章的主题,体现了作者对时间悄悄流逝的一种怅然若失的情绪,引人深思。

第三课《桃花心木》(写作特点:借物喻人)

1、《桃花心木》的作者是林清玄,我们学过他的《和时间赛跑》。文章借树的生长比喻人的成长。写一个种树人让“树木自己学会在土地里找水源”的育苗方法,说明了在艰苦环境中经受生活考验,克服依赖性对人成长的重要意义。

2、树的生长“不确定”指老天下雨、种树人浇水没规律。树在生长中可能遇到的“不确定”因素有干旱、洪灾、虫灾、风灾 ;人生活的“不确定”指生活中不可预料的坎坷、曲折、磨难。人在生活中有诸如伤、病、生活环境的巨变、事业上的挫折等的“不确定”因素。

人教版六年级下语文第一单元复习

第一单元 1.学弈 选自 孟子 告子 通过写弈秋教两个人下棋的事,说明了学习必须专心致志,不能三心二意的道理。也说明虽然有良师,学习是否专心致志,效果是大不一样的。2.孟子 是我国古代的思想家教育家 被尊称为 亚圣 孔子是春秋时期的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学派的创始人,他一生的言行被 编成 论语 一书。...

新人教版六年级下语文系统复习

一 按原文填空 1 一鼓作气左传 2孰能无惑。师说 3 种树者必培其根传习录 4 甘瓜苦蒂墨子 5观千剑而后识器。文心雕龙 6埃及 迈哈福兹 平民史诗 7冰岛 拉克司内斯 冰岛之钟 8英国 戈尔丁 蝇王 9苏联 肖洛霍夫 静静的顿河 10哥伦比亚 马尔克斯 百年孤独 11印度 泰戈尔 飞鸟集 12危...

六年级下数学单元试题 综合考练 14 15 16青岛版

青岛版六三制新六年级 下 小升初题单元试卷 第2章冰淇淋盒有多大 圆柱和圆锥 01 一 选择题 共9小题 1 将一个圆锥体沿着它的高平均切成两块,切面一定是一个 a 扇形 b 长方形 c 等腰三角形 d 梯形。2 把一个圆柱体食品罐头的侧面包装纸展开,得到一个正方形,这个圆柱体罐头的底面半径是5厘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