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阅读教学之“立”与“破”

发布 2020-07-28 14:12:28 阅读 7240

作者:倪鸣。

**:《七彩语文·教师论坛》2023年第12期。

一、 “立”与“破”的背景剖析。

1. 衔接的必然性。语文作为基础学科,其内部诸要素之间存在着各种复杂的关系,绝对静止孤立的存在是没有的,其存在形式也总是由低级向高级无穷尽发展。

低级是高级的基础,高级是低级的深化和发展。从这个意义上看,小学语文的学习和初中语文学习的衔接是具有必然性的,是符合事物发展规律的。

2. 衔接的必要性。翻阅《语文课程标准》,以第三学段和第四学段的阅读目标为例,小学高年级和初中语文有很多培养目标的描述存在相同的要素,只有表述层次上存有高低之别。

小学高年级的语文学习是初中语文学习的基础,而初中的语文学习又是小学高年级语文学习的深化和提升,两者的关联决定了初小衔接的必要性。

3. 实践层面的思考。通过阅读教学的实践,我们发现,小学语文教材的编排和初中语文教材的编排存有很多相似之处,例如,都采用主题单元组合教材,都注重放大学生语文学习的空间。

但在实践操作时,两个学段的很多教师都没有基于初小衔接的背景来思考语文阅读教学,仍然各自为政,造成了“学生”这一重要课程资源的浪费。除了相同,初小语文阅读教学还是存有许多不同之处的。小学的阅读教学强调习惯养成,关注学习兴趣的培养,学习能力的初步形成;而中学的阅读教学则重在自学能力的指导,强调学生的主动**、深入研究,不仅要知其然还要知其所以然。

二、 “立”之内涵解析——六年级阅读教学中我们要坚守什么?

1. 扎实的“三基”训练。一位中学教师是这样描述初小语文学习差异的——“学生一下子升入中学后,对语文学习感到不适应,特别是中学语文教材内容加深,知识点增多,思维难度增大。

而且,初中课时很紧,特别因为学科一下子增多,留给语文的时间很少了,课外作业很少,所以教师必须在短短的一堂课时间内,尽量发挥它的价值。”这样的课堂,必然要求学生具备过硬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基本习惯。如何达成扎实的“三基”训练呢?

可以借助以下三条途径。

六年级语文阅读教学

随着时代的发展,我国国民阅读意识的不断地提高,阅读推广工作已成为时代发展的需求和潮流。但是随着电子信息技术的发展,学生对于阅读的兴趣越来越淡,因此,激发孩子们的阅读兴趣,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已成为当务之急。为了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更好地开展书香校园的阅读专题活动,给每一个孩子一个愉快的阅读,我们六...

六年级阅读教学反思

六年级阅读教学反思范文。语文阅读分为课内阅读和课外阅读,语文阅读教学反思。课外阅读就不必再说了,课外阅读是课内的延续和补充,反过来丰富并深化课文的阅读学习。真正做到 得法于课内,得益于课外 当前应当重视的是,课堂上,特别是低年级课堂上,过于重于形式,外表上快快乐乐 热热闹闹,用大量的非语文活动挤占了...

六年级阅读教学计划

二 对 碧芝 自制饰品店的分析2 经常范读,教师以深情并茂的朗读感染学生,延续学生有意注意的时间,扩大学生的词汇量,激发他们的想象力,促进他们的情感发育,从而激发学生自愿地去阅读。3 保证学生有时间读书,利用好每周的阅读课以及每天中午的阅读时间,确保学生每天阅读时间不少于半小时。喜欢 一般 不喜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