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美术上册说课稿

发布 2020-07-28 00:09:28 阅读 2601

最新人教版六年级上册美术说课稿。

1、《基本形体切挖》

各位评委老师,大家早上好!

我是小学美术学科第*号,今天我说课的的题目是《基本形体切挖》,下面我着重从说教材、说教法学法、说教学过程、说板书设计等四个方面来对本课作具体的阐述。

一、说教材。

基本形体切挖》是人教版小学美术(六)年级(上)册第(1)篇课文。本课属于设计·应用学习领域。引导学生学习在泥做的六面体或圆柱体上进行切挖。

培养学生空间想象力和造型能力。针对第三学段的设计·应用这一学习领域,运用对比和谐、对称与均衡、节奏与韵律等组合原理,了解一些简单的创意、设计方法和媒材的加工方法,进行设计和装饰,美化身边的环境。运用全新的媒材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区别形与形体的不同,加深学生们对形体这个概念的认识。先把形体切挖完成,然后再根据成品来把图画出来,不仅培养了学生的空间想象力和造型能力,也培养了学生的写生能力。根据新课标的阶段目标要求和本节课的教学内容,结合学生的年龄特点及认知律,我制定本课的教学目标为:

1. 学习在基本形体上进行切挖;2. 学习各个形体的切挖变化及整体的把握,理解日常生活中的物体是由哪些基本形体切挖的;3.

培养学生空间想象力和造型能力。本课的重点为:理解日常生活中的物体是由哪些基本形体切挖的。

难点为:各个形体的切挖变化及整体的把握。 教学用具:

范图、实例、制作材料;萝卜、橘子、苹果、肥皂、花泥、小刀等。

二、说教法学法。

在教学中,为了更好地突出重点、突破难点,体现课程设计关注人文关怀,侧重学生的体验过程,针对小学六年级儿童的心理特点和认知规律,我遵循“教为主导,学为主体”的教学思想,通过情景创设,引导学生主动**,体验学习的过程,培养自主学习主动**意识,通过评价激励,引导学生积极互动,体会创作的快乐,发展学生的想象力、提高学生的创造力。

本课我主要使用的教法有:1·情境教学法。2·直观演示法。

3·随堂欣赏法。教师要引导学生从过去单一的接受式学习方式转向自主,合作,**的学习方式。所以本课我主要指导学生的学习方法是:

1·发现学习法2·讨论法3·合作法。

三、说教学过程。

一、复习基本形与基本体:

1.首先,请大家回忆一下我们以前所学习过的一些基本形。(学生回答,教师板书)

结论:我们学习过的基本形有长方形、正方形、圆形、椭圆形、三角形、平行四边形、菱形、梯形等等。这些都是比较常用的基本形。

2.接下来,请大家回忆一下,你所知道的几何形体有哪些?、回忆以往的知识,引导学生们在已有的经验基础上,激发学生的兴趣,导入新课。

观察发现。二、欣赏提升,开阔视野:

1.那如何将形变成体呢?(启发学生回答。)圆柱体、立方体、长方体、椎体、四棱体、球体等等一些基本的几何形体。(教师展示可拆卸立方体自作课件。)

2.过渡:大家可别小瞧了这些基本的形体,在我们的生活中,大到建筑物、汽车,小到杯子、牙刷,都是由这些基本的形体变化而来的。下面,我们来看大屏幕。(多**展示)

3.欣赏课本范图以及草图,请同学们。

说说什么是形体切挖?

形体切挖就是将基本形体的某一部分切除或挖空,切除的部分可以是规则形体,也可以是不规则形体,使这个基本形体成为一个新的造型。如凯旋门是在六面体上切除一个规则的拱形门,而矮凳是在圆柱体基础上切挖掉一个不规则形体。

开阔学生视野,在学习活动中,引导学生充分地体会增加形的厚度,就可以将形变成体了。

了解形体切挖就是将基本形体的某一部分切除或挖空,切除的部分可以是规则形体,也可以是不规则形体,使这个基本形体成为一个新的造型。

**形成。三、范作赏析:

1.展示多****,请生回答。

2.观察我们的教室,理解物体的基本形概括。

请多个学生回答。

4.展示“凯旋门”。

①这座建筑物你们认识吗?(请生回答,教师总结介绍凯旋门。)

②引导学生分析凯旋门和立方体的区别。

通过欣赏学生的作品,了解制作的方法和要素,是如何在立方体上切挖出一个立方体和一个半圆柱。为下面的创作打好基础。

尝试表现更多精品教学设计,尽在拇指教育。

学生操作:1.理解“切”和“挖”。

①什么是“切”,什么又是“挖”呢?(请生思考回答。)

②(教师展示积木),介绍“切”、“挖”

切:是从一个物体上截取一部分。

挖:是从一个物体中间掏出一个部分。

2.体验切挖:

①教师演示草图切挖。(多**展示凳子)

引导学生分析这个凳子是由哪个基本形体切挖出来的吗?

②教师演示草图切挖。除了这种草图的形式来体验切挖,还有哪些形式呢?

学生自由回答。

小结:可以在花泥、橡皮泥、萝卜、苹果、土豆纸张等物体上进行切挖。

3.欣赏以形体切挖方式制作的各种**。

通过**欣赏,帮助学生了解六面体、圆柱体等形体在生活中、在工业设计中、在雕塑、建筑中的应用,培养学生分类学习、分类查找资料的能力。

通过区别形与形体的不同,加深学生们对形体这个概念的认识,并帮助学生把生活中见到的一些物体归纳为几何形体,了解形体切挖特点,切挖掉的部分可以是几何形体,也可以是不规则形体。

运用直观的教学方法,加强学生对形体切挖方法的运用的认识。

拓展知识。五、课后拓展:

1.欣赏以形体切挖方法及不同材料制造的建筑、日用品等**,开拓学生视野,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审美情趣。

2.引导学生把形体切挖的材料范围扩大到了瓜果上。

拓宽学生视野,希望学生能运用或尝试运用形体切挖的方法来美化身边的环境。

三、说板书设计。

根据教学活动安排,板书设计分三部分:课题、基本特征示意图和展示区。

总之,本节课通过精心设问、合作**、动手**、引导学生进行再创造,他强调把学生当成发现者、鼓励学生积极思考,自行**,培养学生的主题意识和互助、参与合作意识,实现了创新意识、创新思维、创新能力的培养,真正实现了知识与能力的同步提高,教学效果很好。

以上就是我今天说课的全部内容,谢谢各位评委老师!

2、《点的集合》

各位评委老师,大家早上好!

我是小学美术学科第*号,今天我说课的的题目是《点的集合》,下面我着重从说教材、说教法学法、说教学过程、说板书设计等四个方面来对本课作具体的阐述。

一、说教材。

点的集合》是人教版小学美术(六)年级(上)册第2课。本课属于设计·应用学习领域。点线面是平面构成的基本造型元素。

任何画面组成的基本单位均可还原到点、线、面,他们三种元素的不同形态和不同组合可以创造出无限丰富多彩的美术作品。而其中的点是本课讲解的重点,通过对点这一元素的学习可以增强学生对后两种元素的认知及运用。为学生今后更好的创作打好了基础。

在自然形态中,人既可感知点,也可视之,点是物象的浓缩。从古至今的艺术家都喜欢用点来创作:古希腊人喜欢用马赛克拼贴的方式装饰他们的建筑;点彩派画家能够用色点来表现耀眼的阳光;现代派画家用不同形状的点勾画诗一样的图画……这些都充分显示了点的美感。

根据新课标的阶段目标要求和本节课的教学内容,结合学生的年龄特点及认知律,我制定本课的教学目标为:1. 小学六年级美术说课稿《点的集合》:

知道美术中点的概念,了解点是造型元素中最基本的元素。学会用点构成精彩的画面。2、通过欣赏、分析、创作、指导、评价,使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的画法表现点的集合作品。

3. 使学生在欣赏奥运**、大师作品、结合点的学习、体验创作的乐趣过程中迸发学习兴趣、爱国之心、陶冶情操、提高艺术修养。本课重点为:

明白点是最基本的造型元素及其在各类画种中的重要作用。难点为:学生创作时如何表现点的集合特殊画面效果。

教学用具:教师:多**课件,作画工具。

学生:水粉或水彩颜料、彩笔、画纸。

二、说教法学法。

运用大量的生活经验图例及艺术作品冲击视觉, 揭示点的概念。明白点无处不在,可以把大小、形状、色彩、肌理不同的点组合在一起,创作丰富多彩的作品。

环境的设计能营造一种学习氛围,故我在设计时,教室后墙的布置与教学环节紧密结合,把历届学生的作品布置在墙面上,使作品即是美化环境的一部分又成为学生观察作品,也是最后展示自己作品的舞台。看似无意的布置,实际上在为孩子作画提供适宜的主、客观环境,引导他们从无意观察——有意观察——多角度观察过渡。以点为主线,通过欣赏法国新印象主义代表画家修拉的点彩画名作《大碗岛的塞纳河之春》,对比现实主义画家米勒的作品《牧羊女》,揭示点彩派绘画技巧。

通过欣赏古希腊人用马赛克拼贴的方式装饰的建筑,中国画中的点点墨迹不仅墨色万变,还概括表现各种形式的物象,现代派画家用不同形状的点勾画诗一样的图画充分体验点的有序和无序排列的美感,明白点无处不在。本课可采用“导入激趣—解读概念—欣赏作品—尝试创作—评价展示”来完成教学。

三、说教学过程。

(一)生活经验导入,揭示课题。

在这个环节中我请学生上来画一画点。学生有可能会在黑板上画上大大小小的圆点、数轴上的点。不急于马上说明点的概念,而是**奥运开幕式上令人激动的画面。

29个有点组成的脚印朝着会场走去。许多许多的小电珠组成的奥运五环慢慢升起,每一个小电珠都像是一个点。几位美丽的飞天身穿靓丽的衣服漂浮在五环旁,他们像是一个个活泼跳跃的点。

上千的缶组合成方阵,其中闪烁的几个缶形成美丽的数字,每一个缶都像是一个点。一万个运动员用彩色的脚印演绎最盛大的行为艺术,他们每踩下的脚步都可以看成是点。这些点集合在一起形成巨大的图画给与我们美的享受。

随着**的**我描绘场景,在描述中让学生明白点是在相对空间中较小的物体,许多物体集合起来就可以形成画面。到此我揭示了课题《点的集合》。

二)解读图形,讲述概念。

在这里我找了些学生熟悉的**,通过游戏找一找点,明白点无处不在。

通过学生思考讨论回答得出:猎豹的身上有斑纹点、彩色的鹅卵石拼成火车是点、马赛克上三角形、长方形、正方形等是点、花园里点点的小花开放着,树叶也是点、夜空中的星星一闪一闪点缀也是点、解放军同志身上的帽子、徽章、枪、衣服、甚至他们本身就是点。楼房、汽车是点、甚至于在中国地图上我们所在的上海它也是点。

我再给出一**片请学生再辨析那些是点。 经过刚才生活中形形色色的点的分辨再加上现在这些**的出示,学生可以得出:点的形状可以是各种样子的,只要在相对空间中较小都可以看成点。

三)欣赏作品,感受魅力。

这个环节中我给出多种不同的绘画作品让学生欣赏,学会用多种绘画形式来创作丰富多彩的点的集合作品。

马赛克壁画用小块不同色彩马赛克镶嵌而成。

电脑绘画,将点整齐排列,用黑白画的形式表现图案。白点集合表现物体,黑点集合表现背景。

中国画中的电点墨迹不仅墨色万变,还概括表现型型式式的物象。

民间工艺把点的组合作为自己画种的表现手法。

此时看到修拉作品《大碗岛的星期天》,揭示点彩派绘画技巧:将三原色直接点在画面上,不经调和的颜色经过重叠形成丰富的色彩,画面给人朦胧的效果。

凡高的《星月夜》将点进行方向形组成,形成线化感觉,增加流动效果。

米罗的《午夜和晨雨中夜莺的歌声》则通过点的奇妙形状产生有趣的画面效果。

四)图乐共赏,学生创作。

这里提出作业要求:用点的集合创作一张作品。美术书是学生绘画时最好的帮手,让学生自己**书上的绘画步骤,这里的步骤简单易懂,可以让学生自主学习,然后选择自己喜欢的绘画形式,用合适的材料创作,题材不限。

在学生绘画时**幻灯将一些点的作品反复**,给学生借鉴学习。同时**彪德西的**《棕发少女》,因为彪德西的作品被称为**中的印象派,而点彩派属于印象派范畴,点又是本课主题,因此将次**选择为创作时的****十分贴切。

五)评价互动,展示作品。

在学生绘画创作中,我巡视指导,对于闪观点及时给予激励性评价。这也给创作有困难的学生再一次加强体验感悟。对于率先出色完成绘画创作的同学采用学生自评、师生互评的手段,再通过奖励机制请这位同学巡视选择优秀作品进行师生互评,最后同组学生互评。

将优秀作品展示在展示板上。

六年级上册美术《神州风采》说课稿

六年级上册美术 神州风采 说课稿。人美版六年级上册美术 神州风采 说课稿范文。一 课型 欣赏 评述。二 课时 1课时。我说课的内容是人民美术出版社出版的小学美术教材第十一册第十二课 神州风采 一课,下面,我着重从教材分析 教法学法 教程程序三个方面来谈谈我对本课的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首先我根据 ...

六年级美术上册表现动态说课稿

精品小初高学习文件。表现动态 一 说教材。表现动态 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美术第11册14课的内容,本课属于 造型 表现 学习领域的内容,但其还包含了一些是 综合 的内容。本课时在上节课了解了动态特征的基础上,让学生由平面绘画走向立体造型,重新探索,感受一种新的材料 黏土,并了解它的特性。让学...

六年级美术装饰色彩说课稿

各位老师下午好!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人美版教材第6课 装饰色彩 板书 一 教材分析 本课属于造型。表现领域,本课通过引导学生观察 发现生活中和艺术作品中的装饰色彩,了解装饰色彩在生活中和艺术作品中的应用,了解民间艺术中装饰色彩的特点和表现方法,在教学体验活动中感受装饰色彩的美感,培养学生热爱民族艺术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