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教材六年级下册

发布 2020-07-27 14:49:28 阅读 3981

2.三亚落日。

一、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生字,能正确理解和读写,尝试用“美妙绝伦”等词语造句。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句子中含着的意思,品味积累课文中优美的语句。背诵课文。

三、四自然段,并选择一个自然段抄写。

3、通过对语言文字的朗读品味,了解三亚落日的美丽景色,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的思想感情。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通过对语言文字的朗读品味,了解三亚落日的美丽景色,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的思想感情。

难点: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通过对语言文字品味,体会文章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三、教学评价设计:

1.在检查学生预习环节,通过查看预习单、自由读、指名读等多种方式了解学生尤其是学困生识、写生字及初步理解课文情况。

2.在读书感悟中,采用默读、圈画、讨论、交流、感情朗读、背诵等方式推进学生读懂课文内容,体悟作者的表达方法,从而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3.通过读写结合的小练笔活动,促进学生对写作方法的习得和运用。

4.在整个学习的过程中,关注学生的情感体验,关注学生的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并及时做出鼓励性评价。

四、教与学的准备:

学生:完成预习单。(见后附件1)

教师:1.根据学生的预习单查看预习情况,使教学更具针对性。

2.多**课件。

五、教学时间 :2课时

六、教学设计:

第一课时。环节。

一、整体感知——初读感知,整体把握。

一、导入新课,激发兴趣。

1.同学们,在我国的南部有一个美丽富饶的地方,叫做三亚。(出示中国地图)谁能从地图上找到三亚?

2.三亚在海南岛的最南端,是**日出的好地方,而我们今天要欣赏的是“三亚落日”,在三亚看到的落日是怎样的呢?(板书:三亚落日)

3. 从这个题目,你最想知道些什么?在学生发言的基础上,归纳概括出:三亚那里景色怎样?落日时是怎样的情形?

【意图:由题质疑的两个问题,就为学生的自主**提供条件,意在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

二、检查预习情况。

1.出示词语:(小黑板)

赤朱丹彤溅出收敛光芒硕大无比玫瑰。

涨溢一盏蘸椰子树摇曳搔着醉醺醺。

1)指名读。

2)齐读。2.指名分自然段朗读课文,教师相机正音,同时弄清每个自然段的主要内容。

3.预习了课文,你还懂得了些什么?

4、默读课文,理清文章脉络。

1)课文哪几个自然段是具体描绘三亚落日美景的?(第3—4自然段)

2)这样,可以把课文分为几个部分?

意图:将课文读正确、读流利是学好一篇课文的基础。在教学中,要注意面向全体学生,采用个人自学、小组交流、集中检查的方法,努力使每个学生都能达到预定的目标。】

第二课时。环节。

二、部分理解——精读感悟,重点突破。

1.导读三亚美景。

从学生所提出的第一个问题“三亚那里景色怎样”入手,让学生快速浏览全文,找出描写三亚景色的第二自然段。再细读这一段,想想:如果要画一幅图,要画哪些景物,需要哪些色彩?

组织交流:景色有蓝蓝的天、蓝蓝的海、洁白的海鸥、碧绿的椰树、金色的细沙。

在此基础上,让学生再读这一自然段,说说这些景物中,自己最喜欢什么景色?为什么?并指导学生读出喜爱之情。

【意图:通过如果画画要画哪些景,需要哪些色彩,激发了学生**的兴趣,有效地将语言文字转换成了美丽的形象。仅仅停留于此还不够,教学中还要使这些形象“活”起来,增进学生的情感,从而激发学生的喜爱之情。

】2.导读落日美景。

(一)理清层次,整体把握。

1.请**课文精美的插图,耳朵倾听老师朗读,展开想象的翅膀,去享受、去感悟,然后思考:夕阳滑落的景象是由哪几幅画面组成的?作者将不同阶段的落日分别比做了什么?

2.同座交流。

3.全班交流:

第一幅画面:太阳离海面还有一段距离,比做“快乐的孩童”。(板书:像孩童)

第二幅画面:太阳挨近海面时,比做“大红灯笼”。(板书:像灯笼)

第三幅画面:太阳投入海面时,比做“跳水员”。(板书:像跳水员)

4.自由朗读。

三、四自然段,整体把握日落全过程。

二)研读自悟,积淀语感。

1.在这三幅画面中,你最喜欢哪一幅?把它选出来读一读,说说为什么?

2.讨论评读要点。

第一幅:突出场面热烈壮观;

抓住绘色、描形、摹态的重点词语,感悟孩童形象以及海天一色的奇观;

体会作者喜爱之情。

投影映示: 活跃了一天的太阳,依旧像一个快乐的孩童。

哪些地方写出太阳像个"快乐的孩童"? 抓住“歪着”、“红扑扑”、“毫无倦态”、“潇潇洒洒”等词语感悟太阳的孩童形象。)

这样写有什么好处?(鲜明生动,表达出作者的喜爱之情)

质疑:“太阳的笑颜”指什么?(结合“金红一色”、“热烈一片”,帮助学生体会当时的壮观场面。)

想象夕阳的"孩童"形象及海天一色的奇观。

指导朗读。要求抓住关键词语,读出对此种热烈景象的无限喜爱。

第二幅:这时的太阳和第一幅比较,发生了什么变化?

投影出示:夕阳也渐渐地收敛了光芒,变得温和起来,悬在海与天的边缘。

夕阳也渐渐地收敛了光芒,变得温和起来,像一只光焰柔和的大红灯笼,悬在海与天的边缘。

a.比较这两个句子,说一说哪个好,好在**。(第二种写法好,用比喻的方法,把夕阳的颜色美和形状美具体、形象地写出来了。)

b.引导学生抓住“红灯笼“这一形象的说法,体会太阳发生的变化。借助课件,体会阳光映照在海面上的动人景象。

c.指名读,男女生比赛读。

出示:兴许是悬(浮)得太久的缘故,只见它慢慢地下沉(落),刚一挨(碰)到海面,又平稳地停住了。

a.轻声读这一句,比较原文用词和括号里的词哪种写法好,好在**。(第二种写法好,用比喻的方法,把夕阳的颜色美和形状美具体、形象地写出来。 引导学生理解、区别。

b.学生体会后,齐读这一句,突出太阳的顽皮。

理解 “顽皮地蹦跳”:这涉及到一定的科学常识。因为海面上水汽很多,太阳光透过水汽就发生了折射,所以产生了这种现象。这一切在作者眼里都成了太阳的顽皮。

抓住大海颜色的变化“原色——玫瑰色”,体会景色的优美。(理解“涨溢”、“硕大无朋”)

指导朗读。 突出太阳的轻快、敏捷。

第三幅:过渡:长时间地看这一轮落日,觉得眼前的这轮落日何止只像一只大红灯笼,看着看着,这轮落日仿佛有了一份生机,有了一份情意。

还记得李白的《送友人》吗?里面有这么一句“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出示)“故人”就是指下文的——跳水员。

投影出示:我瞪大双眼正在欣赏着,突然那落日颤动了两下,落下去了。

我瞪大双眼正在欣赏着,突然那落日颤动两下,最后像跳水员那样,以一个轻快、敏捷的弹跳,再以一个悄然无声、水波不惊的优美姿势入了水,向人们道了“再见”。

a.这两句写法有什么不同?第二句好在**?

把夕阳落下的情景写得十分细致,而且写活了,使读者仿佛身临其境。)

b.指名读这一句话。

c.太阳入水悄无声息,水波不惊,消失得那么自然,要读出一种平静之美。引导学生理解:

她像跳水员,入海时是“水波不惊,悄然无声”,可见她是位技术高超的运动员。她的身材肯定非常苗条,如果身材肥胖臃肿,入水时就会溅起很大的水花,谈不上优美和赏心悦目了。

d.再指名读这一句话。齐读这一句话。

作者在写夕阳滑落的情景时还写了“我”是怎样看落日的,找一找有关语句。

“不敢眨眼”、“生怕”、“瞪大双眼”)

为什么要写这些?

突出作者对三亚落日景象的赞赏和惊叹,同时也从侧面突出了落日的美妙绝伦。)

读到这儿,同学们知道三亚落日的全过程吗?

出示填空:金红一色→收敛光芒→慢慢下沉→顽皮地蹦跳→悄然地入水。

日落是个完整的过程,想不想把这三幅画面完整地欣赏一遍?再读。

三、四自然段。

把自己喜爱的句子背出来,让落日美景永驻心间。

【意图:这一环节的教学遵循了整体—部分—整体的教学原则。通过在头脑中浮现相关的画面,让学生感知了日落,由活泼快乐到温和平静再到敏捷入水的过程,这个过程是动态的,这样的学习学生有一种身临其境之感。

这就将“美妙绝伦”、“真有诗意”具体化、形象化了。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一定会被大自然的美妙所折服,自然而然地受到美的熏陶。】

环节。三、回归整体——积累拓展,读写训练。

3、读全文,读写结合。

( 1)引导学生用赞美的语气赏读全文。在赏读课文的基础上,让学生背背课文的第自然段。

(2)要求学生课外观赏家乡的日出或日落景象,写一篇习作,并在语言描写中流露自己的真情实感。

【意图:背诵课文是进行语言积累的好形式,而背诵课文是在学生理解课文的基础上进行的,这就为学生内化吸收语言提供了帮助。】

4、自选课后作业。

1.练习背诵课文。

三、四自然段。

2.从。一、二自然段中选择感兴趣的一自然段认真抄写下来,做到书写规范、干净整洁。

设计意图:本篇课文语言优美、词汇丰富,可鼓励学生多积累、多运用课文中的好词佳句。给学生有选择性地作业,尊重学生的主体性,做到了因材施教。】

板书设计:像快乐的小孩天海金红一色。

2.三亚落日美妙绝伦慢慢下沉真有。

像大红灯笼突然轻快、敏捷诗意。

像跳水员悄无声息、水波不惊

附《三亚落日》预习单:

班级姓名。一、自主识字。

1.认读生字并描红仿写。在教材上描红,然后在下面的田字格里仿写一个,看谁能做到正确、规范。

纠正写错的字把不满意的字再写一个:

2.生词我会读。

赤朱丹彤溅出收敛光芒硕大无比玫瑰。

涨溢一盏蘸椰子树摇曳搔着醉醺醺。

二、朗读课文,初步了三亚风光。

苏教版教材六年级下册

1 长江之歌。一 教学目标 1.自学生字词语,积累美词佳句 2.通过理解诗歌语言和吟诵诗句,激发学生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之情,培养他们的审美情趣。3.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表达的感情,了解长江为什么被称为 母亲河 4.在熟读的基础上,抓住诗的情感主线,领悟诗歌对应的表达方法。点评 依据新课标对学段的...

苏教版六年级下册教材梳理

数与代数 数的认识 第三单元比例第五单元正比例反比例本单元的知识链接。图形的缩放理解图形的放大和缩小。认识比例 比例的意义理解比例的含义,用比例的定义判断两个比成不成比例。比和比例的联系和区别。认识比例各部分之间的名称。掌握比例的的基本性质 a b c d则 ad bc比例的基本性质解比例 判断两个...

苏教版语文六年级下册教材分析

执笔 直溪中心小学于琴。一 对教材的粗读建构 本册教材仍然由 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 课文 习作 和 练习 这几部分组成。承接前11册 习惯篇 的内容,本册教材安排了 读万卷书 行万里路 和 在实践中学会运用 两项习惯培养,并能从整册教材编排及教学实施中得以具体的体现。入选的24篇课文 其中韵文3篇 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