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题教学内容分析。
比和比例计划课时。
本课包含比的意义和性质、按比例分配、比例的意义和性质、正比例、反比例等内容。
本节课学习内容是在学生学习了除法、分数及分数与除法的关系的基础上编排的。比更接近学生生活实际,与除法、分数的结合更加紧密,知识综合性强,知识的要求更具包容性和普遍性,能力与思维的要求更注重沟通与联系,重视解决问题方法的多样化,函数思想的渗透力度很强。
1、引导学生认识并理解比和比例,正反比例的意义和性质,能熟练地求比值、化简比和解比例,能正确判定成正、反比例的教量。学目标。
2、引导学生应用多种方法正确分析解答有关比和比例的实际问题(按比例分配问题、正、反比例问题等)。
3、提高学生综合应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结合教学培养学生数学情感和兴趣,渗透函数思想,发展学生数学应用意识。教学重难点。
1、掌握比和比例的意义,比例的基本性质。2、能够应用比例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教具学具准备教学设计思路︵含教法设计、学法指导。
1)实际复习时,可先让学生思考小精灵提出的问题,同桌互相说一说。交流时,如果学生说到比和分数、除法的关系、比和比例基本性质的应用、正、反比例的判断,就把例4后面的三个问题一并解决。教师可引导学生从比和比例的意义、各部分名称、基本性质及其应用等方面进行复习和整理。
还可以引导学生采用列表的方式加以对比,搞清有关概念。
2)教学例4时,可让学生独立审题并写出答案,然后。
交流。教师可强调写比时,要看清要求,前后项不能随意交换。还可以让学生说说两个比的比值表示什么(工作效率),比值相等说明什么(工作效率相同)。
(3)关于练习十七中一些习题的说明和教学建议。相关练习题。
教学环节。一、导入新课。
1、导出课题:表示两种数量之间的相除关系,我们又可以叫做它们的比。
板书:两个数相除又叫做两个数的比。2、学习比的各部分名称,读法、写法。复习回顾。
3、对比比和分数,除法算式之间的联系,学生相互讨论,教师引导。
比表示两个数的相除关系。
比与除法、分数的关系,比的后项为什么不能是0。
比值与比的区别:比值是一个数值,可以是整数、小或分数,比虽可以写成分数形式,但仍是5:3=
前项)(比号)(后项)(比值)
教学内容安排、教师及学生活动设计。
二次设计。个比,按比的读法读。
如刚才的5:3=,做为比值时读作三分之五,做为比时读作五比三。)二、比的基本性质。
1、学生回顾商不变的性质、分数的基本性质。2、设问:你还可类推出什么?(引导比的基本性质)
3、板书:比的基本性质。
三、求比值和化简比新知。
1、学生介绍自己的化简方法、依据。
学2、比较求比值与化简比的不同。习。
求比值:前项除以后项的商,结果是个数值,可以是整数、小数或分数。
化简比:化成最简单的整数比。一般应用比的基本性质进行,也可用求比值的方法进行,但最后的结果仍是个比。
例:1:=÷或25:12)
3、小结:化简比虽然有时是分数形式,但仍读成。
几比几,不能读成几分之几。是假分数形式的,千万不能化成带分数;是a:a型的,决不能写成1。
四、按比例分配1、出示例题:
暑假过后,学校要清除操场上的杂草。我们班分到了460平方米的草地,现在分男、女两组去完成。我们班男生有26人,女生有20人。
你能按比例分配两组的除草面积吗?2、板书:按比例分配。
3、你认为什么叫按比例分配?(学生讨论)4、反馈解惑:学生交流研究成果。教师板书:
方法1 460÷(26+20)×26=260(平方米)460÷(26+20)×20=200(平方米)或460-260=200(平方米)
方法2 460×=260(平方米)
460×=200(平方米)或460-260=200(平方米)五、比例的意义和性质。
1、出示准备题3:1,学生求比值后,设问:你发现了什么?
2、板书:表示两个比相等的式子叫做比例。3、引导讨论:你认为比和比例有什么联系和区别?结合认识比例的外项和内项。联系:由比发展、组合而来。
区别:意义不同,结构名称不同,项数不同。10:3 3:1 = 10:34、引导发现比例性质。六、解比例。
1、出示准备题,你能给再配上一个数组成比例吗?
2、教师板书:x:30=12:45,30:x=12:45……,3、结论:可以有多种组合方式,你认为怎样求出比例中的未知项?我们把求出比例中的未知项的。
过程,叫做解比例。4、交流解法。
引导方法:根据比例的基本性质解比例。七、正比例。
1、说一说几组三个量之间的关系。
速度、时间、路程,工作效率、工作时间、工作总量,……
2、下面我们结合比和比例的知识进一步研究这些数量关系,教学正比例。
教师引导学生板书列出**中的数据。路。程50
千米时。间1
时)教师引导:你发现了什么?板书:,。3、导出正比例意义:两种相()的量,一种量变化,另一种量也随着(),如果这两种量中相。
对应的两个数的()一定,这两种量就叫做成正比例的量,它们的关系叫做正比例关系。认识字母表达式。
两种相关联的量;
一种量随着另一种量变化;
变化规律,这是判定成正比例的量的关键。4、学生举例说明成正比例的量。
特别提示:遇到不能明显判定的时候,可假设一些数据后观察相对应的两个量的比值是否一定。八、反比例。
1、说一说几组三个量之间的关系。
单价、数量、总价,每份数、份数、总数,……2、引入学习反比例,出示例题。
教师引导学生板书列出**中的数据。速度100(千米)
时间1(时)
教师引导:你发现了什么?板书:每本页数×装订本数=总页数(一定),每小时加工数×加工时间=零件总数(一定)。2、你还能举出这样的例子吗?
3、导出反比例意义,小黑板出示:两种相()的量,一种量变化,另一种量也随着(),如果这两种量中相对应的两个数的()一定,这两种量就叫做成反比例的量,它们的关系叫做反比例关系。认识字母表达式xy=k(一定)。
①两种相关联的量;②一种量随着另一种量变化;
变化规律xy=k(一定),这是判定成正比例的量的关键。
4、学生举例说明成反比例的量。
特别提示:遇到不能明显判定的时候,可假设一些数据后观察相对应的两个量的积是否一定。
巩固提高。练习十七
小结。习题设计。
正比例反比例板书设。
相同点。两种相关联的量,一种量变化,另一种量也随着变化。不同点练习十七
计相对应的两个数的比值(也就是商)一定。
相对应的两个数的积一定。表达式。
教学反思。
年人教版新课标小学数学六年级下册毕业水平模拟试题
2016年六年级毕业水平测试数学模拟题 二 一 反复比较,慎重选择 把正确答案的序号填涂在答题卡上。5分 1 要反映一周内某地的气温变化情况,选用 最为合适。a 统计表 b 条形统计图 c 拆线统计图 d 扇形统计图。2 在估算8.19 6.84时,误差较小的是 a 9 7 b 8 6c 9 6d ...
新课标人教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下册数学思考3教案
课题课时。数学思考 第3课时 1课时。班级。六 7 编写者。一 教材内容分析。这节课是六年级下册整理和复习中 数与代数 其中一个重要内容,教材要呈现给学生的是如何寻找规律来解决遇到的实际问题。蕴含着深刻的数学推理思想,是学生今后学习重要知识之一。通过列表法掌握逻辑推理的方法。二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新课标人教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下册教学计划
一 全册教材基本要求。1 结合生活实例使学生初步认识负数,了解负数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2 使学生理解比例的意义和基本性质,会解比例,会看比例尺,理解正比例和反比例的意义,能够判断两种量是否成正比例或反比例,会用比例的知识解答比较容易的应用题。3 使学生认识圆柱 圆锥的特征,初步认识球的半径和直径,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