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2009学年度第二学期六年级语文期中检测。
姓名。1 文言文两则。
1、文学常识。
学弈》选自两小儿辩日》选自。
2、中心。学弈》说明了的道理。
两小儿辩日》体现了两小儿和孔子的态度。
3、重点语句理解。
为是其智弗若于?曰:非然也。
我以日始出时去人近,而日中时远也。
孰为汝多知乎。
2 匆匆。1、文学常识。
本文是现代著名作家写的一篇脍炙人口的。
2、思想感情。
文章紧扣二字,细腻的刻画了表达了作者。
3、重点语句理解。
燕子去了,有再来的时候;杨柳枯了,有再青的时候;桃花谢了,有再开的时候。但是,聪明的,你告诉我,我们的日子为什么一去不复返呢?
像针尖上一滴水滴在大海里,我的日子滴在时间的流里,没有声音,也没有影子。
洗手的时候,日子从水盆里过去;吃饭的时候,日子从饭碗里过去;默默时,便从凝然的双眼前过去。
过去的日子如轻烟,被微风吹散了,如薄雾,被初阳蒸融了;我留着些什么痕迹呢?
3 桃花心木。
1、文学常识。
这篇课文是我国台湾著名作家的一篇。
2、思想感情。
说明了的重要意义。
3、写作特征。
文章运用的写作方法。
4、重点语句理解。
不只是树,人也是一样,在不确定中生活的人,能比较经得起生活的考验,会锻炼出一颗独立自主的心。
种树的人不再来了,桃花心木也不会枯萎了。
6 北京的春节。
1、文学常识。
本文作者是先生。
2、内容结构。
文章以___为经线,以为纬线结构全文。
3、书后问题。
课文是按怎样的顺序写的?课文哪几部分写的详细,哪几部分写的简略?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答:文章按___顺序写的。详写三个春节高潮,略写这样写的好处是。
10 十六年前的回忆。
1、文学常识。
本文作者是体裁是。
2、内容结构。
文章是按的顺序来叙述的。
3、思想感情。
本文通过展示了表达了。
4、写作特征。
作者采用的叙述方式。
5、书后问题。
课文最后三个自然段与开头有什么联系?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答:最后三个自然段与开头好处是同时突出的思想感情。
12 为人民服务。
1、文学常识。
为人民服务》是主席于___年___月___日在同志的追悼会上所做的演讲。
2、内容结构。
本文从三个方面说明怎样才能完全、彻底地为人民服务:
3、书后问题。
下面这段话共有几句?每句说的是什么意思?句语句是怎样连起来的?
因为我们是为人民服务的,所以,我们如果有缺点就不拍别人批评指出。不管是什么人,谁向我们指出都行。只要你说得对,我们就改正。你说的对人民有好处,我们就照你的办。
答:这段共有___句。第一句讲第二句是讲第三四句讲。
句与句之间意思。
14 卖火柴的小女孩。
1、文学常识。
这篇课文是国家)作家的一篇。
2、书后问题。
她俩在光明和快乐中飞走了,越飞越高,飞到那没有寒冷,没有饥饿,也没有痛苦的地方去了。(这句话是什么意思?)
答: 这句话的意思是。
谁也不知道她曾经看到过多么美丽的东西,她曾经多么幸福跟她奶奶一起走向新年的幸福中去。(这句话中的两个“幸福”怎样理解?)
答:前一个“幸福”的含义是。
后一个“幸福”的意思是___
通过这两个“幸福”,我们可以感受到。
感受到。15 凡卡。
1、文学常识。
本文作者是___国作家。
2、写作特征。
a和三部分内容穿插起来。
b:凡卡在写信中回忆了两次往事,一次是。
一次是。
六年级语文期中检测
一 读拼音,写词语。5分 ch ng f f shu xi ng p k i m i ui t n t l n du f ng i ku ji h l n t n z o 二 按要求写四字词语。10分 1 填字成词。4分 壮志积劳锲 不遍野 发号笑 开声名乐 生 2 描写人物心情的词语 3分。3 描...
六年级语文期中检测
2011 2012下学期六年级语文期中检测。等级。一 读拼音,写词语。w ng y ng f shu xi ng p k i m i u j ch chu i c l n du y u zh ku ji 二 比一比 再组词。葫娲谓嚷 胡祸渭壤 三 补充成语。汗流积劳锲 不 可支发号笑 开 声名乐 生...
六年级语文期中检测卷
春和中心小学2014 2015学年期中检测卷。六年级语文。学校班级姓名学号。一 根据拼音,写出汉字,注意书写工整美观。8分 r ng qi h n y ng qu n h ng k ng k i ch ji o zhu n xi qu n sh di n b 二 给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读音或汉字,打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