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高考语文 福建卷 有答案

发布 2020-05-20 06:09:28 阅读 3658

余因默忆,昔韩文公登华山,穷绝顶,梗不能返,号咷连日。闻者为白县吏,遂遣人下之。尝疑许事未必有。

由今观之,则韩文公之号为非妄矣。呜呼,不登高、不临深,前圣之训较然④,而吾辈为细娱,使父母遗体几同压没不吊⑤。其为戒,讵止殁身不可忘!

窃虞嗣至者或不知,误及此,故记其事以告焉。游洞中者七,某官某;洞之外坐而宴饮者四,某官某;洞之外坐而宴饮者四,某官某,凡十有一人。时延祐龙集丁巳八月也。

(选自《钦定四库全书·归田类稿》)

【注】①胜国:前朝。②劣:仅仅,才。③磐折:弯腰。④较然:明显的样子。⑤吊:悲伤。

2、对下列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会所导火灭会:适逢 b、意其穴竟于是意:料想。

c、亦阳慑力殆慑:害怕 d、窃虞嗣至者或不知虞:欺骗。

3、下列四组中,全都间接表现龙洞艰险的一组是( )3分)

是中极暗烟郁勃满洞中心骇乱恐甚

如是,仅里所 ⑤有泣者,恚者,诟者 ⑥喜幸生手其额者

ab、①③c、②④d、③⑤

4、下列对文章有关内容的概括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龙洞山自古以来就是名胜,山势险峻,有上下两个山洞,位于下方的那一个叫龙洞。

b、龙洞深邃,里面越来越低矮狭窄。作者与同游者备受惊恐,好不容易才得以出洞。

c、按照当地的风俗,在洞外饮酒的人要为入洞游玩的人喝两大杯酒,名为“定心饮”。

d、作者游历龙洞后,想起“不登高,不临深”的前圣之训,为告诫后人写了这篇“记”。

5、把文中划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6分)

(1)初焉,若高阔可步。(3分)译。

(2)闻者为白县吏,遂遣人下之。(3分)译。

三)古代诗歌阅读(6分)

6、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后面题目。(6分)

送何遁山人归蜀。

宋】梅尧臣。

春风入树绿,童稚望柴扉。 远壑杜鹃①响,前山蜀客归。

到家逢社燕,下马浣征衣。 终日自临水,应知已息机②。

【注】①杜鹃,又名子规。②息机:摆脱琐事杂务,停止世俗活动。

1)请简要分析首句中“绿”字的妙处。(2分)答。

2)三、四两联是怎样借助想象之景来抒发情感的,请简要赏析。(4分)答。

二、文学名著、文化经典阅读(16分)

一)文学名著阅读(10分)

7、下列各项对作品故事情节的叙述,不正确的两项是5分)

a、觉慧瞒着家里人参加《黎明周报》的工作。一天,克明在觉新的屋里看到周报和觉慧的文章,马上就报告给祖父高老太爷。(《家》)

b、一天,林佩瑶姐妹正在谈论慧芳,吴孙甫进来,对慧芳留了个纸条就出走的事大发雷霆,要林佩瑶去把她找回来。(《子夜》)

c、伽西莫多把爱斯梅拉达安置在圣母院的避难小屋,并送来衣食。伽西莫多的关怀爱护,使她摆脱了对这个相貌丑陋的人的恐惧。(《巴黎圣母院》)

d、法庭判马斯洛娃苦役刑。虽然涅赫柳多夫找到庭长,指出这个案子是误判,马斯洛娃没有毒死人命罪,但是没有结果。(《复活》)

e、母亲去世后,欧也妮发现父亲充满慈爱,她从未享受过这般的父爱,因此,对自己厌恶这个家的念头,感到内疚。(《欧也妮·葛朗台》)

8、简答题。(任选一题)(5分)

(1)阅读下面的《三国演义》选段,回答问题。

次日,孙坚来辞袁绍曰“坚抱小疾,欲归长沙,特来别公。”绍曰:“吾知公疾,乃害传国玺耳。”

袁绍为何说孙坚害传国玺病?此后孙绍双方围绕“传国玺”做了什么事?请复述原著相关情节。

2)阅读下面的《红楼梦》选段,回答问题。

媳妇们回头说:“外头派了焦大,谁知焦大醉了,又骂呢。”

焦大因何事醉后骂人?宁国府怎样处治焦大?请复述原著相关情节。

答第( )题。

二)文化经典阅读(6分)

9、阅读下面《论语》《孟子》选段,完成后面问题。

子曰:“躬自厚【注】而薄责于人,则远怨矣!”(论语·卫灵公》)

孟子曰:“仁者如射:射者正己而后发;发而不中,不怨胜己者,反求诸己而已矣。”(孟子·公孙丑章句上》)

注】厚:重,与“薄”相对。

1)请概括出两个选段观点的共同之处。(2分)

答: 2)两个选段中,孔子与孟子的话侧重点有什么不同?请简述。(4分)

答: 三、现代文阅读(24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0-12题。

时尚浅说。黄毓璜。

辞典上“时尚”直白的释义就是一时风尚。作为社会流变、生活迁移、价值更迭驱动下的潮汐式性相【注】,主要是审美旨意、心理趋向在公众与日常的表征。其公众性、盲动性、愉悦性以及可仿效性的自身特质,决定了它浪打浪般的生长,成就其推进演化的广度、强度和速率;还不妨说,时尚作为时代的情感表征,乃是一个时代的种种合力使然。

虽然其行也不远,此起彼落,时有变更,却不随一己好恶而兴废,不因拒之纳之而行止,称得上是一位无翼而飞、天生天杀的主儿。

同时,时尚也并非可以简单地一面而论。其本身也具备种种包容的可能:既可孕育诞生之契机,亦可成为溃靡之温床,事情确实存在两面性。

“因势利导”因而成为可能,“圣者时也”的名言,“我行我素”的标榜,也因而都在大本大宗的道理之内,是从不同侧面说明了人在“自然化”了的客体面前的主观选择和临世态度。

不妨说,“趋时”是人类的天性,要不然“ok”、“bye bye”也不至于那么频频挂到男男**的嘴边。这一方面说明人的“顺变”能力,另一方面呢,也说明了人的“从众”心理——他那样说的时候,未见得自己多么酷爱英语。可见,“趋时”大体指向外部关涉,关涉“面子”上的事,跟自己内心的好恶关系不是太大的。

这原本毋庸置疑,须得一议的是:这里的时尚很可能成为一种压力,压迫人们划一了心志和产生超水平的企求。诸如就业上某些职岗的过冷过热,诸如婚嫁时房子、车子被列为必要前提——面对种种时尚如骛趋之或心理失衡,人们有理由拒绝“安分守己”、“安贫乐道”的慰勉,也同样有必要顾及具体的现实条件和属于自己的选择。

如果说人除了是一种“物质”存在还分明是一种“精神”存在,那么,“与时俱进”跟“顺时迁变”就不能是一回事。而且,执著于精神性的人还往往抱持跟时尚“对视”的姿态,所谓“不随俗沉浮”,大体描述了在物性和物化了的时尚面前保持一份心灵的高傲。

不合时宜”归根结底是一种精神境界,是“抗尘走俗”与“超尘脱俗”的起始点。我们无法在普遍的层面上要求人们都成就为精神上的“庞然大物”,可以肯定的则是:一个精神强健的人,一个有作为的人,一个不失尊严的人,无论是在春风得意中走马,还是在艰难困顿中蹒跚,都不能是一个失落自我而为时尚左右的人。

(摘编自《啄木鸟》)

注】性相:梵语,“性”是事物内在的本质,“相”是事物外观的表相。

10、下列对文章所说的“时尚”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是一个时代的种种合力所形成的一时风尚,主要是审美旨意、心理趋向在公众与日常的表征。

b、其公众性、盲动性、愉悦性和可仿效性特质,决定了其演化的广度、强度和速率的不断推进。

c、流行时间虽然不长,但不管人们是喜欢、接纳,还是厌恶、拒绝,也只能追随它的发展方向。

d、存在两面性,既可以成为淘汰旧事物、孕育新生事物的契机,也会成为酿造腐朽奢靡的温床。

11、文章说,“‘趋时’是人类的天性”。请简要阐述你对这句话的理解。(3分)

12、应如何正确面对“时尚”?请简要概括文章的观点。(3分)

二)文学类、实用类文本阅读(15分)

本题为选做题,请从甲乙两类文本中选一类作答,不得再做另一类文本的题目。

甲)文学类文本阅读(15分)

2024年高考语文福建卷 答案

2015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 福建卷 语文答案解析。一 古代诗文阅读 一 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1.答案 1 出则无敌国外患者 2 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3 余不忍为此态也 4 大漠孤烟直 5 烽火连三月 6 断肠人在天涯 二 文言文阅读2.答案 c 解析 索 求取3.答案 d 1说的是方苞南行...

2024年高考语文 福建卷

2010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 福建卷 语文试卷。语文试题。一 古代诗文阅读 27分 一 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 6分 1.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6分 1 既见复关诗经氓2 吾尝终日而思矣荀子 劝学 3 伏清白以死直兮屈原 离骚 4 人非生而知之者,韩愈 师说 5 挟飞仙以遨游苏轼 赤...

2024年高考文科数学福建卷 答案

2012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 福建卷 数学试题 文史类 答案解析。第 卷。一 选择题。1.答案 a 解析 提示 直接根据复数的乘法的运算法则,以及可求出所求。考点 复数代数形式的乘除运算。2.答案 d 解析 a 由,可知,但是,则,故a错误 b 故b错误 c 故c错误 d 故d正确。提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