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高考化学百所名校组合卷模拟 12

发布 2020-05-19 19:12:28 阅读 3099

化学模拟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 h: 1 o:

16 f: 19 na: 23 s:

32 cl: 35.5 k:

39 mn:55 br: 80 i:

127

第ⅰ卷(选择题共48分)

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48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下列实验操作中错误的是( )

a.分液时,分液漏斗中下层液体从下口放出,上层液体从上口倒出。

b.蒸馏时,应使温度计水银球靠近蒸馏烧瓶支管口。

c.滴定时,左手控制滴定管活塞,右手握持锥形瓶,边滴边振荡,眼睛注视滴定管中的液面。

d.称量时,称量物放在称量纸上,置于托盘天平的左盘,砝码放在托盘天平的右盘中(放有等质量的纸)

2.在一个密闭容器中盛有11 g x气体(x的摩尔质量为44 g/mol)时,压强为1×104 pa。如果在相同温度下,把更多的气体x充入容器,使容器内压强增到5×104 pa,这时容器内气体x的分子数约为( )

a.3.3×1025b.3.3×1024

c.7.5×1023d.7.5×1022

3.无论在酸性还是碱性溶液中,都能大量共存的离子组是( )

b.na+、cu2+、so、cl-

c.br-、ba2+、cl-、k+

4.将kcl和crcl3两种固体混合物共熔,得化合物x。x由k、cr、cl三种元素组成。将1.

892 g x中的铬元素全部氧化成cr2o,后者可以从过量的ki溶液中氧化出2.667 g碘单质(cr2o+6i-+14h+==2cr3++3i2+7h2o)。向溶有1.

892 g x的溶液中加入过量agno3溶液,可得到4.52 g agcl沉淀。则x的化学式为( )

5.下列各组物质相互混合进行反应,既有气体生成最终又有沉淀生成的是( )

金属钠投入fecl2溶液中;②过量的naoh溶液和明矾溶液反应;③少量cao投入到过量nahco3溶液中;④na2o2投入到fecl2溶液中。

abcd①④

6.将两份质量均为m g的铝和镁的混合物,分别投入到足量的naoh溶液和盐酸中,生成h2在同温同压下的体积比为1∶2,则原混合物中铝与镁的物质的量之比为( )

a.1∶2 b.1∶3 c.3∶1d.2∶3

7.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稀硝酸、稀硫酸均能将木炭氧化生成二氧化碳。

与水反应、红热的fe与水蒸气反应均能生成碱,分别在足量氧气中燃烧均生成一种相应氧化物,三种固体受热后均能生成气体,8.已知1~18号元素的离子aw3+、bx+、cy2-、dz-都具有相同的电子层结构,下列关系正确的是( )

a.质子数:c>db.离子的还原性:y2->z-

c.氢化物的稳定性:h2y>hz d.原子半径:x9.下图为元素周期表中短周期的一部分,四种元素均为非稀有气体元素。下列关于这四种元素及其化合物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原子半径:w>z>y>x

b.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z>w>x>y

c.w的最高正化合价与负化合价的绝对值可能相等。

d.z的最**氧化物的水化物可能为强碱。

10.w、x、y、z均为短周期元素,w的最外层电子数与核外电子总数之比为7∶17;x与w同主族;y的原子序数是w和x的原子序数之和的一半;含z元素的物质焰色反应为黄色。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金属性:y>zb.氢化物的沸点:x>w

c.离子的还原性:x>wd.原子及离子半径:z>y>x

11.下列反应过程中,同时有离子键、极性共价键和非极性共价键的断裂和形成的反应是( )

a.nh4clnh3↑+hcl↑

b.nh3+co2+h2o===nh4hco3

c.2naoh+cl2===nacl+naclo+h2o

d.2na2o2+2co2===2na2co3+o2

12.利用生活中常见的材料可以进行很多科学实验,甚至制作出一些有实际应用价值的装置来,下图就是一个用废旧材料制作的可用于驱动玩具的电池的示意图。当电池工作时,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铝罐将逐渐被腐蚀。

b.碳粒和炭棒上发生的反应为o2+2h2o+4e-==4oh-

c.炭棒应与玩具电机的负极相连。

d.该电池工作一段时间后炭棒和碳粒的质量会减轻。

13.下列实验中,反应速率加快是由催化剂引起的是( )

a.在炭粉中加入kclo3,点燃时燃烧更为剧烈。

b.锌与稀硫酸反应中加入少量cuso4溶液而使反应放出h2的速率加快。

c.固态fecl3和固体naoh混合后,加入水能迅速产生沉淀。

d.双氧水中加入少量mno2,即可迅速放出气体。

14.已知断裂1 mol c—h键,要吸收热量414.4 kj;断裂1 mol c—c键,要吸收热量347.4 kj;生成1 mol c===c键,会放出热量615.

3 kj;生成1 mol h—h键,会放出热量435.3 kj,某有机物分解的反应可表示为:

若在反应中消耗了1 mol乙烷,则有关该反应的说法正确的是( )

a.该反应放出251.2 kj的热量b.该反应吸收251.2 kj的热量。

c.该反应放出125.6 kj的热量d.该反应吸收125.6 kj的热量。

15.下列关于有机物的说法错误的是( )

a.ccl4可由ch4制得,可萃取碘水中的碘。

b.石油和天然气的主要成分都是碳氢化合物。

c.乙醇、乙酸和乙酸乙酯能用饱和na2co3溶液鉴别。

d.苯不能使酸性kmno4溶液褪色,因此苯不能发生氧化反应

16.丙烯酸(ch2===ch—cooh)的性质可能有( )

加成反应 ②取代反应 ③酯化反应 ④中和反应 ⑤氧化反应。

abcd.①②

第ⅱ卷(非选择题共52分)

二、非选择题(共52分)

17.(8分)实验需要0.1 mol/l naoh溶液450 ml,根据溶液配制中的情况回答下列问题:

1)实验中除了托盘天平、烧杯、容量瓶外还需要的其他仪器有。

2)根据计算得知,所需naoh的质量为___g。

3)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溶液的实验中,如果出现以下操作。

a.称量时用了生锈的砝码。

b.将naoh放在纸张上称量。

c.naoh在烧杯中溶解后,未冷却就立即转移到容量瓶中。

d.往容量瓶转移时,有少量液体溅出。

e.未洗涤溶解naoh的烧杯。

f.定容时仰视刻度线。

g.容量瓶未干燥即用来配制溶液。

h.定容后塞上瓶塞反复摇匀,静置后,液面不到刻度线,再加水至刻度线。

对配制的溶液物质的量浓度大小可能造成的影响是(填写字母)偏大的有___

18.(8分)现有浓度各为1 mol·l-1 的fecl3、fecl2、cucl2混合溶液100 ml,加入一定量的铁粉,按下列情况填空(已知:氧化性fe3+>cu2+>fe2+)

1)反应完毕,铁粉有剩余。反应后的溶液中一定含___阳离子。

2)反应完毕,有铜生成,铁粉无剩余。反应后的溶液中一定含___阳离子,该阳离子在溶液中物质的量的范围是___反应后的溶液中可能含___阳离子。

3)反应完毕后,无固体沉积物存在,反应后的溶液中一定含___阳离子。

19.(8分)下图只表示出与反应有关的一种反应物或生成物(无关物质已略去),其中a、c为无色气体,请填写下列空白。

1)化合物x 。

可能是___或c是___f是填化学式)

2)反应③的离子方程式。

3)a与cuo在加热条件下能反应生成n2和cu,请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20.(10分)x、y、z、w为短周期的四种元素,其最高正价依次为+1、+4、+5、+7,核电荷数按照y、z、x、w的顺序增大。已知y与z的原子次外层的电子数均为2,w、x的原子次外层的电子数均为8。

1)写出各元素的名称:

x __y __z __w __

2)写出它们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

x __y __z __w __

3)写出x的最**氧化物与z的最**氧化物对应水化物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4)按碱性减弱、酸性增强的顺序写出各元素最**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分子式。

21.(8分)在200℃时,将a mol h2(g)和b mol i2(g)充入到体积为v l的密闭容器中,发生反应:i2(g)+h2(g) 2hi(g)。

1)反应刚开始时,由于c(h2c(i2而c(hi所以化学反应速率___最大而___最小(为零)(填“v正”或“v逆”)。

2)随着反应的进行,反应混合物中各组分浓度的变化趋势为c(h2c(i2而c(hi从而化学反应速率v正___而v逆___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2023年高考化学百所名校组合卷模拟 10

化学模拟。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 h 1 c 12 o 16 f 19 si 28 cl 35.5 na 23 mg 24 al 27 fe 56 cu 65 一 选择题 本大题包括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2011年4月22日是第42个...

2023年高考数学百所名校备考 新课标 模拟试题

cd 不确定。10 如图,正方形的顶点,顶点位于第一象限,直线将。正方形分成两部分,记位于直线左侧阴影部分。的面积为,则函数的图象大致是。abcd11.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为坐标原点,设向量若,点所有可能的位置区域用阴影表示正确的是。12.河南省郑州市2012届高三第一次质量 文4 一个几何体的三视...

2023年高考全国百所名校精粹重组卷物理

名校精华重组 8 物理试卷。一 选择题 本题共8小题。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的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每小题4分,共32分 1 两辆汽车在平直的公路上匀速并排行驶,甲车内一个人看见窗外树木向东移动,乙车内一个人发现甲车没有动,以大地为参考系,上述事实说明d a 甲车向西运动,乙车不动 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