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2014四川成都市九年级上册期末语文复习题。
一、基础知识及运用。(9分,每小题3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
a.阴晦(huì) 汲取 (xí) 恪尽职守(kè) 强聒不舍(guā)
b.滞碍(zhì) 扶掖(yè) 吹毛求疵(cī) 味同嚼蜡(jiáo)
c.陨落(yǔn) 睿智(ruì) 根深蒂固(dì) 孜孜不倦(zī)
d.侥幸(jiǎo) 佝偻(gōu) 相形见绌(chù) 恃才放旷(shì)
2.下面语句中书写准确无误的一项是( )
a.江山如此多骄,引无数英雄竞折腰。
b.不管扔进去什么东西,这个康概大方的洞全部一视同仁,照收不误。
c.他的摇篮映照着王朝盛世的余晖,他的灵柩投射着大深渊最初的微光。
d.既然黑夜出自王坐,就让光明从坟墓里出来!
3.下列加点的成语使用错误的一项是( )
a.唐雎这种凛然不可侵犯的独立人格和顽强的精神,在历史的长河中一直熠熠生辉。
b.就冲着你三顾茅庐的这番情意,明天的宴会我是去定了。
c.妄自菲薄,能使我们认识到自己的不足,有助于我们取得更大的进步。
d.“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这是***少年时就立下的鸿鹄之志。
二、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 4~6 题。 (9分,每小题3分)
秦王谓唐雎曰:“寡人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安陵君不听寡人,何也?且秦灭韩亡魏,而君以五十里之地存者,以君为长者,故不错意也。
今吾以十倍之地,请广于君,而君逆寡人者,轻寡人与?”唐雎对曰:“否,非若是也。
安陵君受地于先王而守之,虽千里不敢易也,岂直五百里哉?”
秦王怫然怒,谓唐雎曰:“公亦尝闻天子之怒乎?”唐雎对曰:
“臣未尝闻也。”秦王曰:“天子之怒,伏尸百万,流血千里。
”唐雎曰:“大王尝闻布衣之怒乎?”秦王曰:
“布衣之怒,亦免冠徒跣,以头抢地耳。”唐雎曰:“此庸夫之怒也,非士之怒也。
夫专诸之刺王僚也,彗星袭月;聂政之刺韩傀也,白虹贯日;要离之刺庆忌也,仓鹰击于殿上。此三子者,皆布衣之士也,怀怒未发,休祲降于天,与臣而将四矣。若士必怒,伏尸二人,流血五步,天下缟素,今日是也。
”挺剑而起。
秦王色挠,长跪而谢之曰:“先生坐!何至于此!寡人谕矣:夫韩、魏灭亡,而安陵以五十里之地存者,徒以有先生也。”
4.对下列语句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请广于君广:扩充
b.以头抢地抢:撞
c.大王尝闻布衣之怒乎布衣:平民
d.长跪而谢之谢:感谢
5.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相同的一组是( )
a.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或以钱币乞之
b.专诸之刺王僚也辍耕之垄上
c.休祲降于天骈死于槽枥之间
d.长跪而谢之民殷国富而不知存恤
6.下列对选文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安陵君不听寡人,何也?“而君逆寡人者,轻寡人与?”这两句是秦王的质问,也透露出其威胁之意。
b.“否,非若是也。”唐雎的这一回答,既缓和了秦王以强凌弱的气势,使会谈能够继续下去;又强调了不肯易地的原因。
c.唐雎强调安陵君不肯易地的原因是“受地于先王而守之”。这一句言之有理,言之有节。
一个“守”字,既说明安陵君宁“守”不“易”是崇仰先王、维护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的反映,又表明安陵君并无扩张之意,倒有御敌之心。
d.唐雎复述安陵君的答辞,但把安陵君的“弗敢易”换成反问句“虽千里不敢易也,岂直五百里哉?”,是为了缓和双方的矛盾,是一种外交技巧。
第ⅱ卷(其它类型题共82分)
三、积累运用。(10分)
7.把下面的句子翻译为现代汉语。(4分)
(1) 以君为长者,故不错意也。(2分)
译: 。2) 虽千里不敢易也,岂直五百里哉?(2分)
译: 。8.用课文原句填空。 (任选四句)(4分)
(1) 足蒸暑土气, 。白居易《观刈麦》)
(2) 千嶂里, 。范仲淹《渔家傲》)
(3) ?悠悠。不尽长江滚滚流。(辛弃疾《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
(4) 过尽千帆皆不是, 。温庭筠《望江南》)
(5) 帘卷西风, 。李清照《醉花阴》)
(6) 数风流人物, 。***《沁园春·雪》)
9.根据下面提示或语境填空。 (任选一题 )(2分)
(1)《出师表》中揭示先汉兴隆原因的语句是“ ,
2) 陆游在《卜算子·咏梅》中,借“ ,这句话表达了对梅花虽遭摧残,却仍保持高洁、坚贞品格的赞颂。
四、阅读下面文章,完成 10~13 题。(12分)
习惯的力量
韩福翠 ①习惯的力量是惊人的,习惯能载着你走向成功,也能驮着你滑向失败。有这样一个寓言故事:一位没有继承人的富豪,死后将自己的一大笔遗产赠送给一位远房亲戚,这位亲戚是一个常年靠乞讨为生的乞丐。
这名接受遗产的乞丐立即身价大增,成了百万富翁。新闻记者便来采访这名幸运的乞丐:“你继承了遗产之后,想做的第一件事是什么?
”乞丐回答说:“我要买一只好一点的碗和一根结实的木棍,这样我以后出去讨饭时方便一些。”
②可见,习惯对我们有着多大的影响,它在不知不觉中,经年累月地影响着我们的行为,影响着我们的效率,左右着我们的成败。在一个人一天的行为中,大约只有5%是属于非习惯性的,而剩下的95%的行为都是习惯性的。即便是打破常规的创新,最终也可以演变成为习惯性的创新。
③根据行为心理学的研究结果:3周以上的重复会形成习惯;3个月以上的重复会形成稳定的习惯,即同一个动作重复3周,就会变成习惯性动作,继而形成稳定的习惯。
④亚里士多德说:“人的行为总是一再重复。因此,追求卓越不是单一的举动,而是习惯。
”所以,在实现成功的过程中,除了要不断激发自己的成功欲望,要有信心、有热情、有意志、有毅力等之外,还应该搭上习惯这一成功的快车,实现自己的目标。
⑤我国南宋诗人陆游笔耕不辍,一生写下了近万首诗篇,其中他晚年所写的《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示儿》等成为千古传诵的不朽之作。前苏联生物学家柳比歇夫用“时间统计法”来安排自己的工作、生活,在50余年间取得了数百项科研成果。 。
⑥由此可见,习惯决定着你的活动空间的大小,也决定着你的成败。养成好习惯对于你的成功非常重要。
10.请概括出本文的论点。(不超过15个字)(3分)
答: 。11.第②段划横线的句子告诉我们,习惯是怎样对人产生影响的?(2分) 答:
12.第④段运用了什么论证方法?在文中起什么作用?(4分) 答:
13.请你为第⑤段横线处补充一个正面或反面的事实论据。(3分) 答:
二、文言文阅读 (12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3~6题。
庄周①家贫,故往贷②粟于监河侯③。监河侯曰:“诺。
我将得邑金④,将贷子三百金,可乎?”庄周忿然作色曰:“周昨来,有中道而呼者。
周顾视车辙中,有鲋鱼⑤焉。周问之曰:‘鲋鱼来!
子何为者邪?’对曰:‘我,东海之波臣⑥也。
君岂有斗升之水而活我哉?’周曰:‘诺。
我且南游吴越之王,激⑦西江之水而迎子,可乎?’鲋鱼忿然作色曰:‘吾失我常与⑧,我无所处。
吾得斗升之水然⑨活耳君乃言此曾不如早索我枯鱼之肆⑩!’
(节选自《庄子·外物》)
【注释】①庄周:即庄子。②贷:
借。③监河侯:小官吏。
④邑金:封邑之地的税金。⑤鲋鱼:
鲫鱼。⑥波臣:水族中的一员。
⑦激:引发。⑧常与:
经常生活的地方(环境)。⑨然:如此,这样。
⑩肆:市场**之处,店铺。
3.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义。(4分)
(1)故往贷粟于监河侯于:
(2)庄周忿然作色曰忿然:
(3)周顾视车辙中顾:
(4)我且南游吴越之王且:
4.文中划线句没有标点符号。请在需要加标点的地方用“∣”标出来。(2分)
吾得斗升之水然活耳君乃言此曾不如早索我枯鱼之肆
5.翻译下列句子。(4分)
(1)子何为者邪?
(2)君岂有斗升之水而活我哉?
6.庄周向监河侯借粮食,监河侯许诺将借给他“三百金”,庄周却不高兴。为什。
三、阅读 (22分)
(一) 名著阅读
7.(4分)
(1)根据下面的歇后语,任选两条补写出中国古典文学名著中的人物。(2分)
① 上梁山——官逼民反。
② 照镜子——里外不是人。
③ 打黄盖——一个愿打,一个愿挨。
④ 李逵打 ——打后赔不是。
(2)下列说法中,对《水浒传》的内容表述不准确的一项是( )2分)
a.高衙内一心想霸占林冲的妻子,高俅助纣为虐,用陆谦奸计,引诱林冲携宝刀进入白虎堂 ,然后以擅闯军机重地、图谋行刺为由,将林冲发配沧州。
b.武松回乡探兄,途中路过阳谷县景阳冈,连喝了十八碗“三碗不过冈”,独自一人上山,借酒劲,仅凭双拳和断棒打死猛虎, 一时轰动了整个县城。阳谷知县欣赏他,留他做了步兵都头。
c.梁山泊好汉连战告捷,被他们活捉过的高俅答应请朝廷前来招安。经过一番周折,宋江终于率军迎战辽军,走上了为朝廷出力的道路。
d.宋江率众被朝廷招安后,卢俊义、吴用、林冲、李逵、武松、鲁智深、阮小二等梁山众英雄,依据功劳及个人所长,各就其位,都封了大小合适官职,大家都有了一个好的归宿。
2023年九年级语文期末试卷
2011 2012学年度第一学期。九年级语文期末检测试卷 苏教版 注意事项 考试时间120分钟,全卷总分120分,其中卷面与书写共5分。一 积累与运用 共35分 1 默写 15分,每空1分。纷纷暮雪下辕门岑参 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烈士暮年,壮心不已。曹操 龟虽寿 愿将腰下剑李白 塞下曲六首 其一 春...
2023年语文九年级期末试卷
天津市五区县2012 2013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考试。九年级语文试卷参 一 29分,1 4,每题2分 5 11题,每题3分 1 c 2 d 3 d 4 b 5 d 6 d 7 c 8 b 9 c 10 b 11 c 二 8分,每空1分,有错漏该句不得分 12 1 数风流人物 2 斜晖脉脉水悠悠 3 ...
九年级语文期末试卷
一 语言积累与运用 共 26 分 1 文学常识搭配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孔乙己 鲁迅 呐喊b.周处 刘义庆 世说新语 c 武松打虎 施耐庵 水浒传 d.三顾茅庐 曹雪芹 三国演义 2下列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 补缀猖獗气绝身亡识事务者为俊杰。b 言迄 徒费心力挟天子而令诸侯。c 愕然轩昂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