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个实验。
实验名称:观察一天中温度和影子的变化与太阳运动的关系。
实验内容:教科子第2~3页。
实验目的:发现阳光下影子变化的规律。
实验器材:指南针、记录纸、橡皮、小棒(10厘米)、小尺、钟表、温度计。
实验过程:1、早晨,在校园里找一个物体,给它的影子做上记号。下课的时候再去画一画。
2、用橡皮泥把铅笔垂直固定在白纸上,确定好南北方向,每到课间,画出阳光下铅笔的影子,并在影子的顶端记下当时的温度和时间。
3、请同学们注意:温度计要放在太阳晒不到的地方。
4、观察记录纸上的记录,思考以下的问题:
1)影子的方向和太阳的位置有什么关系?
2)影子的长短和太阳的高度有什么关系?
3)温度的变化和太阳的位置变化有什么关系?
小组讨论,然后把结论写出来。
实验结论:1、太阳的位置和影子的方向相反。
2、太阳高度高,影子则短,温度高,太阳高度低,影子则长,温度低。
第二个实验。
实验名称:昼夜对动植物的影响。
实验内容:教科书第11~14页。
实验目的:通过调查身边动植物与昼夜的关系,知道昼夜对动植物会产生影响。
实验器材:笔记本、笔。
实验过程:1、调查我们身边的各种各样的小动物,了解它们的生活习性。
2、放上一些好吃的,可以吸引小动物过来(别忘记洒上石灰)学生在调查时,必须要遵守以下几点:
1)不要伤害小动物。
2)不要随意惊动小动物。
3)要想办法留下小动物活动后的痕迹。
4)要注意收集小动物留下的东西。
5)调查结束后,恢复小动物原来的生活环境。
6)不要尝小动物留下的东西。
实验小结:昼夜的变化会对动植物产生影响。
第三个实验。
实验名称:验证光是沿直线传播的。
实验内容:教科书第17页。
实验目的:知道光在空气或水中是沿直线传播的。
实验器材:小孔板,手电筒。
实验过程:1、观察教科书第17页上面的三幅图:车灯、森林里的阳光、傍晚里的彩霞,你怎样解释这些光的现象?提示学生:可以从光的行进路线来考虑。
2、提问:如果有物体把光挡住,光还能照过去吗?你认为光是怎样行进的?(直线传播)
3、用一只手电筒和三张小纸板做一个实验来验证自己的解释。
实验结论:光在空气或水中是沿直线传播的。
第四个实验。
实验名称:认识光的反射。
实验内容:教科书第19~20页。
实验目的:认识光的反射现象实验器材:镜子、白纸、笔。
实验过程:1、照一面镜子,你能发现哪些有趣的现象?
2、直立两面镜子,不断变换它们的角度,观察镜中物体的变化。
3、借助镜子读下面的文字。
4、看着镜子,让笔在五角星的缝隙间“行走”
实验结论:镜子中的物体和本身是上下一至,左右相反的。
第五个实验。
实验名称:研究凸透镜和凹透镜的特点和作用。
实验内容:教科书第23~24页。
实验目的:1、了解凸透镜和凹透镜的特点。
2、凸透镜的作用:能放大物体,能聚光,成倒立的像。
3、凹透镜的作用:能缩小物体,可以使光发散。
实验器材:凸透镜、凹透镜,实验过程:
1、透过不同的透镜观察物体,看发生了什么变化。
2、让阳光穿过凸透镜,观察聚焦情况。让镜面与光线垂直,调节镜片与纸的距离,使光斑最小、最亮。试一试凹透镜能否聚光。
3、把凸透镜对着窗户,观察成像情况。把凸透镜对謓窗户,调节凸透镜和白纸的距离,使窗户的影像最清晰。再用凹透镜试试。
实验结论:凸透镜的作用:能放大物体,能聚光,成倒立的像。
凹透镜的作用:能缩小物体,可以使光发散。
第六个实验。
实验名称:连接简单电路。
实验内容:教科书第30~32页。
实验目的:1、知道一个基本电路的组成元素。
2、能够连接基本电路,并画出电路图。
3、知道开关的作用。
实验器材:电流实验盒。
实验过程:1、用电池、导线、灯泡、想办法让一只小灯泡亮起来,并画出使小灯泡亮起来的连接方法。
2、想让灯泡灭,我们应该怎么办?在我们的电路中加入一个开关就可以啦。
实验结论:一个简单电路由电池、导线、小电珠和开关组成。开关的作用是方便地控制小电珠的亮与灭。
第七个实验。
实验名称:检测区分垂体是导体还是绝缘体。
实验内容:教科书第33~35页。
实验目的:知道哪些物体是导体制,哪些物体是绝缘体,掌握一种实验室检验垂体导电性能的方法。
实验器材:、
电池、开关、小电珠、导线、剪刀、钥匙、石子、夹子、回形针、铁钉、木头、橡皮擦,塑料。
实验过程:1、利用小灯泡,电线和电池,组合成一个检验器,检验连接在两条导线间的物品能否使电流通过。
2、电流能通过时,小电珠会亮。
3、同学们把检测结果写在活动记录上。
实验结论:像钢尺、铁钉这些容易导电的物体叫做导体,像木头,塑料、橡皮这些不容易导电的物体,叫做绝缘体。
第八个实验。
实验名称:探测暗盒里的电路。
实验内容:教科书第36~37页。
实验目的:学会判断未知电路的方法。
实验器材:导线、电池、小电珠,暗盒。
实验过程:1、连接电池灯泡,导线组成检验器。
2、用检验器检验电路里的连接方式,(注意:检验时不能打开暗盒)3、把每次检测的结果记录在活动记录里。
4、根据记录,你认为盒子里面的线路应该是什么样的呢?先猜测:
5、打开盒子验证自己猜想。
实验结论:亮:连接一根导线不亮:不连接导线变亮:连接一节电池变暗:连接一个灯泡。
第九个实验。
实验名称:研究磁铁的性质。
实验内容:教科书38~39页。
实验目的:了解磁铁的基本性质。
实验器材:磁铁性质实验盒,回形针。
实验过程:1、让***的铁钉排成队,这说明了什么?
2、用磁铁的不同部位去吸铁,同学们观察到什么现象。这说蛤了什么?
3、看磁铁怎样指示方向4、把两块磁铁的磁极相互靠近。
按以上的步骤操作,把观察到的结果填写在活动。
实验结论:总结磁铁的基本性质。
1、能吸铁。
2、砂铁磁性可以传递。
3、不同部位的样力有大有小。
4、能指示方向。
5、同极相斥,异极相吸。
第十个实验。
实验名称。制作一个指南针。
实验内容:教科书第40页。
实验目的:
学会制作指南针。
实验器材:锋衣针、磁铁、水槽。
实验过程:1、用磁铁的一端在鏠衣针上沿同一方向摩擦20次以上。
2、把磁化后的鏠衣针插在小块塑料泡沫**,放在水面上,观察它的指向。
3、学生实验后汇报,如有不成功的老师给予指导。
实验结论:磁化后的鏠诱针,具有磁性,这能指示方向。
第十一个实验。
实验名称:做一个电磁铁。
实验内容:教科书第42页。
实验目的:学会制作电磁铁。
实验器材:铁钉、导线、电池、回形针。
实验过程:1、把导线按照一个方向缠绕在大铁锜上。
2、接通电路后,用铁钉去吸回形针。
3、看看它是否具有磁性,是否能吸铁。
4、注意事项:通电时间不能太长。
实验结论:这样的装置叫做电磁铁,它像磁铁一样具有磁性,能指示方向,都有南北极。
第十二个实验。
实验名称:**电样铁的磁力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
实验内容:教科书第43页。
实验目的:通过实验知道电磁铁的磁力大小与电流的大小,线圈的匝数有关。
实验重点:在实验过程中大胆的假设,大胆的实验。
实验器材:大小不同的电磁铁,电池,电流实验盒,回形针。
实验过程:1、用大小电磁铁分别去吸铁,看看哪个吸的回形针多把观察实验后的结果,记录起来,想想,这说明了什么?
2、用同一个电磁铁,电池节多与少分别吸回形针,看看比比回形针的个数,想想这又说明了什么?
3、用铁钉粗和铁钉细的两个电磁铁分别吸回形针,数数它们的个数,这说明了什么?
4、学生充分讨论交流后老师小线。
实验结论:电磁铁磁力的大小与电流大小,线圈匝数有关?电流大,磁力大,电流小,磁力小。线圈匝数多,磁力大,线圈匝数少,磁力小。
第十三个实验。
实验名称:**心跳的快慢与哪些因素有关。
实验内容:教科书第47~48页。
实验目的:知道运动加快心跳的次数。
实验器材:听诊器。
实验过程:1、学会测量心跳的方法。
2、测量安静状态下一分钟心跳的次数。
3、原地高抬腿1分钟过后,马上测量一分钟的心跳次数。
4、休息3分钟后,测量一分钟的心跳次数。
5、记录上面三种状态下心跳的次数,你发现了什么?
实验结论:运动会加快心跳的次数,休息后心跳又恢复到平常的状态。
第十四个实验。
实验名称:测量肺活量。
实验内容:教科书第49~51页。
实验目的:知道肺活大对健康有好处。
实验器材:气客,气球、塑料瓶、水槽。
实验过程:1、讲解肺活量的概念。
一次有力吸气挵,用尽力呼出气体的总量,就是你的肺活量。
2、测量肺活量。
1)吸一口气,然后尽你所能吸大一个气球,气球的末端用线绑紧,使它不漏气。
2)请一位同学测量气球最宽处的周长。
3)周长越大表示呼出的气体量就越多。
3、方法二:
1)将兼瓶装满水并做好刻度(2)插好弯头吸管后,倒置在水槽里(3)明一口气后,尽你所能向水里吹气(4)标出排出的水量4、讲肺活量大的好处。
实验结论:一个的肺活量由体力、呼吸肌强弱,肺组织和胸廊弹性,呼吸道畅通程度等因素的影响。
第十五个实验。
实验名称:研究心脏的跳动和血液循环。
实验内容:教科书第53~54页。
实验目的:知道心跳的目的是推动血液在血管里不停地循环流动。
实验器材:塑料瓶、水槽、水。
实验过程:1、讲述怎样才算一次心跳。
2、在水中反揽挤压和放松塑料瓶观察发生的现象。
3、讲述,我们的心脏像这样不停的跳动推动血液流动。
实验结论:心脏是人体的“泵”推动血液在血管里停地循环流动。
第十六个实验。
实验名称:色彩水点实验做出解释。
实验内容:教科书第56~58页。
实验目的:知道一些颜色是由不同颜色混合后形成的。
实验器材:彩色水笔、纸、水槽、水。
实验过程:1、用水笔在吸水纸上画出不颜色的圆点。
2、固定纸条,使水能浸到纸条的底部,而碰不到彩色水点。
3、当水慢慢地被吸上纸条后,圆点的颜色发生了什么变化?
4、对上述现象:你能做出什么解释?
实验结论:一些颜色其实原来并不是你所看到的那样,它是由不同颜色混合后组成的。
湘教版科学五年级上册实验教案
1 比较吸进的气体和呼出的气体 教学目标 1 通过指导阅读资料及实验分析,初步 人体吸入的空气和呼出的气体中氧气与二氧化碳的含量的变化。2 学习对比 方法,初步培养学生的对比实验与分析推理能力 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3 引导学生通过亲身参与和经历科学 活动,激发科学学习的兴趣,体验发现的乐趣,增强热爱...
五年级上册实验
1 声音的产生实验。一 实验目的 能用简单的实验器材 声音产生的条件,知道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二 实验器材 水槽 音叉 小鼓 气球 烧杯 泡沫小球 水。三 实验步骤 1 在水槽中注入半槽多水,敲击音叉,当听到清脆的声音时,迅速把音叉放入水槽中,会发现 水中有波纹,有水花溅出。说明 音叉被敲击在...
五年级上册实验
物体在水中的沉浮。实验名称 观察物体的沉浮。实验目的 1 让学生根据已有的生活经验进行猜测,展示他们对沉浮判断的初始概念。2 观察不同物体的沉浮情况,并与 进行对照,发现问题。3 引发思维,初步讨论哪些因素会影响物体的沉浮。实验器材 小石块 泡沫块 回形针 蜡烛 带盖空瓶 苹果 橡皮 水槽。实验步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