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级上册数学全部教案

发布 2020-04-10 22:24:28 阅读 2177

人教版五年级上册“学案”使用说明。

学案”教学是我旗在新的教育观念和教育思想的指导下,借鉴外地的成功经验,结合我们的实际,广泛研讨论证后形成的具有翁旗特色的教学模式。“学案”是学案教学的载体,是师生研讨的平台,它使用效率的高低直接影响教学的成败,现将学案的使用作简要说明。

一、“学案”的设计理念。

学案”确立以学生发展为本的理念,明确学生有效学习有赖于教师有效设计。“学案”的设计,关注学生学习的全过程,关注学生学习的有效性,关注教师教学的针对性,关注课堂师生共同成长的互动性。其核心是:

根据学生的有效学习的需要,以及班级授课的特点,设计和组织课堂教学。

二、“学案”设计的特点。

根据学习目标创设情景,层层深入地引导学生独立看书、自学、思考、**,使学生通过课前自学对教材首先有一个初步了解,发现问题,完成第一次学习,然后在课堂上讨论交流、合作**、分析问题,完成第二次学习。这种设计,为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学习提供了条件和明确的学习任务,使每个学生的学习时间有了保证,思考深度得到了加强。具有目标明、方法优、易操作、效果好、适用广的特点。

三、“学案”设计的常规要求。

学案”不是简单的照搬课程标准中规定的学习要求和教材内容,而是以学生有效学习为教学设计的具体要求,设计的常规要求是:

1、明确学习目标。

2、帮助学生梳理知识体系。

3、提供适当的学习方法和学习策略指导。

4、提供检测学习效果的适当材料。

5、注意“教学合一”和学生有效学习。达到上述常规要求,“学案”的设计要过好两关。一是学生关:

学生的学习基础、学习兴趣及学习能力,是教师设计教学的出发点,了解学生的学习意向,体察学生的学习情绪,诊断学生的学习障碍,从而确定有效的、切实可行的教学对策。二是教材观:吃透和挖掘教材的育人因素,立足学生全面发展,解决全面育人问题;吃透教材中对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需求,因材施教、“差异教育”问题;吃透让学生参与知识发生、发展与应用全过程的脉络与布局,把握知识的停靠点,能力的生长点和思维的激发点,解决学生思考、参与、探索的问题。

四、“学案”的基础环节及设计意图。

学案”注重对学生学习的全过程进行设计,体现在关注课堂学习的内外联系,关注不同学科的课堂学习,关注所有学习过程等方面。“学案”的教学设计,始终围绕学生学习的自然规律进行全程设计,充分体现课前、课中、课后的发展和联系,常见的环节有:学前准备---**活动---学习体会---自我检测---应用拓展的基本设计内容。

学前准备的教学设计主要意图:以学生发现学习中的问题为出发点,课前回忆与本节课有关的知识,复习与本节课学习的新知识相关的技能,观察与本节课内容有密切联系的生活现象,创设有利于建构本节课内容的情境,为学生**学习新知识做好铺垫。

**活动的教学设计主要意图:以分析和解决学习中的问题为立足点。课堂上教师不是简单地按知识点顺序进行讲解,而是在教师的引导下,根据学生课前准备情况,着重解决学习中遇到的问题,并借助问题的变化和深入供学生进一步思考、**、交流,引导学生合理寻找解决问题的途径,总结学习中的经验,掌握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不断培养学生的**能力和平等合作的良好学风。

**活动中,学生已经有了充分准备,教师要关注学生在学习是的差异,关注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心理感受和可能存在的问题,精心设计课堂问题,使课堂教学整合成既有学生自学,又有研讨交流的平台,保证课堂教学时间真正用于学生的有效学习。

学习体会的教学设计主要意图:以总结、归纳的形式明确新知。设计了。

一、两个针对行的交流问题,(1)让学生说一说自己收获,主要是学到什么新知识,也包括学习过程中的经验感悟。再提出自己的疑惑。师生互动交流,教师应该了解学生思维发展的特点,更重要的是让学生真正走进知识的生成过程,加深理解。

(2)让学生通过解决具体的问题检验学习效果,梳理知识的体系,内化新知识。

自我检测的教学设计主要意图:立足于学生学习中的问题和学习要求进行针对性训练。自我检测不是简单的做题,而是根据学生有效学习的要求进行有针对性的训练,供学生课堂上检测学习效果,突出“学案”的检测反馈功能。

自我检测”设计主要有以下几方面组成:

1、基础知识练习,关注本节课的知识点。

2、变式训练,形成基本的知识与技能。

3、联系生活实际,综合运用解决问题,培养能力。

应用拓展的教学设计主要意图:立足课内、课外相结合,体现有效学习的过程。课堂学习除关注知识结构、学习方法外,还要适度拓展延伸,培养学生应用所学知识解决生活问题的能力。

应用拓展”一般包括以下内容:

1、提供一些综合性和实践性的思考题,供学生课后拓展研究,加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

2、在学案的空白处指导学生进行方法、规律等的记录。

3、在学案的最后写出学后记,简要记录发现、**、解决问题过程中的点滴收获。

五、“学案”使用中应注意的问题。

1、对学生使用“学案”的要求:

1)根据学案内容认真进行课前预习。所有同学必须自行解决“学案”中的“学前准备”部分,初步尝试“**活动”,学有余力的同学独立进行“自我检测”和“应用拓展”碰到生疏的、难已解决的问题要做好标记,第二天与同学交流或在课堂上向老师质疑。要求学生使用“学案”时坚持三个有原则:

自觉性原则、主动性原则、独立性原则。

2)课堂上注意做学习方法和规律的笔记以便今后复习,学完一课后,要在学案后的空白处写“学后记”。

3)每隔一段时间,将“学案”进行归类整理,装订成册。

2、对教师使用“学案”的要求:

1)上课前一天,下发本节课的“学案”,认真指导学生使用“学案”,在上课前必须抽批部分学案(小班额最好全批),以了解学情再次进行课前备课。

2)用“学案”进行课堂教学时,要努力做到:新知识放手让学生主动探索;课本让学生阅读;重点和疑点放手让学生讨论;提出问题放手让学生思考解答;结论或规律放手让学生概括;知识结构体系放手让学生构建。

3)用“学案”进行课堂教学时,要拓展学生思维,主要包括:第一,引导学生通过展开充分的思维来获取知识,显现学生思维过程中的困难、障碍、疑问和错误;第二,寻找学生思维的闪光点及时给与鼓励和引导;第三,课堂教学中除充分调动学生思维外,教师自己的思维也要得到充分展开,在教学过程中激活学生,提升自己,做到教学相长。

4)用“学案”进行课堂教学要做到“四精四必”精选、精讲、精练、精批,有发必收,有收必批,有批必评,有评必补。教师必须根据教材精选材料,精选认知策略,精收反馈信息。优选教学方案,优化教学手段,在抓住“重点”、凸显“难点”、破解“疑点”上下功夫。

教师要激励、唤醒学生的主体意识,为学生创造表现的舞台,让课堂充满魅力。

学案”教学是以实际行动践行有效教学的新理念。在教学中运用学案,把学生的“不等老师教,自己能自学”的自主性学习变成了可操作的程序。学生根据“学案”的设计自己归纳、概括、推理、发现规律,增强了自我学习能力。

学生在学案引导下的学,是一种自我**、自我发现的学。在这一过程中,学生或多或少会经历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做出猜测---分析**---获得结论的科学认识过程,这使得学生能够在获得知识的同时,逐步提高自己的思维水平和研究探索能力,同时学习过程与方法也得优化。学生在“学案”的引导下进行的对问题的思考、**以及训练、检测大多是独立进行的,其思维活动是连续的,较为深刻的,这种学习活动有利于形成“问题意识”,有利于发展思维的严密性、深刻性、,有利于增强独立处理问题的能力。

预习、自学、自测,虽然不能解决所有疑难,但学生的自我**具有了预制、蓄势的功能,一旦课堂讨论涉及相关问题便能迅速引起共鸣,使问题迎刃而解。“学案”教学如果能达到这种境界,就是我们向往追求的“有效学习,甚至是“高效学习!

本册学案编写人员:李艳梅、井聚红、李智娟、李淑新、李冬梅、赵建平、张晓梅。

第一单元小数乘法。

学习目标:1、自主探索小数乘法的计算方法,能正确进行笔算,并能对其中的算理做出合理的解释。

2、会用“四舍五入”法截取积是小数的近似值。

3、理解整数乘法运算定律对于小数同样适用,并会运用这些定律进行关于小数乘法的简便运算,进一步发展自己的数感。

4、体会小数乘法是解决生产、生活中实际问题的重要工具。

学习重点:本单元的主要内容有:小数乘法、积的近似值、有关小数乘法的两步计算、整数乘法运算定律推广到小数。

由于小数和整数都是按照十进位制位值原则书写的,所以小数乘法的竖式形式,乘的顺序、积的对位与进位都可仿照整数乘法的相应规则进行,只要解决好小数点的处理问题就行了。

学习过程:1、小数乘整数:

例1:小数乘整数的引入题。

例2:小数乘整数的运算及竖式写法。

2、小数乘小数。

例3:小数乘小数的运算及竖式写法。

例4:总结小数乘法的一般方法。

例5:倍数是小数的实际问题和乘法验算。

3、积的近似值。

例6:按“四舍五入”法截取积的近似值。

4、连乘、乘加、乘减。

例7:有关小数乘法的两步计算。

5、整数乘法运算定律推广到小数。

例8:整数乘法运算定律推广到小数。

例9:运用运算定律进行简便计算。

学习建议:1、“元、角、分”、“米、分米、厘米”是再熟悉不过的计量单位。同学们学习之前要注意观察生活中的一些信息。

2、突出计算方法的学习。小数实质上是十进分数,要理解小数乘法的意义,应从分数乘法的意义入手。

3、用转化的方法,将小数乘法转化为整数乘法进行学习。

4、用对比的方法,处理积中小数点的位置问题。

5、按一定的顺序概括小数乘法的一般计算方法。

课时安排:例1、例2: 1课时。

本节教学内容以学生的自主**和小组交流相结合的形式进行学习。

例3、例4 : 1课时。

本节教学内容以学生的自主**和小组交流相结合的形式进行学习。教师在教学重点上进行适当点拨引导。

例51课时。

本节教学内容以学生的自主**和小组交流相结合的形式进行学习。教师在教学重点上进行适当点拨引导。

例6、例7、例8各1课时。

三节教学内容均以学生的自主**和小组交流相结合为主要形式进行学习。

附:案例6课时。

第一课时小数乘法(案例)

学习内容 : 小数乘整数。(课本2—3页例1和例2、)

学习目标:1、理解小数乘整数的计算方法及算理。

2、培养学生的迁移类推能力。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数学全部教案

11 1 与三角形有关的线段。11.1.1 三角形的边 第1课时 一 基本目标。知识与技能 理解三角形的表示法 分类法以及三边存在的关系,发展空间观念 过程与方法 经历探索三角形中三边关系的过程,认识三角形这个最简单 最基本的几何图形,提高推理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培养学生的推理能力,运用几何语言...

五年级数学上册全部学习

目录。第一周小数乘法1 第二周运算定律的推广7 第三周位置10 第四周小数除法14 第五周小数除法解决问题20 第六周可能性23 第七周用字母表示数26 第八周解简易方程31 第九周列方程解应用题36 第十周多边形的面积40 第十一周组合图形面积45 第十二周多边形面积复习49 第十三周植树问题52...

五年级上册数学教案

教学内容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五年级上册第一单元 小数乘法 的第1课时。例1和例2 做一做,练习第1 4题。教学目标 1.知识技能 创设情境,让学生自主探索小数乘整数的计算方法。2.数学思考 让学生在活动中理解和掌握小数乘整数的过程。3.问题解决 理解和掌握小数乘整数的算理和算法,获得解决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