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单元减法。
第1课时 教学内容。
十几减9的减法,教材第1~2页。
教学目标。1. 经历从现实情境中提出问题、探索算法的过程,理解十几减9的口算方法,并能正确地进行计算。
2. 在观察、操作、比较、合作交流等活动中,体验算法多样化,发展思维的灵活性。
3. 在参与探索与交流活动的过程中,获得成功的体验,感受与同伴合作的快乐。
教学过程。一、 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师:公园里正在举行数学游园会。小朋友们想参加吗?我们出发吧!
师:但是必须要小朋友们合作完成一组口算题,就能参加了游园会了。
二)复习铺垫。
各小组长组织本组学生进行口算练习。(一生一练,其余学生用手势反馈)
师:祝贺你们用智慧赢得参加游园会的机会。好,我们快点出发吧!
三)加强操作,理解算理,形成算法。
1、创设情境,引出例题。(出示挂图)
课件)猴老板喊:卖桃子啦!卖桃子啦!又香又甜的桃子。快来买呀!
师:你知道了什么?(小猴在卖桃,知道猴子的前面有13个桃子。)
课件)小兔走来,说:猴先生,我买9个。
师:一共13个桃子,小兔买了9个,你能提出什么问题?还剩多少个?该怎样列式?
学生列式,然后交流。揭示课题:像这样(指“13 - 9”)十几减9的算式应该怎样计算呢?这就是我们今天要研究的问题。(板书课题:十几减9)
师:我们也来当一回售货员。从13个桃子里卖出9个,可以怎么拿?
二、 自主**,确认算法。
1. 自主**。
谈话:你有办法算出13 - 9等于几吗?先想一想可以怎样算,并按自己的想法算一算;再把你的算法和小组内的小朋友说一说。
学生自主活动,教师参与学生的活动,并对计算有困难的学生作适当指导。
2. 交流算法。
反馈:谁来向大家介绍你是怎样算的,怎样想的?
学生交流自己的算法时,根据需要让学生边说边用学具摆一摆。教师及时用课件再演示,相机板书。
学生可能用下面的几种方法计算:
1) 一个一个地减;(2) 先从10个里去掉9个,再把剩下的1个和另外的3个合起来;(3) 先去掉3个,再去掉6个;(4) 想9加几得13;(5)先从13中去掉10,再用多减的1与3合起来……
3. 比较算法。
谈话:小朋友真爱动脑筋,想出了这么多计算13 - 9的方法。请小朋友比较这些不同的算法,看看你比较喜欢哪一种?把你最喜欢的方法和同桌的小朋友互相说一说。
反馈:你喜欢哪种算法?能说说为什么喜欢这种算法吗?
4. 教学“试一试”。
出示: 12 - 9 =
谈话:这里还有两道十几减9的算式,你能用自己喜欢的方法算一算吗?先自己算一算,再和小组内的小朋友说一说你是怎样算的。
学生活动后,让学生说一说自己是怎样算的。
三、 巩固练习,优化算法。
1. “想想做做”第1题。
1) 谈话:请小朋友看屏幕(课件演示:原来有12根小棒,拿走了9根),看明白了吗?谁来说一说你看到了什么?能提出一个问题吗?
学生说拿小棒的过程,并提出“还剩多少根”的问题。
2) 提问:你能列式并算出还剩多少根小棒吗?
学生列式,算出得数,并说一说是怎样算的。
3) 谈话:你能自己摆小棒算一算16 - 9等于多少吗?
反馈:你是怎样摆的,怎样算的?(让学生边说边在实物展台上摆)
4) 还想算十几减9吗?自己想一个十几减9的算式,用小棒摆一摆,算一算。
学生活动后,组织交流。
2. “想想做做”第2题。
1) 课件出示左边的方块图。
提问:这幅图是什么意思?可以怎样列式?
再问:怎样计算15 - 9?
2) 课件出示右边的丝瓜图。
谈话:这道题你会列式计算吗?先跟同桌的小朋友互相说一说图的意思,再算一算。
学生计算后,说一说是怎样算的。
3. “想想做做”第3题。
1) 课件出示题目,并让学生独立算出得数。
2) 反馈:你是怎样算的?
交流算法时,适时引导学生对不同的算法进行比较。
4. “想想做做”第4题。
1) 课件出示题目。
谈话:下面我们来做个“小蚂蚁出题,小朋友算得数”的游戏,好吗?小蚂蚁把方块推到哪个数的下面,就表示用这个方块上面的数减9。谁最先算出得数,就大声地说出来。
2) 课件演示,学生抢答。
3) 谈话:你想出题让别的小朋友算吗?请同桌的两个小朋友互相合作,一个说十几减9的算式,另一个说得数。
5. “想想做做”第5题。
1) 课件出示 -9 = 排成一竖排)。
2) 提问:你能算出这些算式的得数吗?
根据学生回答,填写每道题的得数。
3) 谈话:请小朋友仔细观察这些算式,看有什么相同的地方,有什么不同的地方?和小组里的小朋友一起说一说。
学生可能发现“这些算式都是十几减9的算式;从上往下看,减号前面的数总比前面一题多1,得数也比前面一题多1”,等等。
四、 总结。
提问:今天这节课,你学会了什么?有哪些收获?你认为自己今天的表现怎样?
板书设计:十几减9
方法一:一个一个地减。
13-9=4 方法二:先减去3,再减去6.
方法三: 9加(4)等于13.
第2课时。教学内容:
练习一。教学目标:
1、通过练习,帮助学生较好地掌握十几减9的计算。力求能正确地算出得数。
2、在观察、操作中逐步深化**、思考的意识和思维的灵活性。
3、为继续学习十几减打好基础。
教学重点:使学生掌握算法并能正确计算。
教学难点:熟练十几减9法的计算方法。
教学资源:学具。
教学过程:一、揭示课题:
上节课我们学习了十几减9的知识,今天我们来做练习加深对知识的理解。
二、巩固练习,加深认识。
1、做练习一第1题。
1)分别出示插图,让学生看图说话,从中提出数学问题。
2)学生独立计算,完成后同伴交流算法。
2、做练习一第2题。
让学生独立完成在书上,集体交流时让学生比较一下每组题有什么特点,并通过计算、比较发现算式间的某种联系,知道可以利用相邻的算式推出得数。
3、做练习六第3题。
游戏“跳树桩”:同桌间合作口算。抽几道题让学生说说计算的思路。
4、做练习六的第4题。
学生独立完成在书上,再以**车的形式交流答案。
5、做练习六的第5题。
学生独立完成在书上,交流时说说先算什么,再算什么?
6、做练习六的第6题。
游戏:小青蛙过河。让学生看图说说题意,然后指导书写格式,最后由学生独立完成在书上,并在全班交流答案。
7、做练习六的第7题。
先让学生独立完成在书上,集体交流时说说题目所表示的意思。
8、做练习六的第8题。
第1题,教师指导看图理解题目意思,然后让学生完成在书上,再集体读一读。
第2题,让学生独立完成后再交流。
三、总结评价,点拨学法。
想一想,这节课你有哪些收获?十几减9你会算了吗?
第3课时。教学内容
十几减教学目标:
1、经历从实际情景里提出并解决问题的过程,理解十几减的计算方法,能比较熟练地计算十几减。
2、在观察、操作中逐步发展**、思考的意识和思维的灵活性。
3、能应用知识解决生活中相关的实际问题,体会数学的作用。
教学重点:能比较熟练地计算十几减。
教学难点:理解十几减的计算方法。
教学资源:挂图,学具。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同学们请看(出示图)白兔妈妈带着小兔也来了,你听它在考小猴子:“如果要拿走8把,还剩多少把?”。
可是,小兔想了半天也想不出来,你们能帮帮小兔吗?先说怎样列式?根据回答板书:
15-8=□
你想怎样计算呢?
二、自主探索,领悟算法。
1、请大家先独立思考,再四人一组互相讨论:15个怎样减去8个?
2、实物操作。
讲述:如果用小棒来表示,你应该怎样摆、怎样算?(学生摆学具)
3、小组汇报:你是怎样算的?
4、结合学生的回答演示不同的算法。
方法一:15-5=10 10-3=7
方法二:10-8=2 2+3=5
方法三:8+( 15 8+(7)=15
5、算法优化:这么多种算法,小朋友觉得哪一种最容易算?
6、试一试。
书上p5试一试中也为你们准备了两道题,请你用这种最容易的方法来计算,好吗?
学生做完后,小组内互相检查,交流算法,指导做错的学生更正。
三、巩固应用,深化拓展。
1、做“想想做做”第1题。
1)引导学生看图,说图意。
2)让学生独立完成在书上,再集体交流算法。
2、做“想想做做”第2题。
让学生先看图独立完成在书上,集体交流时让学生说出题目所表示的意思。
3、做“想想做做”第3题。
先计算,再比较。使学生加深认识“想加算减”的方法。但不要求统一算法。
4、做“想想做做”第4题。
学生独立完成在书上,看谁算得又对又快。交流时可以根据学会的错误说说计算方法。
5、做“想想做做”第5题。
游戏“过独木桥”:同学们,如果你们算对了就可以过桥了,看谁先过桥。
(1)小组合作口算。
(2)比较十几减8和十几减7的相同点和不同点。
四、总结评价,点拨学法。
师:想一想,这节课我们学习了哪些新知识?这些知识你是怎样学到的?先互相说一说,再告诉大家。(根据学生回答,板书:十几减)
板书设计十几减
方法一:15 – 5 = 10 10 - 3 = 7
方法二:10 – 8 = 2 2 + 5 = 7
方法三: 8 + 7 ) 15
第4课时。教学内容。
一年级数学《单元练习二》教案设计
一年级数学 单元练习二 教案设计。教学目标 1 使学生进一步熟练的掌握整十数加减整十数,两位数加减一位树和两位数加减整十数的计算方法。2 进一步加深对加减法意义的理解。教学重点 能正确熟练的进行计算教学过程 一 练一练1 口算第一题。独立完成,车交流订正。2 你能算出温差是多少吗?第二题 什么是温差...
一年级数学下册教材分析,教案设计
一年级数学下册教材分析,教案设计。这学期我所执教的是北师大版数学一年级下册的教材。本册教材的主要内容是数与代数 空间与图形 统计与概率 实践活动四部分所对应的部分。第一部分 数与代数的相关解析。第一单元 生活中的数 通过数铅笔等活动,经历从具体情境中抽象出100以内数的过程 会数 会读 会写100以...
一年级数学下册集体备课教案设计
第一单元 位置。第一课时。教案内容 上下 第1页 教案目标 1 在具体地活动中,体验上下地位置关系,初步培养学生地空间观念。2 确定物体上下地位置和顺序,并能用自己地语言表达。3 初步培养学生按一定地顺序进行观察地习惯。4 初步培养学生地想象能力和解决问题地策略意识,使学生在活动中获得积极地情感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