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科学一年级下册教学计划。
一、教材解读。
一年级下册由“我们周围的物体”和“动物”两个单元构成。“我们周围的物体”单元有7个教学内容,分别是《1.发现物体的特征》、《2.
谁轻谁重》、《3.认识物体的形状》、《4.给物体分类》、《5.
观察一瓶水》、《6.它们去**了》、《7.认识一袋空气》。
“动物”单元有6个教学内容,分别是《1.我们知道的动物》、《2.校园里的动物》、《3.
观察一种动物》、《4.给动物建个家》、《5.观察鱼》、《6.
给动物分类》。两个单元总计13个教学内容,原则上每个教学内容需1课时来完成教学。另外每个单元最后都有“科学阅读”内容。
我们周围的物体”单元,是小学生物质科学领域学习的开篇,指向“组成世界的物体能够依照它们的性质进行测量、分类和描述”这一科学核心概念。物体在一年级学生的生活中最为常见,一年级学生对其有直观感受,他们对物体性质的理解又将为他们持续建立材料和物质的概念打下基础。为此,“我们周围的物体”单元,从具有固定形状的物体到一瓶水和洗发液再到一袋空气,循序渐进地带领学生们展开了一系列的探索活动,以加深他们对物体具有质量、形状等特征的理解。
动物”单元同一年级上册的“植物”单元一样,指向“地球上生活着不同种类的生物,生物有基本的生活需求”这一科学核心概念。给一年级学生设计的“动物”单元,主要是为他们提供探索动物的机会,使他们认识到动物是有生命的。像所有的生物一样,动物具有独特的外部结构,能帮助自己实现生命的功能,感知周围的生活环境。
为了实现这一目标,“动物”单元首先从唤醒学生们的生活经验开始,经过寻访校园里的动物,对动物形成初步的认识,然后通过对蜗牛和鱼的身体结构、运动方式和生存环境的细致观察,丰富对动物某些共同特征的理解,最后一课给动物分类的活动,则是从研究方法上给学生们以启示。
这两个单元从一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出发,都强调了在比较中观察,以及对观察对象的描述和记录。另外,分类和识别在两个单元中也都处在重要的位置。尽管这些活动主要是从运用感官及简单工具的层面上展开的,但对小学生理解什么是科学、科学家如何做科学都十分重要。
二、学情分析。
一年级学生大多为。
六、七岁,他们对物体的认识主要围绕质量、体积、状态等表观特征展开。在面对一个物体时,一年级学生大多可以说出其最明显的特征,如黄色的橡皮、透明的玻璃。但是学生大多不会描述那些不显著的特征,如与质量和体积相关的特征。
通常,只有当描述物体特征的任务明确指向与质量或体积相关的特征时,学生才能说出哪个更大、哪个更重。尽管一年级学生掌握的词汇有限,不知道如何描述物体的特征,但是他们认识物体的主要困难并不在于不能描述,而是缺乏认识物体的角度,不能从更多角度、更全面地描述物体,无法稳定地从物体的外部特征、质量和体积三方面认识物体。
虽然经过一个学期的科学学习,学生的观察与描述能力有了明显的发展,但是一年级学生依然处于形象思维阶段,他们的抽象概括和语言表达能力仍然比较弱,教师的指导和帮助仍然非常重要。当学生走出教室寻访校园里的小动物时,很容易出现“兴奋有余,活动不足”等现象。在观察蜗牛、金鱼等活动中,也会出现注意力分散、观察无序等现象,会有不能用准确的语言描述自己的发现等问题。
为此,除了教科书为学生提供的“科学词汇”外,教师还要注重观察、记录方法的示范和引导,注重提供语言表达的范例。
三、教学目标。
1.“我们周围的物体”单元教学目标。
1)科学概念目标。
物体的颜色、形状、轻重、厚薄、表面粗糙度等特征可以被我们观察和描述。
不同的物体之间有许多相同和不同的特征,我们可以根据这些特征对他们进行分类。
水和空气具有无色、无味、会流动的特征。
2)科学**目标。
能运用多种感官和简单的方法观察和描述事物间的相同之处和不同之处。
能以讨论、绘画、书写等形式进行描述和交流。
尝试以图标的形式组织信息。
在教师的指导下,能够对信息进行整理和分类。
在教师的指导下,能够回顾和反思**的过程和方法。
3)科学态度目标。
认同以图表形式组织和交流信息的重要性。
乐于在情境中学习,保持对一个问题的好奇心和**兴趣。
乐于小组合作**,能主动参与合作学习活动。
愿意倾听他人的意见,乐于讲述自己的观点。
具有分析、反思**过程的能力。
4)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目标。
认识到水和空气是重要的资源,需要珍惜和保护。
知道不同的物体有不同的特征,在我们的生活中发挥着不同的作用。
2.“动物”单元教学目标。
1)科学概念目标。
知道地球上生活着多种多样的动物。
知道不同的动物具有共同的特征,同一种动物也有个体差异。
知道动物是有生命的,是生物。
知道动物会运动、呼吸、生长、繁殖和死亡。
体会动物生活在适宜的环境中,他们需要空气、食物、水、阳光等。
知道动物可以通过眼、耳、鼻等器官感知环境。
说出周围常见的动物名称及其特征。
知道按一定的标准可以给动物分类。
2)科学**目标。
能用多种感官观察动物。
能用语言、图画描述和记录观察内容。
能在观察过程中提出要研究的问题。
能饲养小动物一段时间。
能用合适的科学词汇进行简单的表达。
能按自己的标准给动物分类。
3)科学态度目标。
能在好奇心的驱使下,对常见的动物表现出**兴趣。
对动物的特征和需求形成一定的敏感性。
养成实事求是的态度。
养成参与、表达和倾听的良好习惯。
4)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目标。
了解动物与人类生活、生产的密切关系。
了解动物是地球家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之一,认识到保护动物的重要性。
四、具体教学措施。
1.培养学生科学学习的兴趣和良好习惯。
学习兴趣对于科学学习非常重要。在教学中要善于激发学生的兴趣,利用教材所提供的素材,组织学生开展多种多样的学习活动。教学时,时常关注学生参与学习活动的热情,多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允许学生用自己的语言表达想法。
让每个学生喜欢上课、喜欢教师,进而喜欢学科学。良好学习习惯的养成,不能简单地理解为上课坐好、举手发言等外在的形式,更重要的是要逐步引导学生学会独立思考、敢于提问、认真倾听他人的意见、乐于表达自己的想法等内在品质。
2.让学生在生动具体的情境中学习科学。
教学中,充分利用学生的生活经验,设计生动有趣、直观形象的**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在生动具体的情境中理解和认识科学知识,鼓励每一位学生动手、动口、动脑,参与科学的学习过程。
3.引导学生积极思考,并与同伴合作交流。
独立思考、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科学的重要方式。教学中要鼓励学生在具体活动中进行思考,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意见,并与同伴进行交流。在思考与交流的过程中,老师提供适当的帮助和指导,善于选择学生中有价值的问题或意见,引导学生开展讨论,寻找问题的答案。
老师有意识地培养学生与人交流的愿望和习惯,使学生逐步学会运用适当的方式描述自己想法,学会注意倾听他人的意见。
4.培养学生初步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材特别注重培养学生提出问题的意识和能力,教学中,教师应该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随时引导学生把所学的科学知识应用到生活中去,解决身边的科学问题,并尝试从日常生活中发现科学问题,了解科学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体会学习科学的重要性。
5.创造性地使用科学教材,及时反思。
科学**能力是整体性发展的,科学**的各种类型在教学活动中应得到系统运用。教材只是提供了学生科学活动的平台,教学中,教师要根据学生的特点和实际情况,创造性地使用教材,设计教学活动。教师还应适时记录下自己的教学设计和教学反思,以不断改进自己的教学观念与教学方法。
一年级科学计划
6.能倾听和尊重其他同学的不同意见和评议,能对研究过程和结果进行评议,并与他人交换意见。五 具体教学措施。1.培养学生科学学习的兴趣和良好习惯。学习兴趣对于科学学习非常重要。在教学中要善于激发学生的兴趣,利用教材所提供的素材,组织学生开展多种多样的学习活动。教学时,时常关注学生参与学习活动的热情,多...
一年级上科学计划
岑巩县第二小学2018 2019学年度第一学期。一年级科学教学及法制渗透和师德师风教育工作计划。一年级的科学目的是让儿童亲身经历和体验问题解决的科学实践。这个实践过程与儿童转变他们的原有认识相关,与促进他们对科学的理解相关,与发展他们的认识能力相关。一 指导思想 积极贯彻落实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
一年级下册科学计划
一年级科学教学计划。执教人 一 年级情况分析。本年级共六个班级,大多数学生活泼可爱,对正规的学习有很大的好奇心,但学习的自觉性不高,一部分学生行为比较自由散漫,上课不认真听讲,注意力不集中,因此需要在行为习惯上多下功夫 还有个别学生缺乏学习能力,需要给予更多的关怀。二 教材简析 本册教材共四个单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