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编历史教材七年级 上 初步印象20160812 李方

发布 2020-04-03 00:58:28 阅读 8496

新版历史教材七年级(上)的初步印象。

—以第1,4,8,9,19课为例。

李方。本人是高中历史教师,曾经以代课老师身份接触过旧版七年级(上)历史教材,因此,对旧版初中历史教材的认识比较粗浅。今年暑假,由于参与新版七年级(上)学习质量监测部分章节的编写工作,与新版初中历史教材七年级(上)有了初步接触。

下面是我对新版历史教材七年级(上)的一点见解,偏颇之处,敬请见谅。

一、 初步印象。

1.“变”中力透历史学科素养。

历史学科核心素养主要包括时空观念、史料求证、历史理解、历史解释和历史价值观。这是高中课标修订的重点,我们却发现历史学科核心素养在“新版历史教材七年级(上)”中已经有所体现。这里主要以“时空观念”和“史料求证”为例,略作表述。

1)时空观念:首先,历史的时序观念在每个单元标题中有所体现。第一单元“史前时期”;第二单元“夏商周时期”;第三单元“秦汉时期”;第四单元“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

其次,历史的地理观念体现在每课的插图中,比如,第1课有“中国境内主要古人类遗址分布图”。第4课有“商代重要城市分布图”。第9课有“商朝形势图”。

第10课有“秦末农民起义形势图”。第19课有“淝水之战形势图”。

2)史料求证:教材辅助部分的“材料研读”就是最好的体现,比如,第4课的《礼记·礼运》。第9课的《史记·秦始皇本纪》。

第10的“秦简记载的秦代刑法”、“史记·高祖本纪》。此外,“课前导读”也有史料的补充,比如,第4课“古时《三字经》中对夏朝的描述”。第9课“李白《古风》组诗中的诗句”。

2.“教本”与“学本”之间详略得当,互为补充。

教本”包括单元导读,课文标题和课文子目。单元导读主要强调历史的阶段性特征。课文标题主要强调本课的核心立意。

比如,第1课“北京人”。第4课“国家”。第9课“统一”。

第10课“农民大起义”。第19课“民族大交融”。课文子目主要强调主干知识。

“学本”包括课文导读、相关史事、史料研读、问题思考,课后活动知识拓展和书下小注。课文导读、史料研读、问题思考和课后活动主要强调激发学生兴趣,培养学生**精神。相关史事、知识拓展和书下小注主要侧重于对主干知识的补充,以促进学生对主干知识的理解。

3.“内容”与“形式”相互印证,活化内容。

从内容上看,突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统文化、主权意识和海洋意识等。从形式上看,教材中插图种类丰富,比如有历史地图、历史文物图、历史遗址遗迹图、历史示意图、历史绘画、历史想象画,流程图和图表等,但插图之间,插图与文本之间,“教本”与“学本”之间的编排清新,不显凌乱,这样有助于提高学生阅读的愉悦感和加深对文本知识的理解。

二、 具体表现。

第1课。第4课。

第9课。第10课。

七年级下新编教材

人教版初中数学七下修订后的内容变化。1 新教材的第。五 八 九 十章与旧教材的相同,但新教材的第六章是 实数 旧教材的第六章是 平面直角坐标系 新教材的第七章是 平面直角坐标系 旧教材的第七章是 三角形 2 符号在新教材七下第14页开始出现 旧教材在八下。第7页开始出现。3 旧教材第21页 5.3....

七年级历史下册新编导学案

七年级历史下册自主学习型历史导学案。课题 第一课隋的统一与大运河。一 学习目标 1分钟 1 了解隋朝的建立和统一,社会经济的繁荣,大运河的开通及其作用等基本史实。2 学会评价隋炀帝修大运河这一历史事件。二 定向导学 互动展示 当堂反馈 学校高效课堂自主学习型历史学案。七年级姓名 闫红星日期 2015...

七年级历史教材解析

七年级历史教材内容分析。一 教材的基本知识和逻辑关系。基本知识 本册书叙述了从170万年前的元谋人 鸦片战争前的历史。逻辑关系 新教科书根据课程标准,采取时间顺序与主题相结合的体系,即根据中国古代史历史发展的基本线索,自古至今地讲述历史 同时围绕表现每一历史时段突出特征 又适合中学生特点的主题进行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