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语文七年级上册第一单元作业设计

发布 2020-04-02 06:56:28 阅读 5366

设计者:孙贵平秦皇岛市第十八中学。

第一单元。单元学习目标:

1、感受课文中丰富多彩的景物之美,激发对大自然、对人生的热爱。

2、掌握朗读的要领,重点学习重音和停连,通过朗读深入体会诗文的思想感情。

3、揣摩课文语言,提高鉴赏能力,逐步体会文学语言的表达手法。

1春。第一课时。

1、给加点的字注音。

水涨( )酝酿窠巢应和( )

黄晕( )薄烟( )撑伞蓑衣( )

2、下列四组汉字的书写各有一个错误,请用横线标出并在后面的括号内改正。

1)卖弄瞭亮呼朋引伴。

2)清脆静默繁华嫩叶。

3)喉咙烘脱花枝招展。

4)应和宛转披蓑带笠。

3、根据句意写词语。

1)、明亮滋润。(

2)、形容声音抑扬动听。(

3)、形容女子打扮得十分艳丽。这里比喻姿态优美。

4)、呼唤朋友,招引伙伴。

5)、昏黄,不明亮。(

4、《春》是一篇文,作者是 ,字沛弦,现代散文家、诗人、学者。作品有诗文集等。

5、本文作者善于多角度描写景物,写出下面句子是从哪个角度写景的。

1)红的像火,粉的像霞,白的像雪。

2)鸟儿将巢安在繁花嫩叶当中,高兴起来了,呼朋引伴地卖弄清脆的喉咙,唱出宛转的曲子,与轻风流水应和着。

3)不错的,像母亲的手抚摸着你。

第二课时。一、基础知识积累及运用。

1、下面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 朗润(rùn) 抚摸(fǔ) 酝酿(liàng) 宛转(wǎn)

b 蓑衣(suō) 黄晕 (hūn) 应和(hè) 嫩绿(nèn)

c 混合(hǔn) 鸟巢 (cáo) 烘托(hōng) 薄烟(bó)

d 胳膊(bo) 抖擞(sǒu) 斗笠(lì) 静默(mó)

2、下列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 嘹亮筋骨卖弄眨眼 b 繁华风争舒活落地

c 喉咙稀梳撑伞赶趟 d 嗡嗡建壮清脆斜织。

3、按课文原句填空。

1不错的,像母亲的手抚摸着你。

2)鸟儿将巢安在繁花嫩叶当中,高兴起来了唱出宛转的曲子牛背上牧童的短笛。

3)傍晚时候,上灯了,一点点黄晕的光。

4从头到脚都是新的,它生长着。

花枝招展的,笑着,走着。

春天像健壮的青年他领着我们上前去。

4、下列句子中修辞手法的运用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 )

a 小草偷偷地从土里钻出来,嫩嫩的,绿绿的。

b 东风来了,春天的脚步近了。

c 花下成千成百的蜜蜂嗡嗡地闹着,大小的蝴蝶飞来飞去。

d 红的像火,粉的像霞,白的像雪。

二、问题**。

1、本文描绘了几幅春日图景?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这些图景的共同点是什么?

2、本文在绘春写景上有什么特点?结合文章内容简单分析。

3、课文体现朱自清散文语言怎样的特点?

第三课时。一、基础知识积累与运用。

1、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回答问题。

春天,无形,无声,却是空灵的。朱自清独具慧眼,把春天的美丽赋予太阳xīn xīn rán ()红起来的脸,赋予鸟儿繁花嫩叶当中呼朋引伴时的清翠的喉咙,赋予傍晚时候人家黄晕( )的灯光hōng tuō (出的那片安静而和平的夜,还有披着蓑()衣戴着斗笠的农民,淋漓地抒发人们对春天的无比热爱和深情赞美。

1)根据要求检索上面这段文字中加着重号的字。

①用音序查字法查“喉”:先查音序再查音节。

用部首查字法查“嫩” 先查部首再画 。

2)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给加着重号的字注音。

3)文段中有一个错别字请找出来并修改。

改为。2、修改下列病句,将修改意见写在下面横线上。

近日,在北京国际科技产业博览会上,一种新型的抗sars药品唤来了不少观众的目光。

增加质量是语文教学改革的当务之急。

听了英雄的事迹报告后,大家的心长时间久久不能平静。

二、阅读理解。

一)阅读下面文字,回答后面问题。

雨是最寻常的,一下就是三两天。可别恼。看,像牛毛,像花针,像细丝,密密地斜织着,人家屋顶上全笼着一层薄烟。

树叶儿却绿得发亮,小草儿也青得逼你的眼。傍晚时候,上灯了,一点点黄晕的光,烘托出一片安静而和平的夜。在乡下,小路上,石桥边,有撑起伞慢慢走着的人,地里还有工作的农民,披着蓑戴着笠。

他们的房屋,稀稀疏疏的,在雨里静默着。

天上的风筝渐渐多了,地上的孩子也多了。城里乡下,家家户户,老老小小,也赶趟儿似的,一个个都出来了。舒活舒活筋骨,抖擞抖擞精神,各做各的一份事儿去。

“一年之计在于春”,刚起头儿,有的是功夫,有的是希望。

春天像刚落地的娃娃,从头到脚都是新的,它生长着。

春天像小姑娘,花枝招展的,笑着,走着。

春天像健壮的青年,有铁一般的胳膊和腰脚,领着我们上前去。

1、第一段画线句中的三个比喻句从不同的侧面依次写出了春雨和 __的特点。

2、仔细揣摩下列语句,简析其表达效果。

1)树叶儿却绿得发亮,小草儿也青得逼你的眼。

2)他们的房屋,稀稀疏疏的,在雨里静默着。

3、文章结尾连用了三个比喻来形容春天,它们分别突出了春天景象的什么特点?如果把三个比喻合成一段,表达效果有什么样的影响。

4、请模仿最后三句的句式,为“秋”写三句话,字数左右。

中学语文七年级上册第一单元作业设计

设计者 孙贵平秦皇岛市第十八中学。第一单元。单元学习目标 1 感受课文中丰富多彩的景物之美,激发对大自然 对人生的热爱。2 掌握朗读的要领,重点学习重音和停连,通过朗读深入体会诗文的思想感情。3 揣摩课文语言,提高鉴赏能力,逐步体会文学语言的表达手法。1春。第一课时。1 给加点的字注音。水涨 酝酿窠...

人教版中学语文七年级上册第三单元

第十一课。春 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本课选自人教版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 语文 七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第十一课 春 春 是朱自清创作的写景诗文,这篇课文以优美的文笔,用诗一般的语言描写了春天一派生机的景象。学生在朗读过程中,可以潜移默化地感受大自然美好的景色,从而培养热爱大自然的兴趣。二 学情分...

中学七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教案

温 w n x n 间 sh n 和谐 hxi qu n sh 时 sh sh 那 ch 分 f n q 分外 fn 拆散 ch is n 散步 s n 散文 s n l nl n 毕竟 b j ng 竞赛 j ng s i 熬夜 o y 熬菜 o c i 通宵 t ng xi o 云霄 y n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