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地理教案

发布 2020-03-31 12:45:28 阅读 9621

地理科。王轲。

教学目标。知识目标:

通过阅读各类地图,使学生初步了解地图上的比例尺、方向、图例和注记等基本知识。

能力目标:通过绘图、计算、比较以及用地图设计线路等实践活动,使学生初步具备在实际生活中运用地图的能力,如会运用比例尺在地图上量算两地之间的距离,在地图上辨别方向,查找地理事物,确定旅行路线等,帮助学生初步建立起图的空间概念。。

情感目标:通过实践活动,对学生进行乡土教育,环境教育,增添热爱家乡的情感和保护环境的意识。

教学建议。教材分析:

第一节着重阐述地图的三要素--比例尺、方向、图例和注记,这是阅读地图必须掌握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在今后的全部的地理教学过程中要反复应用。但这部分内容较枯燥,学生不容易直接接受,在开始教学之前,要设计如何导入。

由于学生在小学过平面图的知识,本章一开头从一张动物园导游图引入,目的是引起学生读图的兴趣,了解"什么是地图"以及"地图的重要性"(其他的学生熟悉的图也可以,笔者此次采用的是所在学校的校园图),目的是通过探索身边熟悉事物,激发学生求知的积极性,使学生能够迅速进入教师设计的问题情景。

比例尺部分的教学重点是关于比例尺计算公式的进一步引申和应用。

分为三个层次,第一层次,通过阅读地图册上的三幅地图,学会比例尺的三种表示法:文字式、数字式和直线式。

第二个层次,比例尺的应用,通过"做一做"应用比例尺可以量算两地间的实地距离,用比例尺公式可以做换算:(1)一直已知图上距离和实地距离,求比例尺。(2)已知比例尺和实地距离,求图上距离。

(3)已知图上距离和比例尺,求实地距离。

第三层次,比例尺的大小,通过对相同图幅的 "北京市地图"和"中国地图"关于两幅图范围的大小、所表示的地理事物的详略程度、比例尺大小的比较,得出:(1)如何辨别地图比例尺的大小:即分子为1,分母愈大,比例尺愈小;分母愈大,比例尺愈小。

(2)地图比例尺的大小与表示的地区范围大小和内容详略的关系:即地图表示的地区范围愈小,反映的内容愈详细,则选用的比例尺愈大。三个层次由浅入深,层层递进,能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使学生总是觉得有事可做。

关于地图上的方向的教学,重点在于训练学生在地图上辨别方向的技能。教材首先明确了地图上有三种定向方法,它们是:一般定向方法:

无指向标的无经纬网的地图,上北下南,左西右东。指向标定向方法:有指向标的地图,指向标指示北方。

经纬网定向方法:有经纬网的地图,经线指示南北,纬线指示东西。其中经纬网定向方法最为精确,是今后学习地理课和实际应用最广泛的方法。

因此,有经纬网的地图上辨别方向是本节的重点,也是难点。

有经纬网的地图上辨别方向,首先要确定图上的经线是东经还是西经,纬线是南纬还是北纬。根据第一章所学经度、纬度的划分方法,让学生认识并总结在方格状或圆弧形(以南北极为中心)的经纬网上,经纬度递变的规律。这一部分教学可通过典型实例分析,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

教法建议:本节内容设计3课时完成,第一课时,主要学习地图上的比例尺,第二课时,主要学习地图上的方向,第三课时学习地图上的图例和注记和一些实践活动。

活动的设计的原则是通过设计一些活动,准备一些材料,帮助学生能够综合运用学到的知识,具体的有创造性的解决一些实际问题。同时创造一个既有个性学习,又能互相帮助、合作学习的氛围。锻炼学生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使学生的学习的主动性得以发挥。

关于地图比例尺的教学,直接用校园平面图导入,因为是学生身边熟悉事物,学生感觉即亲切又好奇,找自己班级的教室,实地测量自己教室的距离,激发了学生对平面图是如何制作出来的兴趣,自然的进入了比例尺的教学。教室长和宽测量出来以后,让学生运用小学所学平面图的知识,计算一下图上的1厘米代表了实际的几米?把教室的各种图形画在纸上,并算一算缩小后画在纸上的距离是教室实际距离多少分之一,这就是所画教室平面图时的比例尺。

引出比例尺的概念及公式。

然后由浅入深,层层递进,分析地图比例尺概念所孕含的三个层次。

第一步:先自己阅读关于地图比例尺部分的教材,找出比例尺的三种表示方法,然后引导学生看看地图册上的地图。用三种方式表示出来。

第二步:利用课文中的"做一做"指导学生量算图上直线距离,运用比例尺换算成两地实地距离。提高学生运用已有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第三步:比例尺大小的比较,这是比例尺教学的难点。突破的方式是认真分析比例尺的公式---一个分式,比较教材"做一做"中的三个比例尺,让学生用学过的数学概念来判断分式的比值,确定比例尺的大小。

最后结合读图,可得出比例尺大小和范围、内容详略的关系。

关于地图上的方向的教学,从校园平面图中教室的具体方位和路线,引入地图的方向的判断。运用计算机课件使知识从少到多、从简单到复杂地出现在学生面前。首先使学生明确三种定向方法,举出用每一种的例子。

例如城市交通旅游地图(北京),教师提问某一地名所在位置(如颐和园)学生根据上北下南,左西右东的规则,作出回答,要求详细用到地面的八个方向,即东北、东南、西北、西南。对于有指向标的地图,通过阅读校园平面图和教材中的某村平面图,使学生能够根据指向标指示的方向判断方向。

"有经纬网的地图"这一部分教学可通过典型实例分析,在学中练,在练中学。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首先用简图的形式用计算机课件复习第一章所学经度、纬度的划分方法,然后用教材中方格状或圆弧形(以南北极为中心)的经纬网地图,让学生认识并总结经纬度递变的规律。

图例和注记的教学,主要是训练学生使用图例和注记。可以采取先让学生阅读p19有关内容,然后打开地图册,找出图中用图例表示的地理事物。

教学设计示例。

第一课时。教学重点〉比例尺的计算公式和直线比例尺。

阅读、分析地图的能力的培养。

教学难点〉:比例尺大小的判断。

教学手段〉教材p17图2。3北京地图和图2。4中国地图及地图册中的各种地图、示意图。直尺,圆规,米尺,画有校园平面图的小黑板。

教学过程〉(引课)这是一幅我们学校的校园平面图,谁能辨别出它们都是校园的什么教学设施?(操场、篮球场、食堂、教室,实验室、计算机教室,会议室、礼堂等)请找到我们教室所在的位置?请两位同学上来,用圆规和直尺测量一下这张图上我们教室的长和宽?

请另两位同学用米尺测量我们教室的实际长度和宽度?

(学生活动)请大家一起计算:?算一算缩小后画在纸上的距离是教室实际距离多少分之一,也就是计算一下图上的1厘米代表了实际的几米?这个数值就是比例尺。引出比例尺的概念及公式。

用公式表示就是:

(板书)第二章地图,第一节地图上的比例尺、方向和图例。

1.比例尺。

(提问)比例尺有几种表示呢?

(学生活动)请阅读16带框的黑体字" 地图上的比例尺"用文字表示? 用数字写出来?直线式? (由学生回答)

打开地图册,任选三幅图,请三位同学,分别用文字式、数字式和直线式表示比例尺。

(板书)文字式、数字式、直线式

(提问)比例尺有什么用呢?

(学生活动)完成p16 "做一做"

(小结)根据比例尺,在地图上量出两地的距离,可换算两地的实际距离。

(提问)如何辨别比例尺的大小呢?

比较p17"北京市地图"和"中国地图",两幅图的图幅大小相同,在那些方面的表现不同?

(学生活动)1.请阅读p16"做一做"并填下表:

2.做p17 "做一做"比较下列三种比例尺。

(小结).通过两幅图的比较,我们可以更进一步认识比例尺的特性:

1).比例尺是一个分式。分子为1,分母愈小,比值愈大,即比例尺愈大;分母愈大,比值愈小,即比例尺愈小。

2).图表示的地区范围愈小,反映的内容愈详细,则比例尺愈大;地图表示的地区范围愈大,反映的内容愈简单,则比例尺愈小。

复习反馈:作练习(见习题部分)

第二课时。教学重点)训练学生在地图上辨别方向的技能,在有经纬网的地图上上辨别方向。

教学难点〉:在有经纬网的地图上上辨别方向。

教学手段〉计算机课件及地图册中的各种地图,画有校园平面图的小黑板。

教学过程〉(引课):在校园的平面图上,我们教室的位置在哪儿?在校门的什么方向?有几条路可以到达?哪条路最近?

(学生活动)让学生到讲台前指图回答,教师给与指导订正。

(板书)地图上的方向。

(计算机课件)引入一般地图的定向方法,(学生活动)无指向标的地图,面对地图,在"上北下南,左西右东" 基础上,确定出东北、西北、东南和西南的方向。举例一张北京市旅游地图,颐和园在北京市处于的什么方位?

(板书)无指向标的地图:上北下南,左西右东。

(计算机课件)图2.6某村平面图"想一想"。师生共同完成。

(板书)有指向标的地图,指向标的箭头指向北方。

(学生活动)根据指向标的方向,判断1.公路的村庄段 2.公路的河流段 3.

在河流上方向有什么变化?(公路的村庄段是东北-西南方向;公路的河流段是东西方向在河流上方向由东北-转向北-又转向东北方向。

有经纬网的地图,根据经纬线定方向。经线指示南北方向,纬线指示东西方向。

(计算机课件)1)复习:经度、纬度的划分方法?

(板书)有经纬网的地图经线指示南北方向,纬线指示东西方向。

(学生活动)完成p18 "做一做"

①在经纬线为平行直线的地图上,②在经纬度呈弧度的地图(以南北极为中心)的经纬网地图。

总结:经纬网定向方法最为精确,是今后学习地理课和实际应用最广泛的方法。因此,有经纬网的地图上辨别方向是本节的重点。

习题练习。第三课时。

教学重点〉识记地图上的图例和注记。

综合能力训练。

教学难点〉:学生学习主动性的发挥

教学手段〉教材和地图册中的各种地图,皮尺、指南针等工具,本市地图。

教学过程〉(引课)地图是表示地理事物的,由于空间的限制,必须把它们缩成符号,所以 ,看懂地图首先要熟悉图例和注记。

(板书)3.地图上的图例和注记。

七年级地理教案 七年级地理日本概况

日本概况。日本位于亚洲东部的太平洋上。由四个大岛及约4000个小岛组成,面积377800平方千米。人口12560万,为世界人口密度最大的国家之一。居民多为大和族,通用日语,信奉神道和佛教。首都东京,人口807万,为全国政治 经济 文化中心。一。自然 海岸线漫长曲折,多港湾,境内山地崎岖 河谷交错。山...

七年级地理教案

七年级地理教案枣庄市第十七中学孟凡华。课题 第一节地图的基本要素第二课比例尺 图例和注记。课型 新授课。教学目标 1.理解比例尺的含义,并能运用比例尺量算两地间的图上或实地距离。2.能在各种地图上认识常用图例。教学模式 双边教学。教具准备 挂图多 课件。教学过程 当堂达标 1 地图的基本要素是 a ...

七年级地理教案

课题 世界的人种课型 新授课课时 1 授课时间 备课人 徐可枝审核人 赵艳芬。学习目标 1 运用地图,掌握世界三大人种的分布地区。2 通过搜集资料,了解世界三大人种的重要特点。3 树立科学的种族观,各种族之间一律平等。教学重 难点 掌握人种征,培养学生准确辨识各人种的能力。教学方法 讲解法 读图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