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数学下册教案

发布 2020-03-29 08:14:28 阅读 7960

第一单元。

负数。第一课时:负数的认识。

教学内容:负数的意义,负数的读法、写法。第2页——第4页,以及相应的练习。

教学目标:1、 结合具体情境,了解负数产生的过程、意义、对负数有初步的认识。

2、 使学生能正确地读写负数。

3、 能对生活中有关负数的事物产生兴趣。

重点:认识负数。

难点:理解负数的含义。

关键:结合具体情境,说明相反意义的量。

教具准备:温度计等。

教学方法:情景引入法、讲解法等。

教学过程:一、 创设情景、揭示课题。

1、 说一说对温度计的认识。

1) 以电视台天气预报为例,说一说某些一年**现的最高气温是多少,最低气温是多少等等。

2) 说一说“零下某某度”是什么意思,怎么表示?

2、 揭示课题。

板书课题:负数。

二、 探索新知。

1、 教学例1。

1) 实物投影呈现课文情境图。

2) 说一说:从图上你了解到哪些信息?还想知道什么?

3) 交流、讨论。

2、 教学例2。

1) 出示银行存折,观察存折中的数据。

2) 说一说:这些数各表示什么?

3) 以500和-500为例,说明什么是相反意义的量。

3、 认识负数。

1) 联系“16度”和“-16度”以及“500”和“-500”说一说有什么体会。

2) 什么是负数?

3) 什么是正数?

4) 关于0。

4、 做一做。

5、 课堂小结。

说一说你对负数有了哪些认识。

三、 巩固练习。

完成课文练习一第1——3题。

四、 作业。

选用课时作业设计。

第二课时:比较大小。

教学内容。认识数轴,负数的大小比较。课文5——7页的例题和相应的练习。

教学目标。1、 结合具体情境,使学生认识数轴和数轴上的数的排列规则。

2、 借助数轴比较数的大小,能正确比较负数的大小。

3、 使学生能运用负数表示简单的问题。

重点:负数大小的比较。

难点:负数大小的比轴。

关键:掌握比较负数大小的方法。

教具准备。实物投影、直尺等。

教学方法。情景引入法、讲解法。

教学过程。一、 旧知铺垫。

1、 什么是负数?

2、 读一读,填一填。

负数有正数有。

3、 说一说你在什么地方见过负数。

二、 探索新知。

1、 教学例3。

呈现例题情景图。

问题一:如何在一条直线上表示出他们运动后的情况呢?

1) 学生尝试画直线表示。

2) 教师巡视课堂,了解情况,引导学生用数轴表示。

3) 学生汇报,教师启发、引导。

问题二:在数轴上表示出1.5。如果你想从起点到-1.5处应如何运动?

1)学生口头回答,教师板书配合说明。

2)如果从-2处到2处,应如何运动?

2、教学例4。

呈现课文例题情景图。

1) 学生认真观察,说一说从中你了解什么信息。

2) 读一读其中的各数。

3) 把这一周每天的最低气温填填在表中。

4) 把每天的最低气温在数轴上表示出来。

5) 说一说你有什么发现。

3做一做。

4、 课堂小结。

1) 数轴上的数排列有什么特征?

2) 如何比较数的大小?

三、 巩固练习。

完成练习一4——7题。

四、 作业。

选用课时作业设计。

第二单元圆柱和圆锥。

一、教材分析。

本单元是在学习了长方体和立方体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是小学里学习立体图形的最后阶段,知识的综合性和对学生的能力要求都比较高,因此,长方形和正方形以及圆的基础知识都是本单元的认知基础。同时,数学思想方法的有效迁移在本单元的教学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教材在编写上遵循了“特征—表面—体”的发展过程,使学生对圆柱和圆锥的理解逐步深入,并拓展到空心的圆柱(钢管、垫片等)的表面积和体积的计算。化归和类比是常用的数学思想方法,教师要在学生已有的知识和方法的基础上展开教学。教材比较注重与生活实际的联系,编排了较多的解决实际问题的题目,有利于学生知识的巩固和技能的形成。

本单元在教学方法上的一个显著特点是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实践**,要让学生合作**的过程中自主发现规律,获取知识,提高研究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目标。

1、认识圆柱和圆锥 ,掌握圆柱和圆锥特征,知道圆柱和圆锥各部分的名称。

2、掌握圆柱的侧面积、表面积、体积和圆锥体积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地进行计算。

3、通过观察、比较、操作、实验等实践活动,培养学生获取知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体验知识的获得过程,感受事物间的联系。

4、结合教学内容培养学生认真、仔细、负责的精神和良好的学习习惯。

三、教学重点和难点。

1、重点:圆柱和圆锥的特征及体积、表面积的计算;等底等高的圆柱和圆锥体积之间的关系。

2、难点:解决实际问题中的表面积和体积的和区分。

第1课时圆柱的认识和侧面积计算。

教学内容:课本第10——12页例;

教学目标:认识圆柱,知道圆柱的底面、侧面和高,知道圆柱底面是两个相等的圆,沿高剪开的侧面展开图是一个长方形,掌握圆柱侧面积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地计算。

教学重点:圆柱的特征和侧面积的计算。

教学难点:看懂圆柱的平面图及运用侧面积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关键:圆柱的侧面展开图与长方形的关系及侧面积计算方法。

教具准备:圆柱模型(可以展开)

教学过程:一、复习。

1.已知圆的半径或直径,怎样计算圆的周长?

c=2πr或c=πd。

2.求下面各圆的周长(口算)。

1)半径是1米 (2)直径是3厘米 (3)半径是2分米 (4)直径是5分米。

教师依次出示题目。

二、导入新课。

先后拿一个长方体形的物体和正方体形的物体,提问:我手里拿的物体是什么形状的?他们有什么特征?

出示几个圆柱形的物体,“大家注意了,你们看看这些物体跟长方体、正方体的形状一样吗?”

请大家拿出自己准备好的跟老师一样的物体,看一看,摸一摸,你们感觉它们与长方体有什么不一样?

1、圆柱的认识。

小结:长方体、正方体都是由平面围成的立体图形;而圆柱则有一个曲面, 有两个面是圆,从上到下一样粗细,等等。像这样的物体就叫做圆柱体,简称圆柱。

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这种新的立体图形。

板书课题:圆柱的认识

出示目标:1.认识 2.看懂。

大家刚才认识了圆柱形的物体,我们把这些物体画在投影片上。

出示有圆柱形物体的投影片。

现在我们沿着这些圆柱形物体的轮廓画线,于是就可以得到这样的图形。随后教师抽拉投影片,演示得到圆柱形物体的轮廓线。

指出:这样得到的图形就是圆柱体的几何图形。

请大家再观察一下,这些圆柱的上、下两个面有什么特点?

引导学生发现:圆柱的上、下两个面都是平面,并且它们是完全相同的两个圆。

教师指出:圆柱的上、下两个面叫做底面。然后在图上标出底面以及两个圆的圆心o。

指出:圆柱的这个曲面叫做侧面。(在图上标出侧面。)

指出:圆柱的两个底面之间的距离叫做高。然后在图上标出高。

提问:圆柱的高有多少条?他们之间有什么关系?

小结:圆柱的特征(可以启发学生总结),强调底面和高的特点。

上、下两个面都是面积相等的圆。

圆柱 从上到下粗细相同。

2、巩固练习。

1)做第12页“练一练”的第l题。

2)出示(投影)一组立体图形,辨析哪些是圆柱,哪些不是圆柱?为什么?

3、教学圆柱侧面的展开图。

出示一个带完整商标的罐头盒。这个罐头盒是什么体?(是圆柱体。)

它的侧面是哪个面?”然后沿着罐头盒的一条高剪开,再将商标纸打开,平展在黑板上。现在商标纸是什么形状?

(是长方形。)沿着商标纸的边在黑板上画出长方形,再将这张长方形的纸包在圆柱的侧面上。

提问:请大家仔细观察一下,展开后得到的长方形的长与圆柱底面的周长有什么关系?长方形的宽与圆柱底面的高有什么关系?

小结:长方形的长等于圆柱底面的周长,长方形的宽等于圆柱的高。

得出:长方形面积=长×宽。

圆柱侧面积=底面周长×高。

三、教学例1。

1、出示例1:一个圆柱形茶叶盒,底面直径是5厘米,高10厘米。求它的侧面积。

(1)指名说出解题的思路。

(2)指名板演,其余的做在练习本上。

(3)集体讲评。

2、试一试。一个圆柱,底面的半径是0.4米,高是1.5米。求它的侧面积。(得数保留两位小数)

四、课堂小结与练习。

1、本节课你学到了什么?你会做什么?

2、练一练第2~4题。

五、《作业本》练习二。

第2课时圆柱的表面积计算。

教学内容:课本第13页例3;

教学目标:圆柱表面积的,掌握圆柱表面积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地计算圆柱的表面积。会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教学重点:掌握表面积的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教具准备:圆柱的展开图。

教学过程:一、复习。

1、指名学生说出圆柱的特征。

2、圆柱的侧面积=底面周长×高。

3、计算下面各圆柱的侧面积。

(1)底面2.5周长米,高0.6米。

(2)底面直径4厘米,高10厘米。

(3)底面半径1.5分米,高8分米。

4、提问:圆柱的侧面积加两个底面的面积就圆柱的什么?(表面积)

二、教学表面积。

那么,圆柱的表面积是什么?”明确:圆柱的表面.积是指圆柱表面的面积,也就是圆柱的侧面积加上两个底面的面积。

板书:圆柱的表面积=圆柱侧面积+两个底面的面积。

1、教学例3。

出示例3的题目:一个圆柱的高是4.5分米,底面半径是2分米,它的表面积是多少?

1)这道题已知什么?求什么?要求圆柱的表面积,应该先求什么?后求什么?

2)我们可以根据已知条件画出这个圆柱。随后教师出示圆柱模型,将数。

据标在图上。现在我们把这个圆柱展开。出示展开图,如下:

2、小结:计算表面积时,一定要分步计算。先求什么,后求什么,再求什么。(提问)

3、出示试一试:要做一个没有盖的圆柱形铁皮水桶,高50厘米,底面直径为30厘米,至少需要多少铁皮?(得数保留整数)

(1) 这道题已知什么?求什么?这个水桶是没有盖的,说明了什么?如果把做这个水桶的铁皮展开,会有哪几部分?

六年级数学下册教案

一负数。第一课时负数的初步认识 1 教学内容 负数的初步认识。教学目标 结合生活实例,引导学生初步理解正 负数可以表示两种相反意义的量。重点难点 体会负数的重要性。教学准备 多 课件。教学过程 情景导入 1.教师利用课件向学生展示教材第2页主题图。有条件的可 天气预报 2.引导学生观察 说出图中内容...

六年级数学下册教案

北师大版六年级数学下册教案。教材简析 六年级第二学期是小学阶段最后一个学期,第一单元是 圆柱和圆锥 的知识,学生将在这个单元学习中,经历由 面 到 体 的学习过程,第二单元是 正比例和反比例 的知识,在第三单元有重点地系统复习小学阶段教学的主要知识,在深化理解的同时组织更合理的认知结构,通过适当的练...

六年级数学下册教案

图形的放大与缩小 教学设计。华小 黄继强。教学内容 人教版教科书56 58页的内容及相关练习。教材简析 比例 的教学是建立在六上学生对比的意义和性质学习基础之上的。这一单元内容主要分为三个层次 第一层次,借助于具体图例学习图形的放大与缩小 第二层次,学习比例的意义和性质 第三层次,将比例知识运用于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