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数学下册四单元教案

发布 2020-03-30 03:07:28 阅读 6629

第四单元比例的意义和基本性质。

第一课时比例的意义。

教学内容:比例的意义(教材第40页的内容)

教学目标:1、通过现实情境,认识比例。

2、在比的知识基础上引出比例的意义,结合实例,培养学生将新旧知识融会贯通的能力,提高学生的认知能力。

3、在教学中,通过了解国旗的比例渗透爱国主义思想。

教学重难点:

1、认识比例,理解比例的意义。

2、在已有知识的基础上,结合实例引出新的知识。

教具准备:情景图、投影仪、多**课件。

教学过程:一、揭题示题。

同学们,今天我们来学习“比例的意义”,(板书课题)这节课我们的学习目标是:

1、理解比例的意义。

2、比和比例有什么区别。

3、判断两个比能不能组成比例。

二、自主探索。

一)、出示自学指导:

认真看课本第40页,思考并回答:

1、求出每幅国旗的长与宽的比的比值。

2、学校里的两面国旗的长和宽的比值有什么关系?什么是比例?

3、在这四面国旗的尺寸中,你还能找出哪些比可以组成比例?

4、比和比例又有什么区别?

二)自学。学生认真看书自学,教师巡视,督促人人都在认真地看书,思考。

三)、自学效果检测。

检测第40面做一做1,2。

1)找2名学生板演,其余学生做在练习本上。

2)教师认真巡视,发现错误类型,板书于黑板上合适位置。

三、合作提升。

一)更正。师:写完的同学请举手。下面,请大家一起看黑板上这些题,发现问题的同学请举手。请学生上台更正。

二)议一议。

比例是由几个比组成的?这几个比必须具备什么条件?判断两个比能不能组成比例,关键是看什么?

四、全课总结。

下面,我们就来运用今天所学的知识来做作业,比谁的课堂作业能做得又对又快,字体还又端正。

五、当堂训练。

1、在( )里填上适当的数。

2、判断下面每组中的两个比能不能组成比例。

6:3和12:6 35:7和45:9

20:5和16:8 0.8:0.4和0.3:0.6

3、写出比值是4的两个比,并组成比例。

4、拓展练习。

用这四个数组成不同的比例。

七、抽查清。(每组4号同学完成)

判断下面每组中的两个比能不能组成比例。

30:5和48:8 12:0.4和3:5

六、课堂作业。

第43页第题。

八、板书设计

比例的意义。

表示两个比相等的式子叫做比例。

比是表示两个数相除,有两项;比例是一个等式,表示两个比相等,有四项。

八、教学反思:

第二课时比例的基本性质。

教学内容:比例的基本性质(教材第41页)

教学目标:1、使学生理解比例的基本性质。

2、提高学生观察、计算、发现、验证和总结的能力。

3、在总结比例的基本性质的过程中,使学生感受到探索数学问题的乐趣。

教学重难点:

应用比例的基本性质判断两个比能否组成比例,并能正确地组成比例。

教具准备:白板, 课件等。

教学过程:一、揭题示题。

同学们,今天我们学习“比例的基本性质”(板书课题)。我们的学习目标是:

1、理解比例的基本性质。

2、应用比例的基本性质来判断两个比能不能组成比例。(齐读)

二、自主探索。

一)、出示自学指导:

认真看课本第41页,思考:

1、比例各部分的名称是什么?

2、比例的基本性质是什么?

3、如果把比例写成分数形式,比例的基本性质又是怎样的呢?

二)自学。学生认真看书自学,教师巡视,督促人人都在认真地看书,思考。

三)、自学效果检测。

检测第41面做一做。

1)找2名学生板演,其余学生做在练习本上。

2)教师认真巡视,发现错误类型,板书于黑板上合适位置。

三、合作提升。

一)、更正。

观察黑板上的题,发现错误的同学请举手。(用黄色的笔更正)

二)、议一议。

做一做,认为作对的同学请举手,为什么?

四、全课总结。

应用比例的基本性质,可以判断两个比能否成比例(两内项之积是否等于两外项之积)。如果写成分数形式,等号两端的分子和分母分别交叉相乘的积相等也就是两内项积等于两外项积。

五. 当堂训练。

1、 填一填。

1) 在比例6:5=12:10里,( 和( )是外项,( 和( )是内项。

2) 在比例里,两个外项的积这叫做比例的基本性质。

3) 在一个比例中,两个内项互为倒数,那么两个外项的积是( )

4) 在一个比例中,两个外项的积是最小的合数,其中一个内项是3/4,另一个内项是( )填分数)。

5) 甲数的1/5等于乙数的1/6,甲数:乙数。

2、判断下面每组中的两个比能否组成比例,如果能组成比例,请把比例写出来。

2.8:4和7:10 7:8和1/7:1/8

1/4:45和0.2:70 3:0.5和21:3.5

3、拓展练习。

根据1.2×4=0.6×8,可以写成比例。

4. 12的因数有用其中的4个因数组成比例是。

六、抽查清。(每组4号同学完成)

2、判断下面每组中的两个比能否组成比例,如果能组成比例,请把比例写出来。

1.2:0.75和0.8:5 1.4:2和28:40

七.课堂作业。

课本第43页第5,6,7题。

八.板书设计。

比例的基本性质。

内项_∣ ∣__外项 __

在比例里,两个外项的积等于两个内项的积。这叫做比例的基本性质。

四、 教学反思。

第三课时解比例。

教学内容:解比例(教材第42页)

教学目标:1、使学生学会解比例的方法,进一步理解并掌握比例的基本性质。

2、培养学生运用已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3、在计算过程中,使学生逐步养成验算的良好学习习惯。

教学重难点:

使学生掌握解比例的方法,学会解比例。会根据比例的基本性质,将带有未知数的比例改写成方程。

教具准备:

多**课件等。

教学过程:一、揭题示题。

同学们,今天我们学习“解比例”,学习目标是:

1、掌握解比例的方法,学会解比例。

2、根据比例的基本性质,把带有未知数的比例改写成方程,并求出未知数。(学生齐读)

二、自主探索。

一)、出示自学指导:

认真看课本第42页,思考:

1、什么叫解比例?

2、解比例的根据是什么?把比例转化成什么?

3、解比例也就是解什么?解比例和解方程的格式一样吗?

二)自学。学生认真看书自学,教师巡视,督促人人都在认真地看书,思考。

三)、自学效果检测。

检测第42面做一做。

1)找2名学生板演,其余学生做在练习本上。

2)教师认真巡视,发现错误类型,板书于黑板上合适位置。

三、合作提升。

一)、更正。

1、更正:把错误的题写在黑板上。

2、集体改错。

总结:解比例的方法,根据比例的基本性质把比例转化成方程,再通过解方程来求出未知项的值。

四、当堂训练。

1、填空。1)在一个比例中,两个外项互为倒数,其中一个内项是9/7,则另一个内项是( )

2)在一个比例中,两个内项都是质数,它们的积是21,已知一个外项是3/11,这个比例可以写成( )

3)、将再配上一个数组成比例,这个数可以是( )或( )

4)如果4x=7y,那么y:x=(

2、判断。1)含有未知项的比例也是方程。(

2)x:6=11:4,求x的值叫做解比例。(

3)在比例里,两个外项的积与两个内项的积的差是0.(

4)如果a:b=2:5,那么a是b的5/2.(

3、解比例。

1)0.8:x=:0.25 (2)x:2.5=

3):=x (4)15:x=0.2:44

六、抽查清。(每组4号同学完成)

1. 如果5a=6b,那么a:b=(

2、解比例。

0.4:x=1.2:20 0.8:4= x:8

七、课堂作业。

课本第44页第8.9.10题。

八. 板书设计。

解比例。求比例中的未知项,叫做解比例。

九、教学反思。

第四课时成正比例的量。

教学内容。成正比例的量,教材第45~46页的内容。

教学目标。1、使学生理解正比例的意义,能根据正比例的意义判断两个量是不是成正比例。

2、提高学生分析、判断和概括的能力。培养学生用发展的观点分析问题。

教学重难点。

使学生理解正比例的意义,发现两种相关联的量的变化规律。

教具准备。白板课件。

教学过程。一、 板题示标。

同学们,今天我们学习新的知识“成正比例的量”(板书课题),请看学习目标:

1、理解正比例的意义。

2、找出生活中成正比例的量。(举例说明)

3、体会正比例图像的特点和作用。

二、 自主探索。

1、出示自学指导。

请同学们认真看课本第45~46页内容,并思考:

1)什么是两种相关联的量(举例说明)。

2) 两种相关联的量不管怎样变化,最终什么不变?

3) 什么是正比例的量?什么是正比例关系?

4)怎样判断两种量是否成正比例关系?

5) 正比例图像有什么特点?

2、 自学。

学生自主学习,完成自学指导内容。

3、 检测自学效果。

通过学生的思考,把知识弄懂之后,做第46页做一做。

六年级数学下册第四单元比例教案 人教版

2015六年级数学下册第四单元比例教案 最新人教版 小学数学 新人教版 六年级下册教案。韦巍。第四单元比例。比例的意义和基本性质。教学目标 1 理解和掌握比例的意义和基本性质,认识比例各部分名称,知道比与比例的关系。2 在举例 分类 观察 比较 抽象与概括等活动中发展学生的思维。3 在具体的实践活动...

六年级数学下册第四单元教案 西师版

扇形统计图。第1课时扇形统计图 一 教学内容。教科书第66 67页例1,课堂活动第1题及练习十五1,2题。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 联系生活情境了解扇形统计图的特点,会用扇形统计图表示数据并能利用扇形统计图的特征获取有用的信息。2.过程与方法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体会数据对决策的作用,体会统计在现...

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下册教案五单元教案

自行车里的数学。执笔 黄马木生 教学内容 人教版六年级下册综合应用p66 67页的内容。教学目标 1 运用所学的圆 比例 排列与组合等知识解决问题 了解普通自行车和变速自行车的速度与其内在结构的关系,知道变速自行车能变化出多少种速度。2 通过解决生活中常见的有关自行车的问题,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