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六年级上册单元计划

发布 2020-03-28 20:53:28 阅读 3284

郑若曦。六年级上册第一单元教材分析。

一、单元概述。

机械指的是利用力学原理组成的各种装置。杠杆、滑轮、斜面等都是机械。简单机械又被人们习惯地称为工具。

到六年级时,学生们已经能够比较独立地进行一些**活动。他们开始对一些问题进行具有挑战性的思考,能够选取自己认为可以进行的方式对一些问题进行**,开始有选择地利用观察、实验所获取的证据对所**的问题进行解释。

在本单元的整个学习过程中,学生们将有机会对各种简单机械进行实验,包括设计和制作一些简单装置,并对其进行观察和加以解释,认识机械的各个部件,了解它们各自的功用,尝试着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在我们的生活中随处可见各种工具和机械。人们经常使用各种各样的工具和机械。很多时候,工具和机械为我们赢得了时间和精力,帮助我们完成了一些力所不能及的工作。

随着社会的进步,人们发明了更多的工具和机械,推动着社会不断向前发展。

人们在生活中是如何使用工具和机械的?它们到底发挥了什么作用?是怎样发挥作用的?

我们应该怎样科学地使用它们才能发挥更大的作用?这些既是本单元所要研究的问题,也是我们的教学引领学生们所要经历的科学认识历程。

本单元内容可以分为三个部分。

第一部分(第1课):通过使用工具,发现关于工具和机械的问题,激发学生研究工具和机械的兴趣。

第二部分(第2~7课):通过设计、观察、研究杠杆等不同类型的简单机械,认识这些机械的构成及其功能。

第三部分(第8课):通过研究自行车这一常见的交通工具(也是一种由简单机械组合成的机器),总结和提升有关工具和机械的认识。

通过本单元的8个主题活动,我们期望学生能真正动起手来,在实践中去体验、发现工具和机械的作用及其运用,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重视器材的准备,给学生创造实践的机会,并做好**活动的组织者和支持者。

二、单元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1.机械指的是利用力学原理组成的各种装置。杠杆、滑轮、斜面等都是机械。简单机械又被人们习惯地称为工具。

2.有的机械可以省力,有的机械不能省力但能发挥其他作用。

3.不同的机械具有不同的结构和不同的功能。

4.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需要选择合适的工具和机械。

过程与方法。

1.进行研究各种机械作用的实验,收集能够解释机械作用的数据。

2.通过实验和收集数据,发现问题并作出自己的分析解释。

3.用文字、数据、图表等对所观察到的内容进行记录、整理与分析。

4.通过文字、图画和讨论来表达自己的想法,并与同学进行交流。

情感、态度、价值观。

1.认识到工具和机械对于推动社会发展和技术应用的重要性。

2.能够将工具和机械的作用、安全与可靠性等与现实社会联系进来。

3.获得对各种机械功能的认识,以应付各种实际问题,并意识到工具和机械是随生活的需要而不断发展的。

4.形成积极对待科学技术的态度。

5.认识到科学与技术是相互影响和相互促进的。

三、教学重点、难点。

1.能够选用不同工具解决问题并知道原因。

2.对简单机械进行研究并根据实验数据得出结论。

3.认识各类工具的作用及其工作原理。

4.用实验研究**定、动滑轮的作用。

5.认识滑轮组省力的大小关系和规律。

6.能把学到的知识运用到生活中去。

7.对自行车上的链条和齿轮做研究。

四、实验材料。

常用的工具:螺丝刀、羊角锤、钳子、镊子、开瓶器等。

实验装置和实验器材:杠杆尺、轮轴、滑轮、滑轮组、撘斜面的木板、测力计、钩码、铁架台等。

做小杆秤的材料:筷子、粗线、螺丝帽。

做滑轮游戏的材料:长绳子和两根光滑的木棒。

观察用的实物或**:铁皮剪、理发剪、核桃夹、杆秤、木螺丝钉和铁螺钉等。

六年级上册第二单元教材分析。

一、单元设计特点及教材说明。

物体,不管是天然存在的还是人工制造的,大多具有可见的形状和结构,它们以其形而显其身,千姿百态。它们为什么具有这样的形状和结构呢?这其中蕴涵着大自然的客观规律,也反映了人类的聪明才智和科技发展的水平。

本单元所说的形状结构,是指能够承受一定外力作用,不会发生形状和大小改变的构造。学生在学习中要了解身边几种常见的结构,知道结构具有不同特点能满足不同的需要;发现改变物体的形状结构可以改变其承受力的大小;体验科学、技术对社会进步的巨大影响;提高**兴趣,发展**能力。

学生在五年级时**了力和运动的关系,知道了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其实,静止的物体也无不受到力的作用。本单元引领学生**物体的形状结构,可以发展他们对力的认识,知道力还有使物体形变甚至破坏的作用。

本单元选取了几种最常见的形状结构,联系学生身边熟悉的事物,由浅入深地进行**,最后进行综合和应用。内容可以分为两大部分。

第一部分(第1~7课)是**形状结构的科学道理。其中,第1~6课是分别研究条形、拱形、框架等结构,第7课是认识桥梁的结构。

第二部分(第8课)是设计科学合理的形状结构。

各课具体内容是:

第1课“抵抗弯曲”、第2课“形状与抗弯曲能力”研究条形材料抗弯曲能力与形状的关系。

第3课“拱形的力量”、第4课“找拱形”研究拱形承受力的特点,并从认识拱形拓展到认识圆顶形、球形、各种弧形;从对人造物体的研究扩展到生物体的研究。

第5课“做框架”、第6课“建高塔”认识框架结构的特点,研究加固框架结构的方法和物体稳定性问题。

第7课“桥的形状和结构”是认识桥多姿多彩的形状和结构,这课汇集和拓宽了前面几种结构的认识,并为下一课学生造“桥”作了铺垫。

第8课“用纸造一座‘桥’”安排了一个具有挑战性的设计制作活动,是对学生综合运用知识能力和动手能力的培养和评价。

本单元学习的内容与生活的联系十分密切,教学材料简单易得,动手操作特点突出。我们要充分利用这些优势,把制作和**相结合,把科学教育和技术教育相结合,以取得最佳的教学效果。

二、单元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1.柱、梁、拱形、框架等形状结构各有不同特点,能满足人们的不同需要。

2.增加梁的厚度可以增加抗弯曲能力。改变材料的形状,可以改变材料的某些性能。

3.知道拱形承受力的特点是可以向下和向外传递承受的压力。了解圆顶形、球形等有与拱形相似的特点。

4.三角形框架具有稳定性,利用三角形可以加固框架结构。

5.上小下大、上轻下重的物体稳定性好。

6.形状和结构与它的功能是相适应的。

过程与方法。

1.制作、**和测试结构的承受力。

2.用简单材料独立**物体不容易倒的秘密。

3.识别和控制变量,记录数据、分析数据,得出合理结论。

4.用不同方式进行解释。

5.把**的结果与最初的假设相比较。

情感、态度、价值观。

1.发展乐于动手、善于合作、不怕困难的品质,体验获得成功的喜悦。

2.在**中既能大胆假设,又能小心求证。

3.尊重自己和他人的制作成果。

4.发展尊重他人、认真倾听、敢于发表意见的品质。

5.感受科学技术对社会的作用,对生活的影响。

6.懂得欣赏桥梁建筑形状和结构的美。

三、教学重点、难点。

1.在实验中会识别和控制变量,记录数据,分析并得出结论。

2.认识增加梁的厚度比增加梁的宽度,抗弯曲能力效果更好。

3.通过实验认识到改变材料形状可增加抗弯曲能力。

4.能对拱形及类似结构承受力的特点做出解释。

5.了解并制作框架结构。

6.**物体不宜倒的秘密。

7.了解桥梁的形状结构并能设计制作“纸”桥。

四、教学准备:

1.做实验的材料:长、宽相同厚度不同的纸条,长、厚相同宽度不同的纸条,折纸梁和做拱形的纸,1角钱硬币、完整的和剖开的乒乓球,塑料瓶。

2.做框架的材料:筷子和塑料管、橡皮筋。

3.搭吊桥的材料:瓦楞纸板和绳子。

4.做纸桥的材料:旧报纸、胶带。

5.观察用的材料:包装箱瓦楞纸板、塑料饮料瓶。

五、课时安排。

用时9课时。

六年级上册第三单元教材分析。

一、单元概述。

我们身边发生的每一件事情,都和能量有着密切的关系。树枝摇曳、溪水潺潺是能量在“工作”,我们用火做饭、开灯照明是在进行能量转化。我们必须从食物中获取能量才能维持生命和进行活动,植物必须从阳光中获取能量才能进行光合作用,动物要靠吃植物或其他动物来取得能量维持生命,一切生物都依赖能量才能生存。

儿童从生活中,从科学课学习中,对能量已经有了一定的感性认识,已经在使用“能量”这个词。他们知道太阳的光和热是太阳能,知道食物能供给我们身体需要的能量,甚至知道电能、水能、风能。但是在儿童的头脑里还没有一个关于能量更一般意义的概念。

能量概念是抽象的,我们能观察到的只是具体能量所产生的某种效应。本单元不是从抽象的定义出发来演绎各种能量形式及其相互转化,而是选择了学生最熟悉的电和磁为切入口逐步展开对能量的认识。先认识电可以转化成磁,制作电磁铁,观察玩具小电动机怎样转动起来,把电能变成机械能。

然后以电能与其他能量的相互转化为中心,认识各种不同形式的能量及其相互转化。最后认识太阳能,了解我们现在使用的绝大部分能量都是来自太阳能的转化与储存。

本单元可分为三部分。

第一部分(第1~5课),认识电流能够产生磁性,制作电磁铁并研究电磁铁的磁极和磁力大小,研究玩具小电动机是怎样转动起来的,感受电能转化成动能的奇妙。

第二部分(第6~7课),通过寻找电的用途,研究电的**,认识电能和其他能量形式及其相互间的转化。

第三部分(第8课)**煤、石油、天然气能源矿产与太阳能之间的关系,认识我们使用的能量几乎都源于太阳能的转化与储存。

这是一个从具体到抽象、从个别到一般逐步上升发展的结构。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会把过去学习过的声、光、电、热多种能量形式都联系在一起,在大量、具体的现象基础上逐步形成比较抽象的能量概念。

本单元安排两节课进行的**电磁铁磁力大小并制作“强力电磁铁”的活动,为学生提供了一个过程充分展开、全班合作**的活动。通过这个**活动能够培养学生更加自主、合作**的能力。

二、单元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1.电流可以产生磁性。

2.电磁铁具有接通电流产生磁性、断开电流磁性消失的性质。

3.改变电池正负极接法,改变线圈绕线的方向会改变电磁铁的南北极。

4.电磁铁磁力大小与线圈圈数、电池数量等有关。

5.能量有多种形式,能相互转化,储存在一些物质中。

过程与方法。

1.制作简单电磁铁,合作设计制作强力电磁铁。

2.做通电导线能生磁的实验,改变电磁铁南北极的实验,研究小电动机转动原理的实验。

3.经历一个完整的较深入的**过程,研究电磁铁磁力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系。

六年级上册科学单元计划

苏教版科学六年级上册单元教学目标。第一单元显微镜下的世界。一 教学内容。1 水滴里的生物 教科书第2 4页 2 做酸奶 教科书第5 7页 3 馒头发霉 教科书第8 10页 4 搭建生命体的 积木 教科书第11 12页 二 教材分析。本单元采用总 分 总的设计结构,把认识微生物的概貌作为单元学习的起点...

六年级上册科学计划

六年级科学教学计划。教师 杜亚萍。一 学情分析。本学期由我执教六 1 六 2 六 3 三个班的科学教学任务,面对新的学生,又一年新的挑战开始了,塔坡小学教育集团的成立,班级人数和学困人数减少了,同时对老师的要求更高了,我一定要高度重视,积极投入到六年级教学工作中,一如既往地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六 1...

六年级上册科学计划

3 水平是以自主 为主。第一单元 显微镜下的世界 是了解微生物世界,知道微生物与人类的关系,并有意识地应用到科学知识指导自己日常生活的主要单元。本单元由以下几课组成 水滴里的生命 做酸奶 馒头发霉了 搭建生命体的 积木 第二单元 我们的地球 是从人类探索地球的形状开始的,引领学生从地球表面到地球内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