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品德与社会教学设计

发布 2020-03-23 17:20:28 阅读 1914

《想想他们的难处》教学设计。

设计者:金桥双语实验学校袁彩霞。

一、 教材简析。

本课是根据九年义务教育小学《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我的家乡(社会)”中的相关要求编写的。

课文从欣赏名画《盲女》导入,然后请学生扮演画中盲女的伙伴为她描述所看到的景色,让学生靠近残疾人的生活,初步体验残疾人的不幸与不便。

接着,课文又通过**向学生展示一位无臂演员的日常生活,让学生进一步体会到残疾人生活的困难与痛苦,从而激发学生对残疾人的同情与爱心。

随后,课文又用**与故事的形式为学生讲述了五位国内外著名的“身残志坚”的残疾人的事迹,让学生懂得残疾人一样也能为社会作出贡献,同样值得尊重。

最后,课文又引导学生思考:我们可以为残疾人做些什么呢?并介绍了一些社会人士是如何帮助残疾人的,从而培养学生关爱、帮助残疾人的责任心和爱心。

这一课还在“小辞典”、“告诉你”等小栏目中向学生介绍了一些与残疾人相关的法律条文、节日日期等资料,丰富了学生的生活常识。

二、 教学/学习目标及其对应的课程标准。

1、 教学目标:

认知:让学生认识到残疾人在日常生活中、工作上会遇到很多困难。

让学生懂得应当同情和帮助残疾人。

情感:感受残疾人身残志坚的可贵品质。

尊重残疾人,学习他们那种坚强不屈、奋斗不止的精神。

行动:能设身处地地为残疾人着想,并积极主动地帮助他们。

教学重点和难点:让学生体会残疾人生活的艰辛和身残志坚的可贵品质,并鼓励学生主动帮助残疾人,向残疾人学习。

2、 相关的课程标准内容:“知道一些社会公益活动,了解社会福利机构和设施,体会社会对残障等弱势群体的关怀,对弱势人群有同情心和爱心,尊重并愿意尽力帮助他们。”

当代小学生大都是独生子女,他们从小倍受关爱与呵护,很多孩子已经习惯了被爱,却不懂得爱别人,小朋友之间不能互相尊重、平等对待的事常有发生。那么,面对与他们不一样的残疾人,他们可能会觉得好笑,还可能会嘲笑、瞧不起,甚至还可能会戏弄残疾人,从而给残疾人的心灵造成创伤,使他们的生活雪上加霜。这是有悖于我国的传统美德的,值得我们德育工作者深思。

近两年,在党和**的倡导下,各级各类学校开始重视中华传统美德教育,我校更是轰轰烈烈地开展了一系列以弘扬中华文化、承接中华美德、培育民族精神为内核的“美德人生”教育。而中华传统美德的核心就是“仁”,“仁者,爱人”,是人类的爱心,是关心人、体谅人、照顾人、包容人。一个有仁爱之心的人,肯定会有良好的道德品质和良好的人际关系,一定会成为有益于人民的人。

而这样的人,不就是我们所要培养的新时期的**人吗?

我国现有残疾人6000多万,关爱和帮助残疾人早已成为全社会所关注的焦点之一。所以,作为教育部门,我们必须从小培养学生对残疾人等弱势群体具有同情心和爱心,并乐意努力去帮助他们,让他们和全社会一起为残疾人营造一个温馨和谐的生存环境。)

三.教学过程。

教学准备。1. 教师的准备。

搜集舟舟指挥演出的片段,以及桑兰、张海迪的访谈实录的片段,做到课件中。将去年春晚的《千手观音》做在课件最后,有时间的话在下课前**。

设计一两个能让学生体验到残疾人生活之艰辛的游戏。

搜集社会人士怎样帮助、关爱残疾人的事例。

2. 学生的准备。

搜集一些身残志坚的残疾人故事。

教学活动。1. 游戏导入,激活道德潜能。

同学们,现在我们来做一个游戏,叫做“独臂穿衣”。规则是,每个参赛同学都必须穿拉链衫,只能用一只手来**穿衣,另一只手不能帮忙,否则就是犯规,先完成者或胜。其他同学要仔细观察场上同学的表现,为他们鼓劲加油。

每个大组推选一名同学上场比赛。参赛同学费劲地先脱后穿,一般总有学生完成不了。)

现在老师来采访一下参赛选手:独臂穿衣容易吗?有什么体会?(答案肯定是“不容易”,希望自己一直好好的有两只手。)

同学们,独臂穿衣真的很困难,但是有这么一个演员,他连一只手臂都没有,你能想象他的生活会是什么样子吗?

他的生活一定是非常艰辛的。)

请大家把书翻到第八页,看看这个无臂演员的日常生活吧。

小学德育课程的理念是让学生过健康的生活、安全的生活、快乐的生活、动脑筋的生活、有爱心的生活、负责任的生活。即“生活德育化,德育生活化。”不管是孔孟还是亚里士多德都认为,一个人德性品质的获得需要两个条件,一是生活实践,二是教化培养,这两个条件缺一不可。

这就决定了我们的课堂教育要让学生多一点实践、体验的机会,从而有效地培养学生积极的德性品质。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要让学生了解残疾人的痛苦必须让他们亲身体验,只有体验到残疾可能带来哪些不便和哪些痛苦才能激发学生对残疾人的同情,才能促使他们萌发出要帮助他们的想法,也才能使他们对那些身残志坚并取得成就的残疾人产生更深的敬意,从而懂得尊重他们并向他们学习,更珍惜现在的幸福生活。

因为,人类的道德潜能存在于每个学生的自然机体中,是人的社会性本能的有机组成部分。正如康德所说,任何人心里都有这样一种形而上学,虽然经常处于晦暗的状态中。因此,我们的道德教育就应当致力于营造具有教育意义的情境,唤醒儿童的道德潜能,使之转变为一种现实性。

本环节的设置正是通过营造“残疾人生活是困难的”这样一种情境,不但能增加学生对残疾人生活的了解,而且在极大的程度上激发了学生对残疾人深深的同情。即学生关爱残疾人的道德潜能亦被顺利激发。)

2.学文明理,促生关爱之情。

看了这些**,你有什么想说的吗?(学生会谈到残疾人在生活中的不便和他们为克服困难所付出的艰辛努力。)

下面请同学们四人一小组,说一说你听到的、见到的残疾人,他们的生活有多难。

让学生在体验、交流、对话中激情明理,产生正确的行为动机。)

那么,假如我们遇到残疾人,应该怎么做呢?请大家具体地谈一谈?(学生应该能提出要主动帮助他们。)

有了上面的铺垫,此处学生 “仁者,爱人”的思想已是水到渠成了。)

3. 看看读读,再生敬佩之意。

可是,你知道应该怎样正确地帮助残疾人吗?是可怜他们?是施舍他们?我们先来认识几位残疾人中的代表人物,请大家先看两个片段,再读读书上刘涛的故事和霍金的故事。

一个是弱智患者舟舟指挥乐队表演,一个是已经瘫痪的体操运动员桑兰的访谈及同样瘫痪的张海迪所写的一段话。)

现在请大家谈谈看后读后的感受。

学生可以谈到:残疾人是非常坚强的,他们都有顽强的意志力,都有自己美好的生活追求,都不想给常人带来过多的麻烦,而且他们中的一部分还为社会作出了常人都无法作出的巨大贡献等等。)

你现在想对这些残疾人说些什么呢?

学生肯定会非常佩服他们,会说一些向他们学习之类的话。)

4. 再做游戏,学会正确帮助。

是啊,残疾人大多具有勇敢顽强的人格力量,他们需要的不是怜悯和施舍,什么样的帮助才是他们真正需要的呢?下面,让我们换一批同学再来一次“独臂穿衣”的比赛,这一次,我们请穿纽扣衣服的同学来参赛,其他规则一样。请其他同学注意观察两场比赛的不同。

学生们应该能发现:穿纽扣衣服比穿拉链衣服来的简单。)

思考这两场比赛,你有什么发现呢?

对正常人来说,拉链是方便的,但对残疾人来说恰恰是困难的。纽扣对我们来说是比较麻烦的,但对残疾人来说却是方便的。)

那么,你想到应该怎样正确地帮助残疾人了吗?

我们不能站在自己的立场上想当然地来考虑应该给予他们怎样的帮助,而应该多进行换位思考,多站在他们的立场去考虑他们究竟需要的是什么,急他们所急,想他们所想。)

是啊,残疾人需要的是充满爱心的尊重和支持,是能给他们心灵温暖的鼓励和帮助。同学们,请看第13页上的故事,然后想一想假如你遇到不同的残疾人,你会怎么做呢?

全班交流讨论。)

孔子曾这样说“仁”: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但残疾人作为一个特殊群体,我们所需的未必是他们想要的。

还有,过多地干预他们的生活有时候反而会刺伤他们脆弱的自尊。而孩子们又是那么热情的小精灵,万一他们热情过度或想当然地“以己之心,度他之腹”地去帮助他们,最终却招致残疾人的抵触,这样的结果肯定会造成孩子们心灵的困惑。因而,我们必须让学生明白如何帮助残疾人才是正确的,那就是“他所欲,施于他”。

)5. 拓展延伸,做生活中的小雷锋。

这里还有几个别人帮助残疾人的例子。学校马上就要开展“学雷锋做好事”的主题活动了,到时候,积极主动地帮助残疾人也是一件非常有意义的好事,希望同学们从这几个例子中受到启发,在生活中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去帮助那些需要我们关爱的残疾人。

6. 欣赏节目,领略残疾人风采。

同学们肯定还记得去年春节联欢晚会的金奖节目《千手观音》吧,在党和**的关心下,这群残疾人用自己的智慧和汗水创造了一个美丽的奇迹,震撼了所有看过这个节目的世人。在下课之前,让我们再来领略一下他们的风采,再次感受残疾人“身残志坚”的优秀品质。(通过课件**该节目。)

四年级品德与社会教学设计

冀人版品德与社会四年级下全册教案。一 课本内容安排的依据。一 学生面临的问题。爱国主义教育要从小抓起。爱祖国首先要热爱自己的家乡。家乡在每个人的记忆中都有着重要的位置,是每个人的情感中重要的一部分。家乡其实是一个宽泛抽象的概念,对于学生来说家乡既熟悉又陌生。本单元的五个主题从不同的侧面 不同的角度让...

四年级上册品德与社会教学设计

第一课时我问爸爸妈妈。活动目标 1.体会爸爸妈妈及其他人工作的辛劳,学会尊重人。2.亲自体验一下劳动的辛劳,懂得尊重别人的劳动成果。3.学会爱别人,尊重人,关心人,培养学生的爱心。重点难点 学会爱别人,尊重人,关心人,培养学生的爱心。活动准备 课件,调查问卷 活动过程 活动一。课前进行调查,并做好记...

四年级下册品德与社会教学设计

缩短时空的通信。3 感谢你们的服务。教学设计思路。在学生了解了一些基本的通信种类 设施和现代通信为人们生活带来巨大的变化之后,引导学生关注为我们提供通信服务的人们是顺利成章的。让他们了解小小一封信经过那么多邮政工人的手,才能到达收信人手中。在此基础上,使学生进一步知道没有通信行业工作者的辛勤劳动,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