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下册品德与社会教学总结

发布 2023-01-25 16:28:28 阅读 9894

本学期来,我承担了四年级的《品德与社会》的教育教学工作。一学期来,按照课程特点制定实施了教育教学工作计划,对学生进行了一系列的教育。现将本学期的工作总结如下:

一、教学措施:

本学期充分利用现代化教学手段,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充分利用课文中的插图等直观教具和挂图,使学生能够直观地、形象地理解和掌握课文内容。堂上让学生联系自己、班级、自然社会多讲、多讨论,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锻炼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二、目标达成。

1、初步形成了民主、法制观念和规则意识。

2、学习了利用规则调整关系。养成遵守规则的习惯。

3、初步了解了儿童的基本权利和义务,初步理解了个体与群体的互动关系。

4、了解了一些社会规则,初步懂得了规则、法律对于社会公共生活的重要意义。

5、珍爱生命,有良好的生命意识,热爱生活,乐观向上、有责任心、自尊心、自信心的品质。

6、能够初步认识自我,形成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7、了解了不良生活习惯的危害,知道吸毒是违法行为,知道邪教的危害。

8、培养学生珍爱生命,热爱生活的态度,热爱大自然,初步形成保护生态环境的意识。

9、学会了看交通图;学会了乘坐一般性的交通工具;能发现交通中的问题并有不同解决问题方法。

三、引导学生自主学习。

儿童是学习的主体,学生的品德形成和社会性发展,是在各种活动中通过自身与外界的相互作用来实现的。为此,由单纯的知识传授者向学生学习活动的引导者、组织者转变,创设学生乐于接受的学习情境,灵活多样地选用教学组织形式,为学生的自主学习和生动活泼的发展提供充分的空间。

四、评价方法。

1、教师观察记录描述性评语。教师对学生在日常生活中表现出的情感、态度、能力、行为进行观察,并做记录。

2、学生自评。

教师引导和帮助学生对自己在学习中的表现与成果进行自我评价,以提高自我认识、自我调控的能力。

3、学生互评。

学生依据一定的标准互相评价,这种评价可以帮助学生逐步养成尊重、理解、欣赏他人的态度,相互促进。

通过一学期的教育教学,教学效果良好,达到了预期效果。

四年级下册品德与社会教学总结

江源区实验小学李霞。本学期我担任四年级品社课的教学任务。中年级的教学注重学生参与能力的培养。教学侧重点是为 促进学生良好品德形成和社会性发展,为学生认识社会 参与社会 适应社会,成为具有爱心 责任心 良好的行为习惯和个性品质的社会主义合格公民奠定基础 本着这种理念,此学期在教学上总结如下。一 撰写计...

四年级下册品德与社会教学设计

缩短时空的通信。3 感谢你们的服务。教学设计思路。在学生了解了一些基本的通信种类 设施和现代通信为人们生活带来巨大的变化之后,引导学生关注为我们提供通信服务的人们是顺利成章的。让他们了解小小一封信经过那么多邮政工人的手,才能到达收信人手中。在此基础上,使学生进一步知道没有通信行业工作者的辛勤劳动,人...

四年级下册品德与社会教学计划

2 加强课堂教学研究,优化课堂教学过程,调动学生的主体作用,形成小组合作学习的良好氛围。3 善于调动和利用学生已有的经验,结合学生现实生活中实际存在的问题,共同 4 创设学习情境,灵活选用教学组织形式为学生的自主学习和生动活泼的发展提供充分的空间。5 充实教学内容,从教科书扩展到学生的整个生活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