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校本教材教学设计

发布 2020-03-19 18:48:28 阅读 1060

第一周:成语、古诗《长歌行》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1、熟读会背《长歌行》及波澜壮阔、水平如镜、连绵不断、突兀森郁和重重叠叠五个成语。

2、激发学生朗读、诵读的兴趣,培养学生的朗读、背诵、诵读、合作、交流的能力。

教学重点:熟读会背。

教学难点:背诵诗文。

教学准备:多**课件。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谈话导入:

1、师:古今中外,凡是能有所成就的人都懂得珍惜时间,并能用好宝贵的一分一秒。今天我们学习这首古诗,诗人也正是告诉小朋友要学会珍惜时间。

2、板书课题。

行:是古代诗歌的一种形式,《长歌行》是一首汉代乐府民歌。

3、齐读课题。(提醒学生注意“长”和“乐”都是多音字。)

二、学习《长歌行》

一)一读古诗,读准字音。

、自由读。、抽学生个别读、全班齐读。

二)二读诗,划节奏,读出韵味。

1、划上节奏依节奏读。(提示读的方法:停顿的长短,语速的快慢,声调的高低,声音的轻重)

2、练习读。

(1)自由练读古诗。

(2)指名朗读,比赛读(个人、分组、男女),师生评议。

(3)师生合作朗读。

你们读得这么投入,老师也忍不住想和你们一块儿读了,你们欢迎吗?

(4)生生合作朗读。

咱们合作得真愉快!下面请同桌一起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合作读一读这首诗。

(三)读诗,了解代乐府民歌,明诗意。

1、老师简介乐府诗。

2、学生自学诗后注释、译文、简析。

3、师生合作读诗歌和译文。(师一句,生一句,交换读)

师描述:你看,那园中的蔬菜一颗颗长得绿油油的,那早晨的露水正等着太阳来晒干,春天的阳光把所有的一切都给了这世间的生命,这一草一木。也正是无私的太阳让世界有了如此美丽的光辉。

大家猜猜老师描述的是哪一句?

师:诗人正陶醉在美景中,可一想到随着时间一天天溜走,秋天一到,这草木都会枯黄,花儿也会枯萎。就像河流总会向东流到大海里,而从来不会向西又回到它们的起点一样。

猜猜这是哪两句诗的意思。

指名猜。三、朗读古诗,背诵古诗。

1、课件**画面:春天百花盛开、阳光灿烂;秋天草木枯萎,河水向东奔腾;一个小小孩在家中埋头苦读的画面。请你为每一个画面配上相应的诗句朗诵。

2、学生自由背诵,师巡视并参与学生活动。

6、学生展示背诵情况。

课件出示,根据意思写出成语。

原形容水面辽阔。现比喻声势雄壮或规模巨大。

平的如同一面镜子。

形容连续不止,从不中断。连绵:连续不断的样子。

形容山势险峻,树木繁茂。

同样的东西层层堆叠。

1、学生读意思,试着说出成语,老师在打出答案。

波澜壮阔、水平如镜、连绵不断、突兀森郁、重重叠叠)

2、学成背诵成语。

老师当堂检查学生的背诵古诗、成语的情况。

1、小组内检查。

2、组长抽查。

3、老师抽查。

第二周:成语、古诗《寒食》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1.了解诗歌大意,能有感情地朗诵古诗,背诵古诗。

2.过程与方法:借助注释、图画了解、想象诗中描绘的景物。

3.情感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熟读会背。

教学难点:背诵诗文。

教学准备:多**课件。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课题。

二、教师点拨。

1)知诗人,解诗题。

韩翃:字君平,南阳(今属河南)人。天宝进士。官至中书舍人,“大历十才子”之一。原有诗集,后散佚,明人辑有《韩君平集》。

寒食是我国古代一个传统节日,一般在冬至后一百零五天,清明前两天。古人很重视这个节日,按风俗家家禁火,只吃现成食物,故名寒食。

2)明诗意,感情读。

“春城无处不飞花,寒食东风御柳斜。”

诗人立足高远,视野宽阔,全城景物,尽在望中。“春城”一语,高度凝炼而华美。“春”是自然节候,城是人间都邑,这两者的结合,呈现出无限美好的景观。

“无处不飞花”,是诗人抓住的典型画面。春意浓郁,笼罩全城。

“寒食东风御柳斜”,春风吹遍全城,自然也吹入御苑。苑中垂柳也随风飘动起来了。风是无形无影的,它的存在,只能由花之飞,柳之斜来间接感知。照此说来,一个“斜”字也是间接地写风。

第。三、四句,论者多认为是讽喻皇宫的特权以及宦官的专宠。不过我们也不妨只视之为风俗画。

“日暮汉宫传蜡烛,轻烟散入五侯家”。这其中写实的成份是主要的。唐代制度,清明日皇帝宣旨,取榆柳之火以赐近臣,以示恩宠。

又寒食日天下一律禁火,唯宫中可以燃烛。“日暮汉宫传蜡烛”,皇帝特许重臣“五侯”也可破例燃烛,并直接自宫中将燃烛向外传送。能得到皇帝赐烛这份殊荣的自然不多,难怪由汉宫(实指唐朝宫廷)到五侯之家,沿途飘散的“轻烟”会引起诗人的特别注意。

3)悟诗情。

师:如果说一二句是对长安寒食风光一般性的描写,那么,三四句就是这一般景象中的特殊情景了。两联情景有一个时间推移,一二写白昼,三四写夜晚,“日暮”则是转折。

寒食节普天之下一律禁火,唯有得到皇帝许可,“特敕街中许燃烛”(元稹《连昌宫词》),才是例外。除了皇宫,贵近宠臣也可以得到这份恩典。“谁优先享受到这种特权的?

读到这里,你会想到写什么?

朗读全诗。背诵全诗。

背诵成语。课件出示,根据意思写出成语。

物体的表面颜色不纯净,颜色杂乱或凹凸不平。

形容心事放不下,心里不快活。

指对谋事非常疑惑,很不理解。同“大惑不解”。

形容非常疲乏。

形容吃东西又猛又急的样子。

1、学生读意思,试着说出成语,老师在打出答案。

斑斑点点、闷闷不乐、、迷惑不解、疲惫不堪、狼吞虎咽)

2、学成背诵成语。老师当堂检查学生的背诵古诗、成语的情况。

三国历史故事会教学设计。

活动目标:知识与能力】

1、对三国时期的风云人物、历史事件和传说故事的搜集整理,扩大学生的知识面,增强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提高学生的鉴别欣赏能力。

2.通过讲述表演,培养学生的综合概括、语言表达能力,还可激发学生的表演欲。

3.通过擂台赛这种具有挑战性的形式,培养学生勇于竞争、不畏对手、顽强拼搏的优秀品质。

过程与方法】

1、 以小组的形式参赛,培养学生热爱集体的团队精神,以及整体协作能力。

2、要求学生对所讲故事提出、发表自己的独到的见解,从而培养学生独立思维能力和创新意识。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对三国历史故事的搜集学习,使学生更深刻地了解这一时期的著名人物,以及他们在那动荡的时代所体现出来的智慧、计谋、胆识和思想,所创造出来的辉煌与不朽。以史鉴今,从古人优秀的品质中吸取营养,使自己成为有用之材。同时教给学生用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的方法评论历史人物,尽量做到全面严谨、公正客观。

教学重点: 组织指导学生课后准备。

活动准备。1、到图书馆,书店或通过互联网查找有关资料,也可以从长辈或民间说唱艺人那里搜集故事素材。

2、编写故事演讲稿。编写时,要依据历史故事的特点进行创作,讲稿的思想内容要健康。在故事的结部分可用几句话概括一下故事的教育意义。

3、熟悉故事内容,进行讲演练习。要注意使用普通话,不能照本演讲,要用生动的语言和适当的动作来刻画人物性格,反映人物内心活动。

4、从内容看,可以几个人讲同一个故事,也可以各人讲不同的故事;从表演的角度看,又可以分演说式故事会和角色表演式故事会等。

5、为了营造活动氛围,对活动场地可以作适当布置。如张贴一些三国时期的人物画像,故事图景,设计一些三国衣物,制作一些表演道具等。

活动过程:(学生主持人)致开场词:中国的四大名著可谓是家喻户晓,其中的《三国演义》更是博得大多数人的喜爱。

诸葛亮的神机妙算;曹操的老谋深算;刘备的仁义道德;关羽的赤胆忠心等无不深刻的印在我们的脑海。下面我们一起走进多姿多彩的三国故事。

1、三国故事我来讲如:《三顾茅庐》。

2、三国故事我来演 。

3、(学生主持人)结束语:通过这次故事会,我们了认识到了历史是丰富的,历史是有血有肉的,历史距离我们生活并不是那么遥远,那么高不可及。我们自己可以讲好历史故事,演好历史剧。

而且历史故事教会了我们很多做人的道理,我们会越来越喜欢历史。

第三周:成语及古诗《七步诗》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1、学习《七步诗》。

2、背诵古诗及成语。

3、理解古诗的含义,体会诗人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难点:

1、了解古诗的意境,体会诗人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教学过程:一、点题、读题、题意。

二、读诗 (1单读解难字、意 , 2单, 3全)

三、解诗意

知道这首诗的意思吗?先自己理解,然后跟同桌说说,再告诉老师。 学生理解喜欢的诗句,师适当出示挂图 ! 引导,全诗梳理!

四、让我们走进诗,走近作者,去感受他当时的内心情感:煎(妒火,**等) 泣(潸然泪下,小声哭,暗自流泪)挂图理解

想到什么而哭泣:情同手足——小时候一起…… 绝情)

当摔倒时,被其他孩子欺负时,是哥哥…… 痛心)

现在,哥哥为了王位竟要**同胞的弟弟,忘了亲情…….植:(悲愤,气氛,悲痛欲绝)

五、兄弟应该怎么相处?哪句是劝诫人们不要兄弟相残的句子?

六、背诵,默写这首千百年来广为流传,警示人们的诗 。

七、熟读并背诵下列成语的意思。

骨瘦如柴:形容消瘦到极点。

梦寐以求:做梦的时候都在追求。形容迫切地期望着。

走街串巷:走遍城市的大街小巷或各个角落。

将心比心:设身处地地为别人着想。

争先恐后:抢着向前,唯恐落后。

第四周:成语及古诗《滁州西涧》的教学设计。

一:导入课题。

前面我们已经接触过许多唐代大诗人的作品,他们都各具风格。 比如:李白的诗——豪放飘逸,杜甫的诗——沉郁顿挫。

今天我们要欣赏的是以“高雅闲淡”著称的诗人韦应物的传世佳作《滁州西涧》,一起来品味他的高雅闲淡!

二:作者背景。

韦应物:唐代诗人,因做过苏州刺史,世称韦苏州。韦诗以山水田园诗著名,风格高雅闲淡。他的诗歌较真实地反映了现实生活,具有较浓厚的生活气息。

这是一首山水诗的名篇,也是韦应物的代表作之一。诗写于唐德宗建中二年(781)诗人出任滁州刺史期间。写的是诗人暮春郊游之所见所感。

诗人时任滁州刺史。诗人眼见唐朝政治日渐腐败,想要改革又无力回天。因此,常有归隐之心。

三:【注释】

滁州:在今安徽滁县以西。

西涧:在滁县城西,俗名称上马河,在滁州县城西。据欧阳修说,西涧无水,大约在宋时即已淤塞。

怜: 爱怜。

幽草:幽谷里的小草。

黄鹂:即黄莺。

深树:树丛深处。

野渡:野外的渡口。

四:赏析。1:找出第一句诗的文眼,诗人对幽草是怎样的感情?

答;文眼——独怜感情---喜爱(从独怜可以看出)

2:诗人对黄鹂是什么态度?

答;毫不在意(从“独怜”中可以看出)

这两种不同的态度反映了诗人怎样的人生态度?

答;安贫守节,洁身自好。

4、“春潮带雨晚来急,野渡无人舟自横”,这两句诗中饱含了作者什么样的情感?

答;这是诗人当时的处境和心情的写照,蕴含着一种不在其位、不得其用的无奈以及对自己无所作为的忧伤情怀。

5.读了这首诗,你看到了一位怎样的诗人?

他在幽闲地漫步在西涧边上,虽然春雨袭来,他仍然不慌不忙。草自生,鸟自鸣,雨自下,水自流,舟自横,人——诗人,自在。但是,在这自由在外表下,我们看到了一颗为国事而忧伤的心。

五;主题。这首诗描绘西涧晚潮时雨中的美景及恬淡幽静的意境.流露出了淡淡的忧伤情怀。

四年级校本教材教学计划

鲅鱼圈区盐场小学 张少艾。2012年2月23日。四年级校本课程教学计划。一 学生情况分析 四年级学生课内和课外的学习,对国学经典有一定的接触,也产生了相对浓厚的兴趣,能主动参与学习。但总的来说,由于学生认识水平有限,重视程度不够,基础 水平不一,很难达到一定的效果。本学期应切实加强课堂组织教学,扎实...

四年级校本教材教案

第一课时找规律。内容 找规律。教学目标 1 通过教学,让学生找规律,写出方框中的数字。2 学生通过认真审题,找规律。教学重点 找规律。教学过程 一 创设情境,导入新课。二 合作 研究问题。1 出示例题 根据下表中的排列规律,在空格里填上适当的数。1 学生读题。2 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讨论交流。3 全...

四年级诵读校本教材

上卷。目录 第一单元。1 长歌行汉乐府 2 笠翁对韵 一先 一 3 小树 第二单元。1 蜂 唐 罗隐 2 笠翁对韵 一先 二 3 读春 第三单元。1 寒食 唐 韩翃。2 笠翁对韵 一先 三 3 风 第四单元。1 江南春 唐 杜牧。2 笠翁对韵 二箫 一 3 绿草地 第五单元。1 乐游原 唐 李商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