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秋苏教版语文八年级上册教学设计 父母的心

发布 2020-03-14 09:21:28 阅读 5364

十五 《父母的心》

川端康成。学习目标〗由一波三折的故事中去体会父母对儿女浓浓的爱心,去体会隐藏在字里行间的淡淡的哀怨。

课前学习〗欣赏影片《妈妈,再爱我一次》,思考——妈妈送走了儿子,是不是代表她不爱儿子了,请谈谈你的看法。

课堂学习〗

第一块:整体感知课文

第一块:整体感知课文内容

教学步骤教师组织学生活动备注

1. 创设情境:文章的题目是父母的心,似乎不太完整,请读文章后补充:父母的心是阅读文章思考

2. 组织学生将自己思考的结果在小组内交流,在交流后完善补充自己的思考小组交流,完善自己的思考

3. 教师引导小组互评代表的发言,并作适当的点评评价,修改小组的发言稿

教学反思〗

第二块:对比阅读:感受父母对子女浓浓的爱

教学步骤教师组织学生活动备注

1. 交流:文章中不送走子女是爱,那在《妈妈,再爱我一次》中妈妈送走了儿子,是不是代表她不爱儿子了,请谈谈你的看法。 思考发言

2. 组织学生辩论:送走是爱还是不送是爱? 分组准备材料准备辩论

3. 组织学生进行评价:爱是什么? 认真参考辩论总结评价。

教学反思 课后学习〗

1.“可怜天下父母心”不管是父亲还是母亲,绝大多数对自己的子女充满着爱,而且这种爱是无私的、真挚的、深沉的,完全是发自内心的一种无与伦比的爱。在学习了这篇文章之后,请你发掘生活中的小故事,让大家一起来感受这种浓浓的爱。

2.课外收集反映父母关爱子女的故事、谚语、格言、民谣、诗歌等,以“父母心”为话题组织一次交流会。

王勃。城阙辅三秦, 风烟望五津。与君离别意, 同是宦游人。

海内存知己, 天涯若比邻。无为在歧路, 儿女共沾巾。

首联属“工对”中的“地名对”,极壮阔,极精整。第一句写长安的城垣、宫阙被辽阔的三秦之地所“辅”(护持、拱卫),气势雄伟,点送别之地。第二句里的“五津”指岷江的五大渡口白华津、万里津、江首津、涉头津、江南津,泛指“蜀川”,点杜少府即将宦游之地;而“风烟”、“望”,又把相隔千里的秦、蜀两地连在一起。

自长安遥望蜀川,视线为迷蒙的风烟所遮,微露伤别之意,已摄下文“离别”、“天涯”之魂。

因首联已对仗工稳,为了避免板滞,故次联以散调承之,文情跌宕。“与君离别意”承首联写惜别之感,欲吐还吞。翻译一下,那就是:

“跟你离别的意绪啊!……那意绪怎么样,没有说;立刻改口,来了个转折,用“同是宦游人”一句加以宽解。意思是:

我和你同样远离故土,宦游他乡;这次离别,只不过是客中之别,又何必感伤!

三联推开一步,奇峰突起。从构思方面看,很可能受了曹植《赠白马王彪》“丈夫志四海,万里犹比邻;恩爱苟不亏,在远分日亲”的启发。但高度概括,自铸伟词,便成千古名句。

尾联紧接三联,以劝慰杜少府作结。“在歧路”,点出题面上的那个“送”字。歧路者,岔路也,古人送行,常至大路分岔处分手,所以往往把临别称为“临歧”。

作者在临别时劝慰杜少府说:只要彼此了解,心心相连,那么即使一在天涯,一在海角,远隔千山万水,而情感交流,不就是如比邻一样近吗?可不要在临别之时哭鼻子、抹眼泪,象一般小儿女那样。

南朝的著名文学家江淹在《别赋》里写了各种各样的离别,都不免使人“黯然消魂”。古代的许多送别诗,也大都表现了“黯然消魂”的情感。王勃的这一首,却一洗悲酸之态,意境开阔,音调爽朗,独标高格。

己亥杂诗》龚自珍。

1、作者简介。

龚自珍是中国近代思想家、文学家。是近代思想启蒙的先驱。

道光十九年己亥(1839)是鸦片战争爆发的前一年,英国利用鸦片入侵,清廷分成主战和主和两派。龚自珍越位言事,竭力主战,因而“忤其长官,赋归来”。他辞官南归,在归途中写了大型组诗《己亥杂诗》

2、朗读《己亥杂诗》。

3、赏析。

此诗前两句写景。望着夕阳西下,牵动了作者广阔无边的离愁别恨,这离别之愁,不仅是离别家眷,更是离别朝廷。诗人的马鞭所指,东即天涯海角,可见辞官的决心之大。

但辞官不等于放弃理想,亦未割断自己与朝廷的感情牵连。诗后两句正是作者一片拳拳忠君爱民之心的形象体现。

后两句抒情。落红并不是无情的东西,它怀恋大自然,即使委落尘埃,也要化作春泥,护育新花生长。作者以落红自比,言外之意是自己虽然辞官,但仍会关心国家的前途命运。

景中寓情,情中有景,情景交融。

4、思考题。

诗中哪句表现了诗人犹豫孤独和悲壮豪迈复杂心情交织一起?

浩荡离愁白日斜,吟鞭东指即天涯。

诗中哪句表现了虽辞官,但仍关心国家前途命运?

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诗中写了几种心境?

1)、离别忧伤;(2)、回归的愉快;(3)、积极的人生态度。

5.小结:

这首诗写作者辞官离京,远去天涯的无边愁思,表达了诗人政治理想至死不变的执着态度。(虽辞官归乡,仍心系报国。)

名句: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意思:虽辞官回乡,仍思为国效力,希望有新奉献的思想。

诗人用移情于物的手法,借落花翻出新意,为我们展示了一个极为瑰丽的境界:在诗人看来,落花作为个体,它的生命是终止了;但一当它化作春泥,就能保护、滋养出新的花枝,它的生命就在下一代群体身上得以延续,体现出真正的生命价值--终将孕育出一个繁花似锦、绚丽灿烂的春天!这分明是一首新生命的赞歌!

6.古代诗人描写落花。

一种是怨啼鸟,怪东风,叹年华,面对落花嘘唏感叹。

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间”-李煜;

花自飘零水自流,一种相思,两处闲愁”-李清照;

侬今葬花人笑痴,他年葬侬知是谁?”-林黛玉;

另一种把落花作为自然景物来描写,其中有不少昂扬向上的精神。

花落春仍在”“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孟浩然。

7.朗读并背诵诗歌。

朗读古诗要做到读音准确,停顿恰当,重音合理,读出作品的感情和气势。背诵古诗应当从整体上来把握作品,应当在明确作品的内容,理清作品结构及作者思路的基础上,反复地诵读,细心地体会作品的精妙之处。要在理解作品的基础上背诵,在背诵的过程中加深对作品的理解。

2019秋苏教版语文八年级上册教学设计 背影

十一背影。朱自清。教学目标 1 掌握 狼藉 踌躇 蹒跚 颓唐 琐屑 等词语的音形义。2 领会本文所表现的父子之间的亲情,继承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3 学习本文抓住人物形象的一个特征在特定的环境下进行细致描写的特点。4 通过理解关键词语的含义,体会语句所表达的感情。课时安排 两课时。第一课时教学步骤。一...

2019秋苏教版语文八年级上册教学设计 老山界

三老山界。教学目标 1 通读全文,了解文章所叙之事,揣摩词语的运用。2 了解并学习文章安排材料的特点。3 通过课文的思想内容,感受红军的革命传统。教学重点 1 理解课文的思想内容,感受红军的革命传统。2 了解课文按时间变化和地点转移安排材料的特点。教学难点 1 体会重点词句的含义,赏析背诵精彩的语段...

2019秋苏教版语文八年级上册教学设计 治水必躬亲

二十五治水必躬亲。钱泳。教学目标。1 能正确说出文言实词和虚词在句中的意义。2 能说出治水必躬亲的道理。3 学习摆事实,讲道理和正反对比的论证方法。教学重点和难点。1 重点 对 治水必躬亲 这一基本道理的理解。2 难点 理解文言实词和虚词在句中含义的基本方法。课时安排 一课时。教学过程。一 导入新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