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数学集体备课培训讲稿

发布 2020-03-08 20:03:28 阅读 2805

在把握单元整体的基础上,我们还要进一步研读教科书中每一个细节存在的意义。首先本单元的主题图为我们提供了许多关于“空间与图形”的信息。如:

长方形的篮球场、通道、窗户,正方形的地砖,平行四边形的推拉门、楼梯护栏,等等。我们要透过这些具体的信息,弄清楚编者的意图是要以此联系学生的生活经验,丰富他们对图形特别是四边形的感性认识,并从整体上感知自己生活中的几何图形。例1是借助于涂颜色的活动,让学生从众多的图形中区分出四边形,并感悟到四边形有四条边和四个角。

例2让学生通过把各种四边形分类,对不同的四边形各自的特性有所了解,特别是加深对长方形、正方形的认识。练习中的第2题是让学生说出长方形、正方形、梯形、平行四边形、菱形以及任意四边形之间有什么不同,进一步把握这些图形的共性和各自的特点,特别是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除此之外,我们还应对以往的相关知识作以梳理,了解学生已有的知识基础,教者要作到心中有数,并进一步明确每节课的地位与作用,据此来确定单元的教学目标和课节的教学目标。

解读练习时,教师要做到充分预设,结合《教学参考书》,了解每道练习的编排意图,安排练习出现的次序和场合。哪些于新授后及时练习,哪些于归纳总结后练习?哪些于课后练习?

还需要补充设计什么练习?有时间自己先做一做,估计学生在练习中可能出现什么错误。

除了主题图、例题、练习外,我们还要读懂教材渗透的学习方式和教材蕴涵的思想方法。因为《标准》明确指出:“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与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

”因此,教材渗透了诸多课程标准所倡导的有益的学习方式,(举例)像自主收集数据、整理数据、分析数据,观察、实验、猜想、验证、推理与交流,小组合作学习、**学习等。而数学思想方法是数学知识的精髓,又是知识转化为能力的桥梁。数学思想都是融入数学知识之中的,这也是不容忽视的。

解读教科书的基本理念,我们刚才提到了最重要、最核心的一点就是还原教科书的本意,但并不是说我们要照本宣科,因为新课标的基本理念之一是要求我们教师用教材去教,而不是教教材,所以我们还要在放眼整体、研读细节的基础上,保持研究的态度、怀疑的精神、质疑的勇气,做到个性化解读:我的课堂我做主,突出学科特色,充分体现数学的思维方式和价值取向。

三、教科书解读的基本方法。

解读教科书,每位老师可能由于各自具有不同的特点、不同的教学风格,所以采取了不同的方法,我个人解读教科书主要采取的是四看、三想、两对比的方法。四看:看课标、看教科书、看教参、看相关教学资料。

看课标:我们首先要通读课标中的基本理念和设计思路,把握好大的方向,以“四边形”这一单元为例,《标准》将以往的“几何”拓展为“空间与图形”,是对我国传统数学课程内容的一次重大变革,符合数学课程改革的国际趋势。为此,小学阶段的教材削弱了单纯的平面图形周长、面积、体积等的计算,加强了与学生生活经验的联系,增加了图形变换、位置的确定等内容,加强了几何建模以及**的过程。

这样,把课程内容与学生的生活经验有机地融合,与数学课程中各个分支进行整合,其目的是为了更好地体现“空间与图形”的教育价值,使学生更好地认识、理解和把握自己赖以生存的空间,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和推理能力。在教学中,应注重所学知识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应注重使学生在观察、操作等活动中,获得对简单几何体和平面图形的直观经验。以此来做为我们确定课时教学目标、设计教学流程的出发点和归宿点。

看教科书:教师研读教科书的核心,就是要揭示素材所蕴涵的数学实质,准确把握教学目标,理解教材编者的编排意图。

以“平行四边形”一课为例:教材的编排分两个层次。第一层次,感悟平行四边形的特性。教材首先提供了这么一幅图:

通过楼梯扶手、推拉门等,让学生初步认识平行四边形。特别是一个小男孩移推拉门,这一画面为学生初步感悟平行四边形易变形的特性提供了活生生的生活场景。接着引导学生做一个小实验。

即第37页“做一做”中呈现的三个学生所做的不同的实验及得出的不同结论。

第二层次,认识平行四边形。教材通过在钉子板上围平行四边形,说一说在哪些地方可以见到平行四边形,在方格纸上画平行四边形,用长方形纸剪平行四边形等一系列活动,让学生感知平行四边形的特征。

教师在看过教材后,就要明确着手这节课的教学前要准备哪些教具和学具了。如用硬纸条(或木条)订成的三角形、平行四边形、图钉、硬纸条、钉子板、方格纸、长方形纸和剪刀等。并根据本节课的关键点,重点引导学生围绕“为什么移推拉门的小朋友会感到省力”展开讨论,进而借助用硬纸条订成的三角形和平行四边形,让学生动手操作和实践,在充分探索和交流的基础上,感悟到平行四边形易变形的特性,也可以让学生举例说一说这一特性在生活中的应用。

这样一来,我们就在充分感悟编者意图、凸显教材特点、结合学生实际的情况下,设计出了恰到好处的教学流程。

看教参:其实我个人觉得,无论数学、语文教学,只要一备课就先拿出参考书并不是一个很好的教学习惯,我们应该在研读、精读过课标和教科书之后再拿出教参,这时你就会发现,参考书里的很多内容其实都是你在用心细读教科书的过程中就能够自己发现的,而且会比你泛泛地看一遍教参要深刻得多,看教参应该只是作为我们看课标和教科书之后的有效补充,帮助我们找到看教科书时的盲点。

看相关教学资料:其实在前边的“三看”的基础上,我们就能够很好地把握好教学的知识点了,但是为什么很多老师在有教学比赛或者公开课之前,都要上网或者查阅教学刊物去找相关的教学资料呢?这是因为别人的特别是名优教师的教学设计、教学反思能够带给我们很多的启示,我们取长补短地来设计我们的课堂教学,一定会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为我们的课堂锦上添花。

三想:想目标与内容之间的联系、想编者意图和学生实际、想教学方法及实施策略。

想目标与内容之间的联系:比如例2中的把图形分分类这一内容,我们要清楚这里的分类并不是真正目的,目的是学生通过分类这一操作活动,来感知不同的四边形之间的联系与区别,进而概括出一些特殊四边形特别是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如果我们不把握好这一最终目的来有效地组织活动,那么再热闹的动手操作和小组合作也只能流于形式。

想编者意图和学生实际:还以例2为例,我们已经很清楚编者的设计意图了,但是从三年级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与数学知识角度看,要将众多四边形按严格的标准进行分类并有多种方法,显然是超过了学生实际。三年级学生所能进行的分类,大部分只能是对图形的表象进行直观感知后的分类。

所以我们从学生的实际出发,让学生在观察、操作、思考中对四边形进行直观分类,这样只要学生有一定的道理,分类的情况都是值得肯定的。然后借助学生的分法,引导学生从观察、度量、比较中加深对长方形、正方形的认识,知道:它们的四个角都是直角;长方形的对边相等,正方形的四条边相等。

想教学方法及实施策略:

例2这节课的知识非常简单,有些教师说:“不用上,大部分孩子也知道四边形是什么样的图形。”确实,如果这节课仅仅停留在认识四边形的特征上,相当一部分学生不学也会。

如何让这节简单的课变得不简单呢?分类环节便是基于这个思考。我们要想办法把“简单”的课上出“数学味”来。

我会让学生先研究这些四边形,再讨论按什么标准进行分类,最后动手分一分。记得我在上这节课的时候,学生一开始不知所措,过了一会儿,有的学生开始用三角板比画了,接着出现了多样化的策略:有的学生在量边,有的学生在量角,有的学生研究四边形是否都是对称图形,有的给形状相似的四边形分类……于是,他们发现了特殊四边形边的不同、角的不同、四边形之间的联系等等。

开放式教学路径的设计,改变了以往教学中教师将学生的思维强行纳入预设轨道的弊端,给学生提供了广阔的探索空间。当然,学生是有差异的,同样的问题会有不同的答案,这些不同的结果反映了各个学生的不同思维层次。正因为这样,让每一个学生都有思考的问题,才能让不同的学生得到不同的发展。

我想如果每一节课的教学方法和实施策略我们都能够稍加用心,一定就会收获不同的精彩。

两对比:对比新旧教科书、对比同一教科书的不同版本。通过新旧教材、不同教材的对比,思考什么是可变的,什么是不可变的(可变的往往是形式,不变的就是实质)。

四、 教科书解读的注意事项。

另外,我们在解读教科书、确定目标的时候还应该注意以下几点:

第1条通盘考虑总体目标、学段目标、单元目标和课时目标的同时,还要善于把课时目标合理地分解为环节目标。

第2条要充分依据教科书提供的材料设计教学,把它作为教师组织教学的主要依据。

第3条教科书是一个永远不曾完成的文本,有待你的补充和丰富,需要你的智慧加入、平等对话。

第4条教科书研读要关注整套教科书的基本结构,理清小学数学教学的主要内容及在各学段、各册的分布情况,并以此为背景研读课时教学内容,合理划分课时。

其实无论采取哪种方法,我们的目的都只有一个,那就是希望把有限的教科书进行深刻的解读,更好地为教学服务,我想我们如果都能够以学生的角度阅读教科书、以整体的思想梳理教科书、以动态的目光研读教科书、以比较的方法优化教科书,并结合自己的优势和学生的特点来设计教学流程,我想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就一定能够落到实处。最后我想送给大家一句话:教科书解读是一段生命的旅程,我们读的是教科书,真正谋求的是个人的专业发展。

感谢大家的聆听!

三年级数学集体备课

三年级数学集体备课执笔人 周小笔。总序 第课时执教日期 年月日 练习内容 连续进位加法综合练习。练习目标 1 让学巩固连续进位加法的计算法则 含两位数加法 三位数加法 并能运所学知识解决生活实际问题。2 培养学生认真仔细的学习习惯,提高学生的计算水平,让学生在学习中获得成功的体验,激发学习数学的兴趣...

三年级数学集体备课

第四单元两位数乘两位数。解决问题 1 教学内容。教材第52页的例3及 做一做 教学目标。1.让学生经历解决问题的过程,学会用两步乘法计算解决问题。2.通过解决具体问题,让学生获得一些用乘法计算解决问题的活动经验,感受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第四单元两位数乘两位数。解决问题 1 教材第52页的例3及 ...

三年级数学集体备课

学校茶园小学姓名李英备课时间 2011年3月31日。年级三年级班级 1班学科数学。课题口算乘法。课型新授课课时 1 教学目标。1.通过探索口算方法的过程,学会口算整十,整百数乘整十数及两位数乘整十,整百数。2.培养学生认真口算的习惯。教学重难点。1.学会两位数乘两位数的口算。2.使学生理解并掌握算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