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三年级数学教案

发布 2020-03-08 02:42:28 阅读 3658

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教案。

江西吉安横江中心小学周汉华。

毫米的认识学习设计。

共6课时总第1课时。

教学目标:1、使学生经历测量过程,知道毫米产生的实际意义。

2、通过观察,明确毫米与厘米的关系,会进行简单的换算。

3、使学生在操作中学会用毫米作单位进行测量。

4、使学生建立1毫米的长度观念。

教学过程:一、情景导入。

1、小组合作学习,估计课本的长、宽、厚。

1)出示例1情境图,学生认真观察。教师提出问题。

2)4人小组合作,分别估计一下数学课本的长、宽、厚。将估计的结果填在记。

录表的“估计”一栏中。

3)对估计的结果进行反馈。

2.用测量的方法验证估计的结果。

1)分组测量课本的长、宽和厚。测量时,将遇到的问题记录下来,用自己喜。

欢的方法表示测量的结果。

2)交流测量的结果,引出毫米。板书课题“毫米的认识”。

二、**体验。

1、了解毫米与厘米的关系。

1)提问:“从尺中,你发现毫米与其他单位间的关系吗?”。

2)学生观察并独立思考后回答问题。从而引出1厘米=10毫米的关系。让学。

生多说发现这个关系的过程。

2、帮助学生建立1毫米的长度观念。

1)在尺上观察1毫米的长度,互相比划一下1毫米的长度。

2)教师提出问题:“请大家说出生活中长或宽或厚大约是1毫米的东西。”

先在组内说,再在全班交流。

3)要求学生合作完成:先从课本中数出几页(捏紧后的厚度大约是1毫米),再用尺子验证一下是不是1毫米,然后调整到厚度是1毫米,最后数一数看有多少张。

三、实践应用。

1、生独立完成“做一做”,再在小组内说出填写的结果。

2、生说一说,在生活中测量哪些物品一般用“毫米”作单位。

3、师生共同小结:当测量长度的结果不是整厘米数时,可以用毫米来表示;1厘。

米=10毫米;1分硬币、**卡、储蓄卡、医疗保险卡等的厚度大约都是1毫米……

四、课堂练习。

1.练习一第1题。安排学生在书上完成,练习时要求学生先估测,后判断,再。

用尺子进行测量验证。

2.练习一第2题。要求学生完成在作业本上。

3、练习一第3题。先让学生估计实物的长(或宽),再用尺子进行测量。完成。

后,让学生对估计和测量的结果进行对比。

五、全课总结。

1、通过今天的学习,你学到了什么新知识?

2、师总结。

分米的认识学习设计。

共6课时总第2课时。

教学目标:通过学生的估计、测量方法、讨论交流等活动,使学生知道分米产生的实际意义,以解分米与厘米与米间的进率,会进行简单的换算。会选择分米作单位进行测量;帮助学生建立1分米的长度观念。

教学过程:一、学习分米产生的意义。

1、 请同学们拿出自己的直尺,先估计一下你们的课桌的长和宽大约是多少。然后四人一小组的来测量课桌的长。

2、 说一说你们在测量过程中采用的是什么方法吗?老师找一至三名学生回答他们的测量方法及结果。老师根据学生口述的方法进行评价。

如用尺子的最大刻度连续量,量的次数少,但计算比较麻烦,也可以用10厘米为一份连续量,量的次数多,但计算起来较简单。

3、 10厘米的这一份可以用比厘米大的单位来表示,你们知道是什么吗?(10厘米这一份的长度就是1分米。)

二、学习分米与米、厘米间的关系。

1、 通过我们刚才的操作,再请同学们看看分米与厘米之间有什么关系?你是怎样发现的。(观察尺子,1分米中有10个厘米)板书:

1分米=10厘米,请同学们拿出你们的手对准尺子来比划出1分米的长度是多少。

2、 你们还能发现分米与我们以前学生的长度单位有什么关系吗?(1 米=10分米)你是怎样想到的?

三、帮助学生建立1 分米的长度观念。

1、 在数学书上比划出1分米的长度,同桌用尺来量一量看看你的比划是否准确。

2、 举出生活中长或宽或高大约是1分米的物品。

3、 将米、分米、厘米、毫米4个长度单位用手势表示出来。

四、巩固练习。

1、填写上适当的单位。

1把米尺长1( )

1把米尺长10( )

1把米尺长100( )

2、 书本第题填写在练习本上,老师提醒学生看清单位名称。

3、 练习6,7题让学生根据实际情况讨论完成。

五、全课总结。

1、通过今天的学习,你学到了什么新知识?

2、师总结。

千米的认识学习设计。

共6课时总第3课时。

教学目标:使学生在具体的情境中认识千米,明确千米与米的关系,初步建立1千米的长度观念。

教学过程:一、复习旧知。

1、 用手势表示1毫米、1分米的长度。

2、 口答:

50毫米=( 厘米 5米=( 分米

60厘米=( 分米 9厘米=( 毫米。

3、 填上合适的长度单位。

铅笔的长15门高2

橡皮长40课桌长60( )

二、**新知。

1、 通过投影出示书本第7页的例3图,“图中的情境大家见过吗?说一说图中主要说了些什么?”找二至三名学生回答。

对,图上说的是到叶镇还有21千米,到灵山还有23千米,我们今天再来学习一个新的长度单位--千米。(板书课题:“千米的认识”)

2、 在日常生活中类似的情境大家见过吗?找二名学生说说身边的类似问题。 你知道千米是个怎样的长度单位吗?(千米也叫公里是比米大的长度单位)

3、 出示例3的图,如果我们用毫米、厘米、米来作单位好不好?为什么?找一至二名学生回答让学生说说他们的原因。

(很不方便)在什么情况下我们用千米作单位比较方便呢?(明确计量较长的路程,通常用千米作单位)

4、 你知道1千米有多长吗?哪个同学能说说?老师:

其实昨天同学们就和老师一起跑完了一千米的路程,很多同学都说跑完了很累,大家闭上眼睛想一想昨天我们跑步时的情境,想想跑完这一千米我们用了多长时间。我们的操作一圈是200米,跑5圈正好是1000米,看来1千米还是很长的。板书:

1千米=1000米。

三、巩固练习。

做练习二第题。

第一题:把每小时行的路程与合适的出行方式连起来,先让学生独立完成再进行反馈。

第二题:让学生独立完成再集体订正。

四、全课总结。

1、通过今天的学习,你有什么新的收获?

2、师总结。

千米和米的简单换算学习设计。

共6课时总第4课时。

教学目标:使学生加深对长度单位千米的认识,会进行千米与米之间的简单换算。

教学过程:一、复习检测。

1、 我们学过的长度单位有哪些?相邻的两个单位之间的进率是多少?

千米=( 米 3米=( 分米

7分米=( 厘米 60毫米=( 厘米

300厘米=( 米 1000米=( 千米

并让学生说说7分米=70厘米,60毫米=6厘米是怎么想的。

二、**新知。

1、 出示题目:3千米=( 米。

2、 小组协作共同完成。

3、 汇报讨论结果。3千米=3000米,因为1千米是1000米,3千米就是3个一千米,就是3000米。

4、 出示题目:5000米=()千米。

5、 学生独立完成后指名口答,并说一说是怎么想的?

6、 引导观察:两个小题中等号两边的长度单位起了什么变化?数字是怎么样变化的?

7、 反馈练习:完成课本第8页“做一做”,学生独立完成后集体订正。

三、巩固应用。

1、 完成练习二第3题:提醒学生看清单位名称。

2、 完成练习二第4题,先让学生认真看图,然后小组讨论,对学生提出的出行方式及所需的时间的不同答案,引导学生进行评价。

3、 作业:练习二第5题,这题可以有不同的路线,引导学生仔细看图,课后交流。

4、 第6题为完成作业的同学准备,提示学生早上8时出发到中午12点一共有几个小时,汽车就行驶了几个小时(共行驶了4个小时)汽车一小时行80千米,四个80千米是320千米,所以中午12点可以到达。

四、全课总结。

1、通过今天的学习,你有什么新的收获?

2、师总结。

吨的认识学习。

共6课时总第5课时。

教学目标:使学生认识质量单位吨,知道吨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初步建立吨的概念,知道1吨=1000千克,并进行简单的单位换算。

教学过程:一、复习检测。

1000克=( 千克 5千克=( 克。

说说你的体重是多少千克。

二、**新知。

1、 导入,引出课题。

回答:谁能告诉大家这个情景里告诉我们了一件什么事情?限重一吨是什么意思?引出课题,板书。

2、 认识“吨”:老师问“吨是个什么单位?你们知道1吨有多重吗?

”1吨=1000千克,请同学们和教师一起读二次。我们知道了1吨=1000千克,同学们想一想,这些小动物能不能一起过桥?为什么?

你是怎么知道的?引导学生将四个小动物的体重加起来,与1吨作比较。400+300+500+100=1300千克,1300千克比1000千克要重,也就是比一吨要重,所以这些小动物不能一起过桥。

3、 那它们应该怎么才能完全的通过桥到达对岸呢?请同学们四人一小组的讨论看哪个小组想的办法最多。

4、 在同学们的帮助下这些小动物终于顺利的过河了,再想一想在我们的生活中**见过用吨作计量单位的标志。

5、初步建立1吨的质量观念。

1)引导学生看情境图,“什么东西大约重1吨?”如两头牛大约重1吨,两只马与1只熊合起来大约重1吨。等。

2)同桌之间互相背一背说说自己的体重,互相感受1个同学的体重有多少。几个同学的体重加起来大约是1吨重。

3)千克与吨的换算。

出示例题:3吨= 千克 6000千克= 吨。

让学生独立填写指名口答,你是怎样想的?(1吨是1000千克,3吨是3个1000千克,就是3000千克)

三、实践应用。

1、完成例7下面“做一做”中的第1题,说说生活中用吨作单位的物品还有哪些。

2、完成做一做第2题,让学生独立解答后指名口述想法。

3、练习三第1题,先让学生独立连线,再全班交流,第二题学生独立完成后集体订正。

四、全课总结。

1、通过今天的学习,你有什么新的收获?

2、师总结。

生活中的数学学习。

共6课时总第6课时。

教学目的:通过练习及应用,巩固所学的长度单位和质量单位及其简单的换算,加深学生对千米和吨的认识。

人教版三年级数学教案

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教案。江西吉安横江中心小学周汉华。毫米的认识学习设计。共6课时总第1课时。教学目标 1 使学生经历测量过程,知道毫米产生的实际意义。2 通过观察,明确毫米与厘米的关系,会进行简单的换算。3 使学生在操作中学会用毫米作单位进行测量。4 使学生建立1毫米的长度观念。教学过程 一 情景...

人教版三年级数学教案 2

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教案。江西吉安横江中心小学周汉华。毫米的认识学习设计。共6课时总第1课时。教学目标 1 使学生经历测量过程,知道毫米产生的实际意义。2 通过观察,明确毫米与厘米的关系,会进行简单的换算。3 使学生在操作中学会用毫米作单位进行测量。4 使学生建立1毫米的长度观念。教学过程 一 情景...

人教版小学三年级数学教案

学习好资料欢迎 人教版小学三年级数学教案 笔算乘法 连续进位 例4 教学内容 课本第五册79页例4,做一做 和练习十八 题教学目标 1 使学生进一步掌握进位的方法,能正确地进行计算。2 提高学生的计算勇。3 培养学生认真仔细计算和认真审题的好习惯。教学重点 掌握三位数乘一位数 连续进位 乘法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