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看到了什么。
教学要求:**目标:通过观察,描述获取有关大树信息的方法。
知识目标:组织学生经历从“看”到“观察”的过程,并对大树作简单的描述。
情感目标:引导学生进行观察研究大树,鼓励学生亲近自然,关注自然,体验情感。
教学方法发现法、观察记录法、归纳概括法、讨论交流法等。
教学准备:1、教师选择一棵大树,供学生观察。(校园内)。2、观察记录纸。
3、一些工具(绳子、尺、放大镜等)。4、课前准备好有关安全方面的注意事项。
教学课时:一课时。
教学过程;一、引入。
你喜欢什么植物?你对树进行研究过吗?从书上的**中,你看到了什么?你有没有到一棵大树前观察过?想去观察吗?
二、小组讨论心目中有关树的信息,并记录在纸上。
1)学生讨论(四人一组)自己心目中的树。(2)把讨论的信息写于纸上。
三、、怎样观察一棵大树。
1)如果你在来到一棵大树下,你想观察什么?学生讨论。
2)怎样才能观察到更多的内容?学生讨论。老师讲述观察要有序、有计划,并把观察得来的信息记录在纸上,以供以后研究用。
四、、带动学生到大树前,开始活动。
1)有组织的带领学生到事先选好的大树下。(2)学生根据自己想好的观察顺序、观察方法观察大树。(3)要学生把观察到的内容写在记录纸上。
五、让学生通过讨论后,知道看与观察的不同。
1)学生回教室,汇报交流。(2)对照两张记录纸,讨论以前看到的内容和现在观察到内容有什么不同?(3)为什么我再去看会知道的更多?
4)当我们想要了解得更多,知道得更多的时候,当我们带着这样的目的再去“看”的时候,我们的科学观察活动就开始了。
六、后续研究。
在你家附近选择一棵大树,自己确定观察内容,进行观察。
我的大树。教学要求:
**目标:继续引导学生进行观察、研究大树的活动。
知识目标:用简便的方法描述树的形状、粗细、高矮等。
情感目标:鼓励学生用各种渠道丰富自己的知识。鼓励学生亲近自然,关注自然, 在观察活动中培养情感。
教学准备:学生拓展树皮用的白纸若干,几张放大树的**。
教学过程:1、引入。
上一节课我们已经观察了一棵大树,你能不能告诉我,你观察到的那棵树是怎么样的?
2、用简便的方法描述树的形状、粗细和高矮。用动作比划你看到的树冠的形状。
用手比划你的大树的树干有多粗。用比较的方法告诉别人,你的大树有多高。
3、观察、描述树的其他方法。
画一画,你所观察到的树的叶子,大树。
展示一下你捡来的树的果实。
你看到的树皮是怎样的呢?你用什么办法把树皮给同学展示一下。
教师教学生拓印树皮的方法,学生到校园内拓树皮。
小结:用画画,拓印做记录,搜集实物标本等方法,都是我们观察,描述大树时可以使用的方法。
4、对记录、描述作用的理解。
大家都能对大树进行描述或记录,那你是否能根据别人的描述知道是哪一棵树?
出示一份观察记录,让学生猜猜是校园里的哪一棵树。教师将落叶、树皮拓片分发给学生每人1份,让学生到校园去寻找大树。
5、作业。写一份树的观察记录。
各种各样的叶。
教学要求:**目标:让学生经历一些基本的现实活动过程。
1、按一定的内容和顺序进行观察。 2、对叶的颜色、形状、大小的比较观察和测量。
知识目标:获取一些叶的颜色、形状、大小等方面的知识。
情感目标:引导学生进行观察,研究树叶的活动,鼓励学生亲近自然,关注自然,在现实中体验情感。
教学准备:1、学生捡来的树叶带到学校。 2学生描画叶片大小的方格纸 3、学生记录纸。
教学活动过程。
一、引入。 今天我们就来研究一下各种各样的叶。
二、小组交流、统计。 一共捡了几片树叶?有几种树叶? 小组有几种树叶?(学生写好统计记录)
三、同一种树叶的判断。
把数量最多的一种树叶拿出来。
你根据什么,才说它们是同一种树的叶?
你根据什么,才说另外的树叶不是同一种树的叶?
四、叶的颜色、形状、大小的观察。
问:这么多的树叶,你还想研究什么?
1)颜色的观察: 如果有人问植物的叶是什么颜色,你该怎么回答?
给你的树叶按颜色排列顺序好吗?说一说你是怎样排的。
2)形状的观察:给你的叶按形状的不同分类。介绍一下你的分法。
3)叶的大小观察:拿出最大的叶和最小的叶。怎样来描述这一大一小的叶?
学生用方格纸来比较叶的大小。(大的几个方格?小的几个方格?)
还有没有其他的方法来比较叶的大小?
五、作业:用不同颜色、不同形状、不同大小的树叶拼贴一幅图画。
一片完整的叶。
教学准备:1、各小组预备一些没颜色、形状、大小不同的叶。
2、各组不同颜色的同种叶数片。
3、学生描画叶片大小的方格纸。
教学活动设计:
一、叶的颜色的观察。
1、谈话引入,上节课中,我们对叶已经有了不少的了解,如果有人问你叶是什么颜色的,你该怎么回答?
2、学生发表自己的观点。3、学生观察说说自己预备的叶,有哪些颜色?
4、让学生按颜色的变化给叶排排顺序。5、小组代表,出示各组的排列情况并说说排列的依据。6、再次设问:如果有人问你叶是什么颜色的,你该怎么回答?
二、叶的形状观察。
1、叶的颜色是各不相同的,那么它们的形状相同吗?2、学生观察,说说自己小组有哪些形状的叶?3、小组尝试根据形状给自己的叶分类。4、小组代表介绍自己小组的分类情况。
三、叶的大小观察。
1、(承前)让学生将其中一种形状的叶按大小顺序排列。
2、交流排列中遇到的问题,设问:大小相近的叶用什么方法来比较大小呢?
3、各小组研究**。4、学生交流各组的方案。
5、教师总结比较叶大小的方法,适时提出描方格的方法。6、学生描一描,试一试。
四、作业。用不同颜色、形状、大小的叶拼一幅图画。
寻访小动物。
教学要求。1、引导和推动学生开展寻访调查小动物的活动,鼓励学生亲近和关注周围环境中的小动物。
2、在课外或校外进行一些观察研究小动物的活动,并以活动经历和体验的形式进行爱护小动物珍爱生命,保护生态环境的教育。
二、教学活动过程。
1、引入。一听到“动物”这个词,我们会想到哪些动物?▲如果说:“大动物”我们会想起哪些动物?▲如果说:“小动物”我们又会想起哪些动物?
我们一般是怎样来划分“大动物和小动物”的呢?
2、附近能观察到哪些小动物。
我们到校园里观察小动物, 会去观察哪些地方呢?估计能观察到多少种动物呢?
教师板画(准备好的卡片)学生说一种,教师画(贴)一种。
在我们附近还有哪些能找到小动物栖息和活动的地方?
九月里如果让我们进行一次寻找访调查小动物的活动,我们应留意哪些地方?
学生回答不全面、不完整,教师补充。
让我们再来估计一下:
我大概要花多少时间来观察?●我大概能观察到多少种小动物?●我们全班有多少同学能认真完成这项活动。●我们全班一共能观察调查到多少种小动物?
3、观察和调查的方法。
寻访活动的任务设置和寻访活动的计划的讨论。
主要任务:了解九月里我们能在附近观察到哪些小动物。其他任务:各小组和个人自定。
计划:关于寻访活动的时间、地点的安排和小组内部分工,调查记录的选择或设计等。
让学生自由组合,并制定相应的计划等,交流汇报后,教师可以给予适当的调整、指导和启发)
观察调查过程中可能碰到的问题或问题解决方法的讨论。
如:●关于一些不知名的小动物的记录问题。●一些难于接近的小动物的观察问题。
还有同学和老师提出的其他问题。
4、观察调查活动的注意事项。
寻访活动中的安全问题。
讨论:●哪些场所隐藏着危险?●哪些活动可能出安全事故?
哪些小动物可能造成对人的伤害?●从安全考虑,我们寻访活动需注意哪些事项?
关注和爱护小动物。
讨论:●从爱护小动物的角度出发,我们在寻访活动过程中应注意什么?
5、作业。在1周左右的时间里交一份寻访小动物活动的调查记录。
蜗牛 第一课时。
教学要求:**目标:引导学生进行观察蜗牛,经历自己感兴趣的实践过程。
知识目标:了解一些有关蜗牛身体及吃食物等方面的知识。
情感目标:培养学生认真观察的习惯和乐于主动**的兴趣。
教学准备:观察用的蜗牛、盛放蜗牛的容器、记录笔纸、供蜗牛食用简单的食物、放大镜。
教学活动过程。
一、引入同学们见到过蜗牛吗?说说蜗牛是怎样的一种小动物。
二、观察蜗牛身体1、分发蜗牛给学生2、提出按一定顺序来观察蜗牛的身体。
3、小组观察、讨论交流4、尝试描述蜗牛各部分的特点。
三、蜗牛壳的观察。
师述:关于蜗牛壳,你能观察到那些信息呢?引导讨论蜗牛的好处,蜗牛壳上螺线的秘密,蜗牛壳与蜗牛身体的重要关系。
四、蜗牛吃食物的观察。
1、提问:蜗牛如何进食,你看到过吗?清学生简单描述一下。
2、验证观察:蜗牛吃食物。师准备几样食物:要想知道蜗牛会选择哪几样食物,将蜗牛放入食物盒里观察,同时观察它是如何进食的。
3、交流:蜗牛靠什么来吃食物?它最喜欢吃哪些食物?
4、延伸:很远的地方的食物蜗牛发现吗?
五、交流小结。
说出蜗牛的身体是怎样的。说出蜗牛是怎样吃食物的。
蜗牛 第二课时。
教学要求:1.引导学生了解蜗牛的运动方式。2.经历观察蜗牛运动的现实过程。
3.激发探索蜗牛运动秘密的兴趣。
二、教学准备。
小组或个人观察用的蜗牛、放大镜、小木棒、棉线记录用纸和笔等。画有同心圆的纸、玻璃片。
三、教学活动过程。
1、引入:蜗牛爬行是怎样的?它靠什么来爬行的?
2、蜗牛用身体的那一部分爬行?
1)用放大镜观察蜗牛用身体的那一部分爬行。
2)引导说出蜗牛用身体的腹部爬行。小结蜗牛的腹部就是蜗牛的脚---腹足。
3、观察蜗牛的爬行,你发现什么?1)引导模仿蜗牛的爬行动作。
2)引导学生让蜗牛在小木棒、棉线上爬行。
3)引导观察蜗牛爬行过程中留下的痕迹。推测一下这些粘液所起的作用。
4、想办法做。
1)谁能使蜗牛朝着一个方向爬行?
引导用苹果、桔子等实物引诱蜗牛朝一个方向爬行。
2)谁能让几只蜗牛进行一次蜗牛比赛呢?
引导用棉线作路苹果作饵拨动蜗牛爬行比赛。或者画一个同心圆来进行蜗牛爬行比赛。
5、交流、小结蜗牛使怎样爬行的?你能想出更多的方法让它们进行爬行比赛吗?
蚂蚁。教学要求:
1、通过观察,让学生了解蚂蚁的身体特点。
2、让学生能够在观察过程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的**能力。
3、引导学生爱护小动物,珍惜生命。
教学重点:不断改进观察的方法,解决观察过程中产生的问题。
教学难点:对观察方法的**。
教学准备:放蚂蚁的瓶子、白纸、放大镜、水、水槽、三、四块塑料泡沫、昆虫观察盒、毛笔、水彩笔、玻璃片(投影片)、沙、绳子、几条硬纸条、记录纸和笔。
教学活动过程:
一、揭示课题。1、你们带来了什么?2、出示课题:蚂蚁。
二、激发**欲望。
1、说说你是怎样捉到蚂蚁的?2、学生画一只蚂蚁。选几幅展示。
3、比较。为什么有的会画错?
三、引导**。
学生根据提供的材料分组自行**。
教师不时穿插到每个小组的旁边观察学生的活动。密切注意学生在做什么?说什么?争论什么?扯得太远要帮助他们回到主题上来,钻进“牛角尖”得要帮助他们跳出来。
在学生的观察活动中,要适时引发学生的思考,“你是怎么想的?你认为怎样?你能不能再看看?你能不能换一种材料再试试?
四、开展研讨、说蚂蚁。
1、把材料从学生处拿开。
2、说说刚才的研究中你们遇到了那些问题,你们是怎么解决的?有没有解决不了的问题?提出来让我们一起解决。
通过刚才的研究,你们发现了什么?
每组选出一个学生代表小组发言,研讨中发现的事实有另一个学生记录下来。
教师把学生的观点板书下来,即使错误的发言如果全班同意也要先记录下来。当学生的发言出现矛盾时,当场讨论解决。教师要注意把握方向,对于怎样更好地观察蚂蚁,蚂蚁身体的特点这些问题一定要讨论。
五、课外延伸。
1、刚才我们初步观察了蚂蚁,实际上还有许多值得我们研究的地方,你们想不想继续研究?下课后,每个小组继续研究蚂蚁,下节课我们举行一个蚂蚁信息报告会。
2、看蚂蚁的反应,猜测蚂蚁的想法,送蚂蚁回原来的地方。
教学设想:
蚂蚁》是科教版《科学》教材三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第4课,其目的在于通过学生对蚂蚁身体特点的观察,尝试让学生解决观察过程中碰到的问题,培养学生**的能力。意识到动物与大自然的密切关系,珍爱生命。因此,我在设计这一课时,力求体现以下几个方面:
1、提供学生较多的**研讨和动手机会,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2、以学生的**为核心,让学生能够在观察过程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从而培养学生的**能力。3、这节课不在于学生获得多少蚂蚁的知识,而在于学生通过观察活动获得知识。因此,在引导**阶段要给学生自主权。
三年级科学教案上册
小学科学三年级上册教学计划。2011年8月 一 教材分析 科学 三年级上册由 动物和植物 土壤 水 空气 和 食物与健康 五个单元组成。在科学 方面,考虑倒三年级学生的生理和心理发展水平,还不可能从事较为独立 完整的科学 活动,出于科学 始于提出问题 细致观察的特点,教材将着重点放在发展学生的提问能...
三年级上册科学教案
1 我们在生长。教学要求。1 采用举例的方法描述自己在生长变化。2 经历和体验测量身高 胸围 心跳 呼吸 肺活量等活动的过程,激发今后继续测量 分析的兴趣。3 开展小组合作学习,学会测量前讨论 分工,测量后及时记录数据。4 通过测量了解自己的身高 胸围 心跳 呼吸 肺活量等情况。教学准备。生长变化图...
三年级上册科学教案
三年级上册科学教案 2009.7 第一单元植物。单元教学设想 初步认识真正的观察应该是有目的的,制订观察的方法和步骤有利于观察的进行。总结植物的共同特征是 生长在一定的环境里,都需要水分 阳光 空气和营养,都会生长发育,都会繁殖后代,都有从生到死的生命过程。在观察过程中,培养与他人合作的习惯。第一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