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九年级语文 1

发布 2020-02-23 21:24:28 阅读 2884

2014-2015虹桥学校单元验收试题。

九年级语文(一)

一、积累与运用(34分)

一)选择题(4分)

1.下列加点的词古今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

a.开张圣听 b.益州疲弊 c. 虽然受地于先王 d. 至于斟酌损益,进尽忠言。

2.下面句子中朗读停顿有误的一项是。

a.今天\下三分,益州疲弊,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

b.且\壮士不死即已,死\即举大名耳,王侯将相\宁有种呼!

c.安陵君\因使\唐雎\使于秦。

d. 百姓\孰敢\不箪食壶浆\以迎将军者乎?

二)用原文句子填空或根据要求填空。(12分)

1沙场秋点兵。

2.《武陵春》是南宋女词人李清照的作品。其中最为人称道的颇有新意写“愁”的句子是调动你的积累,请你再写出一句写“愁”的句子。

3.《渔家傲秋思》中正面揭示征夫们思家又无法回家的语句是。

4.古代风流人物留下了许多表达自己志向的豪迈诗句,请你写出上下联来。

5.“酒” 在古代诗词中很常见,请你写出与“酒”有关的一联诗句来。

三)解释下列加点词的含义。(12分)

遂用猖獗先帝不以臣卑鄙将军岂愿见之乎。

民殷国富而不知存恤徒以有先生也。

故不错意也秦王色挠以头抢地尔。

苟富贵,无相忘引喻失义抑亦人谋也。

四)翻译下面句子。(6分)

1. 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

2. 孤不度德量力,欲信大义于天下。

3. 公亦尝闻天子之怒乎。

二、古诗词赏析(10分)

江城子·密州出猎。

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为报倾城随太守,亲射虎,看孙郎。

酒酣胸胆尚开张,鬓微霜,又何妨!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

1.这首词是苏轼因反对王安石变法,请求外调,任密州太守时与同官会猎后所作的抒怀,全词共两阕,请分别用两个字来概括各阕大意。

上阕下阕4分)

2.词中借用孙权狩猎的典故,表明自己的英武的词句是词的下阕中有承上作用的词句是4分)

3.选出对词分析有误的一项2分)

a.词人用词来写习武打猎,借以抒发关心边防的热忱,在内容和题材上都具有开创意义。

b.它塑造了一个激昂慷慨的壮士形象。开篇勾勒射猎的武夫。继之以千骑如飞,围观如堵进行烘托,两个典故的运用转出正意,由射猎过渡到演武,最后走引挽弓,“狂”态少年形象跃然纸上。

c.它通过对特定素材的描写对抵御对外族侵扰的忠义之情的抒发,形成了一种粗犷豪迈的风格,具有一种阳刚之美,与当时笼罩词坛的柳永词一脉相亲。

d.词的用韵前密而后疏,有一气呵成之感,词人的“狂”劲——自负和壮志欲酬的企望,奔放的豪情依稀可见。

三、语段阅读(56分)

一)二世元年七月.发闾左谪戍渔阳,九百人屯大泽乡。陈胜、吴广皆次当行,为屯长。会天大雨,道不通,度已失期。

失期,法皆斩。陈胜、吴广乃谋曰:“今亡亦死,举大计亦死;等死,死国可乎?

”陈胜曰;“天下苦秦久矣。吾闻二世少子也,不当立,当立者乃公子扶苏。扶苏以数谏故,上使外将兵。

今或闻无罪,二世杀之。百姓多闻其贤,未知其死也。项燕为楚将,数有功,爱土卒,楚人怜之。

或以为死,或以为亡。今诚以吾众诈自称公子扶苏、项燕,为天下唱,宜多应者。”吴广以为然。

乃行卜。卜者知其指意,曰“足下事皆成,有功。然足下卜之鬼乎?

”陈胜、吴广喜,念鬼,曰:“此教我先威众耳。”乃丹书帛曰“陈胜王”,置人所罾鱼腹中。

卒买鱼烹食,得鱼腹中书,固以怪之矣。又间令吴广之次所旁丛祠中,夜篝火,狐鸣呼曰:“大楚兴,陈胜王”。

卒皆夜惊恐。旦日,卒中往往语,皆指目陈胜。(18分)

1. 解释下面加点的词。(4分)

会天大雨乃丹书帛曰( )

吴广以为然又间令吴广之次所旁丛祠中。

2. 摘录文段语句回答。(6分)

1)陈胜、吴广发动起义的导火线是。

2)这次起义的根本原因是。

3)表现陈胜、吴广远大政治抱负的句子是。

3. 陈胜、吴广在起义的准备过程中明显的带有浓厚的封建迷信色彩,从。

等可以看出来。(2分)

4.陈胜分析当时形势和起义前途时,得出“宜多应者”的结论,他的根据主要有两条:(用自己的话回答)(4分)

第一条: 第二条:

5.翻译下面句子:旦日,卒中往往语,皆指目陈胜。(2分)

(二)荆州北据汉﹑沔,利尽南海,东连吴会,西通巴﹑蜀,此用武之国,而其主不能守,此殆天所以资将军,将军岂有意乎?益州险塞,沃野千里,天府之土,高祖因以成帝业。刘璋暗弱,张鲁在北,民殷国富而不知存恤,智能之士思得明君。

将军既帝室之冑,信义着于四海,总揽英雄,思贤如渴,若跨有荆﹑益,保其岩阻,西和诸戎,南抚夷越,外结好孙权,内修政理;天下有变,则命一上将将荆州之军以向宛﹑洛,将军身率益州之众出于秦川,百姓孰敢不箪食壶浆以迎将军者乎?诚如是,则霸业可成,汉室可兴矣。 (12分)

1.解释下面加点的词。(4分)

此殆天所以资将军百姓孰敢不箪食壶浆。

命一上将将荆州之军诚如是。

2.用原文回答。(6分)

(1)诸葛亮替刘备策划的最终目标是。

(2)诸葛亮为了达到这个目标提出的战略方针是。

(3)在诸葛亮的眼里刘备是一个怎样的人。

3.在《三国演义》中诸葛亮留下了许多佳话。请你至少列举他的两件事。(2分)

如:草船借箭。

三)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不求闻达于诸侯。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谘臣以当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后值倾覆,受任于败军之际尔来二十有一年矣。

先帝知臣谨慎,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受命以来,夙夜忧虑,恐付托不效,以伤先帝之明;故五月渡泸,深入不毛。今南方已定,甲兵已足,当奖帅三军,北定中原,庶竭驽钝,攘除奸凶,兴复汉室,还于旧都:

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至于斟酌损益,进尽忠言,则攸之、依、允等之任也。(16分)

1. 解释下面加点的词。(4分)

尔来二十有一年矣遂许先帝以驱驰。

躬耕于南阳三顾臣于草庐之中。

2.根据原文补出省略成分。(1分)

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

3.按照课文在文中空格出补出语句。(2分)

4.翻译下面句子。(2分)

先帝知臣谨慎,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

九年级语文周末练习 九 1

编写 金红英审核 陈飞。语文知识积累与运用 24分 1 阅读下面一段文字,按要求回答文后问题。6分 微风中的芦苇姿态优美,柔曼妩 媚,向世界展示生命的万种风情。微风啊,你是生命的化zhu ng 品,你用轻柔透明的羽纱制zu 出不重复的美妙时装,在每一株芦苇身边舞蹈。你把梦和幻想抛撒在空中,青翠的芦叶...

九年级语文试题 1

一 积累与运用 25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2分 a.荣膺 y ng 伫立 zh 阔绰 chu 顶礼膜拜 m b.涟漪 y 阴霾 m i 山麓 l 鳞次栉比 zh c.臆测 y 恻隐 c 饶恕 shu 中流砥柱 d d.虬须 qi 倒坍 t 沉湎 mi n 吹毛求疵 c 2...

九年级语文培优 1

官田学校初三语文培优资料。一 晨诵 国学精粹。孟子名言。1 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上天要把重大使命降到某人身上,一定要先让他的意志受到磨练,筋骨受劳累,身体受饥饿之苦,让他做事总不能顺利。2 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用这样来的方法来惊动他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