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化学离子教案

发布 2020-02-23 05:02:28 阅读 3230

导入:我是一个小小的电子,我在原子里围绕着原子核不停地转动,虽然空间很大,但我和我的同伴总想挣脱原子核的吸引。可是原子核这个小老头很有能耐,虽然只占原子的一丁点空间,里面却由质子和中子构成,中子不带电,质子带正电,正好把我身上的负电深深吸引。

设问】原子核外电子是如何运动的呢?它们能否挣脱原子核的吸引呢?

科学证明:核外电子是分层排布的。

一.核外电子的排布。

1.行星围绕太阳运转有一定的轨道,核外电子的运动有没有固定的轨道?

行星绕太阳旋转有固定的轨道,而核外电子的运动没有固定的轨道。但核外电子的运动也有自己的特点,即有经常出现的区域,科学家把电子经常出现的区域称为电子层。电子是在不同的电子层上运动的,人们又把这种现象叫做核外电子的分层排布。

离核最近的为第一层,依次往外第二层、第三层……,到目前为止,发现最多的为七层。

点拨]核外电子就像人一样,小时候完全靠父母,随着年龄,对父母的依赖程度小。那么电子由于能量各不同,所以其运动的区域离核有远有近。

能量低,离核近,能量高,离核远。

小结:(1)元素的原子核外电子层最少的有1层,最多的有7层。

2)离核最远,能量最高的电子层叫最外层。

3)电子层:一、二、三、四、五、六、七。

离核的距离:最近———最远。

4)核外电子是分层排布的)

2. 核外电子的分层排布如何直观的表示出来呢?看书78页。

用原子结构示意图可简明、方便的表示原子的结构。

原子结构示意图简单表示(如下图)

上图表示的是铝原子的结构——核电荷数为13,核外第一电子层上有2个电子,第二电子层上有8个电子,第三电子层上有3个电子。

注意:第一层电子数不超过2个,第二层不超过8个电子,最外层不超过8个电子。

想一想】(1)说出下图这种原子结构示意图中各部分的含义:

2)画出氧原子的结构示意图。

3. 1~18号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

3li 4be 5b 6c 7n 8o 9f

10ne13al 14si 16s 17cl 18ar 1.元素性质与原子核外电子的排布,特别是最外层上的电子数目有密切关系。

1)稀有气体元素,它们的化学性质很稳定,最外层电子数除氦为2个外,其余为8个。最外层具有8个电子(只有一个电子层的具有2

个电子)的结构,属于相对稳定结构。

2)金属元素最外层电子一般少于4个,在反应中易失去电子;非金属元素最外层电子一般多于4个,在反应中易得到电子。

提问】这两种粒子最外层电子都是2,含义相同吗?他们的化学性质相同吗?

为什么?小结: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与元素的分类、化学性质的关系。

二.离子的形成 1.离子。

在化学反应中,金属元素原子失去最外层电子,非金属元素原子得到电子,从而使参加反应的原子带上电荷。带电荷的原子叫做离子。带正电荷的原子叫阳离子,带负电荷的原子叫阴离子。

带电的原子团也叫离子。(如硫酸根离子so 42-、硝酸根离子no 3-、铵根离子nh 4+)

小结:核内质子数》核外电子数,粒子带正电为阳离子核内质子数《核外电子数,粒子带负电为阴离子即:

2.离子符号的书写:

1)先写元素或原子团符号,然后在符号右上方先标电荷数值(数值为“1”时省略),后。

标“+”号。

2)离子符号表示的意义:

元素符号右上方的数字:一个离子带的电荷数。 ②离子符号前面的数字:离子的个数。

以镁离子为例:

4.由离子构成的化合物。

阴阳离子由于静电作用而形成不带电性的化合物。

食盐中的。nacl由cl-、na+两种粒子构成?nacl是怎么形成的?

像氯化钠这样由阴阳离子结合而成的化合物还有很多,世界上千千万万中物质都是由原子、分子、离子构成。

1)由原子直接构成物质:如金刚石、石墨、晶体硅、石英、金刚砂等。

2)由分子构成的物质:

如稀有气体、氦、氖、氩、氪、氙、氡,它们都是单原子分子,靠分子间作用力构成物质。

多数非金属单质,如氧气、氢气、氮气、氟气、氯气、溴、碘等都是由双原子分子构成的。

非金属气态氢化物,如hcl、h2s、nh

ch等;非金属氧化物(除去sio

2等),如co

so等;非金属与非金属间组成的大多数化合物以及大多数有机物都是由分子构成的。

3)由离子(包括原子团如硫酸根、铵根、氢氧根)构成的离子型化合物。如:盐类、强碱、多数金属氧化物等。在这些类物质中一般没有分子。

5. 物质与其构成粒子之间的关系。

课外阅读。空气中的“维生素”

众所周知,空气是由氮、氧两种成分组成,还有少量对人体健康起着重要作用的成分。被誉为空气“维生素”的负氧离子就是其中的一种。那么,负氧离子有什么用?它又是怎样产生的呢?

科学家通过研究发现,负氧离子具有改善呼吸功能,增强新陈代谢,促进血液循环,预防流行感冒,增强机体抗病能力,调节神经系统等巨大作用。我们常说一个地方的空气清新,实际上就是说该地的空气中负氧离子的含量高。世界卫生组织有关指标确定,每立方厘米空气中负氧离子不少于1 000~ 1500个的时候,空气才称得上清新。

空气中的负氧离子是由氧气“俘获”带负电的电子形成的。例如,瀑布、雨水、喷泉运动会使水与岩石、水与空气、水与水发生摩擦碰撞,这就产生了大量自由电子,它们很容易被氧气分子捕获,如此就增加了空气中的负氧离子含量。

从总体上讲,负氧离子的形成与消失通常与大气压、光照程度、空气温度、湿度、风速、雾气等多种气象因素有关系。一般情况下,空气中氧负离子的浓度晴天时比阴天高,夏季比冬天高,上午比下午高,海滨、森林、高山及绿化带周围的负氧离子的浓度也普遍较高,每平方厘米可以达到2 000个,比城区高5~10倍,室外一般也比室内高2~3倍。

为了多吸收空气中的“维生素”,我们要多到野外去,多进行户外活动。

趣味导读。某天放学后,小健和小康一起到学校附近的文具店买圆珠笔。圆珠笔的**为8元,小健的钱包里有9元,要买一支圆珠笔绝对没有问题,可是,小康只有7元,怎么办呢?

向来乐于助人的小健,不假思索的把自己的多余的1元借给小康。这样,他俩都可以买下圆珠笔了。你知道吗?

原来在化学世界里,元素也懂得发扬互相帮助的精神。例如,钠就会把自己最外面的1个多余电子送给外围有7个电子的氯。这样两者的最外电子层都能完全填满,成为稀有气体的电子结构。

这样,由于钠原子失去了1个电子,于是变成了阳离子,而氯却多了1个电子,从而变成了阴离子。阳离子和阴离子之间的吸引力便是维系他们的离子键。正如小健和小康一样,这次助人的经历,不是巩固了他们的友谊吗!

巩固练习。1.元素的化学性质主要决定于其原子的()

a.核内质子数。

b.中子数。

c.核外电子数。

d.最外层电子数。

2.关于s和的叙述错误的是()

a.具有相同的核电荷数。

b.电子层数相同。

c.最外层电子数不相同。

d.核外电子数相同。

3.下列化学符号中的数字“2”,能表示所带电荷数的是()

a. 2ag+b.c.

d.4.原子失去或得到电子后,一定不会引起改变的是()

元素种类②化学性质③相对原子质量④粒子的电性⑤原子核⑥电子层数⑦最外层电。

子数⑧最外电子总数。

a. ①b. ②

c. ①d. ②

5.氮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为,下列示意图表示的粒子与氮元素具有相似化学性质的是()

abcd6.今有四种粒子的结构示意图如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它们表示四种元素。

b. ②表示的元素的原子在化学反应中易失去2个电子。

c. ④表示的元素是非金属元素。

d. ①表示的是阳离子。

7. 据科学家**,月球的土壤中吸附着数百万吨的氦,其原子核中质子数为2、中子数为1。

下列关于氦元素的说法正确的是()

a.原子核外电子数为3

b.相对原子质量为2

c.原子结构示意图为。

d.原子结构示意图为。

8.原子失去最外层电子后,会改变的是()

a.元素种类。

b.相对原子质量。

c.中子数。

d.化学性质。

9.下列粒子中,最外电子层不是稳定结构的是()

a.氖原子。

b.氯原子。

c.钠离子。

d.硫离子。

10.关于钠离子和钠原子的认识不正确的是()

a.它们的质子数相同。

b.它们的电子层数不同。

比na+少一个电子。

的最外层是稳定结构。

11.下列粒子结构示意图中,表示阳离子的是()

右上角的数字表示的意义是()

a.钙原子最外层上有2个电子。

b.钙原子有2个电子层。

c.钙离子带两个单位正电荷。

d.2个钙离子。

13.某元素原子的核外电子排由时,第二层电子数是第一层与第三层电子数之和,则该元素属于()

a.金属元素。

b.非金属元素。

c.稀有气体元素。

d.不能确定。

14.元素周期表是我们学习化学和研究化学的重要工具。下表是元素周期表中1~18号元素。

原子核外电子排布,我对它进行研究:

1)第11号元素名称是,它属于元素(填“金属”或“非金属”),它在化学反应中容易电子,它的离子符号为。

2)从上表中我还可以**出以下规律:原子核外电子数等于原子序数、等于、等于。

3)研究表明:从第二周期从3号~9号元素的原子核外电层数相同,核电荷数逐渐增大,原子核对核外电子的引力逐渐增大,故原子半径逐渐减小。我分析第三周。

期从11号~17号元素原子半径的变化规律是。

15.我们知道金属钠在氯气中燃烧生成氯化钠,其反应式为na+cl

nacl。仔细观察上图,2

回答下列问题:

1)叫做离子,带的原子叫做阳离子。带的原子叫做阴离子。

2)、离子由于作用而形成不显电性的化合物,叫做离子化合物。

16.核电荷数的增加,依照一定的规律将1~18号元素顺次排列成下表。

运用所学过的核外电子排布的初步知识,根据上表进行填空。

1)在化学反应中,第ⅰ纵列的元素比较容易电子;第ⅵ纵列、第ⅶ纵列的元素比较容易电子,(除去h之外)通常都达到8电子的稳定结构,可见元素的化学性质主要决定于原子的数。

2)从原子结构上看同一横行的元素具有相同的数,同一纵列的元素具有相同的数。

3)在表中,和氖原子核外电子排步相同的两种阴离子的结构示意图分别是和,三种阳离子的离子符号分别。

是、、。17.在下列示意图表示的粒子中,属于原子的有(填序号,下同),属于阳离子的。

有,属于同种元素的为。

通过以上各图还可以总结出,原子和离子的区别在于:

18.下图是1~18号元素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与原子核电荷数的关系图。

试回答:1)一个水分子共有个原子核,个质子。

2)一个mg2+共有个电子。cl-的最外层电子数和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相同。

3)通过上图你能发现哪些规律?请写出其中一个:。

19.填空:

20.下列为a、b、c、d四种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

abcd (1)写出a、b、c、d四种元素的名称和符号:(可查元素周期表)

abcd2)四种元素中,原子的结构比较稳定的是在化学反应中容易失去电子的是容易得到电子的是。

20.某粒子的结构示意图如右图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

1)当a=__时该粒子表示的是原子;

2)当a=__时该粒子表示一个带2个单位正电荷的阳离子;

3)当a=__时该粒子表示一个带1个单位负电荷的阴离子。

21.根据下表所给的原子结构示意图填空(元素类别是指金属元素、非金属元素、稀有气体元素)。

该元素在化学反应中容易___电子(填“得到”或“失去”),形成___离子(填“阴”或“阳”),成为___结构(填。

稳定”或“不稳定”)。

22.右图是氟原子的原子结构示意图,方框横线上的数字是。

23.下面是四种粒子的结构示意图:

abcd请用序号填空:(1)核外电子排布相同的是。

2)属于同种元素的是。

3)表示阳离子的是。

4)属于非金属元素原子的是。

24.某原子的结构示意图为,它的最外层电子数n核外共有。

___个电子。

25.下面是几种粒子的结构示意图:

a~e共表示___种元素;

表示原子的粒子是填序号,下同);

表示阴离子的粒于是。

表示阳离子的粒子是___

表示相对稳定结构的粒子是。

在化学反应中易失去电子的粒子是。

九年级化学离子教案

课题3离子。教学目的 知识 1.初步了解核外电子是分层排布的。2.了解离子形成的过程,认识离子是构成物质的一种粒子。情感 通过对核外电子运动状态的想象和描述以及原子和离子的比较,学会比较 抽象思维等科学方法。培养学生对微观世界学习的兴趣。唤起学生对科学的好奇与向往。能力 培养想象思维能力 教学重点 ...

九年级化学离子教案

公开课教案 第四单元物质构成的奥秘。课题3 离子。一 教学目的 1 知识与技能 1 初步了解核外电子是分层排布的。2 了解离子形成的过程,认识离子是构成物质的一种粒子。2 过程与方法 学习 交流 的学习方式。能在特定情景下,积极主动地 新知,经历知识形成的过程。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创设情景,激...

九年级化学离子教案

提示 能量低,离核近,能量高,离核远。活动2 体验 核外电子在不同电子层内运动的现象说明什么问题?归纳 核外电子是在不同的电子层内运动的,这种现象叫做核外电子的分层排布。提示 1 元素的原子核外电子最少的有1层,最多的有7层。2 离核最远,能量最高的电子层叫最外层。明确 各原子的最外层可能不相同。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