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化学第三单元教学设计

发布 2020-02-22 23:55:28 阅读 2491

课题1 水的组成。

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

知道水在自然界中的存在的几种状态;了解水的组成并能进行论述和表达,能正确描述电解水实验的现象。

过程与方法:

进一步认识:观察—分析—推理—归纳的科学方法过程。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电解水实验的**,丰富科学体验。

教学重、难点:

水的组成实验;水的组成的论述和表达。

课时:1课时。

教学过程:教师引入:“没有空气就没有生命,”这句话道出了“空气”的重要性,“没有水人类就无法生存”,更加说明了水的重要性。

提问:举例说明水的重要性。

教师出示:一杯蒸馏水、一杯脏水。

提问:观察两杯水,告诉我两杯水的不同点。

学生回答:澄清的一杯水是蒸馏水,属于纯净物,另一杯呈浑浊,说明水中含有杂质,是混合物。

提问:请大家根据观察到的这杯蒸馏水,描述水有哪些物理性质。

无色无味透明的液体。

提问:物质都是由元素组成的,纯净的水是由哪些元素组成的呢?

教师演示实验3-1,**水的组成。

学生观察并描述现象:阳极生成的气体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阴极生成的气体能燃烧。

问:阴、阳两极产生的气体是什么?

学生看书:相关部分。

氧气、氢气。

教师小结:在水的电解实验中,有新物质生成,是化学反应过程,它的文字表达式为:

水电解—氧气+氢气。

问:这个反应属于化合还是分解反应?

提问:实验结果表明了水电解生成氧气和氢气两种物质,能不能说明水是由氢气和氧气组成的,属于混合物?

学生思考,在教师的引导下得出正确的结论:水是由氢、氧两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

板书设计:一、 水的物理性质。

二、 水的组成。

一)电解水实验。

实验现象:化学反应的表达式:水电解—氧气+氢气。

h2o电解—h2+o2

二)水的组成。

水是由氢、氧两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

作业:教材和练习册上的相应部分。

课题2 分子和原子

一、教学设计思路。

分子和原子是初中学生初次接触到的微小的粒子,在此之前只有一些微观现象的感性认识,没有任何理性的认识。我在教学过程中依据新课程标准,结合教科书上的例子,采取多种教学手段来组织教学。如演示实验、改进实验、补充实验、设计三维动画等。

我在教学方法上采用了激趣──质疑──驱动──反馈四步程序教学法。

教学程序:创设问题情景,激趣──提出问题,质疑──引导**,驱动──引导分析。形成想象──巩固深化,反馈交流。

学习程序:明确问题,产生疑问──观察实验,记录现象──分析现象,透析本质──借助三维动画,形成想象表象──根据想象,形成概念──理解概念,迁移运用,表达交流。

教学目标:1.认知目标:认识分子与原子的真实存在,了解分子、原子的基本性质,理解分子、原子的概念,会用分子、原子的观点来解释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

2. 能力目标:通过对宏观现象和微观本质间相互联系的分析、推理,提高学生抽象思维能力;

3. 情感目标:通过对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解释,学会科学联系的方法;通过对分子的可分性与不可分性的认识,学会辨证思考问题的方法。

教学重点:分子、原子概念的建立及对分子行为微观想象的形成。

教学难点:建立微观粒子想象表象,初步体会它与宏观物体运动的不同。

仪器药品:酒精、浓氨水、酚酞试液、胶头滴管、洒过香水的绢花、大小烧杯、试管、锥形瓶,分子间隔演示仪等等。

教学过程:一、分子的真实存在。

激趣】请同学们分组实验,滴一滴医用酒精在纸上、手上或衣服上,并注意观察现象。

提问】你观察到了什么现象? 回答:酒精挥发了。

展示】一束洒了香水的绢花 【提问】你们闻到了什么气味?它能够看见吗?

学生回答:闻到了花的香味,但看不见这种物质。

提问】你能解释为什么酒清挥发了吗?你能解释我们为什么能够闻到花的香味吗?

教师讲述:板书】分子是客观存在的。

指导阅读】教材p47第。

一、二自然段。

组织讨论】1.为什么水会减少?2.解释品红在水中的扩散。

拓展】请猜想一下,品红在什么情况下可扩散得更快一些?学生回答:在热水中,分子运动加快。

提问】这说明了什么?回答:说明分子是在运动的,且温度越高,运动越快。

过渡】物质是由分子、原子等微小的粒子构成的,这些粒子我们肉眼看不到但我们借助先进仪器不仅能看到,而且我们还能移动它们。

指导观察】世界上最小的汉字。

板书】构成物质的粒子——分子、原子等。

二、分子的基本性质

1、 分子很小;

指导阅读】“分子的质量和体积都很小”这一段话。

提问】教材上哪些数据说明分子的质量很小?哪些数据说明分子的体积很小?

学生用课本数据回答。

知识介绍】苯分子放大的倍数。

动画2】水分子的小黑点与乒乓球比较,渐渐变大,变成乒乓球和地球模样。

板书】分子很小。

2.分子的运动。

过渡】从品红的扩散,我们猜想分子是在运动的,但这并不能让我们信服,下面我们用实验来**一下分子的运动。

提供资料】浓氨水易挥发出氨气,氨气极易溶解于水,氨水可使无色的酚酞试液变成红色。

演示】取一只试管,倒入2毫升氨水,滴2滴酚酞试液。

提问】有什么现象?学生回答:酚酞遇氨水变成了红色。

提出问题】不直接滴加浓氨水,你能使酚酞试液变成红色吗?

提供实验仪器】浓氨水、酚酞溶液、大小烧杯、大试管、胶头滴管、棉花、滤纸条,锥形瓶、橡皮塞等。

提出要求】设计实验,**氨分子的运动。

板书】分子的运动。实验**过程等。

引导分析】方案一,烧杯a与烧杯b哪些条件相同,什么条件不同?为什么这样设计?

教师巡回引导】肯定学生的发言的正确性,指导学生设计方案。提醒学生注意观察现象,引导学生透过现象,分析本质。

学生讨论:(发言要点汇总)

1.可能根据氨水易挥发的性质,再利用氨气的易溶于水。

2.必须在一个密闭的环境中才能完成。

学生先分组动口讨论,再动手实验。几分钟后,表达交流。介绍自己实验中的成功经验,总结失败的教训。(学生设计方案汇总:略)

评价方案】引导学生归纳】这些实验说明了什么?如果改变温度会有什么影响?

学生归纳:分子是在不停地运动的。温度升高,分子运动加快。

3、分子间有间隔。

设疑】物质为什么有固(s)、液(l)、气(g)三态的变化?

演示实验】两个集气瓶中分别盛放o2和no2两种气体,口对口放置,抽去中间的毛玻璃片后,观察发生的现象。

学生观察,并描述现象:

下面瓶中的红棕色的气体逐渐进入上部的氧气中,随时间的推移,两瓶趋近一致,但颜色变浅。

提问】这一现象说明了什么 ?学生回答:说明分子在不停地运动。

追问】根据这一现象,你还能提出什么假设?

**动画3】分子间隔和分子运动的微观过程:no2分子向上运动,o2分子向下运动,最后趋向颜色一致。

提出课题】我们能够把分子间的间隔直观地表现出来吗?请同学们设计实验,进行**。

自主**】提出假设:分子间有一定的间隔。

设计实验:(方案汇总)

1.一定量有颜色的水和无颜色的水混合。2.一定量酒精与水混合。

3.冰融化成水体积的变化。4.一定量汽油与植物油混合等等。

学生分组交流,自评与互评相结合。

组织讨论】评价实验方案是否能够成功,是否可行。

组织讨论】1.为什么一滴酒精滴在纸上,过一会儿就消失了?

2.手上消失得快,还是纸上消失得快?为什么?

3.从体积上来说,1+1=2吗?为什么?

4.用分子的观点解释:水的固、液、气三态转化。

三、 什么是分子。

问:从分子的角度看,水的蒸发与水的分解两种变化有什么不同?

讲解最后得出: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

第二课时)四、原子。

问: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这句话如何理解?

学生:阅读教材相应中的最后一段。

教师结合图3-13讲解:氧化汞分子分解成氧原子和汞原子,每两个氧原子结合成一个氧分子,许多氧分子聚集成氧气,汞原子聚集成汞,在这个过程中,氧原子和汞原子都没有发生变化,因此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

问:原子有哪些基本性质?与分子有何异同?

教师引导学生讨论后得出:

原子与分子的比较:

相同点:基本性质相同。

主要区别:在化学变化中分子可分,而原子不能再分。

作业:练习册相应部分。

板书设计。一、分子的真实存在。

二、分子的基本性质

1、分子很小。

2、分子的运动。

3、分子间有间隔。

四、 什么是分子。

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

五、 原子。

1、什么是原子。

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

2、原子与分子的比较:

相同点:基本性质相同。

主要区别:在化学变化中分子可分,而原子不能再分。

课题3 水的净化。

教学设计思路:

从学生生活经验入手,通过分析讨论、实验**、调查报告等方法,在解决生活问题的过程中,不断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从而掌握净化水的几种方法。对于过滤操作的训练及其方法掌握,采取学生课前合作预习,课堂实际操作,学生互评,教师总评的教学方法。对于自来水净化过程的难点突破,采用课堂启发讲解,课后小组合作制造 “自来水生产模型”的方式,加深认识。

硬水和软水知识较为抽象,通过生活生产中的实例介绍,促使对其形成感性认识,知道硬水和软水的区别,以及硬水的危害和硬水软化的方法。课文安排的演示实验3-4(蒸馏水的制作),由于其直观性不强、讲解费时,故改用多**教学法,组织学生**“蒸馏水制作”的教学短片,使学生可以在有限时间内,直观地获得大量信息。在本节课结束前安排一场“当地饮用水使用情况”的调查报告交流会,通过交流使学生了解乡情、民情,培养学生“忧国”、“忧民”之心,激发学生努力学习,建设家乡的美好愿望。

教学目标。1、知道沉淀、吸附、过滤、蒸馏等常用的净化水的方法,能述说自来水的净化过程。初步学会过滤的操作。

2、懂得纯净水和自来水的区别,学会用肥皂水鉴别硬水与软水,知道硬水的危害及硬水软化的方法。

3、通过对水净化方法的学习,体会化学知识在生活生产中的广泛运用,培养学生对化学知识的学习兴趣。

4、通过过滤操作的训练,提高学生动手、观察、协作等能力。

5、通过学习,使学生明白要从卫生、健康的角度,正确选择饮用水,感受化学对改善个人生活促进社会发展的积极作用,激发学生努力学习建设家乡的美好愿望。

重点。1、水净化的方法。2、过滤的操作方法。3、硬水和软水的区别以及硬水软化的方法。

难点。1、自来水的净化过程2、过滤的操作方法。3、硬水的软化方法。

教学方法讲授法、谈话法、实验法、启发式教学法、多**教学法等。

九年级第三单元教学设计教学设计

教学设计。unit 3could you please tell me where the restrooms are?section a 1a 2d 1 教材以 ask for information politely 为话题,以 礼貌地咨询信息 重点是问路 展开交际,重点在这希尔语境中学习。教材...

九年级化学第三单元教学反思

九年级化学第三单元 分子和原子 教学反思。1 本节课的引入开始采用的是喷香水,让学生闻到香味,从而感受到香水成分在空气中的扩散。在第一次授课过程中,由于学生在物理上已经学过分子运动,很快就提出闻到香味是因为分子在不断运动,没有引起学生的积极思考。对此进行了一些改进 用两个实验 方糖在水中的溶解 冷水...

九上第三单元教学设计

四 单元课时安排 共12课时 单元整体学习 1课时 创造学思想录 2课时 成功 1课时 学问与智慧 2课时 论美 1课时 诵读欣赏 1课时 写作 3课时 专题交流或语文活动 1课时 单元课时安排 共11课时 成功 2课时。创造学思想录 2课时。学问和智慧 2课时。论美 1课时。综合学习与 3课时。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