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九年级物

发布 2020-02-21 05:45:28 阅读 1059

人教版九年级物理《运动的快慢》教案及教学反思。

关键字: 教案。

教材分析 讨论论物体的运动时,运动的快慢是人们主要关心的问题.速度的计算在小学的数学课中已有接触,学生并不陌生,但小学的数学中学生习惯于用长度表示速度,教学中教师要注意引导学生体验分析在运动路程相同的时候,通过比较运动时间来判断物体运动的快慢;在运动时间相同的时候运动的路程来比较运动的快慢;在运动时间和路程都不相等的时候比较单位时间内的路程来判断物体运动的快慢,从而理解速度的概念及速度的单位.通过利用公式的简单计算掌握速度单位的换算;通过实际生活中的例子,了解匀速直线运动和变速直线运动的区别及平均速度的念;通过“科学世界”,感受科学与艺术结合的美感,增强对科学的热爱

学情分析 1、学生是初三年级学生;

2、学生为初中的孩子,对物理学的好奇心强,具有较强的**欲望;

3、学生有过较多的小组合作经验;

4、学生已经学过运动的描述;

5、学生能够物体运动的快慢进行简单的比较;

6、学生在平常的学习和生活中已经接触到过一些有关速度的计算。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目标:

1.能用速度描述物体的运动;

2.能用速度公式进行简单的计算;

3.知道匀速直线运动的概念;

4.了解平均速度的概念。

过程与方法目标:

体验比较物体运动快慢的方法,认识速度概念在实际中的意义。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有能用“运动快慢”的观点观察和分析身边事例的意识。

教学重点和难点

速度的物理意义及速度公式

利用速度公式进行简单计算

教学过程(****优秀教育资源网斐。斐。课。件。园)

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

二、进入新课,科学**

教师要引导学生体验时间,路程,速度的概念。分析在运动路程相同时,通过比较时间来判断物体运动的快慢;在运动时间相同时,通过比较运动路程来判断物体运动的快慢;在运动路程和时间都不相同的情况下,通过比较在单位时间内物体运动的路程长短来判断物体运动的快慢,从而理解并建立起速度的概念及单位,通过利用公式的简单计算来掌握速度单位的换算;通过实际生活中的例子,了解匀速直线运动和变速直线运动的别,以及平均速度的概念。让学生掌握公式,v=s/t的物理意义和使用方法。

1学生讨论、回答

2、师生讨论得出结论

3、学生练习

4、学生计算

5、学生比较、讨论

1、联系生活实际,从生活走向物理

2、互动合作精神的体现

3、培养学生[此文转于斐斐课件园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

4、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

板书设计 第二节:运动的快慢

一、生活中对物体运动快慢的比较

1.比较相同时间内谁走的远;

2.比较在相同长度内谁用的时间短。

二、物理上对物体运动快慢的比较

取单位时间或路程来比较它们的路程或时间。

三、速度 1.速度:表示物体运动快慢的物理量,它等于运动物体在单位时间内通过的路程。

2.公式:;3.单位:即m/s或m.s-1;常用单位是km/h或km.h-1。

四、匀速直线运动和变速直线运动

1.概念:

2.变速直线运动计算公式;

学生学习活动评价设计

回顾本节知识内容,你有哪些收获或感受?

学生小结本节知识内容,表达所思所惑)

教学反思 这节课我们学习了描述物体运动快慢的物理量──速度,知道了为什么要定义单位时间内通过的路程就是物体运动的速度,其实单位路程的时间也可以表示物体的运动速度,只不过后者比较起来不方便罢了;速度的计算公式是以后我们学习的关键,我们要注意领会速度单位间换算的技巧,会从不同的信息渠道收集关于速度计算的条件,然后应用公式进行计算。

1、速度的公式虽然在小学就学过,但为什么速度是路程与时间的比值学生却并不知道,其实这里就渗透着一种研究问题的方法,所以向学生展示为什么不用单位路程的时间来表示速度的意义就变得非常深远了。在此进行一个讨论是很有必要的。

2、计算平均速度的公式也含有种近似、平均的思想,通过匀速直线运动的速度与平均速度的比较,让学生体会这种思想变化的含义是很重要的,何况我们生活中大部分运动还都是涉及的是平均速度,所以在此要通过让学生练习,体会这种思想的转变,这也不是一节课所能完成的,需要以后的继续加强。

九年级化学元素化合物复习人教版

同步教育信息 一。本周教学内容 元素化合物复习。1.氧气 氢气 单质碳 二氧化碳 铁等物质的性质 用途和制法。2.酸 碱 盐等物质的性质 用途和制法。二。重点 难点 1.物质间的联系。2.各物质性质 用途和制法的对比。三。教学过程 例1.某化工厂有甲 乙两个车间,它们排放的工业废水澄清透明,共含k ...

14章内能的应用zhang人教版九年级物理

第十四章内能利用 考点 考点。一 内能的利用。例2 从15米高处落下的水流,重力势能的30 转变为内能,并使它的温度升高,水流温度将升高 解析 本题考查综合运用能量转化和守恒定律。效率及比热的知识解决有关问题的能力。答案 质量为m的水,下落高度为h,重力对水做的功是wg,其中30 转化为水的内能,使...

人教版化学九年级上册单元练习 第3单元物质构成的奥秘

第三单元。一 选择题。1 如图是四种粒子的结构示意图,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 表示的粒子属于金属元素 b 表示的粒子在化学反应中易失电子 c 表示四种不同元素 d 所表示的粒子化学性质相似。2 某微粒m的结构示意图如图,关于该微粒的说法正确的是 a m的原子易失电子 b x只能为7 c m为金属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