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单选题。
1、恩格斯说:“鹰比人看得远得多,但是人的眼睛识别东西远胜于鹰。狗比人具有敏锐得多的嗅觉,但是它连被人当做各种物的特定标志的不同气味的百分之一也辨别不出来。
”人的感官的识别能力高于动物,除了人脑及感官发育得更加完善之外,还因为。
a人不仅有感觉还有思维 b人不仅有理性还有非理性。
c人不仅有知觉还有想象 d人不仅有生理机能还有心理活动。
2、马克思主义以前的旧唯物主义认识论是( )
a. 消极的、直观的反映论。
b. 先验论。
c. 能动的、革命的反映论。
d. 不可知论。
3、 以前人们认为,材料的强度和韧性这两种属性不可兼得。但某工程团队利用“电纺”技术,开发出细小的聚丙烯腈纳米纤维,并通过小喷嘴喷射出去,做成的材料既轻又薄,不仅更坚固,而且更具韧性。该团队之所以成功,是因为( )
a.深化了理论认识,推动事物质变。
b.立足于实践探索,改变实践手段。
c.发挥了意识的目的性,突破条件创造联系。
d.发挥了主观能动性,消除事物之间的矛盾。
4、人的视觉感官有感觉外界物体的光和颜色的功能。可见光的波长范围一般是380nm(纳米)~780nm,称为可见光谱。在可见光谱范围内,不同波长的辐射使人感觉到不同的颜色,一般来说,700nm为红色,580nm为黄红,510nm为绿色,470nm为蓝色,400nm为紫色。
这种现象表明。
a.人只能认识外界物体作用于感官形成的感觉。
b.人的感觉所具有的生理阀限是人的认识能力的界限。
c.人的感觉中包含着对外界事物信息的选择,加工和转换。
d.人所形成的关于事物的感觉是人自身生理活动的结果。
5、“听其言观其行”这种观点是( )
a.强调认识对实践的反作用 b.认为认识可以脱离实践
c.认为实践可以脱离认识 d.强调实践对认识的检验作用。
6、“只有**才能激起人的**感;对于没有**感的耳朵来说,最美的**也毫无意义。”这表明( )
a.人的认识是主体与客体相互作用的过程和结果。
b.人的感觉能力对认识的产生和发展具有决定性的作用。
c.人的认识能力是因人的生理结构决定的。
d.能否正确发挥意识的能动作用取决于人的立场。
7、温家宝总理在给一位***参事回信中,引用了两句诗:“知屋漏者在宇下,知政失者在草野”。这一古训蕴含的哲理是( )
a.人的经验是判断是非得失的根本尺度
b. 直接经验比间接经验更重要。
c.感性认识高于理性认识
d.人民群众的直接经验即实践是认识的重要基础
8、未来学家尼葛洛庞蒂说:“**未来的最好办法就是把它创造出来。”从认识与实践的关系看,这句话对我们的启示是。
a.认识总是滞后于实战b.实践是认识的先导。
c.实践高于认识d.实践与认识是合一的。
9、马克思说:“蜘蛛的活动与织工的活动相似,蜜蜂建筑蜂房的本领使人间的许多建筑师感到惭愧。但是,最蹩脚的建筑师从一开始就比最灵巧的蜜蜂高明的地方,是在他用蜂蜡建筑蜂房以前,已经在自己的头脑中把它建成。
”这句话所表明的实践的特征是(
a.实践是人们改造客观世界的一切活动。
b.实践是客观的物质性的活动。
c.实践是有意识,有目的的能动性的活动
d.实践是社会性历史性的活动。
10、有人认为,只有写到书本上的理论才是真实可靠的,因而不顾实际情况,死搬书本上的教条。这在认识论上犯了( )
a.类似唯心主义先验论的错误 b.类似直观被动反映论的错误。
c.类似经验论的错误d.类似唯理论的错误。
11、一种认识是不是真理,要看它( )
a.能否满足人们的需要 b.能否被多数人认可。
c.能否付诸实践 d.能否在实践中最终取得预期的效果。
12、瑞士昆虫学家保罗·米勒因发明ddt,于2024年获得诺贝尔奖。ddt因其稳定性、脂溶性、药效普适性等特点,一度大量生产,普遍使用。后来发现ddt的使用造成严重的环境污染,被绝大多数国家明令禁止使用。
这一事例表明。
a.任何真理都是对客观实际的反映。
b.认识是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的过程。
c.认识的根本任务是透过现象把握本质。
d.认识是在实践基础上不断深化的过程。
13、吸烟有害健康”,人人皆知。多少年来,人们普遍认为,香烟中的尼古丁是“害”人的祸首。这种认识是不科学的。
尼古丁只是引起吸烟者对香烟造成依赖的化学物质,因吸烟致死的人群大部分死于亚硝胺、苯荓芘引发的肺癌。这说明。
a.人的认识具有反复性,上升性b.人的认识是有限的。
c.实践是认识的唯一** d.客观性是真理的基本属性。
14、 任何真理都不能穷尽对事物的认识,都是随着实践的发展而发展的,这说明真理具有( )
a.客观性 b.绝对性 c.相对性 d.全面性。
15、“当一位杰出的老科学家说什么是可能的时候,他差不多总是对的;但当他说什么是不可能的时候,他差不多总是错的。”这一名言的哲学意蕴是。
a.在科学研究中,经验是不可靠的。
b.事物的可能性是因人而异的。
c.世界上一切事物只有可能性,没有不可能性。
d.每代人所获得的真理性认识,既有绝对性,又有相对性。
16、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是杜甫《月夜忆舍弟》中的名句。诗人感到“月是故乡明”,这表明( )
a、诗人的感受完全是主观的,不具有任何客观基础。
b.诗人反映的是认识主体的心理感受,而非认识对象的客观状况。
c.审美活动不遵循认识的一般规律。
d.并不是所有的认识都是由客观存在决定的。
17、艺术创作需要坚实的生活积累,正如王夫之所说:“身之所历,目之所见,是铁门坎,”这表明()
a.认识事物要发挥主观能动性b.认识是人脑特有的机能。
c.认识**于实践d.认识是透过现象看本质。
18、片面强调理性认识的作用,在实际工作中会导致()
a.经验论b.教条主义c.诡辩论d.二元论。
19、“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工作方式和领导方法同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中的哪一个原理一致()
a.从认识到实践,从实践到认识b.从实践到认识,从认识到实践c.从理性回到实践d.从实践回到理性。
20、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认为,一个完整的认识过程是()
a.感觉-知觉-表象b.意识-物质-意识。
c.实践-认识-实践d.感性认识-理性认识-感性认识。
21、下列属于唯心主义经验论性质的观点是()
a.感觉经验是认识的起点b.必须事事直接经验。
c.只有经验事实而无客观事实d.亲身经验比抽象理论可靠。
22、中国明代的王守仁认为“一念发动处,便是行了。”这是一种()
a.主观唯心主义实践论b.客观唯心主义实践论c.旧唯心主义实践论d.庸俗唯物主义实践论。
23、实践作为检验真理的标准,既是确定的又是不确定的,其不确定性是因为()
a.有些真理是根本无法通过实践来加以检验的。
b.任何实践检验都需要一定的逻辑证明作为其补充的手段c.作为检验真理标准的社会实践总要受历史条件的限制d.不同的人,不同的阶级各有其不同的实践标准。
二、 判断题。
1、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统一的基础是实践。
2、 经验主义就是经验丰富的人。
3、唯物主义认识论就是能动的反映论。
4、“由抽象上升到具体”的过程是理性认识回到实践的过程。
5、有人认为,从一定意义上来看凡人,真可谓:“聪明一时,糊涂一世”。
6、人们的思维方式的不同,必然导致认识世界的水平的差异。
7、对于同一对象,甲说这是一只鸟,乙说这是一只兔。这表明,人们的认识结果是由认识主体决定的。
8、在真理问题上,应少数服从多数。
9、 “有用即真理”。
10、绝对真理和相对真理是两个不同的真理。
11、“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是对客观真理的否定。
12、人的认识和实践既是有限的,也是无限的。
13、凡是亲眼所见的都是对客观事实的真实反映。
14、古希腊哲学家说:没有理性,眼睛是最坏的见证人。
15、评价人的价值的标准是社会地位的高低。
16、 马克思主义是真理,因而可以用它来作为判断认识对错的标准。
三、材料分析题。
早年,梅兰芳与人合演《断桥》,也就是《白蛇传》,剧情是白娘子和许仙两个人悲欢离合的爱情故事,梅兰芳在剧中饰演白娘子。剧中,白娘子有一个动作就是面对负心的丈夫许仙追赶、跪在地上哀求她的时候,她爱恨交加、五味杂陈,就用一根手指头去戳许仙的脑门儿,不想,梅兰芳用力过大,跪在那里扮演许仙的演员毫无防备地向后仰去。这是剧情里没有设计的动作,可能是梅兰芳入戏太深,把对许仙的恨全都聚集在了手指头上,才造成了这样的失误。
眼见许仙就要倒地,怎么办?梅兰芳下意识地用双手去扶许仙。许仙是被扶住了,没有倒下。
可梅兰芳马上意识到,我是白娘子,他是负心郎许仙,我去扶他不合常理,这戏不是演砸了吗?大师到底是大师,梅兰芳随机应变,在扶住他的同时,又轻轻地推了他一下。所以,剧情就由原来的一戳变成了一戳、一扶和一推,更淋漓尽致地表现出了白娘子对许仙爱恨交织的复杂心情。
这个动作,把险些造成舞台事故的错误演得出神入化,得到了大家的认可。从此,在以后的演出中,梅兰芳就沿用了这个动作,而且,其他剧种也都移植采用了这个动作处理,这个动作成了经典之作。
由此可见,不仅在舞台上,在各行各业,在各个岗位,在工作中,在生活中,无论是大师还是普通人,失误和错误是难免的,关键是出现失误和错误以后怎么去对待,怎么去处理。处理不当,会酿成事故,导致全盘失败;处理得当,能败中取胜,化腐朽为神奇。
结合材料回答问题:
1)为什么“无论是大师还是普通人,失误和错误是难免的”?(5分)
2)梅兰芳为什么能“把险些造成舞台事故的错误”变为成功的“经典之作”(5分)?
3)当我们在认识和实践活动**现错误或失败该怎样对待和处理?(10分)
第二章作业
1 试画出下列各孔 轴配合的公差带图,并计算它们的极限尺寸 尺寸公差 配合公差及极限间隙或极限过盈。1 孔mm,轴mm 孔 轴 最大间隙 最大过盈 过渡配合。配合公差 若问 某孔轴配合,最大间隙37微米,配合公差64微米,此配合为?配合?2 孔mm,轴mm 孔 轴 最大间隙 最小间隙 配合公差 若问...
第二章作业
1两台火力发电机组并列运行,额定容量均为100mw,耗量特性分别为 f1 1 0.2pg1 0.001pg12 t h f2 2 0.1pg2 0.002pg22 t h 当负荷为160mw时,试求 平均分配负荷时每小时耗煤多少吨?最优分配负荷时每小时耗煤多少吨?2某火电厂装设两套发电设备,其耗量特...
第二章作业
1 什么是 导线和扩径导线?采用扩径导线或 导线的主要目的是什么?2 架空输电线为什么要换位?何谓 完全换位 3 什么是电力线路的电晕?它与哪些因素有关?4 标么值定义是什么?有何特点?基准值的选取应注意什么?5 架空线路与电缆线各有什么特点?在电气参数上主要有哪些差别?适用于什么场合?6 计算线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