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作业

发布 2020-02-19 20:32:28 阅读 7834

2.1试表示与对比(用图表)发达国家与我国信息技术课程体系。

答:图2.1美国高中阶段信息技术课程的内容。

图2.2德国9—10年级信息技术教学内容。

图2.4我国信息技术新课程。

2.2试表示与对比(用图表)中国港、台地区与大陆地区。

答:中国台湾地区信息技术课程体系。

我国大陆地区信息技术课程体系。

2.3简述中国大陆地区信息技术课程发展历程。

答: 主要分为三个阶段:

1)以程序设计为主的阶段。

2024年,教育部决定在5所大学的附属中学(高中)利用大学的设备师资进行中学计算机教育实验工作,开始了我国中小学计算机教育历程。2024年正式颁布了《普通中学电子计算机选修课教学大纲》,依然是以程序设计语言学习为主导,适当降低了对于程序所我合计技巧部分的要求,增加了计算机应用方面的内容。

2)以计算机为工具的阶段。

2024年10月在山东济南召开的第四次全国中小学计算机教育工作会议,成为划时代的里程碑,肯定了发展计算机教育的必要性、重要性和迫切性。2024年9月,国家教委颁发了《中小学计算机教育五年发展纲要》。2024年10月国家教委颁发《中小学计算机课程指导纲要》。

自2024年9月开始在全国实行后,程序设计已成为选学模块的内容。

3)以信息素养培养为中心的阶段。

在跨入新世纪的关键时刻,教育部2024年3月发布的《关于加快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建设的指导意见》中已明确提出,“。

2.4简述高中信息技术新课标教学内容,信息技术课程的性质及教学目标。

答:(1)教学内容: 2024年2月发布的《普通高中信息技术课程标准(审定稿)》中明确提出将信息素养作为信息技术课程的主要目标。

围绕着此目标,高中信息技术课程的设计体现三个特点:第一,信息技术应用能力与人文素养培养相融合的课程目标;第二,符合学生身心发展需求的课程内容;第三,有利于所有学生全面发展与个性发展的课程结构形式。

高中信息技术新课程包括必修与选修两个部分。共六个模块,每个模块2学分。高中信息技术课程总学分为 2+2+(x),其中必修2学分,科目内选修2学分,跨领域选修x学分。

2)信息技术课程的性质及教学目标:(1)基础性。信息技术课程的基础性表现在,它是信息技术在各个学科中应用乃至全部教育活动的基础,是学生在今后工作与生活中有效解决问题的基础,是学生在未来学习型社会中自我发展、持续发展的基础。

2)综合性。信息技术课程的综合性表现在,其内容既包括信息技术的基础知识,信息技术的基本操作等技能性知识,也包括应用信息技术解决实际问题的方法,对信息技术过程、方法与结果评价的方法。信息技术在学习和生活中的应用,以及相关权利义务、伦理道德、法律法规等。

4)实践性。信息技术课程的实践性表现在,该课程的学习,离不开上机实验与操作实践。“不实践学不会,不实践学了也没用”,因此强调精讲多练。

5)层次性。信息技术课程的层次性表现在,不同年龄(小学、初中、高中)学生,其兴趣爱好、接受能力、学习需求也不相同。该课程强调分层设计、分级教学。

6)人文性。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的人文性表现在,课程为实现人的全面发展而设置,既表现出基本的工具价值,又表现出丰富的文化价值;即既有恰当而充实的技术内涵,又体现科学精神,强化人文精神。

我国《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指导纲要(试行)》中,明确提出了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设置的总要求和总目标:“信息技术课程的设置要考虑学生心智发展水平和不同年龄阶段的知识经验和情感需求。小学、初中和高中阶段的教学内容安排要有各自明确的目标,要体现出各阶段的侧重点,要注意培养学生利用信息技术对其他课程进行学习和**的能力。

努力创造条件,积极利用信息技术开展各类学科教学,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2.5参照中、外信息技术课程设置与内容,请设计具体地域特点的校本课程与内容。

答:课程与内容。

灵活选用各种教学方法:根据目标、内容和学生特点,灵活选用各教学方法,如讲练法、讨论法、**法、任务驱动法等等。

学生起始水平的适应:对于国家,更多考虑地域性不平衡,对于具体的学校和教师,面对的是学生水平参差不齐。要在保证基本教学目标达成的基础上,鼓励学生发挥个性和创造性,使每个学生都能得到发展。

1)资料处理和应用。使学生学会使用各种进行信息资源(包括文本、数据、图像、声音等信息)处理与应用的计算机软件安和工具。

2)学校除在科学课程中的某些部分教授信息技术知识之外,还开设专门的计算机技术等信息技术课程让学生们选学和必修。

3)计算机思维模式训练。目标是发展学生的计算机模式化解决问题的思维方式。

4)网络交流与共享应用。**的**显示及其注释、文本图表的连接。

5)数据库系统的应用。建立数据库结构、确定数据的类型。

6)对机器人的认识。目标是让学生收集各种采用计算机控制的机器人的作用及其局限性。

7)人工智能理论。是学生认识人工智能的意义机器应用,并介绍自动化、机器人、虚拟现实技术。

第二章作业

1 试画出下列各孔 轴配合的公差带图,并计算它们的极限尺寸 尺寸公差 配合公差及极限间隙或极限过盈。1 孔mm,轴mm 孔 轴 最大间隙 最大过盈 过渡配合。配合公差 若问 某孔轴配合,最大间隙37微米,配合公差64微米,此配合为?配合?2 孔mm,轴mm 孔 轴 最大间隙 最小间隙 配合公差 若问...

第二章作业

1两台火力发电机组并列运行,额定容量均为100mw,耗量特性分别为 f1 1 0.2pg1 0.001pg12 t h f2 2 0.1pg2 0.002pg22 t h 当负荷为160mw时,试求 平均分配负荷时每小时耗煤多少吨?最优分配负荷时每小时耗煤多少吨?2某火电厂装设两套发电设备,其耗量特...

第二章作业

1 什么是 导线和扩径导线?采用扩径导线或 导线的主要目的是什么?2 架空输电线为什么要换位?何谓 完全换位 3 什么是电力线路的电晕?它与哪些因素有关?4 标么值定义是什么?有何特点?基准值的选取应注意什么?5 架空线路与电缆线各有什么特点?在电气参数上主要有哪些差别?适用于什么场合?6 计算线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