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年级地课第一单元

发布 2024-04-08 21:35:08 阅读 9231

第一单元蒙书诵读

教材分析:

我国古人十分重视蒙学教材的编写,早在周代就有了供学童识字、习字用的字书。最初的蒙学教材是为了满足皇室及仕宦之家子弟识字教育的需要而编写的,在皇室和仕宦之家私传。汉以后,开始走向社会,成为供大众使用的国民教材。

从周秦至**,两千多年来,无数的名家巨匠编纂了 《中国传统蒙学书目》收书达一千三百余种,而根据最新统计,中国古代各类蒙学书目已大量蒙书。多达二千余种,其种类之多、数量之大、内容之丰富,堪称世界之最。 《太公家教》节选主要是针对 《学生进行尊师语处事方面的启蒙教育; 增广贤文》主要是针对学生进行交友和修养方面的启蒙教育;《治家格言》主要是针对学生进行勤俭持家方面的启蒙教育。

每一课分为课文、解析、日积月累、故事接、拓展活动五个板块组成。

教学目标:了解蒙学的有关基本内容及其伦理道德教育的特点,喜欢经典文章,感受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髓,为熟读成诵奠定基础。

教学重点:蒙学主要教材的内容及其特点。

教学难点:蒙学教材的现实意义。

教学时间:3 课时。

第1课太公家教《节选》

教学目的:一、了解蒙学的有关基本内容及其伦理道德教育的特点。

二、了解蒙学主要教材的内容及其特点。

三、认识重读蒙学教材的现实意义。

教学重点和难点:

一、蒙学伦理道德教育的特点。

二、蒙学主要教材的内容及其现实意义。

教学准备:多**课件。

教学过程。1、谈话导入。

导语:中国传统伦理道德以儒学为主体。儒学极为重视教化,主张通过教育培养社会成员良好的道德习惯,形成良好的社会风尚,达到"化民成俗"的目的。

而作为基础教育的蒙学尤其受到重视,这就使我国古代的蒙学具有了明显的承载和传播同时期儒学伦理思想的特点。事实证明,我国古代蒙学的伦理道德教育是非常成功的。儒家思想在两千多年的发展中深入人心,成为一代又一代中国人,特别是读书人的立身之本,有效地起到了维护封建统治秩序的作用。

传统蒙学的这种伦理教化功能在今天仍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2、小组内交流搜集到的关于道德教育的资料。

3、全班汇报交流。

可从以下几个方面汇报:

1)生平简介。

生卒年不详),西周齐国始祖。又名姜尚、吕尚、吕望,字子牙。西周初为“师”(武官名)。

也称师尚父。辅佐文王、武王灭商有功,封于齐。智勇双全。

相传著有《六韬》、《太公家教》等。

本文是姜太公的《太公家教》节录。《太公家教》是我国最古老的治家格言,由于语言通俗,被认为“浅陋鄙俚”,所以公私藏书家多未注意珍藏;史、志书籍也少著录。直到清代光绪二十五年(1899年)在“敦煌石窟”内发现了唐人的写本一卷,后被收入《鸣沙石室佚书》影印出版。

该书收录《太公家教》共580句计。全书以四言为主,自绐至终贯穿了“忠孝、仁爱、修身、勤学”的思想。本**调“**事师,敬同于父”:

“一日为师,终身为父”等,都是崇敬老师、重视教师作用的教诲,很有学习和借鉴价值。

2)汇报内容:

**事师,敬同于父。

习其道也、学其言语。

有疑责问,有教责受。

罗网之鸟,悔不高飞。

吞掉之鱼,恨不忍饥。

人生误计,恨不三思。

3)注释:

译文:学生侍奉老师,应当像对侍父亲一样恭敬,要学习老师的文化知识和道德为人,还要学习老师说话的方式和技巧……忠臣不应该有境外的私交,学生应该有主动给老师柬修的好意。那怕只当了你一天的老师,也要终身作为父亲那样敬重。

4)师补充民间故事。

4、学生谈上完本节课的体会。

5、师总结。

6、课外延伸。

1、)与父母一起多形式诵读。(2、)与父母交流诵读心得。(3、)课外搜集资料,先讲给父母听,到校后与老师、同学交流。

教后反思:作为基础教育的蒙学尤其受到重视,这就使我国古代的蒙学具有了明显的承载和传播同时期儒学伦理思想的特点。事实证明,我国古代蒙学的伦理道德教育是非常成功的。

儒家思想在两千多年的发展中深入人心,成为一代又一代中国人,特别是读书人的立身之本,有效地起到了维护封建统治秩序的作用。传统蒙学的这种伦理教化功能在今天仍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第2课《增广贤文》(节选)

一、经典回放:

三人同行,必有我师。则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从俭入奢易,从奢入俭难。

知音说与知音听,不是知音莫与谈。

一年之计在于春,一日之计在于寅。一家之计在于和,一生之计在于勤。

二、教师有感情、有节奏、有韵味地范读。

要求:1、学生看教材认真倾听,标记出生字、新词、难点。

2、结合文意注释初步感知诵读内容。

3、体会教师诵读的节奏和韵律。

三、结合注释帮助学生理解句子的意思。

1、学生结合文意理解意思。2、全班交流。3、教师小结。

四、学生练读。

1、学生认真跟读。2、学生自读。(1)学生自读,教师巡视指导,帮助朗读有困难的学生,及时发现学生朗读**现的共性问题并随时加以指导。

(2)同桌互读。相互评价优点与不足,通过练习加以纠正。(3)同桌合作读,一人一句。

3、小组交流。

4、指名读,师生针对诵读时是否正确、流利、有感情进行评价。

5、师生共同放声齐读。

五、温馨点击:第4页。

六、活动广角:第6页。

七、课外延伸1、与父母一起多形式诵读。2、与父母交流诵读心得。3、课外搜集资料,先讲给父母听,到校后与老师、同学交流。

教后反思:我国古代蒙学的伦理道德教育是非常成功的。儒家思想在两千多年的发展中深入人心,成为一代又一代中国人,特别是读书人的立身之本,有效地起到了维护封建统治秩序的作用。

传统蒙学的这种伦理教化功能在今天仍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第3课《治家格言》

教学目的:1、喜欢经典文章,感受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髓,为熟读成诵奠定基础。

2、初步掌握经典诵读的方法,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诵读。

3、基本了解诵读内容,提高语文素养。

重点与难点。

教学重点:学习理解“一粥一饭……物力维艰”

教学难点:理解诵读内容,能有节奏有韵味地朗读。

过程设计。一、简介《治家格言》

治家格言》是明末清初学者朱柏序所作,虽然只有短短五百余字,文字通俗易懂,却饱含着为人处世的哲学。三百年来可谓家喻户晓,妇孺皆知。经常诵读这些经典,不仅能陶冶我们的情操,丰富我们的文化积淀,而且能规范我们的言行。

从今天开始,我们将一起诵读《治家格言》。

二、教师有感情、有节奏、有韵味地范读。

要求:1、学生看教材认真倾听,标记出生字、新词、难点。

2、结合译文初步感知诵读内容。

3、体会教师诵读的节奏和韵律。

三、结合注释帮助学生理解重点句:“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的意思。

1、学生结合注释理解该句意思。

2、全班交流。

3、教师小结。

四、学生练读。

1、学生认真跟读。

2、学生自读。

1)学生自读,教师巡视指导,帮助朗读有困难的学生,及时发现学生朗读**现的共性问题并随时加以指导。

2)同桌互读。相互评价优点与不足,通过练习加以纠正。

3)同桌合作读,一人一句。

3、小组交流。

4、指名读,师生针对诵读时是否正确、流利、有感情进行评价。

5、师生共同放声齐读。

五、课外延伸。

1、与父母一起多形式诵读。

2、与父母交流诵读心得。

3、课外搜集资料,了解有关《治家格言》的故事,先讲给父母听,到校后与老师、同学交流。

六、作业练习。

当别人有困难的时候,你会怎么做?当别人帮助了你以后,你怎么做?

教后反思:治家格言》是明末清初学者朱柏序所作,虽然只有短短五百余字,文字通俗易懂,却饱含着为人处世的哲学。三百年来可谓家喻户晓,妇孺皆知。

经常诵读这些经典,不仅能陶冶我们的情操,丰富我们的文化积淀,而且能规范我们的言行。从今天开始,我们将一起诵读《治家格言》。

二年级地校课计划

三 本学期的教学目标。1 新时代对学生开展环境教育关系到我们国家的生存,人类的发展,是学校德育的重要内容,是素质教育的需要,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领悟环保的重要性,掌握环保的简单知识,从小树立良好的环保意识 资源意识。2 领导对学生安全的指示 人民生命高于天,人民利益重如山 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之一 安全...

二年级第一单元识字3课

识字 1 教学要求 学会本课的 个生字,两条绿线里的 个字只识不写。认识 个偏旁。认真观察图画,能把图上描绘的事物同所学的词语联系起来,凭借图画理解词语。了解金秋水乡特有的景色,感受大自然的美好。重点难点 识字 写字 借图画理解词语。教学时间 课时。教具准备 挂图 生字卡 小黑板。前置性学习 1 借...

一年级地课第一单元

第一单元蒙书诵读单元备课。教材分析 本单元的蒙书诵读主要安排了习惯养成方面的教育内容,共有三课组成。规 主要讲解了小学生应该遵守的行为规范,如何对待父母兄长,如何对待他人 小儿语 主要从说话做事的态度上,与他人的交往上来引导学生如何养成良好的习惯 续小儿语 主要引导学生要学会反省自己,正确地对待他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