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年级语文月考

发布 2024-03-30 04:15:10 阅读 8543

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中国的咏花诗词从《诗经》初见端倪,《楚辞》初步建立了“花”作为人格象征的意象内涵。唐宋诗词上承“诗”“骚”与魏晋风流,将“咏花”诗词的写作推向极致。花风即唐宋风,唐人尚牡丹,宋人崇梅花,两代国花由牡丹到梅花之更替,代表着截然不同的精神气质之转换,折射着潜在的文化裂变与重新整合,展示了中国文化精神整体的辩证统一构成的新境界。

牡丹花大色艳,层层叠叠,具有雍容华贵的丰腴之关,传达出磅礴的春天气势,因而具有成为盛世精神的最好象征和载体的潜质。牡丹作为唐代备受推崇的“国花”,适逢其会地呈现出雄视百代的气势与襟怀,折射出大唐帝国的王者之风。说牡丹,便是说唐人的大气与雍容。

唐代文人热烈的吟咏诞生了不少流光溢彩的传世佳作,将牡丹作为“国花”的王者之笑烘托得淋漓尽致。人咏花,花映人,彼此间彰显着雍容华贵、灿烂绚丽和大气磅礴,共构着自信开阔、昂扬奋进、雍容大度的时代风神。

然而,由唐入宋,时运推移,文化国情发生巨大转变。理学大兴使得宋代文学精神趋向理性化和细密化,推崇气节、品格。两宋社会生活、思想文化的新气象,使梅花的审美特征日益受到关注与推崇,人格寄托意义不断丰富和凸显,价值持续提高。

在宋代士大夫优裕、悠闲、雅致的生活氛围中,微小的梅花逐渐由自然存在走上了人们审美观赏的至位,最终被推为“群芳之首”,并打破了牡丹宠冠天下的局面,成为新一代“国花”。

由“尚牡丹”到“尚梅”,乃是社会习尚和文人心态的变化而引发的审美趣味和价值取向的变化。可以说,梅花的种种特质与当时的文化形态和文化精神相契合,迎合了两宋之交的文人追求风骨气节的心理需求。梅花之成为国花,是历代文人在千年间层累所致,尤其在艰难时世中愈品愈深的结果。

林逋在咏梅文学史上的意义是划时代的,他开创了中国历史上梅花审美的全新格局。当他把自己清旷、高洁、淡远的情怀投入梅花意象的时候,梅花意象就被赋予了丰富的人格意趣和道德内涵,以清妙深幽的意志成为了士大夫文人理想人格的象征或人格自许的极佳对应物。作为唐宋国花的牡丹和梅花,都曾妍冠群芳,荣宠万户,但它们的晋身之路有直曲之别,气度也有豪婉之分,这些都联系着它们迥异的命运。

与梅花走向丰富的多元化意象内涵不同,牡丹在盛唐之后呈现出固定的单一化意象内涵,那就是作为大气雍容、荣华富贵的盛唐气象的象征出现在人们的追忆里。为何它没有能够像梅花一样继续向纵深发展,趋向多元化的圆融境界呢?其中,李唐王朝与赵宋王朝不同地域文化的遗传基因,在他们对国花审美选择、意蕴发现与赋兴比上,有着支配性的作用。

李氏王朝凭藉军事实力,在马背上夺取了天下,有着浓重的质朴泥土气。王公权贵的喜尚和士人勃发的欢悦、社会大众的需求相契合,构成“牡丹”怒放的时代文化心理的场境。然而,这个场境因热闹而浮躁,由泛众化而蕴浅,使“牡丹”意象不得不在骨子里沾上唐代社会文化之“俗”。

相形之下,宋室帝王重文抑武,艺术素养普遍很高。宋代的文官政治,也使文士们的“雅”的审美选择和文化精神成了社会文化中的官方主流。这种“雅”“俗”之趣的分流,自然使牡丹降格于民间,使从六朝以来被文士欣赏的梅花不断被抬升。

牡丹与梅花的“国花”地位的禅代,也就成了一种必然发生的事了。

然而梅花意象由于宋人着力全面的开发,却得以不断升华,成为“岁寒三友”之一、“花中四君子”之首。梅花意象由此获得了贫贱不移、威武不屈的道德操守之义。梅花意象在历史的曲折行进中不断吐故纳新,容纳了中国文化多重人格的特征,绵延中国文化以坚忍为贵的生命力,成为中华民族精神的审美图腾。

1.下列关于“唐人尚牡丹”的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唐人崇尚牡丹,因为牡丹代表了唐人的大气与雍容,象征着唐人雄视百代的气势与。

襟怀,折射出大唐帝国的王者之风。

b.唐代文人的一些优秀的传世佳作,将牡丹作为”国花”的王者之美烘托得淋漓尽致,彰显着雍容华贵、灿烂绚丽和大气磅礴。

c.唐代社会的文化心理场境因热闹而浮躁,由泛众化而蕴浅,这样,作为国花的“牡。

丹”,其意象在骨子里就沾上了唐代社会文化之“俗”。

d.唐人趣“俗”不同于宋人趣“雅”,这种“雅”“俗”之趣的分流,自然使牡丹降格。

于民间,其地位从六朝以后才不断得以抬升。

2.对“梅花取代牡丹成为国花”的原因,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a.宋**学大兴,推崇气节和品格,梅花的种种特质与宋代文人追求风骨气节的心理。

需求相契合,由此梅花的人格寄托意义不断丰富和凸显,日益受到关注与推崇。

b.梅花不同于牡丹只作为盛唐气象的象征出现在人们的追忆里,它在牡丹固定的单一。

化意象内涵的基础上向纵深发展,走向了丰富的多元化的圆融境界。

c.李唐王朝与赵宋王朝具有不同的地域文化的遗传基因,分别支配着他们对国花的审。

美选择和意蕴发现,促进了牡丹和梅花国花地位的禅代。

d.宋代帝王艺术素养普遍很高,重文抑武。宋代文官政治使文士们的“雅”的审美选。

择和文化精神成了社会文化中的官方主流。

3.根据原文的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林逋在咏梅文学史上具有划时代的意义,他的情怀投入赋予梅花意象以丰富的人格。

意趣和道德内涵,使之成为士大夫文人理想人格的象征。

b.中国的“咏花”诗词可以上溯至“诗”“骚”,“花”作为人格象征的意象内涵至《楚。

辞》得以初步确立,“咏花”诗词的创作到唐宋推至极致。

c.牡丹与梅花代表着截然不同的精神气质,唐宋“国花”的更替,导致了文化的裂变。

与重新整合,展示了中国文化精神整体的辩证统一构成的新境界。

d.梅花意象成为中华民族精神的审美图腾,是因为它在历史演变中不断吐故纳新,容。

纳了中国文化多重人格的特征,绵延中国文化以坚忍为贵的生命力。

二、古代诗文阅读(36分)

(一)文言文阅读(19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4~7题。

张雕,中山北平人也。家世贫贱,而慷慨有志节,雅好古学。精力绝人,负箧从师,不远千里。遍通“五经”,尤明“三传”,**远方就业者以百数,诸儒服其强辩。

魏末,以明经召入霸府①,高祖令与诸子讲读。起家殄寇将军,稍迁太尉长流参军、定州主簿。从世宗赴并,除常山府长流参军。

天保中,为永安王府参军事。显祖崩于晋阳,擢兼祠部郎中,典丧事,从梓宫还邺。乾明初,除国子博士,迁平原太守,坐赃贿失官。

世祖即位,以旧恩除通直散骑侍郎。琅邪王俨求博士精儒学,有司以雕应选,时号得人。寻为泾州刺史。

未几,拜散骑常侍,复为俨讲。值帝侍讲马敬德卒,乃入授经书。帝甚重之,以为侍读,与张景仁并被尊礼,同入华光殿,共读《春秋》。

加国子祭酒、假仪同三司、待诏文林馆。

胡人何洪珍大蒙主上亲宠,与张景仁结为婚媾。雕以景仁宗室,自托于洪珍,倾心相礼,情好日密,公私之事,雕常为其指南。时穆提婆、韩长鸾与洪珍同侍帷幄,知雕为洪珍谋主,甚忌恶之。

洪珍又奏雕监国史。寻除侍中、加开府、奏度支事,大被委任,言多见从。特敕奏事不趋,呼为博士。

雕自以出于微贱,致位大臣,励精在公,有匪躬之节,欲立功效以报朝恩。论议抑扬,无所回避。宫掖不急之费,大存减省,左右纵恣之徒,必加禁约,数讥切宠要,献替帷泉。

上亦深倚仗之,方委以朝政。雕便以澄清为己任,意气甚高。尝在朝堂谓郑子信曰:

“若作数行兵帐,雕不如邕②,若致主尧舜,身居稷契,则邕不如我。”其矜诞如此。

长鸾等虑其干政不已,阴图之。会雕与侍中崔季舒等谏帝幸晋阳,长鸾因谮之,故俱诛死。临刑,帝令段孝言诘之。

雕致对曰:“臣起自诸生,谬被抽擢,接事累世,常蒙恩遇,位至开府侍中,光宠隆洽。每思尘露,微益山海。

今者之谏,臣实首谋,意善功恶,无所逃死。伏愿陛下珍爱金玉,开发神明,数引贾谊之伦,论说治道,令听览之间,无所拥蔽,则臣虽死之日,生之年。”欺欷流涕,俯而就戮,侍卫左右莫不怜而壮之。

时年五十五。

【注】①指晋、南北朝和五代时势力强大、终成王业的藩王或藩臣的府署。②邕,唐邕,北魏孝武帝的丞相,默识强记,办事干练有方。

4.对下列句子加点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雅好学古雅:高尚。

b.擢兼祠部郎中,典丧事典:主管、掌管。

c.寻为泾州刺史寻:随后、不久。

d.其矜诞如此矜:骄傲自夸。

5.以下各句中,全都表明张雕得到皇帝赏识的一组是(3分)

①有司以雕应选,时号得人同入华光殿,共读《春秋》

③倾心相礼,情好日密加开府、奏度支事,大被委任。

⑤特敕奏事不趋,呼为博士励精在公,有匪躬之节。

abcd.③④

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张雕出身贫贱,读书勤奋而有成效,他通晓“五经”和“三传”,向他人传授学业,有几百人从远方来向他拜师求教。

b.张雕因学问好而受到器重。在琅琊王高俨寻找精通儒学的博士时,张雕被推举为侍。

讲,最后和马敬德一同人宫教授经书。

c.张雕认为自己出身微贱,蒙受皇恩而做了大臣,就应该报效朝廷。所以他在朝堂上。

议论得失,不加回避,多次抨击权贵,劝谏皇帝。

d.韩长鸾等人担心张雕长期干预朝政,想暗中除掉他,借张雕和侍中崔季舒等劝谏皇。

帝到晋阳去的事情进谗言,张雕因此被杀。

7.把下列文中划线的部分翻译成汉语。(10分)

(1)乾明初,除国子博士,迁平原太守,坐赃贿失官。

2)寻蒙国恩,除臣洗马,猥以微贱,当侍东宫,非臣陨首所能上报。

(二)古代诗歌阅读(11分)

高二年级月考语文试题

洪洞一中高二上学期月考试题。语文出题人 陈李芳。本试卷满分150分,测试时间150分钟 一 现代文阅读 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 3题。汉语 新词 漫议。雷颐。在不同文明间的交往交流中,语言从来就是变动不居的从理论上说,语言交流应该是彼此平等 互相影响的,每种方言都有平等挤进 中心 ...

高二年级月考语文试卷

明光二中高二年级月考试卷。语文卷。时间 150分钟满分 150分。一 实用类文本阅读 1 3题,每小题3分,计9分 文学的审美泛化。在传统意义上的纯粹的 严肃的文学走向衰微的时候,我们惊奇地在各种非文学的领域发现了文学。它的身影已开始更多地出现在摄影 网络 手机短信之中。网络文学 摄影文学 短信文学...

2019高二年级月考语文试题

文艺观念上的种种误区,无疑会影响文艺实践,导致文艺低俗化现象滋生蔓延。因此,对这些容易让人陷入迷误的文艺观念加以反思和剖析,让人们自觉跳出这种文艺观念误区,对于扭转文艺低俗化之风十分必要。选自2010年10月28日 人民 有删节 1 下列表述的内容,不属于 文艺大众化 的一项是北京四中网校。a 文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