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 年级: 主备人执教人:
课后反思:附送:
2019-2020年三年级上册第8课《水是什么样的》word说课稿。
我说课的内容是鄂教版小学《科学》三年级上册第二单元《饮用水》的第一课《水是什么样的》。
本单元是以饮用水作为单元主题,水是组成世界万物的重要物质,可以说我们的一切都离不开水,但对于三年级学生来说,水虽然是生活中最常见的,同时也是最容易被忽略的。观察水的活动就是尝试着利用自己的感官和借助一些实验器材进行观察活动,将学生脑海中的零星认识提升到水的内涵属性层次上,能准确利用自己的感官判断物体的特征,形成科学的思维习惯,从而激发学生爱科学、学科学、用科学的情趣,培养学生勇于**的科学态度。
主要内容包括:
一)利用原有经验,通过眼看、鼻闻、舌尝等方法,辨认四种液体。归纳出认识物体的一般方法,然后用这些方法去观察一杯水。学生在观察时往往只关注结果,却不注意自己观察的方法,教师要把学生认识物体的经验上升到用科学方法的层次上,而且强调:
不了解的物体,不能随便闻,更不能随便尝。
二)通过观察各种容器中水的形状和流水,使学生发现水没有固定形状和容易流动的特点,这有利于培养学生细致的观察能力和准确的表达能力。
三)让学生比较水(液体)与木块、玻璃珠(固体)和空气(气体)有哪些不同。
根据《科学课程标准》,结合教材特点和学生的生活实际确立如下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运用比较的方法辨别物体的特征。认识水是什么样的。了解物质三种常见的状态:固态、液态、气态。
2.能力目标:能用各种感官直接感知水,并用语言描述所观察的水的形态特征。
3.情感目标:愿意合作与交流。养成全面细致观察事物的良好习惯。
根据本课的教学内容,我认为让学生运用科学方法认识水的各种性质是本课的教学重点,让学生比较水(液体)与木块、玻璃珠(固体)和空气(气体)有哪些不同将是本课的教学难点。
为了突破重难点,我做了一定的学情分析,三年级的学生在经历了第一单元的**活动后,已经对自己的感官有了初步的了解。但是学生对科学的观察方法和水的性质的认识还是比较模糊的,这会影响到学生科学的思维习惯的形成。基于这一点,在教学时,一定要注重科学的观察方法的指导和科学思维能力的培养。
因此我设计了猜谜、小组合作**和等活动,让学生在猜一猜、看一看、说一说、比一比的过程中,比较轻松、清晰地掌握科学知识要点,所需要准备的材料:牛奶、白酒、糖水、冷开水各一杯,烧瓶、大烧杯、方便袋、水槽、量筒、量杯、滴管等。整节课我都注意到以学生的生活经验为教学的基础,借助一定的实验仪器,让学生动脑、动口,自己去认识水。
学法是教法的支撑点,没有学法指导,就没有学生的主体地位,学生也不能主动参与学习过程。在教学中更要重视学法指导:以观察、交流、小组讨论、学生动手活动为载体,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引导学生认识水的性质和液体、固体、气体的特征。
这样设计的理论依据是:
1.科学教学的直观性原则:联系学生生活实际,借助多种实验器材,指导学生科学观察,突出重点,易化难点。
2.体现学生主体性的原则:安排的各项活动,充分给予学生表现的空间,活动的空间,调动学生积极参与,培养各方面能力。
为了真正达成课时目标,体现新课程学生为主体、**为核心的理念,突破教学的重、难点,我设计了如下的教学环节:
一)猜谜激趣,**观察方法。
教师先出示四杯液体。提问:小朋友们,今天老师在四个杯子里装了些东西,请大家仔细观察,猜猜杯子里装的是什么?
学生说出自己所想的答案后追问:你是怎么知道的?引导学生说出观察方法:
用眼睛看,教师适时板书。然后让学生说出自己看到的现象,确定了一只杯子里装的是牛奶,可是其它的三个杯子里的物体看上去差不多,所以无法确定,引导学生想出另外的观察方法,即用鼻子闻和用舌头尝,教师边板书边提示:闻到的是气味,尝到的是味道。
在指导正确的闻的方法后指名学生上前闻和尝,要求学生说出自己闻到的气味和尝到的味道,学生确定杯中液体名称后,教师揭示正确答案。然后小结出观察物体常用的科学方法,特别强调观察不了解的物体时为了安全,只能用眼睛看,不能随便闻,更不能随便尝。这样导入,充分调动了学生学习的激情,科学的方法由学生提出来,增强了学生的成就感,也为下一步正确观察水和概括出水一般特点做了铺垫。
二)分组观察,形成水的认识。
教师导入:下面我们就用刚才总结出的观察物体的方法仔细观察水(板书:水)的特点。
在提出观察活动的要求后组织学生分小组开展观察活动,提示学生做好观察记录。在小组活动时教师巡视,表扬做得好的小组。活动结束后全班交流。
在学生交流过程中教师适时板书出水的一些特点,交流结束后,引导学生用一句话总结出水的特点?即水是透明的、没有颜色、没有气味、没有味道。这个活动看起来简单,但由于三年级学生活泼好动,在小组活动中教师要加强行间巡视,引导学生分析出水的特点,做好实验记录,有意识的培养学生形成科学的思维习惯,得出科学的结论。
三)实验**,认识液体、固体、气体特征。
实验一:把烧杯中的水逐次倒入其他形状的容器中。
三年级的学生是刚刚接触到科学实验中的仪器,对许多仪器都不认识,需要教师引导学生通过自己的观察去比较、去认识。教师首先出示一个烧杯,介绍名称,引导学生观察,说出它的特点,通过比较了解烧杯口的作用,在倒水过程中依次介绍量杯、量筒、烧瓶、漏斗的名称和作用,这样做,虽然要费一点时间,但是一方面训练、提高了学生的观察能力,同时使学生更清楚地认识了实验的仪器,初步了解仪器的作用,这个时间一定要舍得花。在倒水过程中引导学生说出水的形状的变化,倒水结束后,水没有固定形状的这一特点的概念的形成就水到渠成了。
实验二:用一个有洞的方便袋装水,水从破口处流出。
师操作后提问:你们看到了什么?学生一定能说到看到水从袋子的洞口处流到了水槽里,揭示水容易流动的特点。
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想出其它的方法来证明水没有固定形状和容易流动的特点并交流,学生的思维立即就会被激活,想出很多的方法,如把水滴在桌上用嘴吹,还有用筷子搅拌烧杯里的水等,适时出示“液体”这一概念,再练习用一句完整的话描述水。即水是一种没有颜色、没有气味、没有味道、透明的液体。这样就使学生从对水的零星认识提升到水的内涵属性层次上,将前概念发展到概念水平。
实验三:让学生比较水(液体)与木块、玻璃珠(固体)和空气(气体)有哪些不同。
1)水与木块、玻璃球比较:不同点是,水没有固定形状,而木块、玻璃球具有固定形状。
2)水与空气比较:
实验:将水和空气分别装入注射器中(溶积相等),堵住注射器嘴,再按压活塞,表现出水的体积不易改变,而空气的体积易改变。
3)归纳出什么是液体、气体、固体。(见教材29页)
五)课堂小结,引导后续研究。
学生在**过程中获取了知识,满足了情感的需求,研究的热情高涨,因此在教师小结本节课的内容后,引导学生课后能继续观察、研究水,把自己的发现记下来,这样使学生通过自主**去认识水的另外的一些性质。如果学生有了亲身经历的研究活动,他们的思维一定会更加开阔,今后在课后开展研究的兴趣会更浓。
自然常识《水》说课稿。
一、 课文说明。
水是地球上重要的物体,跟人的生活关系极为密切,又是儿童比较熟悉的东西。本课选取水作为研究材料,目的是要求学生在原有知识的基础上,认识水的基本物理性质,并为认识其他物体打下基础。
水是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比较能力的好材料。课文要求学生观察水的颜色、透明与否、气味、味道,比较木块、石块和水的不同,然后综合认识水的基本物理性质,在这一认识过程中同时也就培养了学生的观察、比较、分析综合能力,也就是获得了认识物体的一些科学方法。认识某种物体,就要解它的一些基本性质,并且能根据这些性质,把它从其他物体中辨认出来。
本课就是以这种思路编写的。
本课可分为两部分:
第一部分是指导学生认识水是一种什么样的物体。课文中第。
一、二、三图是让学生比较木块、石块和水有什么不同,进而认识水是液体,第四图是指导学生通过用眼看,认识水是无色透明的,第五图是指导学生用鼻闻,认识水是没有气味的,第六图是指导学生用舌尝,认识水是没有味道的。最后让学生将以上的对水的各种认识综合在一起,得出“水是没有颜色、没有气味、没有味道、透明的液体”这个科学结论,并把结论填写在课文中的横线上。
第二部分是水的基本物理性质的应用,又是认识物体的进一步深入。根据已知物体的基本性质,把它从其他物体中辨认出来。在直接利用感觉器官辨别物体时,一般应遵循“一看、二闻、三尝”的顺序。
对不了解的物体不要随便尝。
关于“液体”这个概念,课文中是通过“像水这样会流动”的明显特征给出的。相对于“液体”,是以“不会流动”作为固体的特征。教学中只要求学生会用这两个词描述物体的形态,不要求回答“什么叫固体”或“什么叫液体”这样的问题。
学生通过认识水的基本物理性质所获得的认识能力,应该能够迁移去认识其他物体,从而自己去获得更多的知识,并使认识能力得到进一步发展。
二、目的要求
1.使学生认识水是没有颜色、没有气味、没有味道、透明的液体。
2.进一步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比较能力和分析综合能力。
三、课前准备。
年三年级科学上册水是什么样的1教案鄂教版
一 教学目的 1.能用各种感官直接感知水,并用语言描述所观察的水的形态特征。2.运用比较的方法辨别物体的特征。3.认识水是什么样的。4.了解物质三种常见的状态 固态 液态 气态。5.愿意合作与交流。6.养成全面细致观察事物的良好习惯。二 教学准备 1.各种不同形状的装水容器 注射器 塑料袋 玻璃板等...
小学一年级上册心理健康教案《我是什么样的人》
教学目标 教师 了解学生评价自我的能力,教给学生评价自我的方法。学生 了解自己是什么样的人,学会认识自己的方法。教学准备 ppt课件。一 激趣引入。师 小朋友都喜欢照镜子吧,是不是发现镜子里的自己很可爱呢?今天我们再来照照镜子,看看镜子里的你到底是怎样的一个人呢?板书课题 我是什么样的人 齐读两遍。...
青岛版科学三年级上册第8课《哪杯水多》教学设计
哪杯水多 教学目标 1 引导学生经历典型的科学 的过程,能够提出猜想并设计出多种实验方案。2 引导学生通过观察 猜想 实验等方法比较出不同容器中水的多少,并明确要使用同一标准。3 培养学生自主设计实验,并能及时记录相关数据的能力。4 让学生初步形成量筒的模型,建立毫升的概念。教学重点 设计不同的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