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念白求恩。
一、文学常识。
本文作者***。
二、字词拼音。
派遣(qiǎn)
狭隘(ài)
热忱(chén)
殉(xùn)职
鄙(bǐ)视
冀(jì)麻木不仁:原意是肢体麻木,感觉不灵。这里指缺乏政治敏感和政治热情,对集体和人民利益不关心。
拈(niān)轻怕重:接受工作时挑拣轻易的,害怕繁重的。
精益求精:好了还要更好。
见异思迁:看到别的事物就改变原来的主意。这里指不安心工作,事业心不强。
三、思想内容。
本文深刻分析了白求恩的共产主义精神,表达自己的悼念之情,并号召全党学习白求恩同志的精神。
四、写作特点。
夹叙夹议的写法。
无论写人记事的记叙文还是发表议论证明观点的议**,经常要运用叙和议两种表达方式,经常要运用夹叙夹议的表现手法。通过叙述来展示事件刻画人物,通过议论来点明意义,深化中心,发表看法。
对比手法的运用。
第。二、三段中把白求恩与不少人和一些人对比,突出了白求恩崇高的共产主义精神,强调了向白求恩学习的必要性,明确了应该克服的缺点和今后努力的方向,从而有力地证明和阐述了论点。
本文语言特色。
1)用设问句,引起读者的注意。如:“这是什么精神?这是国际主义精神,这是共产主义的精神”
2)用双重否定句,加强肯定的语气。如:“从前线回来的人说到白求恩,没有一个不佩服,没有一个不为他的精神所感动的。”
3)用排比句,从人格、品质、修养、志趣、人生意义五个方面强调向白求恩学习的意义。采取排比增强了语言气势,使赞颂的感情显得热情洋溢,同时也避免句子过于冗长,以此结尾,更加有力。如:
“一个人能力有大小,但只要有这点精神,就是一个高尚的人,一个纯粹的人,一个有道德的人,一个脱离了低级趣味的人,一个有益于人民的人。”
全文结构。全文四个自然段,可以分为四个部分。第一部分:
赞扬白求恩同志的国际主义精神。第二部分:赞扬白求恩同志毫不利己专门利人的精神。
第三部分:赞扬白求恩同志对技术精益求精的精神。第四部分:
号召全党学习白求恩同志毫无自私自利之心的精神。
五、重点问题。
白求恩不远万里来到中国,他身上最本质的东西是什么?用文中的原话回答。
这是国际主义的精神,这是共产主义的精神”。国际主义精神是包含在共产主义精神中,并列提出是为了强调。
第二段哪些话是正面介绍白求恩?哪些话是侧面介绍有什么作用?
白求恩毫不利己专门利人的精神……极端的热忱”是正面介绍;“从前线回来的人……无不为之感动”是侧面介绍,烘托突出白求恩精神感人之深。
白求恩对技术精益求精的精神,这一部分运用什么论证方法?为什么这部分写得少?
运用了正反对比论证法。白求恩大夫是个杰出的医生,他医疗技术的高超是解放区军民都了解的事,所以作者只用一句话作了概括,而不作过多的论述。
思考课文最后一段,回答下列问题。
1)作者回忆了同白求恩同志的交往,写了哪些内容?按怎样的顺序写的?
作者按时间顺序先后写出两人的会面和通信。
2)“只见过一面”的“只”字流露出怎样的心情?“后来他给我来过许多信”说明了什么?
“只”表达了一种遗憾之情。“后来他给我来过许多信”,可见白求恩同志对中国共产党及其领袖那种倾心的热爱和忠诚。
3)“我是很悲痛的”可以改成“我很悲痛”吗?为什么?
不行。“是”在这里有强调作用,语气很沉重,朴实地表达了一种沉痛哀悼的心情。
4)“从这点出发,……一个有益于人民的人。”五个短语“一个……的人”组成排比形式,是从哪几个角度来说的?
高尚”指人格,“纯粹”指品质;“有道德”指修养;“脱离了低级趣味”指志趣;“有益于人民”指人生意义。五个短语由短而稍长;气势越发磅礴,内容五彩缤纷,有如赞美诗一般。
六、思考与练习重点:课后练习第。
一、第二题。
植树的牧羊人》复习提要。
戳(chuō):用硬物尖端触击。
慷慨(kāng kǎi):大方;不吝啬。
帐篷(zhàng peng):用帆布或其他材料做的折叠式住处。
废墟(fèi xū):城镇、市街或房舍遭破坏或灾害后变成的荒芜地方。
坍塌(tān tā):崩塌。
溜达(liū dá):也作蹓跶。闲逛;漫步。
琢磨(zuó mo):1.琢和打磨[玉石]2.通过润色加以修改(指文章等)3.思考;研究。
酬劳(chóu láo):用钱物酬报答谢出过力的人。
硬朗(yìng lǎng):指身体健壮、强硬有力、敢于担当。
水渠(shuǐ qú):人工挖掘的渠道。
流淌(liú tǎng):液体流动。
不毛之地(bù máo zhī dì):不生长草木庄稼的荒地。形容荒凉、贫瘠。
刨根问底(páo gēn wèn dǐ):比喻追究底细。
沉默寡言(chén mò guǎ yán):沉默:不出声;寡:少。不声不响,很少说话。
1.课文开头第一段的作用是什么?(2分)
答:总领全文,引出下文,奠定文章基调赞美牧羊人的基调。
2.文章第一次环境描写的作用?(3分)
答:环境描写。
1.生动地写出了阿尔卑斯山区的荒凉,2.为后文写植树的牧羊人作铺垫,3.同时和后文这个地区的巨大变化构成对比。
3.第五段写牧羊人使用了什么写法?其作用是什么?(4分)
答:环境描写和外貌描写。写出了牧羊人的1细心、严谨、一丝不苟的性格特点;2制造悬念,吸引读者,为后文牧羊人耐心认真的3植树作铺垫。
4. “他轻轻地往坑里放一颗橡子,再仔细盖上泥土”一句中,“放”能否改为“扔”或者“丢”?为什么?(3分)
答:不能。“扔”“丢”虽然也是动作描写,但显得随意轻率,不能表现出牧羊人的植树的认真和耐心,也不能和上下文所表现的牧羊人的性格相吻合。
5.文中多次出现“1913年”“1920年”“1945年”等表示时间的词语,作用是什么?(3分)
答:①表现了牧羊人植树的时间之长;
表明“我”观察的时间之长;
侧面表现了牧羊人勤劳不懈、坚忍执着的性格特点。
6.文章第十九段、二十段的环境描写作用是什么?(4分)
答:和前文写阿尔卑斯地区的荒凉1形成对比,凸显了牧羊人植树所创造的奇迹,为后文的议论、抒情作铺垫。写充满生机的村子2侧面衬托了牧羊人植树给本地带来的巨大变化,表现了3他慷慨无私,不图回报的精神。
7.文章最后一段使用了什么表达方法?最后一段的作用是什么?(6分)
答:最后一段的表达方法是抒情、议论。(2分)作用:从结构上看,照应开头,使文章的的结构完整;(2分)从内容上说,升华主题,表达了对牧羊人的赞美之情。(2分)
10.请从修辞方法的角度赏析下面句子(任选一个)。(3分)
1)“向远处望去,看到了一片薄薄的雾气,像地毯一样,铺在高原上。”
1)用比喻的修辞手法,生动形象地描绘出那个曾经被废弃的荒凉的村庄现在已经是满目绿色像地毯一样覆盖着的景象了,侧面表现了牧羊人长期植树给本地带来的巨大变化。表达作者的感叹之情。
2)“这些白桦树棵棵挺拔,像笔直站立的少年一样,蔚然成林。”
2)这个句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把白桦树比喻为“笔直站立的少年”,生动形象地描绘出牧羊人在谷底种的白桦树充满生机的壮观景象。表达了作者的崇敬之情。
诫子书。诫:告诫、劝勉、警告,劝人警惕。
书:书信。君子:品德高尚的人。
修身:提高自身的修养。
养德:培养高尚的品德。
淡泊,不追求名利。
致远:实现远大目标。
明志:表明自己崇高的志向。
宁静:指安静,集中精神,不分散精力。
致远:实现远大目标。
须:必要、一定要。
广:使……增广。才:才干。广才:增长才干。
成:达成,成就,使……完成。
淫慢:放纵懈怠。淫:放纵。慢:懈怠,懒惰。
励精:振奋精神。
险躁:偏激浮躁,与上文“宁静”相对而言。
治性:陶冶性情、养成平静的性格。
年:年龄。与:跟随。
时:季节、时光。
驰:疾行、增长。
日:时间、时光、季节。
意:意志。去:离开、消逝、逝去。
遂:于是,就。
枯落:枯枝和落叶,多不接世:意思是对社会没有任何贡献。接世:与外界接触,融入社会。
穷庐:破房子、偏僻简陋的房屋。
将复何及:(后悔)又怎么来得及呢?
本文的中心论点是“静以修身,俭以养德”,作者从学习和做人两方面进行了论述,强调一个“静”字,把失败归结为“躁”字,把“静”和“躁”进行正反对比论证,将立志、学习和成才三者联系在一起,告诫儿子要修身养性,勤学成才。
问答题】1.诸葛亮写这封信的用意是什么?
答:告诫儿子要注意修身养性、生活节俭,以此培养自己高尚的品德,并要注意珍惜时光,勉励他刻苦学习,表达了诸葛亮对后代的殷殷期盼之情。
2.作者抓住“静”字,围绕学习告诫儿子要成才必须具备哪几个条件?从语句看多用什么句式?
答:淡泊(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
立志(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
惜时(年与时驰,意与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穷庐,将复何及?)。语句多用双重否定句、对偶句。
3.诸葛亮认为成才成学的条件是什么?
答:理想的人才必须具备三个基本条件:志、学、才。
他主张以俭养德、以静求学、以学广才,这三者缺一不可。志是成才的前提和基础,但志向的培养又必须修养道德,造就人才必须从静与俭的修养开始。
3.本文的论点句,并说说论证方法。
答:论点:静以修身,俭以养德。正反对比论证(险躁——静)。
4.你是如何看待“夫学须静也”这句话的?
答:学习需要淡泊宁静。淡泊宁静是学习的最佳境界,只有静下来,1不受外界的干扰,才能深入下去,才能提高学习效率。
从时间观念上讲,就是要趁青春年少的大好时光2抓紧时间学习,淡泊宁静,全身心投入。静,是为了3节约学习时间。因为时光一去不复返,记忆力也一天不如一天。
5.《诫子书》就哪几方面进行了论述?从这几个方面是如何展开论述的?补充一个论据。
答:就学习和做人两个方面进行了论述。无论做人还是学习,作者都强调一个“静”字,修身要静,学习要静,获得成功也取决于静,而把失败归结于“躁”字。
把“静”和“躁”加以对比,增强了论述的效果。例句:乐羊子学一年即返,后被妻子感动,复返求学,终有所成,也是“躁”的最好的例证。
6.读完本文,你受到什么启发?
答:(1)决心和毅力非常重要,因为缺乏了意志力,缺少了持久力,做事就会半途而废。学习先要立志,不愿意刻苦学习,不能做到持之以恒,就不能增加自己的才干。
2)人在少年时期就应该珍惜时间,发愤读书,因为时光飞逝,意志力也会随着时间消磨,少年不努力,就会一事无成。
部编版七年级上册语文第四单元复习卷
七年级语文上册第四单元测试卷。姓名时间 100分钟得分。一 基础知识积累 24分 1 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全对的一项是3分 a 狭隘 i 哭泣 q 酬劳 ch u 滑稽 j b 呻吟 y n 干涸 h 薄荷 b 挪动 n c 树梢 xi o 附和 h 嫌弃 xi n 慷慨 g i d 抽噎 ...
2019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第四单元测试
七年级语文上册第四单元测试卷。全卷四个大题,共26个小题,满分12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姓名。一 语文知识积累 1 6题,每题2分,第7题12分,共24分 1 下列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狭隘 y 坍塌 d n 突兀 w喧嚣 xi o 拈轻怕重 ni n b热忱 ch n 废墟 x 酷热 ...
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第四单元单元整合备课设计
阅读经典 传承美德 修身正己 净化心灵 部编语文七 下 第四单元单元整合备课设计。单元设计理念。部编语文教材主编温儒敏教授提出1 x的阅读教学理念,标志着语文教学进入一个 整合 时代,实施单元整体教学,既是部编语文教材编排特征的需要,更是学生形成语文学科核心素养的需要。单元整合 是 群文阅读 最直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