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第一单元

发布 2024-03-05 01:20:11 阅读 2465

2、但愿人长久。

教学内容】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苏教版)》四年级上册第2课。

教材分析】本课以故事的形式介绍了北宋文学家苏轼词中的名篇《水调歌头》的创作经过。故事是词义的具体展现,可以帮助学生理解词的内容,向世间所有离别的亲人抒发诚挚祝愿的情怀。

教学目标】1、 能学会本课生字,其中田字格前面的只识不写,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2、 能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背诵4——6自然段。

3,理解“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的含义,体会作者对兄弟苏辙的思念之情。

教学重难点】

理解“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的含义。

教具使用】多**。教学课时】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

一、 朗读导入、简介生平。

1、 **《水调歌头》的录音带,小黑板出示《水。

调歌头》全篇。

2、 简介苏轼生平,并揭示课题。

板书:6、但愿人长久)

二初读课文。

1 自读课文,出示要求。

自由练读课文后的生字。

画出课文中带有生字的词语,理解词义。

力求读顺句子,读通全文。

2 师检查自读情况。

1) 检查词语的读音与记忆(小黑板出示)

品尝玩耍埋怨睡觉吟诵悲欢离合屈指算来。

2) 学生提出一些不理解的词语师生共同**。

婵娟埋怨皓月吟诵等。

3) 指名试读课文,并思考:这篇课文写的是谁的事,是一件什么事?

三、品读课文,体会情感变化。

a、学习课文2——3自然段,体会思念之苦。

1、谁愿意读2——3自然段?其他的同学注意听,听的时候要字字入目、句句入耳,并思考苏轼为什么心绪不宁?

2、谁来说说苏轼为什么心绪不宁?。

3、说得多好呀!由此可见他们兄弟俩真是手足情深,请同学们自读课文第三自然段,将你感受通过朗读表达出来。尽情读吧!

4、检查并随机进行个性化朗读指导。

1、 苏轼在什么时候思念弟弟的?那个夜晚怎样?人们呢?

2、 指名回答随机屏显读第二自然段的第一句话。(读完这句话,你能想到哪些词语?指导朗读,读出夜晚的美丽)

3、 亲人团聚在一起共赏明月多快乐呀,可只有苏轼却在思念弟弟而心绪不宁,怎样读才能把他的心情表达出来?

4、 谁能读好这句话?指名读,齐读体会。

1、月亮渐渐西沉,它透过窗子把银光洒到床前,此时的苏轼在干什么?(埋怨月亮)

2、怎样埋怨的?屏显:“无情的月亮啊……”指导个性化朗读)

3、引读此段:月儿圆了,可苏轼的亲情欢聚却缺了,他只能眼睁睁得望着圆圆的月亮,暗自神伤,心里不禁埋怨起来:生接着读。

4、 配乐朗读。

c、 学习课文第5——6段,体会宽慰之心。

1) 过渡:苏轼这么无奈这么惆怅,后来为什么又宽慰了呢?请同学们自己读读书。

2) 交流他想到了什么?读出内心变化。

3) 引读屏显:面对皎洁的月亮,他不在埋怨,是因为他想到了:世上本来就是有就像**会他把对弟弟的思念寄托给明月,他只愿美好的感情。

4) 一想到月有阴晴圆缺,人有悲欢离合是自然规律,一想到明月千里寄相思,此刻苏轼的心里似乎宽慰了许多,将内心的情感付诸笔端下写了这样的千古绝唱,屏显:《水调歌头》

5) 师配乐诵读词句。

6) 这首次就浓缩了苏轼的情感变化。其中最让人感受到苏轼豁达乐观的句子就是我们文中节选的部分,让我们共同感受一下吧!齐读诗句,结合课文理解“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7) 自由朗读自然段的内容,同桌互说词意。

8) 引读两段的内容(方法:师读第5段的句子,生接原词句:然后师生再换着读)

四、拓展诗句,升华情感。

1、今年的中秋节即将到来,在这里让我们为远在异乡的游子吟诵这样的诗句(屏显:“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让他们掬一把思乡的泪水。

2、再为分隔两地的朋友吟诵这样的诗句(屏显:“海上升明月,天涯共此时。”)让他们把思念的悠悠神情抛洒。

3、 上最难以割舍的情感就是浓浓的亲情,不管亲人走到**,在佳节之际总会发出“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屏显)随机板书“亲情永恒”

4、一唱三叹朗读“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五、作业:1、背诵课文最后两个自然段。

2、积累有关月亮的美称,赏读苏轼的《水调歌头》。

第二课时。一、 复习听写。

1、 背诵《水调歌头》

2、 听写词语。

二、指导书写生字。

交流难字、组词、描红。

三、诗歌诵读比赛。

1、学生准备,小组之间先进行交流,比比谁读的好,并选一名代表出来准备参加班级比赛。

2、师生选好参赛人员和评委,准备比赛。

3、比赛正式开始,师和评委打分。

4、选出一名最佳读手,并配乐朗诵诗。

四、小练笔:以词导入,感受中秋美。

屏显:花好月圆皓月当空明月高悬欢聚一堂团团圆圆合家欢乐。

5、 能做到眼脑并用,一看这些词就能想到哪个节日?(中秋节)

6、 中秋是月圆的日子,是亲人团圆的日子,多美呀!让我们试着读好每一个词,行吗?(练读)

7、 谁读得美,谁来读?

读得多美呀!一个词儿就是一副画,一篇文章就是一段情。这就是我们汉语言的魅力。在这月圆人更圆的日子里,让我们拿起手中的笔,来写写我们眼中的中秋节吧。

板书设计】2 但愿人长久。

心绪不宁---埋怨---宽慰。

课后反思】3、古诗两首。

教学内容】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苏教版)》四年级上册第3课。

教材分析】本课两首古诗都是七言绝句。《望洞庭》一诗为唐代诗人刘禹锡所做。《峨眉山月歌》一诗为唐代诗人李白所为。

教学目标】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学会本课生字,其中田字格前面的只识不写。

3、能解释诗句中带点词和诗句的意思,并能写出本课题《望洞庭》一诗所描绘的景色。

4、理解这首诗的意思,感悟诗的意境,使学生从中受到美的熏陶。

教学重难点】

理解古诗的意思,感悟诗的意境。

教具使用】洞庭湖风光的多**课件(也可用投影片代替)、配套朗读磁带。教学课时】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望洞庭》

一、导入揭题。

1、同学们,我们伟大的祖国山河秀丽,风景如画。上学期大家游了一回杭州西湖,感受颇深,并写了非常优美的文章。今天,想带大家去洞庭湖走一走,领略一下洞庭的美景。有谁知道洞庭湖的?

2、结合学生收集的资料来介绍洞庭湖的。

3、多**出示洞庭湖的画面。

4、谁能用学过的成语来描写美丽的洞庭湖:波光粼粼、银光闪闪、烟波浩淼\水平如镜、水天一色、迷迷蒙蒙、朦朦胧胧、宁静和谐。

5、引出课题。

师:洞庭湖的景象非常迷人,从古至今有无数文人墨客被它吸引,写下了许多描写洞庭的美诗佳句。在一千三百多年前,唐朝有位大诗人刘禹锡来到了洞庭湖附近,看到了这样一幅美景,不禁诗兴大发,写下了一首千古传颂的佳作。

听,他正在吟诵呢!

多**出示诗和配乐朗诵。

二、自主学习,初读感知。

1、自读全诗,明确要求。

1)读准字音,读通诗句。

2)你读懂了哪些字词或诗句的意思?还有哪些没办法解决?

2、检查自学效果。

1) 个别读、抽读。

2) 指明学生把自己解决的字词意思写到大黑板上,并逐一讲评。(可让学生操作)相:相互。 和:和谐、协调。

3) 大家一起讨论学生有疑问的字词。

三、精读**,理解诗义。

一)教学“湖光秋月两相和,潭面无风镜未磨。”

这句诗的意思是:秋天的夜晚,月光如水,水映月光,两者融合在一起,显得非常和谐。

潭面:是指洞庭湖面。未:没有。磨:磨拭。

镜未磨:指没有磨拭过的铜镜。

理解这句诗意:湖上一点风也没有,湖面朦朦胧胧,就像一面没有磨拭过的铜镜。

诗中把什么比作什么?对照插图,展开想象。

谁能美美地把这两句诗读好?

湖光 /秋月 /两相和 ,潭面 /无风 /镜未磨 。

二)教学“遥望洞庭山水色,**盘里一青螺”。

遥望:远望。 点题,可以看出诗人离洞庭湖有一段距离,所以诗的题目是《望洞庭》。

山:山就是指君山,这句诗的意思是远远望去,洞庭湖和君山的颜色,就像“**盘里一青螺”。对照**。

出示实物:**盘和一个青螺:你看到了什么?与画中的景象。

比一比,象吗?诗人把月夜下洞庭的山水变成了一个精美绝伦的工艺品。

这句诗中,把什么比作了什么?

把(洞庭湖)比作(**盘);把(君山)比作(青螺)。

请生读好这两句诗。

遥望 / 洞庭 / 山水色 ,** / 盘里 / 一青螺 。

学生发挥想象,自由描述诗意。

四、美读古诗,在读中进一步体味作者思想感情。

五、熟读成诵。

六、回忆学古诗的学习方法:(1)自主学习,初读感知;(2)精读**,理解诗义;(3) 美读古诗,体会感情;(4)熟读成诵,牢记心中。

六、小结。同学们,洞庭湖是我国的名胜,观光旅游的人很多,你们将来有机会一定要到湖南的岳阳市边上去看一看洞庭湖,玩一玩君山,登一登岳阳楼,好好地领略一下祖国的锦绣风光。

四、指导写字。

1、 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记忆生字。

2、 范写“潭、螺”,指出书写要点。

五、作业。小练笔,你能行: 想象《望洞庭》所描绘的景色,用自己的话把月夜下的洞庭美景写下来,读给好朋友或父母听。

第二课时《峨眉山月歌》

一、引入谈话。

同学们,古诗是我国古代文化的瑰宝,有的同学在学前就会背许多首古诗,上学后,我们又学习了一些,谁愿意把你记住的古诗给同学们背背?你知道是谁写的吗?(指名学生背古诗,说作者)

一、介绍作者。

我们熟悉的《早发白帝城》、《赠汪伦》是谁写的?李白是个怎样的诗人?谁愿意介绍一下?(指名介绍李白)

过渡语:今天,我们再欣赏李白的另一首诗歌《峨眉山月歌》,但要求你们运用上节课学古诗的方法自主学习、感悟,相信你们一定能行。先回忆学古诗的方法。

二、自主学习《峨眉山月歌》

1、学生自学,教师巡视,并做适时点拨。

三、全班交流。

1)读诗歌,不仅会读,而且读出诗的韵律、节奏。

峨眉/山月/半轮秋, 影入/平羌/江水流。

夜发/清溪/向三峡,思君/不见/下渝洲。

2)、汇报理解字词以及诗句意思情况,教师相机引导。

重点:半轮——(看插图理解)上弦月或下弦月。影——指月影。

流——流动,课文中有月影随江水流动之意。夜发——连夜出发。

向——驶向。思——思念。君——作者的友人。下——由上游往下游行走。

诗意(只求大概,能说通。):秋天的夜晚,峨眉山月色特别明朗,月影映入平羌江,又伴随我顺流而下。

连夜从清溪出发,向三峡方向驶去,想念友人却见不着,只好怀着依依惜别的心情向渝洲驶去了。

四年级第一单元

自力更生自强不息自求多福自食其力自知之明洁身自好束身自好德才兼备品学兼优。赞美老师的名言或诗歌 赞美老师的诗句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唐 杜甫 春夜喜雨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唐 李商隐 无题 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清 龚自珍 乙亥杂诗 赞美老师的名言 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

四年级第一单元

四年级语文第一单元复习。一 下列带点的字选择正确的读音用 表示 风号浪吼 h o h o 大堤 d t 缝隙 x x 不可计数 sh sh 颤动 ch n zh n 兴奋 x ng x ng 应接不暇 y ng y ng 枝干 g n g n 笼罩 l ng l ng 二 给多音字注音并组词。称sh...

四年级第一单元

第一单元小窗口大世界。教学内容及教学目标 主题一 在家可知天下事。这一主题从家庭生活入手,围绕书籍 报刊 广播 电视 网络等这些 小窗口 了解它们的发展 变化历程,了解它们为为我家提供了哪些丰富多彩的信息,从而改变我家的生活,提高我家的生活质量。主题二 一本好书知春秋。本主题力图引导学生多与好书交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