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周把第一单元教完,学生们背诵了两首古诗,学了一篇言,写了第一篇记叙,开展了第一次“最强作”活动,比较圆满结束。不足在于学生们读书时间少,读书交流会没有进行,限时练订正没有百分之百完成。下面是具体的反思内容。
一、关于朗读的实验与反思。
朗读形式有多样,时间集中在早自习。上《走一步,再走一步》时,先让学生自读两遍,根据注释扫清字词障碍。然后全班齐读,听声音大小,听字词准确与否。
这样读了三遍,需要一点趣味性,我在中找了三个部分的对话,一是爬悬崖之前“我”与杰利的对话,二是爬到半路“我”与男孩子的对话,三是“我”与“爸爸”的对话。我让他们小组合作,两个人任选一部分进行分角色朗读,准备时间2分钟。2分钟以后,学生纷纷举手,想要表现自己,我选了几组,虽然不太能读出的味道,但是他们尽力在模仿,而且各有特色,更重要的是激起了他们朗读的兴趣,然后我再加以点拨、带读,同学们朗读语气更有进步。
在读《两小儿辩日》时,也是先自读,然后找人起朗读,基本流畅。言断句很重要,所以我带着他们一句一句地断句,并让他们用斜线划起,然后齐读。后我又想了一种方法,让他们把书关上,在ppt上打出原,去掉全部的标点与断句,一个组读一句,看哪个组最整齐,这样做的目的是检验整个组对断句的熟悉程度,如果不整齐说明有人断句没弄清楚。
“六加一”堂模式的朗读其实是很难进行的,主要是学生自主学习,自学、讨论、展示,基本是思考题目,没有朗读的时间,8—10分钟完成导学案已经很难,再加上朗读,时间远远不够。语“听说读写”的活动就差了读,而没有读的语堂是没有活力的。这是我在下一个环节备时要思考的问题。
古汉语该怎么读背?现代诗歌怎么读?
对于《论语》我准备小组赛读赛背,看哪个组齐背最快最准确。问答读,书本关上,即老师问上句,学生接下句,反复进行,带动学生背诵。
对于现代诗歌,准备在两个班级举行一次诗歌朗诵大赛,以中国新声音的模式,朗读,导师转身的方式,选择学员,进行指导,然后两两p,最后是总决赛,总决赛可以选择别的诗歌参赛。
二、关于让学生回归本的反思。
学生本身没有在书中旁批的习惯,再加上有了《导学提纲》,更不愿意回归本了,完全凭借初读的记忆答题。针对这一现象,有位老师在出《导学提纲》时想了这样一招,赏析句子,题目如下:“请同学们翻到第()页,看到第()段,第()句话。
从这句话的()可以看出‘我’此时此刻是()的心理状态。”这样的形式给学生提供了答题规范,不仅让学生在展示时语言规范,表达明确,更重要的是要求学生必须看书,一步一步引导学生回归段落、句子、关键词语。这个方法一举两得,很是实用。
那么把学生引导回了之后怎么办呢?学生依然不会在书中旁批,只会把答案写到《导学提纲》上。对于初中生,一定要有明确、规范的指导,规范旁批的格式与方式。
如:生字难词画方框,关键词句标着重号或三角号,主要观点划横线,锦言佳句划波浪线,一段内的层次划单斜线,句群之间划双斜线,有疑问的地方打上等等。
三、关于作的反思。
这次作教学我觉得比较成功。首先我指导了两节,一节是列六要素与明确中心,很多同学按照**能够完成,第二节是如何把人物、事写充实,主要学了动作与心理描写,同学们堂上已经能写出。晚自习一节40分钟同学们写完了。
一节晚自习学生按要求自己修改,互相修改,小组选拔,参加班级竞赛。又花了一节晚自习进行“最强作”的活动,最终评选出了“诺贝尔学奖”“茅盾学奖”“鲁迅学奖”获得者。这个流程费时较长,但是效果很不错,学生能够突出中心,过程用到动作与心理描写,自己修改作,给别人修改作,举办一次活动,很不错。
但是不足也有很多,比如时间较长,是不是修改环节可以挪到外呢?环节较简单,小组评完就是班级评选,应该多增加几个筛选环节,增加题目,增加导师的外指导与修改等。下次完善。
如果你有更好的意见,请留言,谢谢!
六年级下册语文第一单元教学反思
本单元由有四篇课文和一个习作 练习组成。长江之歌 是电视系列片 话说长江 主题歌歌词,王世光作曲,胡宏伟作词。长江之歌 题意是关于长江的歌,唱长江的歌,赞长江的歌。长江是我国第一大河,它源远流长,与黄河一起,成为中华民族的摇篮,哺育了一代又一代中华儿女,被誉为 母亲河 三亚落日 这篇课文描写三亚落日...
人教版小学六年级语文下册第一单元教学反思
学反思。本单元选编的5篇课文,从不同角度阐明了人生的哲理。四年级语文下册第六单元教学反思。文言文两则 通过学弈和两小儿辩日的故事,表达了学习应该专心致志和看待事物可以有不同角度的道理。现代散文大家朱自清的 匆匆 表达了作者对时光飞逝的无奈和惋惜,渗透着珍惜时间的意识。林清玄的散文 桃花心木 通过作者...
六年级下册英语第一单元教学反思
经过一个单元的教学,调整了心情,觉得英语教学是锻炼自身素质和育人领悟的过程,更需要平时对学生进行评价,因为在新课程理念的指导下,新型的师生关系 评价观已成为教师不可忽视的一部分。在开学的这一段时间内我注意到用新的评价理念来教育 评价学生。一 让学生看到自己的每一次的进步。当六年级的孩子最后一学期拿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