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花源记》第一课时

发布 2024-02-27 04:35:08 阅读 9611

《桃花源记》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1.理解、积累重点文言词语和句式,通译全文。

2.体会世外桃源的美好,感受作者透过文字所表现得思想感情和美好的社会理想。

3.学习本文虚景实写、实中有虚的写作手法。

教学重点:1.积累文言词汇和句式,疏通文意。

2.感受桃花源优美的环境,淳朴的人情,和平安定、丰衣足食的生活,民主平等、其乐融融的人际关系。

教学难点:理解陶渊明虚构这一扑朔迷离的桃源胜境的目的,正确评价课文所描绘的理想境界。

教学方法:自学法,朗读法,讨论法。

一、导入新课:

同学们,我们常把不受外界影响的地方或幻想中的美好境界称作什么呀?(世外桃源)大家知道这个成语出自哪篇文章吗?对,它出自东晋著名诗人陶渊明的《桃花源记》。

)世外桃源”这个成语是晋朝陶渊明在《桃花源记》中所描述的一个与世隔绝的,不遭战祸的安乐而美好的地方。现在我们一起跟着渔人到这个世外桃源去看看。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这篇文章。

二、朗读课文,自学积累。

1、 请学生自由朗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和节奏,能够流畅的朗读全文。

如:“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2、 小组内组织朗读,后展示朗读,评价指导。

3、 学生齐读全文,整体感知课文内容。

4、 小组自学:借助课文注释通译全文,并积累归纳重点文言字词。

设计意图(目的):通过多种方式的朗读使学生能够达到诵读课文的目的,在诵读的基础上,落实字词,疏通文章,熟知课文内容。再通过小组内自学培养学生自学文言文的能力。

三、交流展示自学成果。

1、正确朗读并注音。

便舍船( )豁然开朗( )屋舍俨然阡陌( )黄发垂髫( )便要还家( )遂与外人间隔。

及郡( )下,诣( )太守刘子骥( )

2、解释下列古今异义词。

1).芳草鲜美,落英缤纷。( 古:鲜艳美丽。今:食物新鲜,味道好。)

2).复前行,欲穷其林。 (古:极,尽。今:资财缺乏(古时用“贫”)

3).阡陌交通,鸡犬相闻。 (古:交错相通。今:交通运输。)

4).问所从来。 (古:从**来。今:从过去到现在。)

5.)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 (妻子,古:妻子儿女。今:男子的配偶。)

绝境,古:与世隔绝的地方。今:没有出路的境地。)

6.)无论魏晋。 (古:不要说,更不必说。今:连词,表无条件关系。)

7)豁然开朗 ( 古:开阔明朗今: 性格乐观 )

8).诣太守,说如此。 (古:像这样。今:这样。)

9) 欣然规往。 (古:计划。今:规则,成例。)

10)不足为外人道也(古:不值得今: 不充足,不满 )

3、一词多义。

1)"乃": 见渔人,乃大惊 ( 乃”作“是”讲,表示前后两个动作的关联 )

乃不知有汉 ( 乃”作“竟”解,表示出乎意料 )

2)“志”: 处处志之寻向所志3)“寻”:寻向所志寻病终。

4)“遂”:遂与外人间隔遂迷。

4、通假字: 便要还家 ( 要,通“邀”,邀请 )

5、翻译下列句子。

1) 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属。

2)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3)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

4)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桃花源记》第一课时

桃花源记。教学目标 1 朗读 背诵文育课文。2 理解积累一些文言实词。3 认识作者通过描写 世外桃源 所表达的不满黑暗现实,追求理想社会的思想感情。教学时间 二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 导语 同学们学过 世外桃源 这个成语吗?它是晋朝陶渊明在 桃花源记 中所描述的一个与世隔绝的,不遭战祸的安乐而...

桃花源记第一课时

七年级语文 下 桃花源记 学案 第一课时 情境导入 从 我岂能为五斗米,折腰向乡里小儿!是谁的人格宣言?这一问题入手,引出陶渊明,然后由学生自由畅谈对陶渊明的了解及本文写作的背景等,老师可做适当补充,从而自然地引出课文。知识链接。1 记 记 古时候的一种文体,相当于现在的 序 桃花源记 实际上是 桃...

桃花源记第一课时

献县现代私立学校作业。科目语文学生姓名学号日期 9.4 备课人路丙纯。题目桃花源记第一课时 学习目标 1 熟读课文,积累并扎实掌握常见的文言词语及文言现象。2 通过合作 能够翻译课文,感受世外桃源所描绘的美好社会生活。3 激情展示,阳光参与。以极度的热情投入到学习中去,享受学习的快乐。学习重点 难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