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的共同理想》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发布 2024-02-27 04:25:08 阅读 6038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明确我们的最高理想和现阶段我们的共同理想;

把握最高理想与共同理想的辩证关系;

理解小康水平;

明确新世纪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

2.能力目标。

通过图表展示,培养学生读图表和分析图表的能力;

通过对“小康”一词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学习,帮助学生掌握实现全面和发展地看问题的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通过教学,帮助学生了解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共同理想和现代化建设所取得的巨大成就,明确新世纪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增强民族自尊心、自信心和自豪感,从而树立崇高的社会理想,时刻准备担当起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使命。

教学重点】我们的共同理想;同绘小康蓝图。

教学难点】共同理想和最高理想的关系;我国目前所达到的小康还是低水平的、不全面的、发展很不平衡的小康。

教学方法】图表法、讨论法、谈话法。

教学课时】2课时。

教学过程】第1课时。

导入新课】方法一:

教师出示一组名言:

人类的幸福和欢乐在于奋斗,而最有价值的是为理想而奋斗。

世界上最快乐的事,莫过于为理想而奋斗。

理想是力量的泉源,智慧的摇篮,冲锋的战旗,斩棘的利剑。

生活不能没有理想,应当有健康的理想,发自内心的理想,来自本国人民的理想。

教师提问:这组名言说明了哪些道理?

学生回答(略)。

教师归纳:每个人应该有自己的理想,而且个人的理想应该与国家民族的共同理想联系在一起,生命才会更加精彩;一个国家同样应该有自己国家和民族的共同理想,否则,这个国家和民族将很快衰亡。那么,我们国家的共同理想是什么?

新课:我们的共同理想。

方法二:(备选)

游戏导入:请三个同学做一个小游戏。两个同学先分别向相反的两个方向拉一个同学,再一起往一个方向拉一个同学。

教师:这个小游戏很简单,但却告诉我们这样一个道理:一个集体只有拥有共同的理想、共同的目标,才能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最终完成共同的目标。

一个国家是一个大集体,更需要每个公民在共同的理想的指引下,齐心协力,使我们的国家更加美好!

新课教学】我们的共同理想(板书)

一、走进共同理想(板书)

第一环节:遵循规律展望未来。

教师:马克思早在19世纪中叶就科学地揭示了人类社会发展的一般过程和支配人类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即:

原始社会 —→奴隶社会 —→封建社会 —→资本主义社会 —→共产主义社会。

低级高级。由“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生产力的发展”这一客观规律决定。

****:红军飞夺泸定桥。

提问:无数的革命先烈为了什么而不惜抛洒热血和献出生命?

学生回答(略)。

教师归纳:当马克思的科学预言传到正处于深重灾难之中的旧中国时,以李大钊为代表的一大批优秀的中华儿女觉醒了。1919年的“五·四”运动之后,开始了轰轰烈烈的反帝反封建的中国革命,无数的中华儿女抛头颅,洒热血,为建立美好的共产主义社会浴血奋战,从中国共产党成立到建立中华人民共和国,两千多万革命者先后献出了宝贵的生命。

请同学们发挥一下你们的想象力,畅想一下:无数先烈用生命追求的我们的未来社会——共产主义社会是一个什么样的社会?

学生发言(略)。

师生归纳:我们的最高理想是共产主义,共产主义社会将是物质财富极其丰富,人民精神境界极大提高,每个人自由而全面发展的社会。

第二环节:明确共同理想迎接美好未来。

古人说“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远大理想的实现总是需要人们一步一步地努力去实现。在不同的时期,我们面临不同的历史任务,每当我们努力地完成一个任务,那么,我们离远大的理想就更近了一步。

教师提问:结合所学的历史知识,回忆一下我国从1919年“五·四”运动到1949年的历史任务是什么?

学生回答(略)。

教师归纳:推翻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三座大山,建立人民当家作主的独立自主的中华人民共和国。

教师:那么,建国之后,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我们的共同理想又是什么?

学生回答: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20世纪50年代~21世纪50年代),我国各族人民的共同理想是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

学生思考:共同理想和最高理想之间有什么关系?

学生回答(略)。

教师归纳:共同理想与最高理想之间的关系:

必要准备、必经阶段。

共同理想共产主义理想。

必然趋势、最终目的。

1)实现共同理想,是实现共产主义理想的必要准备和必经阶段。只有实现共同理想,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才能充分显示出来,从而为实现共产主义准备好物质条件和打好思想基础。

2)实现最高理想是实现共同理想的必然趋势和最终目的。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共同理想,始终没有离开共产主义这个远大目标。在现阶段,我们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而奋斗,也就是为实现共产主义远大理想而奋斗。

二、同绘小康蓝图(板书)

第三环节:立足今天同绘小康蓝图。

知识回顾:1)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三个步骤。

2)目前,我国人民已经完成了几个步骤的任务?正在努力实现第几个步骤的任务?

学生回答(略)。

教师归纳:到20世纪末,我国已经基本实现第二个步骤的任务,人民生活水平已经基本达到小康水平。人民生活由贫困到温饱、再由温饱到小康的历史性跨越,这是社会主义制度的伟大胜利,是中华民族发展史上的一个新的里程碑。

让我们一起来感受一下我国人民的小康生活。

**课件:全国小康村。

教师:但是,我们看到美好的一面的同时,还应该认识到,我国现在所达到的小康还是低水平的、不全面的、发展很不平衡的小康。

1)所谓“低水平”,就是虽然我国经济总量已经达到一定规模,但人均水平还比较低。 按照世界银行1999年提出的标准,人均gdp在756至2995美元之间为中、低收入国家。到2000年,我国尚有3000万人温饱没有完全解决。

我国20xx年底人均国民生产总值才接近1000美元,排名世界第140位。

人均国民生产总值(单位:美元)

2)所谓“不全面”,是指人民物质生活的满足程度还比较好,但在教育、文化、社会保障、环境保护等方面还存在很多问题。

3)所谓“发展很不平衡”,是指地区之间、城乡之间、不同群体之间的收入和生活水平差距还很大。

材料一:我国东西部的差距。

材料二:我国城镇和农村的差距。

材料三:一组数据。

统计局的数据显示,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的基尼系数不断提高,20xx年达到0.34,比20xx年提高0.018,“十五”末期有可能会超过0.

35。“这意味着最富有的10%家庭与最贫穷的10%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差距将超过8倍,或者将有六成城镇居民的人均可支配收入达不到平均水平。”事实上,中国城乡统算的基尼系数早在2000年就超出了国际公认的警戒线0.

40,目前则已经超过0.45。这说明我国不同群体之间的收入和生活水平的差距不断加大。

所以,跨入新世纪,我国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新的发展阶段。

在21世纪的头20年,党将继续领导全国人民集中力量同绘小康蓝图,全面建设惠及十几亿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使经济更加发展、民主更加健全、科教更加进步、文化更加繁荣、社会更加和谐、人民生活更加殷实。

学生讨论:为实现全面小康,我们在今天应该努力做好哪些事?

学生回答(略)。

教师归纳: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人人有责,人人受惠。每个公民应该立足于中国的基本国情,着眼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发展目标,关注世界共同的问题,自觉投身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建设,抓住机遇,迎接挑战,担当起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使命。

作为一名中学生,我们应该遵纪守法,努力养成良好习惯,学好科学文化知识和各种技能,积极投身于力所能及的各项活动之中,使自己成为一个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人才,为不久之后投身于国家建设奠定坚实的基础,为把我国建设得更加富强贡献自己的力量。

巩固新课】师生归纳:

我们的最高理想是:实现共产主义。

我们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共同理想是: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

共同理想和最高理想二者的关系:

必要准备、必经阶段。

共同理想共产主义理想。

必然趋势、最终目的。

1)实现共同理想,是实现共产主义理想的必要准备和必经阶段。只有实现共同理想,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才能充分显示出来,从而为实现共产主义准备好物质条件和打好思想基础。

2)实现最高理想是实现共同理想的必然趋势和最终目的。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共同理想,始终没有离开共产主义这个远大目标。在现阶段,我们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而奋斗,也就是为实现共产主义远大理想而奋斗。

我国现在所达到的小康还是低水平的、不全面的、发展很不平衡的小康。

在21世纪的头20年,党将继续领导全国人民集中力量同绘小康蓝图,全面建设惠及十几亿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使经济更加发展、民主更加健全、科教更加进步、文化更加繁荣、社会更加和谐、人民生活更加殷实。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人人有责,人人受惠。每个公民应该立足于中国的基本国情,着眼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发展目标,关注世界共同的问题,自觉投身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建设,抓住机遇,迎接挑战,担当起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使命。

第九课实现我们的共同理想第一课时我们的共同理想

和谐社会,人人共享 促进和谐,人人有责。我的困惑 行楷小2号字 合作 行楷小2号字 小标题仿宋4号加粗。正文宋体5号字,段落两端对齐,无缩进,行距20磅。小组讨论 九年级1班准备召开 从我做起,建设和谐校园 的主题班会,班主任要求大家做一些前期准备工作。假如你是该班的学生,请参与完成以下任务 1 储...

理想》教学设计 第一课时

第2节,表达了什么意思?能试着举例说明吗?教师应启发学生举例证明。第3节,这一节是从什么角度谈理想的?谈谈 珍珠链 和 脊梁骨的比喻作用。有关提示 不同历史时期的不同理想,连缀在一起,正像 珍珠链 一样,推动着历史的前进。理想也如同 脊梁骨 是推动历史前进的精神支柱和动力。第4节,在内容上是怎样安排...

理想的风筝》教学设计 第一课时

课题 22 理想的风筝 苏教版六年级上册语文 课程标准 教材以及学生分析 理想的风筝 是一篇回忆性的文章,以一个学生的语气,刻画了一位残疾教师的形象,课文开头先描写春天放风筝的景象,引出对刘老师的回忆,主体部分分别写了刘老师上课和放风筝的情景,突出体现了他的人生态度,最后又回到现实中,以议论形式表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