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下册第一单元习作作文指导

发布 2024-02-08 21:40:06 阅读 3131

难忘的第一次》作文指导。

写《难忘的“第一次” 》的一件事,一定要围绕作文的中心思想选择自己最熟悉的、真实的、亲身经历的、感受最深而又比较有意义的、具体的、新颖的、典型的事件作为作文材料,这些事情包括自己做的、看到的、听到的、和别人一起做的……这样才能充分表达中心,才能写出真情实感,才能打动读者。对于与文章中心密切相关的部分要作为重点详细地写,对于那些只起衬托作用的情节要简略地写,甚至一笔带过;凡是和中心没有关系的材料,即使非常熟悉、有趣,也绝对不能写,这样,才能有利于表达中心思想。

写作难忘的“第一次”的事情时,既要写清第一次所做、所见、所说、所想的经过,又要突出其中的主要内容、重点情节,要能看出“第一次”与第二次的不同点,展示出作文的新鲜内容。比如你要写第一次家庭劳动,你就应该详细地写出第一次的感觉或体验来。例如洗衣、洗菜、淘米、做饭、生火、收拾屋子、买油盐酱醋之类的劳动。

有的同学经常参加家务劳动,有人参加家务劳动比较少。参加家务劳动多也好,少也罢,写“第一次”。我们应当从许多家务劳动中挑选出“一次”来写。

挑选什么样的呢?应当挑选自己最熟悉的、最感兴趣的、感受最深的来写。因为最熟悉,你对劳动的过程了解得最清楚,才有的可写,写起来才得心应手。

因为最感兴趣,写起来才津津有味,才能写出劳动的情趣。因为感受最深,写的时候,才会把感受、体会融注其中,写出的文章才会有感染力。

描述“第一次……”的文章,我们已经写过多次了,我们应该从哪些方面来具体描述呢?

在具体写作的过程中,要围绕《难忘的“第一次” 》精心选材。通过一件事的记叙来表现中心,要选取典型事件,着重叙清事情的起因、经过和结果,通过具体的叙述来突出文章的中心。

围绕《难忘的“第一次” 》也可以通过一件事的不同阶段的生活片段来表现中心,从不同角度来表现。这些事可以是比较完整的,也可以是不完整的,是一些生活片断。例如在“第一次”的过程中,开始失败了,又失败了,最后终于成功了。

这样就能把文章写的一波三折,情趣横生。

如课文中所说的《顶碗少年》,文章描写了一件事:顶碗少年三次表演的过程,紧紧围绕表演的“惊心动魄”展开。文章描写了一场扣人心弦的杂技表演。

演杂技的顶碗少年第一次表演失败了,但他不失风度地向观众鞠了一躬,一切重新开始;第二次,碗又掉下来了,少年又镇定下来,手捧着新碗,又深深向观众鞠了一躬;第三次,终于把碗稳住了,全场响起了暴风雨般的掌声。我们练习写《难忘的“第一次” 》应该围绕“第一次”来选材。

通过几个波折来表现中心的文章,写时一定要分清主次,突出主要人物,不能平均使力,更不能喧宾夺主。除了要注意详略外,还要注意叙述顺序,材料的取舍、构思,矛盾冲突是否需要解决,怎样解决等问题。

如何开头?1. 直接回忆法。这种方法的好处是开门见山,直接点题。如:

有一件有趣的小事给我印象很深,我给它取了一个名字,叫“做色拉的故事”,我讲给大家听一听吧。

2.交代起因法。就是开头直接交代时间地点人物时间。如:

妈妈正在烧晚饭时,接到爸爸的**,让她立刻出去办一件事。临走时妈妈交待我,饭已经烧下去了,菜等她回来再烧,望着厨房里洗好的菜,一个念头闯进我的脑海,我何不把菜烧好,让爸爸妈妈回家吃现成的。要说炒菜,我可是一窍不通。

平时,妈妈总是不让我做家务,再说我也认为烧饭炒菜之类的活儿没什么难的,今天正是我大显身手的好机会。

3.抒情回忆法。就是用抒情的方式来回忆往事,引出《难忘的“第一次” 》这种方法好处是开头十分新颖,有吸引力。如:

童年是由纯真、幼稚的故事串成的美丽珠链。那充满幼稚和欢乐的珠链中,一件件难忘的有趣的往事,就像一朵朵花开放在我的心中,无比艳丽,无限诱人。想起来了,那是我第一次……

如何结尾?1.总结全文法。这种方法就是在文章的结尾进行总结,写出自己的启迪或收获。有画龙点睛的妙用。

2.照应开头法。就是文章的结尾,呼应开头,使文章首尾照应,结构严谨。

3.自然结尾法。就是在文章结尾时自然结束。这种方法有水到渠成的巧妙。

假文盲》作文指导。

一、交流漫画特点。

很多同学喜欢漫画,那你们发现漫画有什么特点?

学生交流。师:对,正像同学们所说,漫画家通过漫画,讽刺、批评或表扬某些人某些事,给我们读者以启发。下面我们欣赏华君武先生的一幅漫画——《假文盲》。

文盲是什么人?

假文盲是什么人?

二、看图,明图意。

请同学们看漫画,并用一段话完整地说一说漫画的内容。

交流。前面我们说漫画家通过漫画,讽刺、批评或表扬某些人某些事,那漫画家画这幅漫画的用意是什么?

交流。同学们都理解的很透彻。漫画上这些男子是假文盲,但他们是真素质低下,真自私自利,真不讲社会公德。同学们,此时你联想到了什么?

学生交流(交流生活中的假文盲现象,交流充分一些)

从刚才的交流中,我看出同学们非常注意观察生活。是啊,我们身边也不乏这样的假文盲,同学们你还有什么想法吗?

交流(学生如果有一些感悟,畅所欲言。)

二、指导写法:

欣赏了华君武先生的漫画,我们有一些自己的感悟。那我们用什么方法表达出我们的感悟呢?

让我们一起回顾第一组课文,看作者表达感悟的不同方法。

指名说(叙事说明道理、借物喻人、情景交融、直接抒情)

那我们用什么方法表达我们看了漫画之后的感悟呢?

学生交流(漫画内容结合生活实际)

漫画内容和生活实际哪一部分详细些?为什么?

学生讨论。交流(生活实际与自己要表达的感悟最密切,所以详写。)

假文盲》范文(一)

冬天的一个早晨,北风呼啸,寒风刺骨。某车站里的人太多了。不少入口处后面都排成了长龙,只有“母子上车处”候车的人不多。

在“母子上车处”牌子的旁边站着一位扎着头巾的妇女,她的个头不算高,怀里还抱着一个大约两三岁的孩子。她看看挂着的牌子,又看看那几位青年,皱了皱眉头,心想:这里明明是“母子上车处”,那几个青年怎么会站在这儿?

这怎么可以呢?不行,我必须得说服他们。想到这里,她走到排在前头的的青年面前,礼貌地对他说:

“先生,能请你把这牌子上的字给我读一下吗?”这个青年刚想说什么,站在他身后的青年却不耐烦地说:“读什么读!

你自己不会看吗?”那位妇女抑住心中的怒火,说道:“对不起,我是文盲,不识字。

”那个高个子青年听了,有气无力地念道:“母——子上车——处——”那这几个字是什么意思呢?”那位妇女接着问。

“哼,连这个意思都不懂,你给我听好了,”那位小个子非常轻蔑地说道,“意思是带着孩子的妇女与孩子一起上车的地方。”那位妇女听了,以为达到目的了,于是,她说:“那好,既然是带着孩子的妇女与孩子一同上车的地方,你们几个年轻人怎么可以排在这里呢?

”“哼,我们愿意,你管得着吗?”那个大个子青年蛮横地说道。“年轻人,可不能这么说呀!

”妇女不但没有生气,反而心平气和地给他们讲道理,“既然我们是社会的一员,就应该遵守社会秩序,如果每个人都像你们这样,那整个国家还不乱了套?”这几个青年听了妇女这番话,慢慢地低下了头。“你真了不起,虽然读书不多,却能讲出这么多的道理。

”那个戴口罩大伯拿下口罩,心悦诚服地说道:“我们错了。”那位妇女听了,微笑着说:

“其实我并不是文盲,我这样做只是想让你们遵守公共秩序,你们不生我的气吧?”“不,不会!”排在前头的青年便招呼其他几个青年去别的入口处排队去了。

那位中年妇女看着他们的背影笑了:“这几个假文盲还真有意思!”。

假文盲》范文(二)

一个寒风凛冽的冬天,我在家里看了著名漫画家华君武的《假文盲》。漫画主要讲了在标明母子上车处的牌子旁,站着几位高大强壮的年轻人,而真正的母子却远远看着站在母子上车处的几个冷漠的年轻人,不敢近前。难道这些年轻人真的目不识字吗?

不是的,他们为了早一点上车,而装作不识字,昧着良心站到了母子候车处。

21世纪的今天,处处存在着这样的假文盲。在网通公司的大厅里,用醒目的大字写着严禁吸烟,却看见保安人员带头吸烟;在安静的图书室里,明明写着严禁大声喧哗,却有人追逐打闹;在广场的草坪上,明明牌子上写着不能践踏草坪,草坪上却有一条条羊肠小道……

这种假文盲在当今社会上太多太多了,使这种人猖狂的原因有两个:一是自身素质低微;二是别人对他们的宽容,不及时制止。漫画上的女子不去维护自己的权益,而是任人“宰割”,默默忍受。

这不是纵容他们在“母子上车处”等着吗?此时,我多么希望这位母亲站出来说:“这里是母子上车处,你们不应该站在那里。

”或有人出来劝阻,他们肯定会红着脸走开。

如果每个人都遵守社会公德,杜绝假文盲的现象,才能让每个人都成为“知识分子”!

六年级下册第一单元作文作文指导

我有一些问题需要弄清楚。武老师 在具体写作的过程中,要把第一次经过的事情叙述完整。因为是第一次,自己一定会有很多新想法,一定要把自己的新想法写出来写具体。要把事情经过写具体。特别是生活中那些富有情趣的细节,一定要细致地描写。力求写出生活的情趣来,写出新颖的情景来。写自己第一次的新发现,可以用顺叙的方...

六年级第一单元习作

我是一只小鸟。六 1 班杨春雄。我是一只小鸟,喜欢在蔚蓝的天空中自由自在地飞翔 我是一只小鸟,每天为树捉虫,为他治病 我是一只小鸟,愿唱出一首首悦耳的小曲,给每一个听到我歌声的人带来欢乐。我曾有一个幸福的家庭,有疼我的爷爷奶奶,爱我的爸爸妈妈,还有亲爱的哥哥姐姐,可爱的弟弟妹妹。我们一家生活得无忧无...

六年级语文下册第一单元作文指导教案

六下第一单元难忘的第一次写作指导教学设计。一课时 习作指导 教学内容。选自课标版六年级上册 口语交际 习作一 习作要求选取自己成长过程中经历的难忘的 第一次 写一篇习作,要把 第一次 经历写清楚,写出在经历过程中获得的启示。教学目标。1 通过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习作兴趣,唤起学生对以往生活经历的回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