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知识复习资料。
1.关联词大全
所谓关联词,就把两个或两个以上在意义上有密切联系的句子组合在一起,叫复句,也叫关联句。
最常用的关联词有哪些(一)
1 并列关系:
概念:各分句间所表示的意思、事件或动作是并列平行关系,有的分句分别说明描述几种情况,有的分句表示相对相反或同时发生的几种情况。
…又……又……
…一边……一边…… 例:弟弟一边唱歌,一边跳舞。
…有时……有时……
…一会儿……一会儿……
…既……又…… 例:***既会拉小提琴, 又会吹笛子。
…也…… 例:爸爸不抽烟, 也很少喝酒。
有的……有的,一方面……一方面,有时候……有时候,那么……那么,既……又,也,又,还,同时。不是……而是、是……不是……。
2 承接关系。
概念:各分句表示连续发生的事情或动作,分句有先后顺序。
…一……就(便)……例:我一做好功课, 便到球场踢球。
…首先……然后……
…便…… …于是……
…才…… 例:哥哥拟好作文大纲, 才打草稿。
…接著……
3 递进关系:
概念:由两个有递进关系的分句组成,后一分句在意思上比前一分句更近一层。
…不但……而且…… 例:地球上不但有氧气,而且还有氮气。
…不仅……还…… 例:博尔特不仅夺得了金牌,还打破了世界纪录。
…不但不……反而……
…连……也……
…何况……
…甚至……
不但(不仅、不只、不光)……而且(还、也、又、更),而且,并且,况且,何况,尤其,甚至。尚且……何况(更不用说),别说(慢说、不要说)……连(就是)。
4 选择关系:
概念:分句所说的事情不能同时并存,而是要从中选择一项。
…不是……就是…… 例:我们下课不是跳橡皮筋,就是踢毽子。
…宁可……也不…… 例:我宁可给老师责罚, 也不说谎, 隐瞒真相。
…还是…… 例:饭前吃水果好,还是饭后吃水果好?
…与其……不如…… 例:与其浪费时间,不如做些有意义的事。
是……还是,或者(或、或是)……或者(或、或是),不是……就是,要么(要就是)……要么(要就是)。
5 转折关系:
概念:后一句分句(正句)表述的意思同前一分句(偏句)的意思相反或相对。
尽管……可是…… 例:尽管天气严寒, 可是伯父仍到海滩游泳。
虽然……但是…… 例:道德虽然只是个简单的是与非的问题,但是实践起却却很难。
例:虽然天气已晚,但是老师仍在灯下伏案工作。
…却…… 例:妈妈爱静, 爸爸却爱动, 两人性格截然不同。
…然而……
虽然(虽是、虽说、尽管、固然)……但是(但、可是、然而、却),但是(但)然。
而,可是(可),却。不过,只是,倒。
6 假设关系:
概念:偏句提出假设,正句说明在这种假设情况下产生的结果。
1)如果(假使、假如、要是、倘若、要是)……就(那么、那、便)。如果引出的假设与正句结果一致。
如果……就…… 例:如果明天天气好,我们就举行升旗仪式。
假使……便…… 例:即使成绩再好,你也不能自满呀﹗
要是……那麼…… 例:要是你不听爸爸的劝告, 那麼定会闯祸。
2)即使(就算、就是、哪怕、纵使)……也(还是、仍然、还)。即使引出的结果与正句结果不一致。
如果……就…… 例:如果明天下雨,运动会就不举行了。
即使……也…… 例:即使成绩再好,你也不能自满呀﹗
7 条件关系:
概念:偏句提出一个条件,正句说明在这种条件下产生的结果。
只要……就…… 例:只要多读多写, 语文水平就可提高。
(说明:偏句指出充足条件,正句说明具备这种条件便能有的相应结果。)
只有……才…… 例:运动员只有不断地苦练, 才能获得优异的成绩。
(说明:偏句指出必要的条件,缺少了这个条件,就不能产生正句指出的结果。)
无论(不论、不管、任凭)……都(总、总是、也)。(说明:偏句表示排除一切条件,正句说明在任何条件下都会产生的结果。)
例:无论风吹雨打,我们都坚持到学校学习。
不管……也…… 例:不管多少险阻, 我也无惧前进。
不论……也……
假设句和条件句有相通的地方。假设句中包含着条件的意思,条件句中也包含着假设的意思。如:
1.如果你去跳舞,他就高兴。
2.只要你去跳舞,他就高兴 。
第一句是假设句,但是“你去跳舞”也是“他就高兴”的条件;第二句是条件句但是“你去跳舞”,并不是已实现的事实,而含有一种假设的情况。它们的区别,一是用的关联词不同,二是前一句着重假设,后一句着重条件。
8 因果关系:
概念:偏句说明原因,正句表示结果。
因为……所以…… 例:因为这本书写得太精彩了,所以大家都喜欢看。
由于……因此…… 例:由於弟弟粗心大意, 因此做错了两道数学题。
既然……那么(就)……例:既然你知道错了,就要改正。
要是……那么……
因为(由于)……所以(因此、因而),因此,因而;之所以……是因为;
既然(既)……就(便、则、那么)。
关联词有两种:
一种是由词组成的关联词,如“那么”、“因而”等;
另一种是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词而形式的关联词,如“因为……所以……”即使……也……”等。
这两种形式的关联词之中,我们见的最多的是成对出现的,即第二种形式。
成对使用的关联词,因为每一对都表特定的语法关系,所以它们的搭配是固定的,不能随意调换。如我们只能用“只有……才……”而说“只要……才……”这就不对了。
常见关联词:
因为……所以、不但……而且、与其……不如、宁可……也不、宁可……也、之所以……是因为、如果……就、只要……就、既然……就、即使……也、无论……都、不管……都、不仅……还、不仅……而且、不但……还。
2. 缩句的方法。
很多同学对缩句感到头痛。其实,缩句就是去掉修饰的部分,只留下句子的主干。那哪些是修饰部分呢?
一、去掉“的”字前面的词语。
例:深红的太阳发出夺目的亮光。
这个例句只要去掉“深红的”和“夺目的”就行了。可是,有些句中的“的”字不出现,隐含在句中,我们可以先补起来,然后再缩句。
例:船夫的驾驶技术特别好。
此句只要变成“船夫的驾驶的技术特别的好”,再缩句就容易多了。
二、去掉“地”字前面的词语。
例:古老的威尼斯沉沉地入睡了。
此句在去掉“古老的?同时,还要去掉“地”字前的“沉沉”。
三、删去“得”后补充说明成分。
例如:“他高兴得跳起来。”句中,“跳起来”是对“高兴”的程度进行补充说明的,要删去。
四、删去数量短语。
例如:“罗丹塑了一座女像。”句中,“一座”这个数量短语可删去。
五、抓住主干来缩简。
只要抓住句子的主干“谁做什么”或“什么怎么样”(这是每个完整句子都具备的),就可迅速地缩句。例如:“铁球同时从高处落下来。
”这句话:说“什么?”—铁球”,“怎么样?
”—落下来”。因此,这句话可缩为:“铁球落下来。
”缩句有时需要各种方法综合运用。例如:“几只小鸟在空中自由自在地飞翔。”这句话可缩为:小鸟飞翔。
2缩句时,要注意三条:
一是不改变原句的意思,二是不改变原句的结构,三是缩写后仍然是句子。
缩句的要求:
1.缩句后主要成分必须是词或词组。
例如:“大熊猫贪婪地吃着鲜嫩的竹叶。”不能缩成“熊猫吃叶”,而应缩成“大熊猫吃着竹叶”。
因为“大熊猫”和“竹叶”是完整的概念,“熊猫”和“大熊猫”的外延并不一致。“叶”在这里是语素而不是词,“竹叶”才是词。
2.保留必要的成分。
例如:“我班先进学生经常主动热情地帮助后进学生”。如果缩成:
“学生帮助学生”则意思模糊,只能缩成“先进学生帮助后进学生”。保留了“先进”和“后进”两个附加成分,意思就清楚明确了。
3.“着”、“了”、“过”要保留。
着”字用在动词后面表示动作正在进行,如:“同学们上着课”,如果缩成“ 同学们上课”,就没说清楚是现在上课还是以前上课。“了”字用在动词后面表示动作已经完成。
如:“赵老师给我们上了一堂难忘的科学课。”应当缩成“赵老师上了科学课。
”若缩成“赵老师上课。”是正在上,还是上完了?不知道。
“过”字用在动词后面表示动作已经过去。如:“我曾经游览过美丽的桂林。
”如果缩成“我游览桂林。”是正在游览,还是曾经游览?没有说清楚。
由此可见,谓语后面的“着”、“了”、“过”不能去掉的。
4.复指成分应完整地保留。
例如:“我们应当遵守自己过去许下的诺言。”应当缩成“我们遵守自己的诺言”。若缩成“我们遵守诺言。”意思是不完整的。
5.表示方位的词组应该完整地去掉。
例如:“我们在清澈的河水里游泳。”应当缩成“我们游泳。
”不能缩成“我们在游泳”,此外,像“在……下”、“在……里”“在……外”“在……中”等句子中表示方位的词组作状语时,都不能保留“在”字,应该同后面的状语一起完整地去掉。
6.补语的处理。
首先,动词谓语后面的补语一般应保留中心词;其次,形容词后面的补语一般删去。如“发表作文后的张小南高兴得跳起来”,可缩成“张小南高兴”。
7.不改变句子的语气。
句子的语气不能改变,如“莫非他想在这里安安稳稳地睡上半天吗?”应缩成“他想睡吗?”
3修改病句的**有哪些。
几种常见语病举例。
语言是交流思想的工具,语句出了毛病,就会影响意思的表达。因此,说话、写文章应该努力避免出现病句。如果出现了病句,就应找出原因,做出修改。
经常出现的病句类型主要有以下几种。
一)成分残缺。
句子的基本成分是主语、谓语,有的谓语还带着宾语,如果一句话里缺少其中之一,就是成分残缺。成分残缺的句子结构不完整,意思不清楚。例如:
听了校长的报告,订出了本学期的学习计划。
经过这次讲课,对大家的启发很大。
通过讨论,使我们的决心更大了。
这三个句子都没有主语,所以意思都不清楚。从例①里不知谁“听了校长的报告”,“谁”订出了本学期的学习计划”,修改时应加上主语,可以改成:
我们了听了校长的报告,订出了本学期的学习计划。
或者改成:听了校长的报告,同学们订出了本学期的学习计划。
这里的例②例③句并不是真正地缺少主语,而是因为滥用了“经过”、“通过”一类的词,将主语隐藏起来了。修改时只要删去“经过”、“通过”,主语就露出来了。例②可修改成:
这次讲课,对大家的启发很大。
这次讲课”是这句话的主语,回答“什么”对大家启发很大。例③可以修改成:
讨论使我们的决心更大了。
或者改成:通过讨论,我们的决心更大了。
前者的主语是“讨论”,后者的主语是“决心”。
以上讨论的是主语残缺的病句。
有的句子缺少谓语。例如:
春天到了,林荫大道上的花草树木。
这句话提出了话题,没有回答“林荫大道上的花草树木”在春天“怎样”了,也就是没有对话题进行陈述。修改的时候要加上谓语,可以补充为:
春天到了,林荫大道上的花草树木生机勃勃。
还有的句子缺少宾语,也是不完整的,例如:
少先队员们积极响应学习雷锋。
这句话主语是“少先队员们”,谓语是“响应”。“响应”一词一般和“号召”、“倡议”搭配,和“学习雷锋”不搭配。“学习雷锋”是“号召”或“倡议”的具体内容,只能作“号召”、“倡议”的附加成分,所以这句话缺少与谓语“响应”搭配的宾语,也属成分残缺的病句。
应该改成:
少先队员们积极响应学习雷锋的号召。
或者改写成:
少先队员们积极响应学习雷锋的倡议。
对于成分残缺的病句,我们只要按“谁干什么”或“什么怎么样”的模式去检查,就可以发现缺少什么成分。知道了缺什么成分,才可以对症下药进行修改。
二)用词不当。
我们在说话写文章时,应恰当地选用词语,特别要注意分辨一些近义词的细微区别,否则就会犯用词不当的毛病。例如:
我们的教室又宽广又明亮。
小明办事不调查研究,不和别人商量。他这种办事果断的做法,受到了大家的批评。
谢明因病落下三天课,他乞求老师帮他补习功课。
他家墙上挂着一幅对联。
以上四句话都是用语不当的病句。
人教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复习
一 读懂一段话。自然段就是指在文章里提行排版空两格为标志的一段文字。在自然段中的句子间有一定的关系,有的一个或几个句子可以组成一个意思,分析段中句子间的关系,有利于理解段落的内容。段落中句子间的关系常有以下几种形式 1 总分关系。总叙 分叙 分叙 总叙 总叙 分叙 总叙 阅读时抓住了中心句就了解了段...
人教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复习
人教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复习资料。第一单元复习 形近字。激 激动 暴 暴露 律 纪律 俏 俏丽 巷 巷子 龙 巨龙 邀 邀请 瀑 瀑布 津 津津乐道 峭 陡峭 港 香港 庞 庞大 供 侠 人教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复习资料。第一单元复习 形近字。激 激动 暴 暴露 律 纪律 俏 俏丽 巷 巷子 龙 巨...
人教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复习
人教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复习资料。第一单元复习 形近字。激 激动 暴 暴露 律 纪律 俏 俏丽 巷 巷子 龙 巨龙 邀 邀请 瀑 瀑布 津 津津乐道 峭 陡峭 港 香港 庞 庞大 供 侠 人教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复习资料。第一单元复习 形近字。激 激动 暴 暴露 律 纪律 俏 俏丽 巷 巷子 龙 巨...